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海林 《人文杂志》2012,(3):97-102
阿恩海姆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基于格式塔心理学,在一般意义上揭示了视知觉形式建构的基本动力机制问题.它把视觉形式与情感等精神活动融入到视知觉形式动力生成之中,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形式主义美学与表现主义美学之间的分歧,发展了表现主义美学和形式主义美学;同时也使艺术形式和情感表现有机统一起来,从而弥合了符号学美学中艺术形式和情感的逻辑形式之间的裂痕.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现代西方美学的内在发展逻辑.  相似文献   

2.
"形式的意识形态"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一个重要命题,体现着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艺术形式的理解和态度。这一理论的提出是西马理论家对西方文论史和美学史上关于形式与内容之间关系问题进行反思,尤其是与西方形式主义文论进行对话的结果。詹姆逊和伊格尔顿对形式的意识形态问题进行了深入阐发,并将其运用于文学批评实践之中,从而使其成为西马文论的代表性理论之一。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论建设中缺少对形式问题的关注和研究,致使其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不断减弱。吸收和借鉴西马的形式的意识形态理论,建构马克思主义的形式诗学应该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文论未来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程小平 《阴山学刊》2001,14(4):8-12
从俄国形式主义学派到英国形式主义美学,20世纪关于艺术形式的诗学研究十分活跃,既有其价值也存在缺陷.以朗格为代表的符号论美学,对贝尔未能回答的意味与形式统一的问题做出了较圆满的回答.但由于朗格关于情感的解释过于理性化,不可避免地有趋向于保守的一面.  相似文献   

4.
汪正龙的《西方形式美学问题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是对20世纪通常被称为“形式主义”的四个主要理论派别——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学派、新批评以及结构主义——的一个总体研究。该书给人印象深刻的地方,是以基本问题的方式发掘并清理了形式美学的概念谱系。但是,作者对形式美学基本问题的研究,并不局限于形式美学本身,他还关注形式美学得以形成和演变的历史渊源,关注形式美学与当代文学理论以及本土学术的关系。因此作者不仅以宏阔的学术背景为依托讨论了形式美学的“问题系”,还讨论了形式美学在中国的传播、研究情况以及建构…  相似文献   

5.
(一) 20世纪美学很醒目的一个人物是英国艺术批评家克乃夫·贝尔。以他为旗帜或信号,西方美学从20世纪初便吹起一股很强劲的形式主义风。他1914年发表的美学专著《艺术》,集中体现了他的形式主义理论,是公认的对西方现代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一本书。他在书中提出了“有意味的形式”的著名论点。贝尔的理论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在审美主体方面,他论述了审美情感的特性,强调审美情感不同生活中的普通情感,这与科林伍德强调的“艺术表现的情感与日常生活的一般情感没有不同”的观点看起来俨然不同。贝尔认为审美情感是一…  相似文献   

6.
克莱夫·贝尔(Clive Bell 1881—1964年)是近代形式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也是近代颇有影响的美学家。他在总结了近代美学与艺术的发展规律以后,明确提出美学的发展是以艺术创造为依托的。那么,艺术创造了什么呢?他认为,艺术创造了“有意味的形式”。对欣赏者来说,它是一种以独特方式结合起来的线条与色彩打动观众,引起人们审美情感的形式,对创造者来说,它是一种以情感为意味,与现实生活的种种利害关系相脱离的形式。在“有意味的形式”里边,贝尔强调情感意味,突出主体的审美情感,离开了情感的意味,“有意味的形式”便不复存在了。贝尔的这一思想对后世的美学影响较大,对当代美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形式问题的探索贯穿本世纪美学研究始终。艺术形式观念的更新与嬗变,从一个侧面集中显示现代艺术与美学发展的特色与轨迹。现代艺术的形式化倾向是适应了科技革命对艺术的新需求。各派现代美学的形式理论从不同视角对艺术形式的全方位探索,客观上揭示出极为自由灵活的艺术的内容与形式的多层面交互作用的复杂关系,从而突破了传统的内容与形式的简单二分法以及现代形式主义流行的“形式即内容”的观点。加强形式理论的研究是完善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的必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董宏 《阴山学刊》2012,(5):68-74
赵宪章在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研究中排除哲学方法,在回归文艺学本身的意义上将审美视为文学的本质属性,将突出美学规律特殊性视为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将文学视为"意识形态的形式"。他的方法论研究进一步强调文艺学方法的独特性,抬高了本体方法的地位。在形式研究中,赵宪章又确立了形式作为艺术本体的地位,着力建设形式美学的学科形态,并被誉为当代文学理论的"形式派"。但他的理论与实践(文本分析)出现了某些唯形式论的偏颇。  相似文献   

