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青年价值观也出现了现实性、多样性的发展趋势.价值观对青年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在青年中倡导义利并重的价值取向,在多元价值观念中倡导社会主流价值,努力营造有利于青年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良好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
论新世纪青年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青年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探讨了如何加强对青年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教育,从而构建起青年大学生科学的人生价值观体系。  相似文献   

3.
五四青年知识分子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对新时代青年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新时代青年应充分学习借鉴五四青年知识分子在面对民族危亡时形成的价值观和付诸的伟大爱国行动,并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青年群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青年群体要发扬理性爱国主义;青年群体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最终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程中实现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4.
青年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首要的是确立何种价值目标的问题.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一直处在伟大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价值观也发生着巨大的冲突与变化,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目标的理想主义与世俗化、一元化与多元化、社会本位取向与个人本位取向之间的冲突愈演愈烈,再加上市场经济自身的盲目性、自发性的特点,价值观教育也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当前青年价值观构建的特点,提出价值观教育的解决方法,希望对学校教育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青年是社会发展中最活跃的力量,他们的职业价值取向变化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睛雨表。建国以来青年的职业选择及价值取向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当代青年职业价值取向的产生有着很多深层次原因,引导青年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职业价值观,做好职业选择,对他们自我价值实现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冲击是引起当代青年价值观嬗变的根本社会原因 ;价值取向多元化、思维方式多样化和价值理念丰富化是当代青年价值观嬗变的具体表现 ;面向新世纪 ,当代青年在实现自我的过程中 ,出现了更加实务的判断标准和理想现实化的趋向 ,又由于当代青年不断地调适自身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矛盾和冲突 ,因而 ,他们的价值观与社会主导价值观之间的互动、趋近与整合的态势亦将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7.
陈鲁民 《中华魂》2014,(15):32-32
今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与北大师生座谈时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他将青年时期的价值观养成比喻成“穿衣服扣扣子”,“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相似文献   

8.
李芬青 《成才与就业》2023,(S1):141-142+140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俗话说“人各有志”,这个“志”表现在职业选择上就是职业价值观,它是一种具有明确目的性、自觉性和坚定性的职业选择态度与行为,对职业目标确立和择业动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提高高中生的思辨能力,构建积极职业价值观,培育具有家国情怀和社会担当的卓越人才,  相似文献   

9.
价值观念是关于客观对象的价值的总观点、总看法 ,是当前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 ,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发生巨大的变化 ,反映了整个社会价值的取向的演变趋势。从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发展过程 ,可以总结出当代青年大学生价值取向变化的特点 ,在认识这些特点的基础上 ,积极引导青年大学生选择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为了考察当代青年职业价值观的新变化,对高中生、大学生以及在职青年三个阶段的当代青年进行了职业价值观的调查,使用自编问卷,包括六个维度:工作保障维度取向、贡献及集体主义取向、自我发展取向、家庭取向、尊重及声望取向、社会关系取向.结果发现:青年女性比男性更加重视工作保障,汉族青年更加重视社会关系,少数民族青年更加重视贡献集体主义,青年人的职业价值取向存在性别及学历水平的差异,但没有发现民族差异.  相似文献   

11.
多元文化教育政策在台湾的建构与检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法"肯定台湾是一个多元文化社会,青少年次文化既属于文化的一环,则理应在多元文化社会中获得应有的尊重。其实,青少年次文化对于青少年的人格开展非常重要。透过在次文化团体中的归属感,青少年获得其自我认同的重要能量,并形成个人的人格。台湾建构多元文化的教育政策,应把尊重火星文为代表的次文化作为落实多元文化的起始点,台湾对火星文次文化要坚持中立性原则和宽容原则,以引导的方式去面对火星文这个青少年次文化,真正尊重和宽容青少年的次文化,才能落实多元文化社会的宽容诫命,以实现多元文化的教育政策。  相似文献   

12.
青年的价值观支配着青年人的理想、态度、信念和行为,青年的价值观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本文通过对陕西青年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研究了当代陕西青年的价值观与社会认知的特征及影响其形成的因素,进而提出了引导和改善陕西青年价值观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必须重视青少年学生的社会参与,但是青少年学生社会参与活动基本上都与学习有很强的相关性,繁重的学习负担和压力,使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意愿强烈,而现行教育体制的要求和他们的需求不一致,因此必须转变观念,关注青少年社会发展需求,重视青少年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制定符合青少年发展的社会政策,不断创新少先队、共青团组织的活动模式,激发青少年学生社会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青少年学生校外社会参与搭建平台,创设条件,才能有力保障青少年学生社会参与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和谐”的发展理念,具有内在的“和谐”本质与全新的理性视野。主要体现在:可持续发展观对于自然和谐发展提出了理性思考;可持续发展观以人的和谐发展为前提;可持续发展观以社会的和谐发展为基石;可持续发展观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据此,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就要确立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确立生态补偿和生态创造价值意识,强化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生态价值信念,并实现生态伦理价值观念的普及化。  相似文献   

15.
"拼文化"是网络社会发展的产物,反映了都市青年崭新的生活理念和特定的生活方式。"拼文化"的流行发展主要源于网络媒介的普及、经济利益的驱动、青年心理的特性和传统文化的回归等诸多因素推动。当前,"拼文化"发展体现出由成本分摊省钱向投资理财赚钱、由提高物质生活向享受精神生活和由满足自己需求向帮助他人需要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是与国家的改革、稳定和发展,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当前,90后大学生已经成为高校中绝对主力军。从笔者的调查结果来看,90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主观意识差强人意,但客观现状却令人堪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主渠道"、"主阵地"都出现"失语"状态。当前高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引导教育需要更新教育观念、拓展教育内容、重视教育方法。总之,促进90后大学生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确信是一项意义极为深远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7.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我国青年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呈现出了多元性、矛盾性和不稳定性等特点,这对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建带来一定影响。以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目标,不断探索出行之有效的课程教学模式,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仁是儒家价值理念的核心,强调亲亲爱人的真心,注重自立通达的善行,追求天下归仁的美景。当代大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方面出现心理失调、行为失范、理想失落等现状,凸显出仁的思想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价值。应该以弘扬孔子仁的思想为路径,以促进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帮助大学生用"仁"的思想构建和谐的心理环境;用"仁"的思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用"仁"的思想秉持积极的人世态度。  相似文献   

19.
民族的环境取向与地方性的生态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生境"与"民族生态位"的提出借用了自然科学的概念,旨在从各民族生存的相对固定的小区域来考察民族与环境相互关系,探讨民族环境取向的两个基本向度——垂直空间向度与水平空间向度,进而分析各民族对生存资源的空间利用。在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环境条件中,最为基础和核心的部分是关于居住地周围小环境的认知,即地方性、区域性的环境认知。各民族社会传承有序的生态知识,是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总结出来的合理化常识,这些常识是我们进行区域性的经济开发和环境保护中可以依凭的第一手的资料,具有潜在的生态认识价值,应该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20.
在高校中,贫困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社会适应方面存在问题,诸如自卑心理严重、自尊心极强;因经济贫困引发"精神贫困"或"心理贫困";心理承受能力偏差;知识面窄、综合素质较低;就业观念陈旧等。要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就要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弹性,着力推动其心理朝着健康方向发展;改善贫困大学生的经济状况,解决其学习工作的后顾之忧;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其树立合理的就业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