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当代教育家沈亦珍在其70余年的漫长教育生涯中坚持进行教育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先行者。沈亦珍的教育改革主要表现在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学制改革以及教学改革等方面。沈亦珍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给予后人许多启示。为了获取教育改革的显著成效,应当更新教育观念,坚持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相结合;重视实验研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借鉴先进教育理论,坚持学习国外经验与适应中国国情相结合。沈亦珍的教育改革探索体现了先进的教育思想,至今对于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经历了萌芽、初探和深化三个发展阶段。我国学者在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域外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外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这一研究过程表明,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始终与国家意识形态发展、社会转型和文化变迁紧密相关:一是在"他者论域"和"本土困境"的冲突中产生了"自我意识"的强烈彰显;二是采用"归纳的理论化方法"构建了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三是在"实践导向"的影响下发生了由"实证"到"批判"的思维转向。  相似文献   

3.
庄泽宣是我国民国时期著名比较教育学家.<各国教育比较论>确立了他在我国比较教育学领域的先驱者地位.他的前期比较教育思想以"列国并比法"为主;后期比较教育思想主要采取"因素分析法",注重教育外部因素的分析,强调了教育与文化的关系,特别是教育与民族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我国近现代思想家李石岑先生不仅为中国文化及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还为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不懈探索.李氏对教育及教育学所作的探索与他的学问之路、职业生涯及思想发展历程始终相依相伴,这促进了中国教育学及中国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建构与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核心概念,也是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体系等都必然涉及到的基本概念.在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构成元素的逻辑分析,在前人概念框架的基础上,把思想政治教育界定为:一定社会或社会群体用特定的思想体系、政治观点、道德规范,遵循人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等形成和发展规律,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人们施加的使他们形成符合该社会(社会群体)发展需要所要求的思想品德、政治素质和心理品质的社会影响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与本质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为基础而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其研究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社会现象)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构建终身教育学这一新兴教育学科的必要条件。即将构建起来的终身教育学 ,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将处于主导和主体的地位。 2 1世纪的教育主题是终身教育 ,这就决定了终身教育学在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主导地位。这主要表现在终身教育学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主导作用和终身教育学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等两个方面。由于终身教育理念已经和正在使整个教育科学体系发生革命性的变革 ,同时终身教育思想对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实现学习化社会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终身教育学在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主体作用也将得到最有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7.
杜威(1895—1952年)是美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他写了大量的教育论著,其中《民主主义与教育》是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作,被译成十二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民主主义与教育》这部著作,在旧中国,是大学教育专业教育学的教材,有些实验学校就是按照他的教育思想来进行实验的。新中国成立不久,一九五四年十月,我  相似文献   

8.
教育理论素养是指教师有意识地运用教育理论知识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的意识和能力,主要包括教育理论知识、教育观念以及运用教育理论知识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思维和方法等。公共教育学课程是教师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对教师教育理论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构建以“培养人”为主脉的理论内容体系、进行以实践训练为主的微格教学、关注教育学研究领域的新进展、充分利用教育学课堂教学的示范性、运用案例教学诸方面进行了探索教育学课程的“改革”。  相似文献   

9.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来源于广义的教育实践,并成功地把握了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去招导实践,他的教育理论既丰富又自成体系。他的(帕夫雷什中学)等著作系统、完整地阐述了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苏氏认为教师的教育劳动的独特之处,是为未来而工作。校长和教师的崇高使命就是设计和造就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这一思想像一条红线贯穿在他的教育思想始终。他曾说“今天在孩子身上所培养起来的,要在几年之后,甚至几十年之后才会成为一个成熟人的公民性、道德的精神面貌的因素。”“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  相似文献   

10.
近十多年来,超常儿童(国外又称天才)教育在我国已有长足的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超常儿童教育体系初露端倪。然而,在我国基础教育实践中,人们谈论较多的仍是“差生教育”,超常儿童教育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种情况与超常教育所具有的战略意义极不相称。为此本文拟通过对欧美天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概略阐述,以期对我国超常儿童教育引起重视,并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创造的核心,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发现我国中小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存在着高低起伏现象,甚至出现了停滞或下降问题。在性别差异方面,虽然没有先天的差别,但女生比男生的发展更早一些。我国中小学创造教育的先锋实验报告表明,创造教育确实可以促进学生各门学科的学习,因而采取积极的行动,有意识地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沈从文严肃文学观观照下的京派和海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京派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其发展衍变的过程可明显地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在一向抱定严肃文学观不放的沈从文看来,以周作人、废名为首的前期主要成员,自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已逐渐由积极走向消极,即由积极的社会性文化追求向消极的“趣味个人主义”转化,并于1933年后与“海派”相融合。沈从文的《论冯文炳》、《文学者的态度》、《论“海派”》等文章,实际上是对文学上的“趣味个人主义”和商人习气的共同批判。其出发点完全是为了捍卫中国新文学的庄严性。  相似文献   

