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格拉底的悲剧是西方政治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怎样解释这一事件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苏格拉底哲学的性质以及他与城邦政治的关系.对于苏格拉底的哲学可以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理解:一种是一元论的、绝对真理的、建设性的,另外一种是多元论的、怀疑论的、破坏性的."刺猬"和"狐狸"可以分别代表这两种对立的意象.这两种类型的哲学都可能与城邦政治处于紧张的张力之中,对其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我们理解政治哲学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2.
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再认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认为,我们当前在哲学理论研究上之所以缺乏重大的突破和创新,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于对“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的误解而引起的。本文引入类型理论,把哲学与哲学的具体类型区分开来。哲学是唯一的,与它对应的问题是哲学的元问题,即“什么是哲学”?哲学有许许多多的具体类型,所谓“哲学基本问题”不是对应于哲学而言的,而是对应于具体的哲学类型而言的,有一种哲学类型,就有一个基本问题,所以,它不是唯一的。实际上不应提“哲学基本问题”,而应提“某某类型的哲学的基本问题”。在这个意义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只是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黑格尔等为代表的知识论哲学类型的基本问题。现代西方哲学从根本上超越了知识论哲学传统,所以它与近代西方哲学(知识论哲学的典型形式)之间存在着重大的差异,马克思哲学是从属于现代西方哲学的,它不是知识论哲学,而是实践唯物主义,所以它的基本问题不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而是实践问题。这一基本问题也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人与人的关系。重新认识“哲学基本问题”,将使我们在哲学和哲学史研究中获得许多新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现象学:一种可资传播学借鉴的哲学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长期以来,在实证学派和批判学派统治传播学研究的背景下,经验方法和思辨方法一直是两大传统的传播学研究方法,而在方法论上独立于这两大传统方法之外的现象学方法作为一种基本的哲学方法,虽被广泛运用于人文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领域,但却始终未能在传播学研究中获得应有的关注.本文在对现象学方法加以介绍并阐明其"本质直观"思想的基础上,通过比较,认为现象学方法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对经验方法和思辨方法的超越,尤其有助于解决后二者无法妥善处理的"个别"与"一般"、"现象"与"本质"的关系问题,因此理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而被借鉴到传播学研究中来.  相似文献   

4.
在科学哲学的历史上,对科学的文化价值的论述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即实证主义文化观与人文主义文化观的对立。这两种观点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科学的文化特征,但各有偏颇。科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活动,不应把科学看做是一种纯粹"客观的"、"中性的"与人无关的东西,也不应该过分强调科学的人文价值,把科学消解于人文文化中,应该从"人类活动"、"人类需要"去理解全部科学,在其内部同时蕴涵着认识价值与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5.
拉卡托斯将科学史分为"内部历史"和"外部历史".他把能够按照某一方法论加以规范说明的科学史料称为"内部历史"(或"科学史的理性重建");而把一切不能被该方法论加以规范说明的事实(这些事实只有借助于社会-心理的因素才能说明)称为"外部历史".对于科学史来说,理性重建或内部历史是首要的,外部历史则是次要的.将拉卡托斯这一思想同马克思研究经济学史所运用的"逻辑的与历史的相一致"的方法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两者有着某种内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信用作为一种资源、一种商品,它也有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信用的需求来自降低交易成本的需要,其数量多少取决于交易半径的大小;信用的供给由守信或失信的成本与收益的大小比较决定。在我国转型期,随着市场交易半径的日益扩大,对信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目前信用供给短缺的根源,在于转型期传统身份信用向现代契约信用替换过程中的真空和漏洞使得守信的成本大于收益。增加现代信用供给,重点是建立清晰的产权制度,完善维护信用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信用信息传递机制和信用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的新奇建筑,集中表现了在现代化与全球化浪潮中地方性的"瓦解"及其所带来的深层文化危机。建筑与生活和历史脱节,从而意义流失,它以一种最直观和普遍的方式彰显了现代性的迷失。从哲学的角度来说,现代性建筑的问题不是这种形式或那种形式的问题,而是营造理念的问题。今天的建筑理论和实践需要重建建筑与地域的联系,而批判性营造诗学通过反思营造与历史的联系为此提供了一种可能。在当代,批判性营造诗学需要直面两个问题:一是营造活动的整体性,它强调营造不是独立的活动而是在特定政治经济过程中的权衡、建筑知识不是纯粹的理智而是源自生活需要的智慧、营造所处理的对象反映的是整体性的关系。二是营造的诗学品质,它在营造活动中体现为人类学的感受力、历史学的敏感性与地理学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8.
关于群体意识和群体,有这样一些恒定的命题:“每一种类型或支类型群体都能形成其自己特有的一种群体意识”;“总的说来,每一种类型或支类型群体只与特定主体的某些类型和支类型的群体意识育关”;“两种类型或支类型的群体不会具有相同的群体意识”;“在一个社会内,群体的类型或支类型有多少,可以辨认出的群体意识的类型或支类型也就有多少”。举例来说,阶级意识和民族意识是性质截然不同的群体意识类型,所以两者不可同一而论,而无产阶级意识和  相似文献   

9.
国际关系中的情感问题成为当下国际关系理论微观研究的热点.目前研究情感基本有两大路径:一是动态的分析,主要包括情感如何生成,生成的机制有哪些,情感如何导致合作与冲突,变量间的因果机制是什么,情感如何建构身份或认同等问题的分析;二是静态的分析,包括情感的类型学分析(即人际间或国际间存在多少种类型的情感)和情感的性质分析.本文认为,存在三种性质的情感,即作为交换资源的情感、作为行为动机的情感和作为互动结果的情感.三种情感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一、理论依据 一种促销活动效果的好坏,取决于该活动所能带来附加值的多少.这种附加值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物质的.以金钱做"诱饵”的促销活动所提供的附加值是物质性的;而品牌或产品形象、服务满意心理的宣传等所提供的附加值是非物质性的.正确的营销推广方法,应该是以少量物质性的附加值,换取大量非物质性的附加值,使企业产品既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增加营业利润,又能在较长的时间内赢得消费者的喜爱和忠诚. 套餐式营业推广方法设计的理论依据是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和品牌忠诚营销理论[1]. 根据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企业营销活动应依据企业整体的长远的发展战略规划,将企业宗旨、产品发展方向、市场发展方向、企业文化、企业在各个地区和各个时间阶段的发展规划与促销活动统一起来,形成目标一致、动机明确、步骤渐进、方法配套的系列性促销,使广告促销、人员促销、公共关系和营业推广方法配套使用,发挥"聚掌成拳”的作用.就营业推广方法而言,营业推广(SP-Sales Promotion)活动也应遵照这一原则,将各种SP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发挥整合营销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