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面对人口迈向中度老龄化与医疗费用攀升的现实难题,长期护理保险为破除这一困境提供契机。文章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2013、2015和2018年四期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分析第一批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政策对试点城市目标群体的自付医疗费用支出的影响。结果显示,长期护理保险显著降低中老年群体的自付医疗费用。上述实证结果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进一步的,长期护理保险对自付医疗费用的降低作用在城镇和西部地区更为显著。该实证研究结果对长期护理保险试点范围的推广和待遇设计的完善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护理商业保险模式、长期护理社会保险模式和长期护理津贴模式是目前国际主流的三种护理保险模式,它们在制度设计上各有特点,强调不同程度的政府责任和个人义务,有着不同的资金来源和相似的给付方式。本文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从制度创建时期的经济社会条件、制度成本和经济社会效益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比较,可以发现:一方面,它们的实施扩大了保险覆盖范围,增加了护理费用支出,促进了护理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也各自面临费用压力、道德风险、对储蓄和投资的挤出效应和市场规模难以扩大等问题。最后,论文针对三种模式在我国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失能人群的增加,医疗费用无序扩张等问题危及医疗保障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基于中国健康养老与追踪调查2011年、2013年、2015年和2018年四期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探究长期护理保险对门诊利用和医疗费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护理保险可以显著减少自付医疗费用和门诊次数。异质性分析发现,相比城市职工医疗保险人群,长期护理保险对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群影响更大;长期护理保险降低了中高收入家庭医疗费用,而对低收入家庭影响甚微。这些结论验证了长期护理保险的实施价值,并为新一轮医疗改革和试点范围的扩大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建立对数线性模型,从宏观角度对影响我国长期护理保险需求的经济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和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年支出每增加1%,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量就会增加0.122 2%。但是宏观层面的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一年期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利率和当前通货膨胀程度,对长期护理保险需求的影响并未在模型中显著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5.
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需要大量的护理费用,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失能老人逐年增多,长期护理问题变得日益严峻。目前我国尚未建立护理保险制度。资金的严重缺乏是困扰长期护理保险的瓶颈。疏通筹资渠道,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通过个人和雇主缴费、政府投入及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筹资等方式,多渠道、多层次地筹集资金,能促进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的早日建立。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峻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失能老人日益增多,家庭养老不断弱化和医疗费用大幅上涨,这已经成为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以上现状,结合日本、德国和美国的相关先进经验,并从均衡配置个人消费及释放家庭和社会生产力两个方面对建立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的效应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立社会基本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和商业老年长期护理保险相结合的制度设想。  相似文献   

7.
以西方产业组织理论为背景对我国的保险业作了一些探讨性的研究 ,指出从市场结构来看 ,我国保险业的市场集中度太高 ,产品差别太小 ,进入壁垒主要存在于国家法律法规及政府观念 ;从企业行为来看 ,我国的保险企业重保费轻利润 ,重短期利润轻长期利润 ,而且缺乏必要的自组织行为 ;从市场绩效来看 ,我国保险业资源配置不合理 ,利润率水平长期高于工业企业 ,企业内部费用支出也过大 ;我国保险业的产业组织政策应该是对内反行政性垄断和对外产业保护  相似文献   

8.
政府以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承担部分农业保险费用的方式提供农业保险是国际通行做法,但是,随着农业保险费用支出的规模日益增大,已成为世界各国公共支出的一个沉重负担。农业保险费用的增加,除了农业风险的特殊性之外,在相当程度上是由制度性的缺陷所引起的。政府部门参与农业保险虽能避免逆向选择,但却引致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9.
各国通过建立长期护理保险为失能失智人员提供经济支持.长期护理保险在保障风险、护理需求、风险分担、管理监督等方面的社会化特征使其更适合采用社会保险模式获得长足发展.长期护理保险应是社会保险范畴的重要险种,是长期护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保障功能是长期护理保险的本质功能,由此决定了长期护理保险和长期护理服务应该是长期护理体系的两个不同但又相互依存的社会领域.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应在明确界定长期护理保险范畴的前提下,通过制定阶段性发展目标和设计未来体系的主要内容,指导长期护理保险的规范推行.  相似文献   

10.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安庆市市区参加长期护理保险的参保人400名,在文献复习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自行设计问卷并收集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探讨参保人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安庆市长期护理保险的总体满意度为86.16%。单因素分析发现,性别等8个人口学特征因素和政策知晓情况等6个因素影响总体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分析发现,性别、婚姻状况、身体状况、是否知晓长期护理保险、照护支出是否成为生活重担和护理服务的地位等6个因素为参保人总体满意度的影响因素(P < 0.05)。安庆市长期护理保险满意度有待提高,需要有关部门做好政策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继续推进针对失能等弱势群体的制度保障,提高参保人的政策获得感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采用长期护理保险(LTCI)应对老年长期护理问题基本已达成共识。从我国LTCI供需实践上看,无论是商业LTCI还是社会LTCI的,发展均不尽人意,各类探索均未取得显著成效。通过从LTCI的产品属性出发,综合供需实际,剖析了长期护理保险发展困境的产生原因。LTCI优效品、需求价格富有弹性等一系列属性特征决定了政府应参与其发展。如何处理政府和市场在LTCI发展中的关系,成为破解我国LTCI发展困境的关键,建议建立多层次的LTCI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作为新型险种,在我国健康保险市场上一直处于"叫好不卖座"的状态。通过比较分析美国成熟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理赔模式,探讨我国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理赔模式及理赔服务的缺陷,并对其造成的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现象进行阐释,进而为该险种理赔模式改进提出建议和可行性措施:积极推动对商业长护险理赔服务的国家政策支持及税收优惠政策;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使商业长护险理赔模式改革有法可循;建立管理式护理服务系统;通过电子护理平台联接管理式护理体系和社区护理体系;建立社区理赔责任护理制度等。  相似文献   

