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刘凌梅 《中州学刊》2008,(1):119-122
商业贿赂犯罪是目前各国关注的重点,2003年通过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对此作了较为详尽的规定.我国《刑法》中有较多内容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不相协调甚至存在立法空白,今后应从商业贿赂犯罪的立法体例、罪名体系、构成要件等方面予以完善,如设立独立的商业贿赂犯罪,在《刑法》中增加规定贿赂外国公职人员或国际公共组织官员犯罪、影响力交易犯罪、法人犯罪等,使许诺给予、提议给予与实际给予在刑法上受到同一评价等.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我国《刑法》中的腐败犯罪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刑法》有关腐败犯罪某些问题的规定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存在差异。为了更有效地打击腐败犯罪,推动《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在我国的实施,应对《刑法》规定的腐败犯罪主体、死刑及构成要件等问题进行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3.
《国际合同使用电子通信公约》的达成,弥补了《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适用于电子订约所存在的不足。与《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和《电子商务示范法》相比较,新公约在当事人所在地的确定、电子签字、电子通信的发出和收到时间、电子错误等许多方面都有创新之处。另外,公约制定了一些条款,旨在消除现行国际文书下存在的某些妨碍电子商务发展的法律障碍。中国在消除了现行法律与新公约的差异后,可以考虑签署和加入该公约。  相似文献   

4.
于阳  章桦 《理论界》2010,(8):75-76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已在我国正式生效。我国《刑法》就贪污犯罪的规定与《公约》的基本要求大致协调,但二者在犯罪的主体范围和对象范围、相关条件限制以及刑罚规制等方面还存在不少差距。这就需要扩大贪污类犯罪的犯罪主体范围;扩大贪污罪、挪用公款罪的对象范围,取消挪用公款罪的条件限制;废除腐败犯罪的死刑等,以期在《公约》框架下完善我国惩治贪污类犯罪的刑事立法。  相似文献   

5.
张宗亮 《东岳论丛》2004,25(5):189-193
网络犯罪是指行为人在网络空间内 ,以计算机网络为犯罪工具或者攻击对象的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它具有犯罪现场和空间的虚拟性、犯罪行为的隐蔽性、犯罪手段的智能性和犯罪危害的扩散性等特点。各国在与网络犯罪作斗争的过程中 ,由于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管辖权等问题 ,因此应在打击网络犯罪方面取得共识 ,进而达成一项国际协议以应对挑战。《网络犯罪公约》是国际社会第一个控制网络犯罪以及其它形式的计算机滥用行为的国际刑法公约 ,其旨在通过敦促缔约国进行适当的立法和建立有效的国际合作 ,以达成一种共同刑事政策来加强社会保护 ,从而打击严重的网络犯罪。《网络犯罪公约》在国际刑法控制数字化犯罪方面开创了先河 ,对我国运用刑法手段控制网络犯罪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外逃贪官引渡问题上我国刑法规定存在不足,应在《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框架下完善刑法规定,对刑法中的贿赂犯罪、洗钱罪加以修改,并适时增加影响力交易罪的有关规定,以适应社会形势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前学术界关于对船舶上犯罪的刑事管辖权根据,主要有属地原则、属人原则、登记国管辖原则、专属管辖原则等观点。这些观点不但存在理论错误,与实践不相符合,而且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相矛盾。船旗国管辖原则是解决此类犯罪管辖权根据的唯一正确选择。公海普遍管辖原则是船旗国管辖原则的补充。我国《刑法》关于空间效力相关条款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相矛盾,应当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8.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6条允许合同当事人排除该公约的适用,因此,对于《销售公约》在何种情况下应予适用在实践当中常常存在分歧意见。排除《销售公约》的适用必须基于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同意,而不能只是一方当事人的同意;当事人既可"明示"排除《销售公约》的适用,也可以"默示"排除《销售公约》的适用;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的约定优先于《销售公约》的规定;无须作出明示的合同条款效力优先于《销售公约》的约定。  相似文献   

9.
《河北学刊》创刊十周年纪念专栏 哲学与哲学史研究艰苦开拓 奋勇前进 科学方法论与辩证哲学(沙 青)1·13 — —在纪念《河北学刊》创刊十周年 实践本体论是主体化的本体论(张康之)1·23 大会上的讲话(严兰绅)6·9 现代唯物主义的客观性原则(良 夫)1·28回顾与展望(本刊编辑部)6·11 从社会向近现代转型中看儒家思想的适应性 《河北学刊》创刊十周年笔谈录6”13(李锦全)2’14 ::。’-_。。。_。+、、,论儒家人际关系学说的特点及其消极影响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一”“—————“”’可———’”—一” …  相似文献   

