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非理性信念的研究始于上世纪60年代,近几十年的发展为心理学理论的完善尤其在临床心理学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非理性信念是引发各种不良情绪和行为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学生常见的非理性信念主要有不良自我意识、自我中心、低挫折耐受等,针对这些非理性信念,可以通过完善大学生自我意识、培养大学生自立能力、增强大学生人际交往等方式培养大学生合理信念,增进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
丧失亲人事件如何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近年来备受关注,文章即探讨大学生丧失亲人之后信念系统和世界观的变化及其与创伤悲痛的关系,为心理辅导提供依据。采用世界观量表、生活导向问卷、非理性信念量表、创伤悲痛问卷等对福建省6所高校94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丧亲组世界观的“公正性”显著低于未丧亲组(t=-1.97,P<0.05),世界观的“随机性”、丧亲相关的非理性信念、非理性信念显著高于未丧亲组(t值分别为2.93、7.08、8.36,P值均<0.01);(2)丧亲组世界观的“自我价值”与创伤悲痛有显著的负相关(r=-0.18,P<0.01),生活导向、丧亲相关的非理性信念、非理性信念与创伤悲痛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17、0.41、0.40,P值均<0.01);(3)丧亲组中丧亲相关非理性信念、非理性信念能够显著预测创伤悲痛反应(B=0.63,0.21,P值均<0.01;R2=0.201)。因此,大学生丧亲之后的创伤悲痛反应主要源于非理性信念,提示对这一心理问题的辅导应采用理性情绪疗法,关键在于如何处理丧亲之后的非理性信念。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学生恶性事件频繁出现,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了当今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每况愈下。究其原因是多层面的,而大学生自身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尤为重要。非理性因素,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想象、直觉、灵感等,它具有动力、诱导和激发作用。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正是从非理性的角度去把握生命的本质,其中的"绵延"、"直觉"和"创造"等思想,对于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是进一步完善大学生价值观的迫切要求,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要和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内在形成规律的要求。要通过切实巩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充分发挥高校大学生党建的核心功能等有效途径以及根据大学生不同阶段的特点开展"修身.明德"、"明礼.诚信"、"理想.信念"、"成才.感恩"等主题活动,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学生恶性事件频繁出现,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了当今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每况愈下。究其原因是多层面的,而大学生自身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尤为重要。非理性因素,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想象、直觉、灵感等,它具有动力、诱导和激发作用。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正是从非理性的角度去把握生命的本质,其中的"绵延"、"直觉"和"创造"等思想,对于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爱情的本质是非理性的 ,现实的爱情是以人的性本能为基础的 ,“柏拉图式的爱情”是爱情中的理想和想像 ,一见钟情是爱情中的直觉和意志 ,羞怯和嫉妒是爱情中更具非理性特征的情绪或情感。探讨爱情的非理性因素的目的是要人们认真地对待、正确地处理爱情中的非理性与理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信念、信仰、意志、情感、幻想等非理性因素在毛泽东身上表现突出,对毛泽东的人生、事业有不容忽视的影响,非理性因素使毛泽东成为个性鲜明的历史巨人,非理性因素对毛泽东的人生事业起着积极和消极双重作用,毛泽东的非理性因素具有深厚的理性底蕴,研究毛泽东的非理性因素是现实生活的必需。  相似文献   

8.
攻击型大学生情感障碍有着很强的破坏性,通过对来访者运用认知疗法进行心理干预,分析其困扰的根本原因即自己固有的非理性信念。调整认知,改变信念,增强内在动力,从自我的孤立思维中走出,正确认识自己、他人、社会,实现自己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简·奥斯汀在创作《傲慢与偏见》的过程中,通过塑造不同人物形象来表现自身的内心冲突,通过对女主人公穿越"精神迷雾"的描写来表现自我的反省能力,通过搭建爱情的空中楼阁——"灰姑娘"故事模式来表达自己对理想爱情的向往。这些都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在简.奥斯汀创作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帕斯的《双重火焰》和布宁的《阴暗的林荫道》在表现爱欲及爱情时皆涉及到与宗教、自然和人类终极目标的内在联系,从而使这两部不同时代的作品形成了一种对应关系。一如帕斯看见了爱情的两面性一样,布宁在表现了相爱的主人公的种种精神和肉体磨难甚至死亡之后,仍旧在其爱情诗篇中高扬着一个贯穿始终的信念:“世上没有不幸的爱情。”对二者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作为具体美的爱情对个体有意义,而作为绝对美的爱情则对人类及其拯救有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前,学界对"弱势群体"概念从不同角度给予了不同的界定。根据界定标准,大学生也有"弱"的表现,属于"弱势群体"。从相对性、发展性、稳定性和关联性几个方面深入全面地理解这一概念是深入研究解决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的基础和切入点。  相似文献   

