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温说新语     
正拆治归"要进一步念好‘拆治归’三字经,坚定不移打好以治水为突破口的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努力打出组合拳的新境界,打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通过"三改一拆"和"五水共治",温州在城市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的同时,也吸引了一大批温商回归。"拆治归"环环相扣,拳拳生风,为温州拓展出转型发展新空间。画面中的市区火车站南商圈就是潜心念好"拆治归"三字经所带来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河长制是对地方政府主要领导环境保护责任的落实,是水治理体制领域的一项改革创新。河长制由地方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担任河长,采取高位推动协调职能部门共同治水,缓解了"多龙治水"缺乏行政效率的顽疾。但河长制本质上是环境保护领域一种行政发包制,存在着内生动力不足、委托代理链条过长、难以与流域治理兼容以及多元参与不充分等问题。面向未来,河长制要契合绿色发展的理念,利用利益诱导、多元工具以及协商共治等手段,建构河湖治理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3.
都江堰是"以水治水"的成功范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古人讲求"天人合一",主张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这种思想体现在治水方面,就是努力探索"以水治水"的方法和途径,力求达到变水害为水利的目的.从传说中的大禹到以后的历代治水专家都为此作出过努力,而都江堰则是"以水治水"最成功的范例.都江堰利用水的习性和自身能量,成功实现了排洪、灌溉、除沙三大目标,并且实现了可持续利用和发展.应该建立"都江堰学"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治水之路的思考--重提南水北调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灾的频率之大,危害之烈已构成中国的心腹之患.为了落实江泽民同志要把水的问题作为我国跨世纪发展目标的一项重大战略来抓的指示,对有关南水北调工程的方方面面提出了思考.论述了古往今来"治国即治水,治水即治国”的道理.在总结我国治水成就的同时,也指出我国严重的水旱灾害加剧的态势.指出水灾的形成既有复杂的气象因素,也有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人为因素.剖析了历年来我国治水之路所存在的问题一是重河流治理,轻生态治理;二是重防汛抗洪,轻水资源综合利用.认为解决长江水患和黄河断流的根本措施,在于尽快决策和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治水的根本目的应当是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恩格斯在现代文明史上最早对资本主义生产造成的水污染和环境破坏给予全面的揭露与批判,在对人与自然关系作实践唯物主义的论述中已内在地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水利思想,包括水利与气候、水利与农业、东方地理环境与水利的关系。人与水的关系,归根到底是人与人关系的一种反映,体现着人和人之间的利益和道德关系。面对水生态危机,要实现人与自然、人与水的和解,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树立"自然内在价值"观念、建立合理的适合人的本性的生产模式、在共产主义制度下对社会和自然关系的自觉协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必由之路,也是人水和解的应有之义。深入分析和阐释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水利思想,全面的掌握生态水利思想的基本内涵和解决水生态问题的途径,以指导新形势下的治水实践,为当今人类摆脱全球水危机指明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水资源与水安全问题是涉及地理、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系统问题,要彻底解决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必须突破传统模式,变革治水思路,从国家安全和全球视野高度看待水,从自然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角度布局水,用现代管理手段和政、产、学、研协同并举治理水,从而实现“治水治国”的顶层设计、统筹谋划、整体布局、有序推进。在多次深入实地调研水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工程、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试点、节水灌溉示范基地的基础上,得出破解水安全问题需要系统思维和全局视域观点,并且需要借力航天技术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7.
张崇旺 《东方论坛》2023,(6):37-49+157
明清时期淮河流域的治水信仰产生于频繁的治黄、治运、治淮实践活动,有缅怀型、敬畏型、厌胜型三种类型。缅怀型治水信仰的崇祀对象是现实存在的生前治水有功之人,是传统社会崇贤祭祀的重要组成部分。敬畏型治水信仰最显著的特征是祭祀对象的神格化。与缅怀型、敬畏型两种治水信仰不同的是,厌胜型治水信仰并没有特定的祭祀对象,而是通过设置镇水器物以镇水患。明清时期淮河流域治水信仰的多样化、类型化和系统化发展,呈现的不仅仅是一种宗教现象,它反映的是淮河流域各地官府和民间社会持续进行治水活动的一个变动过程,是人文减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张謇被称为"中国近代两位水利导师"之一,淮河的治导是张謇费心力最多的水利问题。以张謇导淮为契机,中国开始逐步培养专业水利人才;张謇导淮时所设北洋政府导淮局(后改为全国水利局)是国家级流域管理机构雏形;区别于传统的治水,张謇导淮把工程理性和价值理性相结合,形成了中国早期近代型水利工程设计的思路;在中国水利史上,张謇导淮上承传统官僚治水、经世致用之学治水,下启近代专家治水、科学治水的时代。  相似文献   

