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命题引起了我国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和谐社会的内涵、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的关系,以及怎样构建和谐社会等问题提出了不少有学术和理论价值的观点。有必要对和谐社会的研究成果和不同观点作综合述评,并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问题"是一个影响当代中国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社会问题,如果处理得不好,必然会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我国"农民工"的就业、生活等状况怎样?他们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基本权益保障的情况究竟如何?弄清这些问题,是认真研究"农民工"问题的前提。基于此,我们对贵阳市"农民工"就业、生活等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通过对调查材料的分析研究,探讨如何正确处理好"农民工"问题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如何在市场经济和利益观多元化的背景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而又新颖的社会课题。本文从"和谐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为切入点,分析讨论了与和谐社会相关的几对矛盾,为清辨观点、理顺认识,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个概念既有着不同内涵,又有共同点和内在联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人的和谐发展与社会的经济的和谐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知;科学发展观指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科学发展能解答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所有问题,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主要从三方面展开:一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规定,按照逻辑关系从“社会”、“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三个层次上展开理论说明;二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依据,主要着眼于我国实际,从“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三个时态上寻找理论基础;三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模式和存在问题出发,探索构建路径,提出不少有学术价值和理论价值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时代性课题作出了科学的解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大理论创新,它完全符合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近期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以来,围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意义、特征、内涵及如何构建等问题,理论界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已经陆续发表、出版了一些高质量的文章和著作。认真梳理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推动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而且能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领导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胜力量,只有在和谐领导环境中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和谐社会与传统社会最大的区别在于发展理念的不同,与之相适应,和谐领导力具有有异于传统领导力的根本特点。构建和谐社会领导力关系到社会组织如何运行的重大问题。因此,要坚持科学发展的领导理念和和谐的价值取向,更新领导力观念,树立和谐领导观,优化领导职能结构,领导职能逐步走向法制化和制度化,促进领导力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路径选择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文章论述了对实现和谐社会进行路径选择要有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论指导,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方面及其表现形式,准确把握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辩证分析和解决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如何提高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问题,系统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全面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努力深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规律性认识,力求取得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大影响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和谐社会的基石是社会公平,一个和谐的社会,必定是一个公平的社会。只有社会公平,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融洽协调,而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是机会公平。我国目前贫富差距的扩大,一个规模庞大的以贫困为主要特征的弱势群体的存在,造成社会的不和谐,根本原因就在于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竞争、财富分配的机会不公平,这需要政府和全社会予以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优化消费环境弘扬和谐文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优化消费环境,能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社会文明和社会全面进步;但当前我国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都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大力治理、整顿,在逐步优化消费环境的基础上,要弘扬和谐文化,以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3.
党的先进性建设为新时期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更是当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一条宏线.着力于剖析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二者的现实关联性,积极应答历史新阶段党建工作面临的一些新课题.  相似文献   

14.
关于构建和谐社会三个理论问题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准确地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概念,应该首先搞清楚几个有关的理论问题。一是和谐社会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关系;二是“构建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三是“构建和谐社会”与“三大文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当代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中国共产党人社会主义探索的难忘经历和重要遗产。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积极成果,比如关于以苏为鉴,关于统筹兼顾,关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等思想,是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资源。轻视这些资源是不足取的,当然仅靠这些资源也是远远不够的。当代中国和当代世界都发生了空前剧烈的变化,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我们应当有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应对,新的举措。科学发展观就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当代中国的新主题。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从古代圣贤提出“和谐”思想,到当代共产党人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历经数千年。本文把数千年和谐社会思想划分为三个阶段,并且分析了每一阶段的主要内容、特点,以“大同社会”为主线,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自觉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7.
使宗教定义复杂化的原因来自宗教本身的复杂 ,来自研究者文化背景的差别 ,也来自研究者们对自己的宗教的执著。宗教定义是概括和简化的产物。现代社会多元化和世俗化的趋势使宗教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确定“宗教是什么”已经变得很困难。人们依赖谁的宗教理念归纳宗教的功能 ?哪些人的宗教实践可以作为描述的基础 ?围绕宗教定义 ,可以提出许多问题 ,以深化对宗教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8.
资本要素参与分配,必然占有他人剩余劳动,这是否符合社会公平正义?这是改革开放以来遇到的最大困惑之一.这个困惑不解决,将会影响到人们的社会心理平衡和和谐社会的建立.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历史上的剥削是特定生产方式基础上的经济行为,不能用抽象的公平正义对其进行道德评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资本要素参与分配,仍有其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我们可以而且应当把它限制在现阶段的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范围之内;必须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宣传,端正人们对资本要素参与分配的认识,矫正不健康的社会心理,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全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参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伊斯兰教是主张“和平”的宗教,是构建和谐社会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我们应注重发挥社会各界的积极作用,共同构筑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是什么 ,它与社会现代化有何差异 ,人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如何等问题 ,都是目前人们较为困惑的。张应强教授的著作《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反思与建构》一书对这些问题作了明确回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