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几年来的英语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中普通存在一种“冷热病”。刚进入师范的学生对英语都很感兴趣,但是不久,这种兴趣就逐步减弱了,甚至会表现出一种厌烦的态度,而这无疑会严重影响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诱发这种厌学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教不得法”,没有把握住预防和消除厌学心理的“火候”。那么,教师如何有效地消除学生厌学心理,引导他们乐学英语呢?笔者的具体做法是: 一、充分利用直观手段,激发学习热情 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的厌烦情绪,常常来源于教师简单枯燥的教学方法。教师如适当运用实物、图片、模型等直观手段,便能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帮  相似文献   

2.
英语语感培养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感是人们在学习和运用时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和感受,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长期以来,许多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语法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语感这一语言能力的培养,以至于许多学生在运用英语表达时不流利,阅读能力差,表达时过多地使用汉式英语,这些都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淡化甚至忽视了语感的培养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包括英语专业的一些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较差,有的连生活中的某些口语也不能正确表达。如“不要折书角”这句话,有的学生说成"Don't turn the book corner。”正确的说法是:"Don't turn a leaf down.”或者是"Don't dog-ear the book.”又如有的将“早睡早起”译为"Go to sleep early and get up early."虽然正确,但不够精炼。英语国家更好的说法为:“Keep good/early hours.”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不强,重要原因在于他们不熟悉英语的口语动词搭配规律。本文试就英语口语动词搭配规律谈点个人见解,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单纯地强调学生记单词、背句型,忽视了学生口头表达及运用能力.笔者在近20年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除应改变教学观念、改进教育方法外,关键还要把握好树形象、激兴趣、减负担、重运用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在英语教学中,“写”与“说”“进”‘听’W1比较存在分明显的头距山于书面表达个是一专设课程,在教,市中不足一个重。#,但是一个难点,所以往往会成为很多人所忽视的均落;这种现象已造成了严重的后果,粮多同学在文字表达上动笔出错、为了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使学生打了较好的语言交际能力基础,就必须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一、书面表达的目的虽然我fD”J教学的对象是在中学学了六年英语的人学生,但程度不一。。他们的英语水平比较低,词儿小年富,基础语法运用不熟练,常用句型、动词的时态掌握不牢,更没有养成用英语进行思…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政策不断深入发展,商品经济进一步搞话,我校外文系的文学课程也出现了新的问题。选修课中,经贸英语最受欢迎,几乎每一个学生都选修了这门课。在毕业自我鉴定中,人人都自称“修过经贸英语”、“会打字”、“有外事外贸工作经验”等。但是,很少有学生在鉴定中写“修过文学课,有较强的文学欣赏能力”等。文学考试时不少学生随时应付一下了事,平时上课时如事先通知要小测,学生就会预习一下。否则,相当一部分学生课前不预习。教师布置写读后感之类的文章,不少学生只是敷衍了事地东抄西搬凑成一篇交上来,还有学生无故逃课。他们认为学文学对他们将来工作没有多大用处。难道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文学课果真就没有用了吗?笔者对此完全不能同意,认为这种重商轻文的现象是社会上的功利主义思想在外语教学中的反映。我们应对这种现象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就自己在美国文学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这样一些问题:学生们即使是在学了六年或六年以上的英语后,还是很难与外国人沟通。很多学生都说自己在学习英语时非常用功和努力,他们有的甚至能记住所有的语法规则,可一旦同别人交谈,则变得非常困难。也正是由于这种原因,他们许多人失去了许多好的机会;如报酬很高的工作或进入外资企业等等。作为一名教师我在想:我们的教学目的不应该仅仅只是教学生如何学英语,而应教会他们把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与实际相结合。因此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加入交际能力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这篇文章中,我仅仅想谈谈如何…  相似文献   

