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本文采用博弈论的方法剖析了陕北能源资源开发中中央与地方利益冲突的问题,揭示了中央政府、中央企业、地方政府作为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行为及博弈结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中央与地方利益分享机制的政策建议,即通过建立有效的环境保护和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维护开发地居民权益的机制、建立健全利益冲突化解机制最终解决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分享等.  相似文献   

2.
农村社会矛盾预防主体制度实证研究——以G省H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H村的实证调研,农村社会矛盾预防机制主要存在利益协调机制、利益表达机制与权益保障机制等三种模式。农村社会矛盾预防主体呈现出政府强势主导与村民被动参与的格局,即政府是农村社会矛盾预防的积极组织者,村民是农村社会矛盾预防的被动参与者。农村社会矛盾预防机制主要是由政府主导形成的一元治理模式。从事社会矛盾预防的主体系统极不利于社会矛盾预防机制的良性发展,对此有必要进行改进。未来完善农村社会矛盾预防机制应扩大村民代表的参与,创建利益表达管道,建立村干部与村民二元甚至多主体治理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利益表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阶层分化、利益分化日益明显的现实社会中,我国的利益表达出现了一系列矛盾,主要表现在利益表达主体表达意识缺乏和利益表达的客观必要性之间的矛盾;利益表达主体的多元化、利益表达内容的多样性与利益表达渠道的单一性之间的矛盾,等等。面对这些矛盾,为使各利益表达主体享有充分表达利益的机会和权利,建立一个由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法律制度所构成的健全的社会利益表达机制,已成为社会健康协调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4.
区域旅游产业模块化发展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一大主题,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一些诸如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矛盾、文化矛盾、核心地位之争、结构矛盾、利益主体矛盾、供需矛盾等问题和矛盾,它们阻碍了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些矛盾中供需矛盾是主要的,其他是次要的。而造成供需矛盾的两个主要因素是旅游信息和利益分配。在旅游信息不对称时,政府应当搭建统一的、通用的信息平台,加强对供给信息的监管,提高信息沟通的充分性,提高素质等。在利益分配不均时,政府应当建立核心利益圈的沟通渠道:增强核心利益圈中各成员参与决策的意识,尤其是对管理制度、财务制度和人事制度的决策:完善以利益共享原则为准则的核心利益圈的利益分享机制,同时加强管理层的主导、监督和调节作用;建立相应的惩罚机制等。  相似文献   

5.
良好的区域利益协调机制与实现途径是主体功能区建设顺利推进的重要保证。主体功能区建设中的区域主体包括地方政府、居民、企业和非政府组织,不同的主体利益表现各不相同。由于各区域主体的利益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导致我国主体功能区建设中的区域间利益冲突的出现。主体功能区建设中一个完善的区域利益协调机制,应该包括协调目标、协调内容、协调主体(利益相关主体)、协调手段与途径、协调程序等。未来我国主体功能区建设中的区域利益协调模式应该是一种网络型的治理模式。为此,要明确政府职责及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职责分工,建立合理的区域治理结构;建立和完善相关利益主体的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6.
从政府、企业、农民三个维度分析,农村公用事业市场化动因在于乡镇政府财政压力与招商引资任务目标下的抉择、政策激励下企业资本逐利动机的驱使、农民公共服务需求意识的不断提高。鉴于目前面临的政府监管责任缺乏持续性、企业利益与公共利益矛盾的协调不到位、农民利益表达机制与公共事务参与机制缺乏有效保障的困境,应强化政府在公用事业市场化中的责任,实现多项政策间整合;构建多元筹资主体、互动合作的运行机制;实现公共服务供给与服务需求之间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7.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涉及33个县市区地方政府,政府间横向关系复杂,彼此间存在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只有建立良好的协调机制才能实现生态经济区的建设目标。多元化的政府目标、分割的政府管理体制和独立的行政区经济利益是建立地方政府合作机制的主要障碍。构建生态经济区政府合作机制应该规范地方政府生态管理职责和行为,建立组织机构协调机制,并从信息沟通、主体协商、生态补偿等方面完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8.
资源型产业的特征、问题及其发展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惠宁  惠炜  白云朴 《学术月刊》2013,(7):100-106
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是当前国际经济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要解决好的现实问题。资源型产业的稀缺性、可耗竭性、负外部性、高风险性、价格波动性、资产强专用性等特征,使资源型产业在发展中面临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资源产业的超额利润与发展装备制造业、资产强专用性与产业低关联性的矛盾,出现对人力资本的挤出及利益共享机制的缺失等问题。必须厘清资源型产业发展中各相关利益主体行为选择,明确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与当地居民四方利益主体在资源型产业发展中的关系,从利益共享、生态价值补偿、资源财富转化、产业结构优化以及民生创新激励等方面构建资源型产业发展的机制,规范资源型产业行为,矫正开发中的外部不经济现象,调整资源型产业收益,建立价值补偿制度,不断优化资源财富的使用结构,加快物质财富向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的财富转化,打破资源型产业的锁定效应,延伸产业链条,引导资源型产业优化升级,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双赢。  相似文献   

