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一五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代表了中国人民的觉醒。这个运动的主要锋鋩是反对封建主义。而这个反封建的思潮,後来和五四革命运动相结合,更扩大了自己的影响。传统的威信动摇了,人民要求对封建文化重新估定价值。这时,混迹在新文化运动内部的大资产阶级代言人的胡适,就从美国贩运了一套最腐朽的资产阶级观点和方法来“整理”中国哲学史。由於他表面上对旧的,封建地主阶级的哲学史的观点和方法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所以,竟获得连他自己也不会梦想到的影响。解放以前,胡适派资产阶级哲学  相似文献   

2.
“五四”运动已过70年,然而它留下的课题远没有完成。“五四”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五四”以前,不论皇朝如何更替,人们的思想总是被禁锢在严整的封建主义的桎梏中,只有到了“五四”,从对立面的西方发现了一种新的迥异于东方封建传统的文化形态,人们的脑子才开了窍。可是有这样一种说法,认为“五四”运动的前期完全是一种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3.
老舍文学世界的构建与五四文学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兴泽 《东岳论丛》2003,24(2):127-131
老舍与五四文学传统的关系 ,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老舍在新文化运动中成长 ,接受了新的文化和文学信息 ,实现了人格精神的现代性转变 ;其文学世界从语言形式到思想内容都与五四文学传统保持密切联系 ;老舍发展了五四文学传统 ,为现代文学的健康发展做出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陈独秀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锋和主将,他高举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的旗帜,以资产阶级道德观为思想武器,极其勇敢地把矛头指向孔孟之道,尖锐地抨击了纲常名教的封建道德规范,并自觉地把对封建道德的批判与推翻封建专制的政治革命联系  相似文献   

5.
<正>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所有比较重要的作家,几乎都接受过西方文化影响。这是由于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军事方面的扩张,以人文主义思潮为基础的近代西方文化对东方封建文化产生过一段强大的冲击力。“五四”新文化运动正是在东西文化交流的不平衡中诞生的一次中国文化史上空前的革命。时隔七十年,在经历了两次“断裂”之后,对“五四”以后一  相似文献   

6.
1999年10月17日是南开大学80周年校庆,80年前周恩来作为南开大学第一期学生入校学习。周恩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民族英雄。江泽民总书记在周恩来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周恩来同志的一生是辉煌的一生。他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建树的卓著功勋,他崇高的精神和人格,丰碑似地屹立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深深地铭刻在中国各族人民的心里。”①南开为有周恩来这样的杰出校友而无比自豪。周恩来的光辉名字,已经成为南开的象征,他的伟大思想和崇高风范已经融入南开校风、南开精神。一周恩来,…  相似文献   

7.
论青年周恩来的社会主义观及其形成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有关史实,深入揭示青年周恩来确定以“俄式”革命和社会主义制度作为改造中国的唯一选择的思想转折过程,并具体阐明了青年周恩来社会主义观的丰富内涵及其形成特点。其特点之一是.青年周恩来基于对中华传统文化“大同世界”理想的追求和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民主共和体制在中国迅速破产的现实,在其思想发展过程中,没有经历一个明确的民主主义思想阶段,与陈独秀等不同,对周恩来不能简单地套用“从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的公式。其特点之二是,青年周恩来的社会主义观是他经过对欧洲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进行深入考察、全面分析比较,并接受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系统训练而形成的,理论基础坚实,这是他的革命精神能愈久而愈坚的思想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同志早期书信反映了他探寻救国之路,思想不断走向成熟的进步过程。从周恩来的书信中,我们可以发现象他这样一位伟人,也是由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经过曲折、复杂的思想斗争和社会斗争成长起来的人民领袖。促成周恩来人生第一个转变的阶段,是他随伯父由宁静的苏北老家来到沈阳。关于这段人生经历,周恩来曾这样说“十二岁的那年,我离家去东北,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没有这一次的离家,我的一生一定也是无所成就,和留在家里的弟兄辈一样,走向悲剧的下场。”[1]接着他又说:“在沈阳念了两年书,从封建教育转到受西方教育,…  相似文献   

9.
根据会议的主题,我想谈一点与五四传统有关联的问题。文学是一种精神文化的产品。在我们的观念中,五四文学是怎样的文学呢?那是一种由于思想比较解放而人的精神得以张扬的文学。如果封建专制的精神环境不出现变化,五四时代的新文学是不能出现的。但是,中国封建传统的根基非常深厚,“王纲解组”的时期往往是短暂的,一己封建势力“重整纲纪”,加在文学上的压迫就又来了,精神又再萎缩,原有的“新文学”的意义也会逐渐消失。精神环境变坏了,文学当然还在发展着,正如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文学也一直发展着一样。但这时候就容易走回老轨…  相似文献   

10.
“五四”运动是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一道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群众运动。资产阶级在“五四”运动中是右翼,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时代发生了变化,中国无产阶级已经成长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中国政治舞台,成为争取中国统治权的第三个战士。这里,我们就上海资产阶级参加“五四”运动中的经济原因、组织形式和行动中的表现试作一些粗浅的分析。一上海资产阶级在“五四”运动中进行斗争的经济原因。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的矛盾、特别是和日本资本的矛盾是上海资产阶级在“五四”运动中进行斗争  相似文献   

