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围绕现实主义的讨论主要有“现实主义重构论”和“现实主义冲击波”两个批评话题。由于“现实主义重构论”阐释上的困境,且缺乏新的理论信息,因此,它在文坛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反响;而有关“现实主义冲击波”作品的争论虽然引发了极大的社会关注,但其对文学观念的发展、新变却缺少足够的作用力。这也从一方面说明了现实主义话语更新的难度如果没有新的价值原则、艺术方式与文化策略的注入,现实主义就只能在自身封闭的系统中往复轮回。  相似文献   

2.
在呈现现实和影响现实两个维度上,现实主义具有丰富的审美与政治内涵,并且在电影理论的语境下与欧洲左翼思潮具有深刻的内在关联性。具体而言,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不仅奠定了左翼影像的理论基础,更在艺术实践上树立了典范。本雅明揭示了电影艺术的双重政治属性,从而对左翼艺术在视觉维度上的超越性进行了深入挖掘。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和法国新浪潮的电影人则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上做出了各自的探索,从而将左翼电影的理论潜能落实为现实社会中的文化政治。现实主义电影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在视觉维度上透视艺术与政治之间关系的学术语境,值得进一步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曹禺于20世纪30年代的现实主义创作中存在现代主义的元素,表现为对经验主义和表现主义两种西方美学思想的借鉴。这种借鉴是以曹禺的诗人气质和中国文化的诗性品格为基础的,剧作呈现为对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化形态的一种缩影。与此同时,其“诗化现实主义”风格的形成,既是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诗学文化传统中的内化,也是中国现代话剧从20世纪20年代的表现主义到40年代的现实主义审美范式转型中的过渡,在整个现代文学史和中国现代话剧史中有其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既是纠正“拉普”文艺路线的错误,也是为了吸引“同路人”作家和争取高尔基回国,此外还与苏联公开发表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论现实主义的信有关。但恩格斯所说的立足于对历史环境的真实把握、具有批判精神的“充分的现实主义”,在这里变成了维护共产党领导、歌颂社会主义现实生活的“社会确认的现实主义”。这种“现实主义”要求为党的政治服务,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描写现实,有其历史必然性与合理性。但如果理解偏差、执行失当,也会给党的文艺事业造成损害,需要进行科学的辨析。  相似文献   

5.
80年代,在“新启蒙”思潮的影响下,一部分视启蒙为己任的电影人士主张从西方电影理论中寻找可供借鉴的资源,他们试图引入西方的纪实美学、“现代派”“非戏剧化”来实现中国传统的现实主义电影的现代化。他们有意识地将西方理论资源的借鉴限定在形式上,试图通过形式上的反叛来校正电影创作所负载的过重的意识形态,从而摆脱政治对电影的控制。“新时期”电影表现形式的种种创新要求,其实质都是追求启蒙的电影人士的政治诉求在电影批评中的隐性表达。  相似文献   

6.
政治现实主义的实质我认为,政治现实主义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理论。而是一种哲学倾向和对世界的一系列假说。政治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不同,其前提是它对道德发展和人类未来行为持悲观主义观  相似文献   

7.
契柯夫在评价俄国文坛时说:“最优秀的作家都是现实主义的”(1)。其实,把这句话用来评价中国现代文坛也是恰如其分的。在中国,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概念的“舶来品”,一开始便不是自足的体系。经过现代作家和理论家的不断探索,它才逐渐成熟和完善,逐渐汇成现代文学的滚滚大潮。如果说20年代是中国现实主义的初创时期,那么30、40年代则是现实主义的成熟和繁荣时期。如果说印年代的现实主义主要体现为“为人生”的创作潮流,那么30、40年代的现实主义则要广阔得多,它除了继续体现“为人生”外,还要体现“为政治”这一时代趋向。而且在…  相似文献   

8.
在继承批判现实主义和改造浪漫主义的基础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形成了自己强烈的倾向性,服务并促进了革命的发展.同时,它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批判现实主义本质--真实性和批判性,它的真实是合政治目的的真实.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现实主义长期作为一种主流创作方法和艺术形态被提倡,同时也具有改造与重塑作家的世界观、美学观的特殊意义。它的根本指向是关于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的新文学形态的构想。虽然冠以“现实”之名,“主义”才是根本,它包含着鲜明的理想色彩乃至乌托邦精神。因此,“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被“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取代是必然的。当代现实主义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文学规范机制,通过日趋严格的典型设计和题材规划,实际成为了文学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现实主义”美术是绘画创作中的一个重要流派。由于诸多历史与现实的原因,“现实主义”成为目前中国艺术家进行绘画创作的主流创作指导思想,影响深远。本文通过对“现实主义”美术及其时代语境的解读,尝试寻找在当前时代语境下,作为艺术家应如何坚持与把握“现实主义”原则,创作出符合时代精神的“现实主义”美术作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以约翰.米尔斯海默为代表的进攻性现实主义流派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登上国际关系理论舞台,因其解释国家行为特征“崛起和拓展国家利益”的独特视角而受到国际关系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对冷战的终结以及世界政治走向进行了探讨。文章对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进行了综合的概述和系统、深入的批判;并认为它虽然存在着许多缺陷和不足,但作为现实主义的新发展,其若干启示仍是值得借鉴的。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自觉的文学流派,英国文学史上的现实主义是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时正值宪章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现实主义主张客观地观察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反映生活,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如果我们用这个标准来分析英国文学史上各个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作品,我们就会发现英国文学从一开始就在不同程度上带有现实主义的特色。现实主义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传统. 英国文学的传统,是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的传统。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著名作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他们都与自己所生活的时代同命运共呼吸,以各自独特的方式积极参与当时的重大斗争。在进步势力与反动势力的政治冲突和社会冲突中,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自觉地、旗帜  相似文献   