9.
民族旅游以民族传统文化为主要吸引物。民族旅游景区居民是民族传统文化及景区环境生态的创造者、维护者和长期承受者,因此,在进行旅游开发时,民族旅游景区居民应该拥有话语权。民族旅游发展的目标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协调发展。然而,在民族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在经济收入增加的同时,各利益主体间的矛盾也相继出现并逐渐激化。出现这些非和谐因素主要是因为:(1)政府部门在利益协调过程中自利性倾向过强;(2)利益协调机制缺失或不健全;(3)缺乏规范各利益主体的法律环境。因此,要协调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则应明确民族旅游的利益主体,建立利益主体共同参与旅游开发的机制,并适当借助第三方力量。  相似文献   

10.
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补偿不同利益主体利益需求的差异决定了各自不同的价值取向,并进一步影响其在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补偿中采取的应对措施和行动积极性。生态保护红线外部企业低参与度和高经济利益性的冲突,非核心利益相关者对良好生态环境和优质生态产品的强烈追求与其承担补偿责任较小的冲突,以及生态保护红线区农户经济行为的求稳性与积极采取有限人为活动风险性的矛盾等,对生态补偿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取向与行为选择都具有深刻影响。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补偿机制是一个要素众多、结构复杂的有机整体,其有效运行依靠不同利益主体在补偿额度分摊、补偿方式选择和补偿监管执行等环节中的分工与协作,从而实现价值、战略、组织和信息等多维度协同。  相似文献   

11.
经济发展、环境良好,是西部三大重点开发地区、成渝、关中——天水、环保部湾(广西)面临的双重历史使命。推进西部重点开发地区经济发展是西部大开发的关键,生态环境保护是西部重点开发地区面临的重大任务。西部重点开发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主要矛盾:经济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城镇化快速推进对资源环境形成巨大要求,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带来的特殊要求、生态环境建设外部性带来的环境治理矛盾。西部重点开发地区如何协调"环发"矛盾:选择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生态产生和环保产业;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资源开发新机制、建立生态环境资源经济核算机制、建立多层次生态环境补偿机制;采取资源开发和生态补偿的绿色税收政策,采取生态环境保护的财政投入政策、采取生态环境建设社会补偿政策。  相似文献   