12.
运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采用大学生婚恋观问卷对339名"90"后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90"后大学生对爱情的态度依次为现实爱、热情爱、奉献爱;男女大学生的择偶标准逐渐趋于一致,对个人的内在品质都很看重,而不太看重家庭背景、身高等外部因素;"90"后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持较开放的态度,但无论是对男性婚前性行为还是女性婚前...  相似文献   

13.
爱情是每个大学生迟早要面临的重要人生课题。由于心理的不成熟和社会阅历尚浅,造成了一些大学生走入爱情的误区,如只重过程、忽视结果;用爱情表现身价、用物质衡量爱情等。要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的通力协作。要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爱情与学业的关系,理智对待失恋,增强责任意识。为此,还需要构建和谐民主的家庭环境。  相似文献   

14.
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人情-面子"消费现象,这是因为大学生自身心理诉求的需要、社会环境的影响、西方消费主义思潮的蔓延和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制约。矫正这种非理性消费的途径是大学生的自我调适、高校进行以消费伦理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家庭社会的双重努力、吸收传统伦理文化中有益部分消解消费主义思潮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任何认识活动都包含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只是在不同的认识活动中二者的比重不同罢了.如果说人类理性的高度发展能逐步克服认识活动中的自发性、盲目性和狂热性的话,那么贯穿在人们认识活动中的意志、信念、情感等非理性因素则是不能克服的.人们惟一能做到的就是用理性来制约非理性因素的消极作用,自觉地去培养其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人类诸多高级情感元素中,爱情是其中最为独特、美好的情感之一。爱情概念本身是抽象的,但由于人们思维存在共性,因此在英汉两种不同的语言中,常用具体的事物来隐喻"爱情"情感。本文从认知角度来诠释情感概念——"爱情",通过对其认知原型的分析来揭示英、汉两种语言关于"爱情"的隐喻相似性。  相似文献   

17.
爱情道德观是爱情观的基本要素。我国大学生对爱情道德以及处理爱情道德关系的原则与规范的认识,既明确又模糊,道德情感呈现多极,道德意志表现脆弱,正是大学生们爱情道德心理矛盾冲突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8.
非理性消费是零售企业利润的重要来源,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大学阶段是个人品牌忠诚培养的关键期,因此大学生成为零售企业重要的目标顾客。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分类,并试图从大学生类型和消费需要的角度揭示大学生非理性消费行为背后的购买动因。研究发现:非理性消费行为可以分为两个维度,即盲目消费和冲动消费; 非理性消费需要分为成就需要、求异需要、求奇需要、求廉需要、社交需要、品牌需要和释压需要7个方面; 求异需要和品牌需要导致盲目消费行为,成就需要、求奇需要、求廉需要、社交需要和释压需要是引起盲目消费行为和冲动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丰富了非理性消费行为理论,为企业更好地理解大学生消费行为提供理论支持,为以大学生群体为目标顾客的商家提供差异化营销建议,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大学生制定个性化营销方案。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教育解决的是人的精神和思想的问题,需要重视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作用.非理性因素是与理性思维不同的主体心理形式,具有非自觉性、非逻辑性和情绪性等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了解和把握欲望、情感、意志、信仰、社会心理等五种非理性因素的特点、作用规律及其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高度重视非理性因素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  相似文献   

20.
过去世界一直在追求"美国梦"、"欧洲梦",而如今全世界都将目光聚焦在中国,"中国梦"成为新的梦想代名词。"中国梦是一种信念,并坚信所有人为之共同奋斗就能实现的信仰。"[1]大学生是最具有梦想意识的青年群体,大学则是播种梦想、耕耘梦想和收获梦想的田野。作为教育工作者,要肩负起育人的责任,在课堂教学、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网络教育、心理教育、思政教育六个方面深入宣传"中国梦"的信念,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