13.
长期护理需求评估是长期护理保险筹资与给付的联结点,直接决定了保险给付,并对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有重要影响.当前我国试点地方在长期护理需求评估制度的设计上分歧较大,虽积累了差异化的经验与案例,但地区分割不利于社会公平与社会流动.应立足于长期护理保险的社会保险属性,结合社会实际与试点效果,适当借鉴德国经验,统筹设计长期护理需求评估体系,通过"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规范形式,精准定位评估对象,明确独立的评估主体、科学设计评估指标与评估工具、严格规范评估程序等确保评估结果的科学、客观与公正,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分级分类给付,实现长期护理保险资源流向精准.  相似文献   

14.
日本是社会性长期护理保险的典型代表国家,其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对我国护理保障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日本长期护理保险进行研究,从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入手,介绍了保险的主要框架,涵盖护理保险的制度责任者、保险对象及保费缴纳、保险支付、资金筹集等内容,总结该制度建立以来的发展与改革历程,并对其实效性进行分析,归纳该制度的优势与不足。我国应根据国情,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老年长期护理保险体系。该体系发展模式应以广覆盖、强制性、保障性和互助性的社会性长期护理保险为主,商业保险为辅。  相似文献   

15.
美国长期护理保险体系:发端、架构、问题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是长期护理保险出现最早的国家,是补缺型和自由主义福利护理模式的突出代表,其护理保险制度建设经验对我国建立长期护理保险体系有一定借鉴意义。在介绍美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产生背景的基础上,本文重点阐释了美国长期护理保险的主要制度框架,分别从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两个维度进行了详尽介绍。研究认为美国是商业护理保险的典型代表,其护理保险体系具有混合型制度特质;此外,美国长期护理保险具有多层次、多类型、政府主导托底、公私合作等优势,但仍存在政府财政压力大等问题。在总结美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围绕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的性质、水平等问题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发展长期护理保险成为政府重要的政策目标之一。尤其是2016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出台了《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以来,各地纷纷响应,相继出台长期护理保险政策。通过对15个试点城市长期护理保险政策文本的分析发现,政府综合使用了需求型、供给型和环境型政策工具,但也存在需求型政策工具严重短缺、供给型政策工具总量偏少、环境型政策工具数量较多和次级政策工具结构不均衡等问题。未来应根据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情况,合理调整三大类政策工具的结构,优化次级政策工具结构,建立健全长期护理保险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7.
日本介护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实现了政府指导与市场运营的有效结合,经办各方职责明确,经办机构高度独立,经办程序严谨,管理系统、规范,各方信息共享,运营高效,确保了优质、便捷、可信的长期护理保险服务。针对我国长期护理保险试点中存在的经办服务管理短板,建议借鉴日本介护保险制度的发展经验,理清思路,积极推进委托独立的第三方开展经办业务,明确经办路径;加强长期护理保险经办服务专业化建设,提升经办能力;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重视利用信息化平台建设推进经办服务的质量及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需要长期护理的老年人在逐渐增多,但是,我国目前尚未建立社会长期护理保险。资金的缺乏是制约社会长期护理保险建立的最重要的因素,疏通筹资渠道,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国外和国内试点地区的社会长期护理保险的筹资渠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府补贴、医疗保险基金、住房公积金、社会支持和个人缴费等方面的筹资渠道,并分析了在资金筹集中的困境和未来选择,以促进我国社会长期护理保险的建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20年国家医疗保障局印发的《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中明确了长期护理保险着眼于建立独立险种,而实践中29个试点城市在“筹资来源”和“待遇给付范围”方面与基本医疗保险呈现出混同现象,这不仅危害医保基金安全、弱化长期护理保险的实质保障功能,而且使参保人受益权边界不清晰。从权利基础、承保风险和功能定位层面来看,长期护理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均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长期护理保险应当作为独立险种。在具体的制度衔接层面,可以有选择地借鉴德国的成熟经验,建议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建立独立的筹资渠道和合理的筹资水平;打破固有的路径依赖,科学地界定“治疗阶段”和“护理阶段”。  相似文献   

20.
长期护理保险核心问题之辨析:日本介护保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护保险作为日本积极应对老龄化问题的一项制度措施,在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方面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本文基于日本介护保险的实践,通过对长期护理保险的地位、方式、责任、主体及服务等核心问题的辨析,认为长期护理保险是一种独立的社会保险而非从属险种,强调服务供给而非现金给予,注重共同承担保险费用而非单方面支付,支持引入市场机制的竞争性服务而非政府包揽服务,是一种生活照料与健康照护并重的服务模式。因此,对中国构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启示是,需要设定科学的护理等级认定流程与内容标准,重视老年人护理的预防服务,实现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与长期护理保险的动态平衡,建立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的长效互动机制,多方共同参与护理保险筹资和护理服务递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