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4 毫秒
1.
马克思博士论文的题目是《德谟克里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这个差别的实质在哪里?通过深入的研究,马克思总结说:“在伊壁鸠鲁那里,原子论及其所有诸矛盾,作为自我意识的自然科学是已经实现和完成了,……反之,对于德谟克里特,原子只是一般经验的自然的研究的普遍客观的表现”。博士论文在深入研讨“作为自我意识的自然科学”的伊壁鸠鲁自然哲学以及它与德谟克里特自然哲学的差别的过程中,阐明了马克思本人的自我意识观。自我意识是博士论文的主题。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和《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两个文本进行解读,重构出马克思自我意识哲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转向黑格尔哲学、成为一个青年黑格尔派,实际上是青年马克思在探索超越自身世界观危机过程中的一种艰难而被迫的选择;《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是马克思哲学思维走向成熟的一个思想实验室,正是在这里,他第一个独立的世界观即自我意识哲学得以形成;《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的本质并不是哲学史的而是哲学的,它实际上是马克思自我意识哲学的哲学史实现。在此基础上,文章对马克思自我意识哲学的基本特征作出了深入解析,从而厘清了唯物史观由以形成的理论起点。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离不开自然科学的发展,但黑格尔的自然哲学的作用也是不能忽视的。黑格尔自然哲学是当时自然科学和德国自然哲学发展的产物,含有丰富的内容.“人们只要不是无谓地停留在它们面前,而是深入到大厦里面去,那就会发现无数的珍宝!这些珍宝就是在今天也还具有充分的价值。”(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10页)马克思、恩格斯很早就注意了黑格尔的自然哲学中的合理思想。马克思在写博士论文之前就对黑格尔的自然哲学进行研究并拟定了三种关于黑格尔自然哲学的提纲。恩格斯在1858年7月14日写信向马克思要黑格尔的《自然哲学》一书。他信中说:“请把已经答应给我的黑格尔的《自然哲学》寄来。目前我正在研究一点生理学,  相似文献   

4.
《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的自然哲学著作,新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中的硬核内容。新自然观将“时间之矢”引入自然界,是关于自然史(即自然界的历史)的辩证法。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原子论自然哲学是缺乏历史性的物活论,其后续与马克思试图完善唯物史观自然史基础的努力相契合。恩格斯自觉承担起发展基于大历史观的自然史方法的理论任务,其切入点是辩证唯物主义新自然观。自然史是恩格斯与马克思具有高度共识性的话题,所谓马克思历史辩证法与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相对立的说法,是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双重误读。  相似文献   

5.
一八四一年三月,马克思经过大学五年刻苦攻读,精心钻研,最后完成了哲学博士论文《德莫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区别》的写作。年仅二十三岁的马克思,在这篇论文中,借古希腊这两位无神论的英灵,引喻和抒发自己的宏图大志,要“反对一切天上和地下的神灵”,希冀博士论文通过后,能象他所崇敬的柏林大学著名法学教授甘斯那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所高扬的哲学对宗教的批判和哲学的拯救行动是其整个理论大厦的原始点。马克思的博士论文不仅通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比较来阐发自我意识哲学,更是通过慷慨激昂地宣扬自我意识哲学与大众宗教的对立、细致入微地解读伊壁鸠鲁的原子论以及逻辑缜密地阐明哲学的现实化与世界化,彰显出了深刻鲜明的宗教批判精神与追求人类自由的崇高责任。深入解读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宗教批判思想,有助于厘清人的解放理想得以形成的起点。  相似文献   

7.
<正> 有些同志认为:马克思关于社会的人现实的人的提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我们认为,提出社会的人现实的人,并不一定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的人现实的人的看法有她特定的涵义。本文拟从1841——1846年马克思世界观的转变,来考察马克思关于社会的人现实的人的认识的发展。 一 在《博士论文》和发表在《莱茵报》上的文章中,马克思从黑格尔式的唯心主义出  相似文献   

8.
在《18 4 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以下简称《手稿》)中 ,马克思的劳动观是否已经形成 ?如果已经形成 ,则我们应该如何评价它 ?这是判断马克思唯物主义世界观何时形成以及正确评价马克思《手稿》的一个关键问题。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目前还没有一致的结论。有一种观点认为 ,《手稿》中马克思的劳动观尚未形成 ,其基本出发点仍然是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如果有所谓劳动观的话 ,那也是理想化的、不成熟的劳动观。这种观点在学术界的影响较大。最近笔者重读《手稿》 ,认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9.
关于马克思世界观转变的起点问题吴德希理论界有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的思想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开始于1842年《莱茵报》时期,彻底完成于1844年《德法年鉴》时期。前苏联和东欧学者中孤多人持这种观点,我国也有许多学者持这...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区分了主体性唯物主又和客体性唯物主义,认为德谟克利特的客体性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寻求客观世界的因果规律性,是从事认识活动的人处处追随客观世界;伊壁鸠鲁的主体性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从事认识活动的人追求心灵幸福,是要客观世界服从人的主观设想,由此构成了二者的对立。随着新唯物主义的建立,马克思在《神圣家族》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肯定和弘扬了主体性唯物主义,并最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形成了实践唯物主义的新的哲学世界观。  相似文献   