9.
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形式观有四条脉络:以审美反映论和整体性思想为基础追求形式结构整一性(卢卡契、戈德曼),在艺术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关系中揭示非中心的结构(阿尔图塞、马舍雷),弘扬审美形式(技术)作为艺术和现实的中介所起的否定性超越性的作用(本雅明、马尔库塞、阿多诺),用辩证思维将艺术形式和政治历史背景结合起来(詹姆逊)。其总体特征是抛弃传统思想的内容和形式两分法,或在整体性框架内,或在审美活动的中介意义上,致力于形式和内容、自律与他律的统一。形式、结构不但是重新思考艺术和意识形态的复杂关系的突破口,更承担了批判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恢复人性和谐的审美救赎的历史重任。对形式与内容的相互转换关系、形式的独立审美价值和认识论价值、形式作为幻象世界具有的疏离否定现实的社会学政治学意义、形式构造与意识形态的复杂关系的精到论述,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重要精神遗产。  相似文献   

10.
形式问题是西方美学和艺术理论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也是我国美学和文艺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为了推进这一问题的研究,本刊去年第10期编发了苏宏斌教授的《形式何以成为本体》一文。该文认为,西方艺术和美学中存在着两种基本的形式观念:一种是质料—形式模型,认为艺术作品是形式与质料的统一体,形式乃是作品的本体;另一种是内容—形式模型,认为形式只是现象,是由作品的内容所决定的。西方现代艺术抛弃了内容—形式模型,采用纯粹的质料—形式模型,因此走向了形式主义和抽象主义。文章发表之后,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近日,我国著名文艺理论家王元骧先生与苏宏斌教授就该文所涉及到的问题,以书信的形式展开了争论。我们认为,发表这些通信,对于推进有关形式问题的研究、加深对现代艺术的理解,都是不无裨益的。同时,针对当前学术界普遍存在的那种抱团混战、党同伐异的不良现象,我们十分倡导这种以探求真理为目标的、同志式和商讨式的健康学风,也欢迎更多的学界同仁就此发表意见,畅所欲言。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诗画统一的问题入手,切入宗白华意境论的形式主义内核及其中西对照的逻辑,一方面将1950年代的《美学的散步》一文确立为宗白华建立新的美学逻辑的尝试,另一方面则力图揭示宗白华在精神与形式的关系问题上所陷入的矛盾。这一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宗白华美学思想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2.
社会是一件艺术品--西美尔的"社会学美学"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学美学"是西美尔思想中的重要概念,它既具有社会学内涵,又有美学内涵.西美尔将社会形式作为社会学美学的审美起点.西美尔认为,社会形式具有艺术的视觉性、自主性、抽象性、距离性和愉悦性.冒险、进餐、交际都体现了社会形式的美学特征.西美尔通过揭示日常生活的审美结构,力图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解.西美尔的社会学美学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自主性的艺术是一个超脱了现实又否定了现实的审美乌托邦。从深层结构上看它植根于永恒的人类本性之中,从表层结构上看它有赖于“美学形式”的建构。对于重内容轻形式、以题材的革命性代替艺术质量的“正统”的尤其是庸俗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和崇拜形式贬抑内容、企图割裂艺术与现实联系的形式主义美学,马尔库塞的“美学形式”论分别起了补偏与救弊之作用。“美学形式”论对艺术与革命、内容与形式、风格化、陌生化等理论关系和问题作了符合艺术特性且比较辩证的阐明,同时此论也包含了不少矛盾与片面之处。  相似文献   