13.
沈有鼎是将现象学引进中国的第一人。本文通过对沈有鼎20世纪30~40年代发表的论文中的基本思想倾向的分析和对沈有鼎同美国数理逻辑学家王浩之间通讯的相关内容的介绍,重显这段现象学在中国传播的历史  相似文献   

14.
《朱镕基讲话实录》是我们了解朱镕基教育思想的重要途径。朱镕基教育思想主要包括教育的功能观、人才观和教师观等方面。他认为,教育是科技的基础;为学先为人,为学要严,为人要正;办学最核心的问题是师资。此外,他还提出了基础教育的关键问题在经费投入、吸引留学人才归国关键靠政策、经济人才培养要注重英语教学等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5.
龚自珍的具有诗史性质的大型组诗《己亥杂诗》深刻揭露了当时社会矛盾 ,具有诗歌艺术上的鲜明个性与创造性。刘逸生先生所著《龚自珍己亥杂诗注》(中华书局 ,1980年 ) ,详赡、精到 ,人们今天能顺利读通这组诗的文字 ,领略其精义 ,欣赏其健笔 ,完全是拜刘先生之赐。但刘注也偶有误读。文章以其中 9首诗为例 ,对刘先生的注释与解说进行商榷  相似文献   

16.
当代大学生领导力模型与实现路径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领导力教育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悄然兴起并日趋活跃,这不仅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通过文献发现,国内关于大学生领导力教育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基于大学教育力和建构主义思想的理论分析,提出我国当代大学生领导力模型与实现的路径选择。大学生领导力模型是由封闭的三类核心能力和九种开放的基础能力组成时间与空间相结合的内、外二维结构准封闭系统,其实现路径有三条:通识教育、实践教学项目团队导师制和社区互动行动项目。  相似文献   

17.
近代日本东亚高等预备学校是二战结束前中国留日学生接受预备教育的重要机构之一。该校初为松本龟次郎私人所立,但随着日本侵华野心的日益膨胀,日本当局通过经费投入、人事调整等直接和间接手段将该校操控于手中,并通过专业设置和校外活动等对中国留日生实施殖民教育,企图将其培养成“大东亚建设”的协助者,致使该校逐步沦为日本培植“以华制华”亲日分子的重要基地。深究东亚高等预备学校对中国留日生预备教育发生殖民化转向的实情,可明晰近代日本民间教育机构被纳入政府事业运行轨道的历史宿命之所以然,亦能得出留学教育要遵循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宗旨、对外教育交流需警惕国际非正常因素等结论。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校第二课堂30多年的发展和时代对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高校第二课堂作为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关注,成为创新教育不可或缺的阵地。它以学生成长为主线,育人过程集合了情感育人、实践育人、知识育人的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需要设计与经营,需要构建系统的育人机制。其中,就业导向、能力为本的育人目标是育人机制的出发点,保证活动的方向性和整体把握;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合作、探究式育人模式、激励机制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保证第二课堂活动持续运行;评价机制和保障机制则为活动提供物质供应和精神支持,确保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19.
古彝文献《玛牧特依》蕴涵着丰富的幼教思想,是指导彝族传统家庭幼儿教育不可缺少的经典著作。书中对不同阶层家庭的儿童分别提出了不同的教育要求,在教育活动中,提倡早期教育、依龄施教和学以致用,强调父母言传身教的重要作用。这些优秀的幼教理念,至今对彝族社会家庭教育起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重庆文理学院体育学院与永川美康美容医院通过实习就业、人才培养、师资共享、科技攻关和合营实体等模式开展校企产学研合作,既有利于重庆文理学院体育学院增强面向社会需求办学的理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就业竞争力和市场适应力,也有利于永川美康美容医院积极参与重庆文理学院体育学院实验室、科研团队的共建、共享,建立人才基地,开拓新的服务,占据市场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