11.
从1841年的《博士论文》到1845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五年中马克思共写出了12部著作,依其与实践唯物主义形成的关系,可以划分为前后相继的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实践唯物主义的最初萌发时期《博士论文》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发轴之作。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称哲学为“征服业界的、绝对自由的’摘.着血跳动的”心脏”(《博士论文》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2页,以F只注页码).认为“哲学体系和世界的关系就是一种反映的关系。为实现自己的冲动所鼓舞,它和其余的方面进入了紧张的关系。”(65页)这是说,哲学和世界的关系首先表现…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早期对费尔巴哈哲学改造的思想演进过程包括 :1 843— 1 844年 ,马克思在《德法年鉴》时期 ,对费尔巴哈持维护态度 ,其批判采取的是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 ;在《1 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开始了新世界观的探索 ;1 844— 1 845年 ,在《神圣家族》中 ,马克思开始用现实的人的观点代替了费尔巴哈抽象的人的观点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作了最后的清算。  相似文献   

13.
《巴黎手稿》是马克思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那么秘密是如何发生的?马克思的世界观是如何突破的呢?马尔库塞在《手稿》发表后不久写了一篇题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的评论。在其中,他提出这样一个观点:“马克思和费尔巴哈在发挥这一概念(指感性)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在竭力解决德国古典……  相似文献   

14.
张敏 《学术论坛》2007,30(9):19-22
作为马克思新世界观的精髓和核心,实践唯物主义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已经诞生,只不过这一诞生是"秘密"的,即形式上还带有费尔巴哈色彩.马克思自己对这一"秘密诞生"的澄明,旁证了《手稿》是马克思新世界观的秘密诞生地.  相似文献   

15.
赵庆元 《理论界》2010,(6):22-24
对于马克思恩格斯在1845年《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系统阐发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之间的关系,传统观点一直将其理解为一种哲学世界观对于具体科学研究的外部支持关系。文章通过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历史发展的深刻分析认为,唯物主义历史观并不是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研究具有外部学科支持关系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而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这一"真正的实证科学"的具有宏观指导意义的"总论"。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变革的实质恩格斯写于1877年的《卡尔·马克思》和发表于1883年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两文,都明确地提出,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我们要提出的问题是:恩格斯为什么没有把马克思的一般唯物主义哲学世界观和认识论看成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之一?是马克思的哲学唯物主义世界观和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的哲学世界观和认识论没有实质  相似文献   

17.
在马克思世界观的发展过程中,有没有一个“费尔巴哈派”阶段呢?流行的看法是:马克思从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出发,经过费尔巴哈哲学的影响而转向唯物主义,但不是转向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而是转向新的、辩证的和历史的唯物主义。即,承认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对马克思世界观发展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承认了费尔巴哈是黑格尔与马克思(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马克思)之间的中间环节,但是,否认马克思世界观发展过程中有一个费尔巴哈唯物主义阶段的存在。近来则有人连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的科学世界观和黑格尔哲学之间的中间环节这一点也否认了。我们发现,上述观点与马克思世界观发展的实际进程并不完全符合,在马克思世界观发展的实际进程中,确是存在着一个“费尔巴哈派”阶段。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是真理,马克思主义有阶级性,因此,真理有阶级性。这种推论,是把真理观的阶级性看成了真理的阶级性。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和科学真理观的对立统一。列宁讲:“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这些观点总起来就构成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5页)并高度评价马克思主义是“十分完备而严整,它给予人们一个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对势力、任何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的世界观。”(《列宁选集》第1卷第441页)毛泽东同志也说过:“马克思  相似文献   

19.
博士论文题目,《马克思的历史解释理论》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陈志良教授一、博士论文提要本论文把马克思的历史哲学与西方解释学、西方历史哲学结合起来考察。力图在反思与比较中建构马克思的历史解释理论。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历史与解释的实践性统——什么是历...  相似文献   

20.
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认为实践只是理论批判和客观的理性活动,开始从唯心主义向实践唯物主义过渡。在撰写《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时,马克思再次对唯物主义实践观进行了探讨。《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实现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彻底转变。考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神圣家族》、《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等马克思经典文本,可以发现,马克思对于"实践"概念的阐发,伴随着理论研究和革命运动的深入发展逐步走向了清晰与明朗。"实践"范畴一经确立,就标志着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真正诞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