11.
周恩来的图书馆实践与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恩来作为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其整个革命生涯和图书馆有着密切的联系。图书馆在周恩来青年时代的成长过程中,对他接触进步思想、接受马克思主义起到了重要的影响;而周恩来在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过程中,无论是实践上还是理论上,都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周恩来的图书馆活动周恩来在学生时代就善于利用图书馆获取知识,扩大眼界。他在沈阳上小学时,学校里有一个规模不大的图书馆。周恩来常到图书馆去翻阅报纸杂志,表现出对新知识的兴趣与追求。1913年秋,周恩来考入天津…  相似文献   

12.
胡适是一个对中国现代文化发生过重大影响的人物,关于他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的功过,最近几年有了不少新的、比较实事求是的评价,可是,把他称为“形式主义者”却似乎成了定评,有的还又一次地下了结论:“他在整个五四文学革命期间,总是力图把文学改革限制在语言文字的形式方面,他的目的就是使文学革命不去触动封建思想和封建文学的根基。……他即使有时也涉及文学内容的问题,但象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这样的根本问题,即使从资产阶级的观点来加以考虑,在他也似乎从来没有梦想过。”事实是否如此呢?我想在这里  相似文献   

13.
“五四”新文学运动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场伟大而深刻的革命。这场文学运动由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共同组成的统一战线,对封建文学展开激烈的斗争而且获得了伟大的胜利。周作人就是这个统一战线之中一员。在“五四”时期,他与文学革命的先驱者一道,站在反封建的前列,高举起“人的文学”、“平民文学”的旗帜,向着封建文化营垒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并对新文学的建立和发展、包括新诗的创作和理论研究都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因而成为  相似文献   

14.
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和实现共产主义理想,披肝沥胆战斗了一生。他的一生,象一座巍峨的历史丰碑,矗立在全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心中。他少年时代在沈阳的读书生活,是他璀灿夺目的光华一生中重要的一章。(一) 一九一○年春天,是清朝封建专制政府对外投降卖国,对内进一步残暴压榨,实行最反动最黑暗的统治年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的前夜。这一年,周恩来同志十二岁,他离开淮安破产的封建官僚家庭,告别了哺育过自己的南国故乡,跟随着伯父,跋涉千里,来到塞外古城上小学。先是在铁岭银州镇银岗书  相似文献   

15.
郑观应思想发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观应(一八四二——一九二三年),字正翔,号陶斋,又号待鹤山人,广东香山县人。他是一位富有社会实践尤其是经营近代工商业实践的民族资本家,也是在中国近代思想界有较大影响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毛泽东同志说:“在‘五四’以前,中国文化战线上的斗争,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和封建阶级的旧文化的斗争。”郑观应是站在新文化方面与旧文化作斗争的人们中,有比较完整思想体系的较早的代表。他的思想有不少精髓的地方,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正> 什么是五四精神?我认为,五四精神就是批判精神。因为就在五四运动当时,胡适、陈独秀这两位运动的领导人就回答什么是五四精神。胡适说,重新估定一切价值,就是这次运动的精神。当然,在这里他借用了尼采的一句话。陈独秀说,“五四”实际上宣传了两个东西,一是德先生,一是赛先生,即民主和科学。从这两位五四运动的领导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周恩来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在回顾了周恩来同志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建树的卓著功勋后,强调指出:“他的崇高精神和人格,感召和哺育着一代代共产党人,已经成为推进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一种巨大力量。”这是真理的力量,人格的力量,是真理和人格有机融合产生的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这是周恩来同志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周恩来同志最崇高的品质,是对共产主义始终充满坚定不移的信念。他一生遵奉着青年时代立下的誓言:“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它宣传奔走。”在他…  相似文献   

18.
在八十年代关于“屈原否定论”的讨论中,胡适的《读楚辞》被当作“否定论”的代表作受到较多的批评。其实,产生于“五四”时期的《读楚辞》,具有正负两个方面的影响。被后人视为“屈原否定论”的发难之作,是其负面影响,前人多有论述。本文着重论述了它的正面的积极的影响。正面影响中,最突出的是,打破了两千年来,封建学者不敢触及的经学禁区,批评汉儒以经说骚,把秦汉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的封建社会才有的“君臣大义”观念,强加在战国时代的屈原身上,把屈原变成一个“忠臣的代表”、“伦理的箭垛”。这一批评,不要说在“五四”时期的学术界具有震撼作用,就是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胡适与其他“屈原否定论”者,有着根本的区别。  相似文献   

19.
“五四”时代,是一个古典主义崩溃,浪漫主义精神和人权运动新生的时代,它打乱了几千年封建的等级观念、宗法制度和愚昧、保守、落后的传统思想。随着知识分子的觉醒与追求,在文学作品中出现了一大批打着五四时代烙印的新型人物,特别是女性方面,如子君、莎菲女士、梅行索、陈白露、静女士等等,成为我国历史上特殊的人物系列——时代女性,她们寻求个性解放.追求恋爱自由,她们正或多或少地认识到要“意志自由,人格独立”,但是她们的自我精神意识尚未处于独立状态,所以她们的反抗与追求还没有完全超出封建社会中个人奋斗的范畴。曾…  相似文献   

20.
郭沫若“五四”时期的尊孔现象是一学术难题。从青年学角度分析可以看出,青年诗人郭沫若对孔子及其学说进行了诗人艺术化情绪化的曲解改造,他与“新青年”派的对立和封建旧营垒与“新青年”派的对立有名根本出发点的不同。郭沫若的曲解是一种新价值观创造的需要,他在孔子身上提取了时代所需要的东西,并且提供了观测传统的全新的眼光。但这种眼光当时缺乏实践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