10.
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保护,体现在立法、司法、执法的全过程,体现了国际法原则。世界各国一体遵行的《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即1985年通过的《北京规则》)、《联合国预防少年犯罪准则》、(即1990年通过的《利雅得准则》)、《联合国保护被剥夺自由少年规则》和1989年第44届联大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被公认为具有普遍意义和共同约束力的法律文献和国际社会保护未成年人和儿童人权的大宪章。这些规则和公约,多是我国同意的,而“公约”已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我国已正式加入。同国际上这些带有公理性、基石性的法律规范相比,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保护情况是良好的,运行是比较到位的。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尤其是修改后的刑法,对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刑罚适用等都做了有利于未成年特点的特殊规定。  相似文献   

11.
在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 0周年之际 ,由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组织、文艺评论家宋生贵教授主编的《走进花的原野———内蒙古新时期文艺理论评论选集》出版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 0 0 1年 5月版 )。该书选编了 1978年至 2 0 0 0年内蒙古自治区文艺理论家、  相似文献   

12.
(各类别之下以各期原次序列出 ,题名后注明期号 )【国际关系、法学、哲学】周聿峨 ,白庆哲 未来的世界更安全吗 (1)何新华 欧洲近代国际体系的兴起与古典世界政治秩序的终结 (1)龙向阳 世界体系思想的流派与评论 (1)唐玉华  2 0世纪 5 0年代初印度对华政策 :一种建构主义解读 (1)蒋述卓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特色与价值导向 (2 )李江凌 价值基础的经验论转换———培里价值本质论评析 (2 )陈乔之 ,任宗理 简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上相互依存关系的转换 (2 )周聿峨 ,王显峰 当代中国非法移民活动的特征———以福建沿海地…  相似文献   

13.
商业贿赂是对在商业领域发生的贿赂行为的统称,分为商业行贿和商业受贿两种基本类型。中国现行刑法对商业贿赂犯罪的立法可以说外形上基本完备,但内涵上存在严重缺失。在商业贿赂犯罪的主体、对象及其他构成要件和刑罚配置等方面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相关规定存在较大差距。打击商业贿赂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4.
王晨雁  施卫忠 《学术论坛》2006,(12):141-144
《关于<刑法>有关信用卡规定的解释》和《刑法修正案(五)》,对于刑法意义上的“信用卡”作出了明确的界定,并且补充了数种信用卡犯罪的行为模式,为有效地打击和预防信用卡犯罪提供了较为明确的法律依据。但是,全国人大的这一最新立法仍存在不完善之处。文章针对信用卡诈骗罪的犯罪对象问题、盗窃并使用信用卡问题、网络信用卡犯罪问题、单位信用卡犯罪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暨南名师】彭梅蕾辛勤耕耘五十载桃李一朝满天下———“饶芃子教授从教五十周年庆祝大会”记盛(1)蒲若茜“边缘”学术领地的拓荒者———饶芃子教授的学术探寻(1)朱巧云艺术与智慧之光———谈饶芃子教授的研究生教学(1)饶芃子在“饶芃子教授从教五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致辞  相似文献   

16.
李光灿、罗平同志是我国法学界的老前辈,最近在《社会科学战线》(1979年第2期)上发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刑法理论的基本问题初探》,(上)从理论上阐述了刑法和犯罪的一些基本问题,是法学研究日益深化的表现。读了文章之后,  相似文献   

17.
【本刊特稿】追逐理想———新年献辞本刊编辑部(1.7)【学子语类】比较美学:中国与世界张法(1.9)新世纪美学基本理论建设的几点思考———从马克思出发章辉(1.14)出路与方法———21世纪西方美学研究管见章启群(1.18)中国美学史研究的新途之一———海外华人学者对中国美学抒情  相似文献   

18.
关于贿赂犯罪中“贿赂”的范围,一直是我国刑法学界长期争议的问题。目前我国刑法中规定的贿赂范围一般限定在财物。从贿赂的基本含义出发,分析目前我国刑法学界关于贿赂范围的主要争议,并结合《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来对贿赂范围进行重新认定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刘万啸 《兰州学刊》2011,(6):133-137
《联合国国际合同使用电子通信公约》(UEC IC)是旨在寻求各国立法关于电子合同缔结规则的统一的国际公约。我国已于2006年签署了该公约,在不久的将来UEC IC很可能将会对我国生效。UEC IC关于电子通信的发出和收到时间的规则在继承了《电子商务示范法》规则的基础上,确立了一些比较先进的新规则。这些规则对我国的相关立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20.
【国际关系、法学、哲学、政治】曹云华,朱幼恩论东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1)骆莉,袁术林中国国家安全中的南海问题初探(1)郭宗杰一体立法与分别规制———论中国反行政性垄断之立法体例(1)黄志勇对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反思(1)周聿峨,刘建林区域合作背景下的东南亚华人结构性权力(2)陈奕平美国国会议员与台湾当局间的互动及其影响———以美国国会“台湾小组”为例的分析(2)盛永彬《国家赔偿法》违宪条款质疑(2)李静论民事诉讼中程序选择权(2)朱羿琨,陈楚钟集团诉讼与系统性偏袒之矫正———证券市场虚假陈述侵权案的博弈分析(3)李健男论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