12.
新经济时期产业转移的新特点和新趋向使得转移方和承接方的竞争更加复杂和激烈。协调双方利益关系实现其共赢是保持产业转移健康发展的关键,而飞地经济模式是实现双方利益均衡的最佳模式。飞地经济模式打破了传统产业转移模式的规模、内容、基础、利益目标,以双方政府为组织者,政府和企业多元管理,以互惠互利为利益共同点,通过建立两地政府和投资商三方合作机制、土地开发与建设过程中的利益平衡机制、招商及投资过程中的利益调整机制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补偿机制等多种利益协调机制,实现产业转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各级政府围绕民营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但是基于江苏省1087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在放宽市场准入、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财税扶持、规范市场秩序、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普遍存在民营经济政策执行不力的问题。政策制定主体、政策执行主体与政策目标群体之间的利益博弈是造成民营经济政策执行困境的真正原因。为平衡各方利益,提高政策执行力,应降低垄断行业的准入门槛,强化政策的可执行性;改进政府管理服务平台,提高政策制定主体与执行主体的运行效率,加强利益整合实现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均衡;加强民营经济投诉中心力量,完善民营企业多元利益表达机制;加强政策执行情况专项督查,健全政策执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4.
陈耀  汪彬 《西部论坛》2016,(2):81-89
库区经济具有不同于一般区域经济的特点,包括以水域范围为界限、涉及多个管理主体、承担功能多样化等;绿色发展是库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三峡库区既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水库淹没区,也是长江上游重点生态保护区,面临着资源开发与生态环保的矛盾、生态脆弱与贫困落后的矛盾、不同管理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以及资源的综合开发与整治、移民可持续性生计等一系列难题.三峡库区绿色发展,需要加快对水域资源产权的确权,建立有效的生态补偿和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完善和实施精准扶贫制度,实现全面脱贫致富;构建地区和部门协同发展机制;并对接国家战略,深化对内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15.
任春晓 《浙江社会科学》2012,(1):110-117,109,158,159
生态文明建设的矛盾无处不在,从类型上说有哲学层面的思想观念矛盾、政府层面的制度指向矛盾、环保层面的操作行为矛盾;生态文明建设矛盾的产生,与主客二分的思维导向相关、与好坏并存的实际结果相关、与主观片面的发展观念相关、与群体行为的终极悖反相关、与社会主体的利益博弈相关;发现矛盾、解决矛盾,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向前迈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16.
利益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人们在追求利益的同时必然会产生利益差异、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但正是这些差异、矛盾和冲突构成了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出发,研究应对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出现的利益冲突,以及政府对利益矛盾及冲突的协调方法——利益均衡机制意义重大。构建体现包容性的利益均衡机制是深化改革与推动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转型以来社会利益关系发生了重大调整社会利益群体重新分化组合呈现出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结构复杂化、利益差距扩大化、利益冲突明显化的态势。这必然会引发政治领域中的不稳定因素使政治稳定受到影响。因此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功能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一、加强利益矛盾调节的紧迫性改革在某种意义上是利益格局的调整。当前随着改革的深入开展社会各阶层在不断得到实惠的同时利益关系和矛盾也显得比较突出。如何协调与缓和利益矛盾冲突就成为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就当前而言加大对利益矛盾的调节的紧迫性主要体现在以…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经营城市和城市开发的背景下阐释房地产市场利益主体的博弈关系,认为在房地产市场上,政府是土地的供给方,也是规划和配套、监管和规则的组合供给者,作为具有谋利化倾向的市场多元供应主体,政府与开发商理所当然结成合法性利益关系,这使得房地产市场上业主群体的维权行为遭遇来自地方利益群体的自我保护机制的阻碍,如信息不对称、媒体失语和政府部门的不作为等,从而导致现阶段房地产市场业主维权困难。  相似文献   

19.
按照新的全国国土功能区规划,中国国土空间将被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欠发达地区一部分面积属于限制开发区,相当一部分属于禁止开发区,这对欠发达地区的区域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欠发达地区的人口、资源、环境提出了挑战。国家及各省(市)政府应建立保障机制,实施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补偿机制,实现生态转移支付,平衡区域利益,达到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发展的协调共进。欠发达地区可以通过完善规划和机制,实施生态经济模式,优化产业发展,促进区域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丁文  陈源媛 《江汉论坛》2023,(1):136-144
因政府、集体经济组织、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与集体资产股权管理工作均存在双向依赖关系,故集体资产股权管理中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集体经济组织以及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等三类主体。集体资产股权管理中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冲突的实践样态表现为:政府与集体经济组织之间存在“权力越位”与“权利缺位”的冲突,集体经济组织与非股东成员之间呈现“治理偏好”与“利益诉求”的矛盾,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之间出现“有权分割”与“无权共享”的纠纷。集体资产股权管理中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冲突的协调须遵循相应的内在机理,即应厘清政府、集体经济组织、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等主体各自的角色定位,坚持民主管理原则,明确相关成员的股权主体地位。集体资产股权管理中利益冲突的协调机制构建,应包含建立政府主导的预防和监督机制、完善集体经济组织主导的协调和保障机制、畅通农民主导的利益表达和协商机制等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