9.
中华传统水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这些宝贵思想对于今天的水事活动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水是万物之源和国家兴盛基础、治理水要统筹兼顾,这是传统水文化关于水的基本认识。择水而居、亲水娱水、吟水歌水、以水为师,反映了传统水文化对人水和谐的价值追求。在治水过程中,古人形成了众志成城、人定胜天的抗争精神,追求道法自然、务实创新,取得了治水的巨大成功。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临汾地区水资源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临汾地区作为水资源短缺的地区之一,在水资源和水环境管理方面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完善、供需矛盾和地下水超采等方面的问题,临汾市要在"十一五"规划期间建设生态节水型城市,就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从管理体制改革、节水治水、健全法律等方面为临汾地区水资源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农田水利建设工程设施严重老化,队伍管理严重滞后,水资源严重短缺。各级政府领导要以中央和省委改革发展农田水利建设的相关精神为指导,提高思想认识,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把农田水利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研究落实各项措施,形成合力加快建设。在争取中央专项补贴和地方财政长期稳定投入外,加强对农田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建立激励机制,广泛鼓励、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农田水利建设。要因地制宜,结合各地水资源分布的时间和空间特点,分类实施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制度体系,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和管护,改善水环境。重点研究推广北方干旱地区适用的节水灌溉及沙漠化防治技术,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必须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明确农户、集体、政府在农田水利建设、维护与使用中的责任、地位和权利,完善管护机制。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户分化的演进,建立在个体同质化基础上的"机械团结"型农田水利自治日益式微,与分化格局相适应的"有机团结"型自治亟需跟进。基于"结构-过程-功能"范式构建了农户分化背景下的制度变迁与农田水利自治分析框架,并采用案例分析揭示了三者间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分化伴随着乡村社会的观念多元化、精英能人等关键群体的涌现以及决策主体的缩减,其从变异、选择与遗传三个层面推动了制度变迁的进程,改变了农户群体的规则感知与策略行为,并最终对农田水利自治效能产生影响。在农户分化的背景下,顺势推动乡村社会的观念进步,引导精英能人成为农田水利规则变革的带头人,创新水务决策模式,是推动农田水利自治迈向"有机团结"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3.
一、农村水利与新农村建设中央制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而以饮水安全、灌溉排水、水库除险加固、水土保持和农村水环境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水利正是为这一总体目标服务的,其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主要  相似文献   

14.
“干淀”是白洋淀水资源不足、水环境变化的重要表征。白洋淀浅碟状的地形决定了其蓄水能力弱、蒸发量大和下渗量大,伴随着气候转干,降雨量减少,加之域内工农业用水量增大、上游水利工程截水量大和地下水超采严重,地表径流量进一步减少,多种因素导致白洋淀在经历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丰水期后,七八十年代入淀水量锐减,“干淀”频现,不得已采取“引水济淀”和“综合治理”,力求解除“干淀”威胁。  相似文献   

15.
水利预算项目支付进度问题目前是各级水利单位高度关注的事项。水利基建项目由于其投资大、周期长的特点成为完成预算支付进度任务的难点,并且在加快预算支付进度过程中出现系列问题。通过分析水利基建项目的特点和加快预算支付进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目前水利类专业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了毕业设计(论文)团队培养模式的内涵和特点,结合水利类专业的特点,探讨引入团队培养模式的可能性,并提出了实施毕业设计团队培养模式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阶段 ,水利综合类工程公益性资产界定问题的研究和探讨也经历了从无到有 ,由浅到深的过程。本文从深化市场经济改革、财政体制改革、水利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水管单位体制改革和开辟市场投资渠道等五个方面 ,全面论述了水利综合类工程公益性资产界定的必要性 ,并从工程功能和市场化的角度出发 ,提出了水利综合类工程公益性资产界定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8.
人类在伦理生活形式上对水的认知经历了3个阶段:水为伦理本原、水为自然资源、水为生态根源。水伦理的生态理念是从生态根源上对水的道德亲证,它内含对水本原的精神隐喻的生态诠解,又隐蔽着为水资源合理利用的伦理注入精神元素的意图,故而是对遵循自然的水伦理在伦理生活方式上确立的一种生态定位。按照水伦理的生态理念的内在要求,生态进路中的水伦理,是一个由"尊重水文"的生态信念、"遵循水利"的生态立场、"亲证水德"的生态规范诉求所构成的不断展开的伦理体系。它诉诸道德亲证的伦理生活形式,而非道德论证的实践推理,是对水之生态根源的实践认知和道德回应。在亲证水之自身价值的意义上,水伦理的生态理念呈现为一种广大的道德关怀。通过道德亲证,水伦理才将一种"用"的伦理建立在"乐"的伦理基础上。由于水伦理的生态理念倡导遵循自然的伦理,它隐含有从生态"是"得出生态"应该"的逻辑,因而无法避免自然主义谬误之诘难。  相似文献   

19.
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水利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被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做好水利工作,科学合理开发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直接关系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合理利用进行了探讨,对县域经济中水资源开发保护与管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从大禹治水到李冰兴建都江堰,传世文献与出土资料不仅展示了上古蜀地水利的史迹脉络和独特成就,而且折射出凝聚其间的"道法自然"的深邃文化理念,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