13.
由于马克思恩格斯对现实主义的重视,以及30年代40年代卢卡契“伟大现实主义”美学范畴的提出和苏联《现实主义与反现实主义》理论公式的流行,使我们产生了现实主义至上论的狭隘观念,至今常有人仍用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作为尺码来衡量自然主义及其它文学现象。这既不利于今天公正、科学地评价中外文学作品,也不利于创作方法的多样化和现实主义理论自身的发展。在文学观念转变的今天,应注意到这个“死角”。  相似文献   

14.
一、“新写实”与传统现实主义之间的认识论基础完全不同,它不是反映论与阶级论,而是现象学;二、“新写实”是先锋写作思潮在特定情境下的变体,是观念变异与现实框定之间的互为妥协;三、新写实的内在精神受到存在主义思潮的影响和启示,并且有意通过对生存意义的空缺达到存在追问与诘疑的目的;四、90年代“现实主义的复兴”不是新写实的延展,它是先锋艺术精神式微的一个标志,相比新写实,它更由于缺少内在的巨大美学支撑而迅速陷于寂灭  相似文献   

15.
现实主义是一个永远处于发展中的概念。联系现实主义的历史发展,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现实主义是一个体系,从远古的朴素现实主义到文艺复兴时期带浪漫色彩的现实主义,又到十九世纪冷峻的批判现实主义,再到现代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主流,自然主义则是支流了。再进一步研究,我们还会发现,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是双流齐下,绝非泾渭分明的。从“典型化”这一角度看,以中国文学为例,古老的《弹歌》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人小说,与其说是现实主义作品,不如说是自然主义作品。至今仍被列为禁书的《金瓶梅》和数年前被广为指责的当代小说《醉入花丛》,究竟是自然主义作品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小说思潮来看心理现实主义小说亦称“意识流”小说,它是我国新时期现代现实主义这个大思潮中的小文学思潮。换言之,它是现代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一股支流。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在前几年也曾经引起过人们的热烈讨论。不过,那时人们还没有使用“心理现实主义”这个名词,而是采纳“意识流”的说法。之所以把“意识流”换为“心理现实主义”,不是作者喜欢杜撰名词,故意标新立异,而是因为产生于新时期的这个文学思潮的确不同于西方的“意识流”文学,它既有非物质主义的潜意识表现,又有传统的现实主义的因素,所以用心理现实主义来概括是恰切不过了。虽然这个名词曾经被西方的一些理论家使用过。  相似文献   

17.
解放区文学是随着我国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革命文学,它是中国社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解放区文学继承和发扬了“五四”以来我国现代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开创了革命现实主义的新时代,给我们留下了丰硕的创作实绩。今天,当我们探讨社会主义文学的创作方法问题的时候,不应当割断历史,而应当也对解放区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特色,作历史的回顾与考察。  相似文献   

18.
[提要]人类学是关于现实主义的学科。文章明确区分了现实主义和科学主义(或者说客观主义),认为现实主义应该确认包括民族志在内的所有知识得以产生的语境及其偶发性。而科学主义(一套将科学作为权威来源的说辞)却悖论式地否认科学本身得以生成的语境。一个现实主义的视角不但以社会经验为依据,并且也意识到以此获得知识的种种局限性。如今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斥着市场消费主义、新自由主义、审计文化以及各种强权暴政,这些势力出于其自身政治利益的需要,正想方设法取代各种质性的修辞研究,从而遏制批判性的思想。有鉴于此,现实主义不啻为一个探索人类学理论所蕴含的政治意义的较为恰当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现实主义学派及其权力政治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实主义学派及其权力政治论述评夏小平在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发展史上,现实主义学派及其倡导的权力政治理论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产生于本世纪三十年代,形成于四十年代,五十年代达到顶峰,影响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研究长达几十年。进入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讨论了“现实主义冲击波”产生的现实背景和心理诱因 ,同时对这一世纪末文学思潮进行了理性分析。文章认为 :“现实主义冲击波”作家所标榜的“良知与责任”在作品中的表现是极为有限的 ,他们所呼应的虽是主旋律下的意识形态 ,对最下层人民的苦难却相当冷漠 ,它甚至可以说是 2 0世纪 90年代最缺乏人民性的文学思潮 ;与此同时 ,对“文学性”的漠视使其失却了应有的文学价值 ;它的出现标志着新时期文学启蒙和文学探索事业的终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