14.
程金海 《阴山学刊》2005,18(3):10-14
胡塞尔对西方现代美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意向性理论与审美对象的存在形态;形式价值论与审美价值论;主体间性理论与审美主客体关系;生活世界理论与艺术的审美功能。考察胡塞尔对现象学美学、存在主义美学、解释学美学的影响,可以见出胡塞尔对当代西方美学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古雅”在中国古代本指一种古朴雅致的美学风貌,但王国维却从形式美的角度赋予它全新的美学内涵。在此基础上,王国维论述了“古雅”与“第一形式”、“古雅”与“优美”及“崇高”等范畴的多重关系,在比较中凸显了“古雅”独具的美学价值与作用,从而在中国美学发展史上第一次创造性地将艺术形式提升到美学本体的地位,从一个侧面展示出中国古代美学向现代美学的转换。  相似文献   

16.
论韦勒克关于文学外在关系的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颖君 《东岳论丛》2001,22(5):129-131
雷·韦勒克是西方 2 0世纪形式派美学和文艺理论的集大成者 ,但他融合了文艺社会学、结构主义、符号论和现象学的美学理论成果 ,一方面使形式派美学和文论更加系统化和完整化 ,一方面也使他的理论内涵更丰富、更复杂 ,大大超越了形式派美学。当然 ,由于种种原因 ,他最终仍未能把文艺的外在关系和内在因素真正辩证地结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相似文献   

17.
由目前人工智能艺术创作上的局限性和作品构成上鲜明的形式因素可见,人工智能艺术首先表现为形式美、与形式美学天然相关,因此,以人工智能艺术为重要研究对象的人工智能美学首先表现为形式美学、甚至可视为形式美学的隔代呼应。只有科学上的人工智能模仿人类意识创作人工智能艺术,才是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对自身清醒的认识和合适的定位,否则以艺术创作的简单行为主义方式宣称与人类艺术创作比肩只能是僭妄。人工智能艺术可以很好地体现形式因素,也有通达表现性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创立的文化符号论美学在二十世纪独树一帜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对艺术有许多独到的见解,尤以艺术的"生命形式"论影响深远,与中国古代文论的生命精神有相通之处,为中西文论、美学融合研究提供了可能.同时,对于今天文论建设中反对本质主义的思维模式,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陈阳 《人文杂志》2008,(2):100-105
贾樟柯的电影借助于他自己有关现实的经验和理解,为经历着现代化巨变的中国人提供了一种反观自身的影像现实.他的电影艺术表现形式与好莱坞经典叙事有着很大不同,在形式上对权力、欲望和白日梦的背离同时,他找到了与表达意图形成默契的电影语言形式,而这一形式本身又带有中国美学思想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王才勇 《浙江社会科学》2015,(4):122-129,159
布洛赫美学的出发点是现代艺术,关注的核心是自我表达,独具特色的地方是将自我表达与瞬间体验连在了一起,由此连接推出了其美学思考的新发现:瞬间的混沌与自我体验的困境。恰是这个混沌与困境揭开了现代艺术的面纱:由当下感受和自我表达出发折射出对现实的不满,同时滋生出对更美好未来的希望。作为西马学者,他由此清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由不合理现实的自我演进中衍生出美好未来的原则,贯彻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思维和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批判。虽然他没有明确将更美好未来限定在共产主义上,但是还是将马克思主义美学向前推进了一步,以自我表达为核心揭示了艺术表现的内容生成机制:由当下体验出发衍生对更美好未来的希望。这样的美学虽有忽略形式自主表达之不足,但将现代艺术的内容生成清晰地展现了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