8.
“习作是小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他们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真情实感。”新课标召唤着习作教学必须将学生领进生活这一大舞台。笔者通过多年的尝试,认为可以从“看”“听”“说”“写”“仿”“改”六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扎实而有效的训练,逐步提高他们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英语和汉语经过千百年的发展都拥有大量简洁凝练、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习语,而不同地域的民族经过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必然会形成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传统与风土人情。英汉习语是现代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如同一面镜子映射出各自民族不同的文化特色,正是这种语言的民族性,往往在两种语言的交流与沟通中形成重重障碍,造成翻译中种种文化冲突(甚至不可互译的)现象。如在表达“雨下得很大”时,中国人常说:“下倾盆大雨。”而英语国家的人却常说:“to rain catsand dogs.”下面笔者就试从几个方面谈谈处理英语习语民族色彩及汉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旧序中说,当时所谓新科学体系如雨后春笋般流行,一些博士甚至大学生,动不动就创出“新体系”。“‘科学自由’正是在于人们有权撰写他们所没有学过的东西,并且以此冒充唯一严格的科学的方法”。“这种假科学,现在在德国很流行,并把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而传统的作文教学,教师重在指导学生如何审题、立意、构思,在指导学生立意的时候.总是要求学生写人物身上的闪光点.并提醒他们.要少写甚至不写假、丑、恶的东西。久而久之,学生一听到作文或叹息或摇头.他们深感无话可说.没有什么感情可以抒发。  相似文献   

12.
写作,在外语学习中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写的训练能促进听、说、读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许多学生,特别是刚入大学的新生,虽然在中学已经学了六年英语,由于缺乏写作方面的知识与实践,提笔时常会遇到种种困难,不为知道怎样才能写出一篇像样的英语文章来。他们的困难主要不在于“写什么”,而在于“怎样写”,也就是怎样才能把自己的思想完整、清晰,准确地用英文表达出来。写作是书面表达和传递信息的交  相似文献   

13.
“阶段侧重交际法”具体内容是:四会并举,阶段侧重.听说领先,后期实出阅读,着力交际能力的培养,且对学生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和研究.这种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方法比较有许多优点.我国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和新编九年义务教材要求采用此法教学.然而在贯彻大纲和新教材中出现一定偏差,如:只重听说训练,忽视读写跟上,造成学生不会读写的毛病;新编九年义务教材包括教师用书、学生用书、练习册录音带、录相带、教学挂图等,而有些地区受各种条件限制,严重妨碍了教学质量的很高.本文就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行分析,强调了“阶段侧重交际法”的实质,提出了其运用方法.  相似文献   

14.
许多家长都希望儿女能成龙、成风。他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不断“加速”,总想尽早激发宝宝潜力,完成一些超过同龄人的事。其实,培养孩子的能力.必须讲究“在合适的年龄做合适的事”。如果违反了生长规律,小但会加重孩子的负担,甚至会影响他们的健康。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作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阅读和写作是两种不同的语文能力.但是写作是运用阅读教学中学到的方法进行表达的实践过程,如何结合这两种能力,让他们成为表达的双翼,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随着对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学习英语这门“国际性语言”的人越来越多,学校更是将之列为学生必学的一门课程.但是许多学生在学了几年的英语后,尽管英语语音、语法都学得不错,说话却往往不得体.举两个简单的例子:例1:在英语系主办的英语角,当外籍老师对学生说:“你的英语说得很好.”时,学生会谦虚地说:“不,不,我英语说得很不好.”外籍老师会觉得很困惑,为什么学生这么自卑.  相似文献   

17.
古人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良好的习惯对写作来说尤为重要。我们往往会发现.学生中作文程度差异明显.在一大部分稚嫩之作中,总有那么一些学生的作文让老师都拍案叫绝。稍作了解,便会发现,这些学生之所以“会写”,完全缘于他们已养成了良好的写作习惯,平时注意多看、多思。多看了,胸有成竹,信手拈来;多思了,下笔如有神。洋洋洒洒.一挥而就。作文程度差的学生,总是非常羡慕那些作文屡屡被拿来当范文的学生,但却苦于不知如何提高。究其根源,就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作为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作文教学.“课程标准”还进一步地指出“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而在这一方面,过去我们往往由于思维定势。给学生在写作时造成了许多束缚,使学生戴上了“紧箍咒”.限制了他们写作时有创意的表达和自主的发挥。因此,我想就如何走出思维定势,让作文教学更贴近新课标,谈谈个人浅显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同时,又是难中之难。许多孩子习作中错字病句多,文理不顺,词不达意。提到习作,很多孩子会不自觉地皱起眉头,甚至“谈文色变”。  相似文献   

20.
《成才与就业》2023,(1):121-121
托尔斯泰曾说:“人的智慧越深奥,其表达想法的语言就越简单。”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学术论文的语言讲究准确而简洁了。这里,笔者分享三条经验:第一,删去冗余字词。完成初稿后,可以删除不影响语意的“的”“了”等虚词、助词。另外,要避免使用英语语法。如,“对于我们来说,这项任务实在是太简单了”可以简化为“这项任务很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