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安徽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和《安徽省统计年鉴》入境旅游相关数据(2001—2011年),分析2000—2011年安徽省入境旅游市场发展概况,并应用地理集中指数和亲景度对安徽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入境旅游市场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客源地结构呈多元化发展;G值呈现波动下降趋势,客源市场空间结构从集中性分布转化为扩散性分布态势,市场趋于稳定;绝大多数的入境旅游客源市场亲景度比较高,属强亲景市场,但各客源地亲景度各不相同,差异显著。在此基础上,为安徽省入境旅游市场开发提供了科学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河北省为研究对象,选取2008~2012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利用亲景度和竞争态,分析了河北省8个主要入境旅游市场的时空动态变化情况。发现河北省入境游主要客源市场亲景度比较稳定;韩国、日本与俄罗斯客源市场处于前三位客源国,但是市场份额呈减少趋势;马来西亚客源市场逐渐弱化;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客源市场发展前景良好。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维持与拓展河北省入境游市场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搜集整理2003~2012年青岛市入境旅游相关数据的基础上,利用亲景度、竞争态和地理集中度三个指标方法,对青岛市入境旅游客源市场进行量化分析.认为青岛市入境旅游市场亲景度较高,相对比较稳定,但竞争态却呈上下波动趋势;重要入境客源市场为日本、韩国和港澳台,揭示了20个主要旅游市场的时空演替规律,为深入开拓青岛市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2000-2011年辽宁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相关统计数据,运用亲景度和竞争态模型对辽宁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缺失强亲景市场,亲景度差异显著;亲景度空间时间变化相对平稳。客源市场主要集中在瘦狗市场和幼童市场,且竞争态存在着一定的上下波动。辽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亲景度和竞争态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分析新疆入境外国游客客源市场,明确市场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未来趋势,更有利于旅游业快速发展。运用亲景度、竞争态和SSM方法,借助有关统计数据,从不同角度探讨新疆入境外国游客客源市场的研究结果表明:各客源国入境外国游客对新疆的整体亲景度稳中下降;市场竞争态整体良好,但某些客源国市场增长率明显缓慢;市场竞争力在全国较强,但市场结构欠佳。针对各客源市场的不同,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运用亲景度与竞争态模型,对辽宁省2005‐2012年来主要入境旅游市场发展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入境旅游市场竞争力较为薄弱,入境旅游市场较为单一,入境旅游市场的亲景度和竞争态相关性较高。研究提出辽宁省进一步拓展入境入境旅游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根据2003-2012年《澳门统计年鉴》的数据,运用地理集中指数、竞争态、亲景度模型对澳门入境旅游客源市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拓展澳门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澳门入境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随着旅游需求的不断增长,入境旅游已成为旅游业关注的重要内容。在分析湖南入境旅游市场现状基础上。通过引入亲景度与市场份额分析法进一步探讨了12个主要客源国市场特征,并提出开拓湖南入境旅游市场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偏移—份额分析法是研究区域经济结构极其重要的一种方法[1]。武夷山市风景名胜区是世界级的旅游胜地,其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变化是武夷山市旅游业发展战略制定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通过运用偏移—份额分析法对武夷山市2004年至2010年12个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旅游人数进行计算与研究分析,结果发现近程市场的港澳台地区、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日本所占份额比较大;远程市场的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这些市场虽然所占份额非常小,但有增长趋势。总体上,武夷山市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的竞争能力都较弱,据此建议从加强整体竞争力、提升市场营销能力和市场份额等方面进行改进,以期待对武夷山市入境旅游起到积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00-2009年江西省入境旅游市场的相关数据,运用亲景度和竞争态对其进行综合分析,通过亲景度分析江西省入境旅游市场亲景度的国别差异,得出相应的结论,以期对拓展江西省国际旅游市场有较大的导向作用。依据市场占有率和增长率指标来构建竞争态模型,对各地的旅游市场形态划分,从而可以有效地定量分析,为江西省入境旅游市场开发营销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考察中國內地分別與台灣、香港、澳門三個地區之間人才流動的现狀、制度與政策安排以及前景。兩岸四地人才流動主要表現為港澳台居民基本可自由在內地就業,但港澳台對大陸人才的流入還有相當多的限制,尤以台灣為甚。澳門的人才市場對內地居民在港澳台三地中是最開放的。香港只開放高層次人才市場,對非專業技術人才和家庭傭工還沒有開放,未來政策存在不確定性。台灣基本還沒有向大陸居民開放人才市場,未來政策主要取決於兩岸關係的發展和台灣政權的更迭。  相似文献   

12.
运用重心模型、基尼系数和相关分析,本文探讨了主要旅游城市的入境整体与分市场季节性的时空规律及其对策.研究发现:外国人市场重心偏北,港澳台市场偏南,前者主导了整体市场重心的变迁格局,但各城市各有客流优势市场,使整体市场的重心最接近地理重心;季节性强度因市场、区域与目的地类型而异,各区域(城市)各有季节性较弱的优势市场;季节性时序模式的市场差异较明显,制度性因素的作用大于自然性因素;不同市场的季节性空间规律有所差别,源于游客时空行为的差异.最后提出丰富产品、细分市场,区域联合营销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入境旅游取得了很快的发展,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区域发展十分不平衡。从测算结果看,福建省入境旅游带内差异大于旅游带间差异,旅游带内差异主要是由东部滨海旅游带内的差异造成的。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对福建省旅游入境接待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福建省各设区市可以根据区域旅游资源优势、逐步改善的交通条件和旅游设施条件,通过提升入境旅游市场的战略,缩小入境接待区域经济差距。  相似文献   

14.
闽台入境旅游发展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虽然福建省的土地面积和人口数均大于台湾地区,但历年接待的入境旅游人数却明显少于台湾,只是差距正在不断缩小。目前,闽台国际入境旅游客源国分别以美国和日本居首位。虽然历年入境旅游收入福建省远低于台湾地区,但其占GDP的比重二者渐趋一致。闽台入境旅游发展的时空差异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台湾入境旅游发展较早,在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具有重要影响;两地旅游发展政策和经济发展轨迹不同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客源市场结构变化是影响旅游地发展战略的主要因素。南京市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的偏离一份额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市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总体竞争力较弱,入境旅游总体发展速度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市场结构处于不利地位。亚洲市场是南京入境旅游客源的主体,韩国市场对南京入境旅游增长速度明显减缓,欧关旅游市场对南京入境旅游增长具有潜在贡献。南京市应培育多元化客源市场,更新旅游产品体系,加强宣传促销力度,提高旅游环境精致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入境旅游客源分析与区域促销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对20年来湖北省入境旅游市场发育状况及特征作了大量的统计分析,据此对湖北入境旅游市场进行了区域定位和功能定位,并提出湖北入境旅游市场的开拓应侧重于树品牌、塑形象、推重点,着力恢复日本、台湾、港澳、东南亚等传统市场,深层次拓展欧美市场,有针对性地开发韩国、俄罗斯、东欧、中东市场的思路,指出了重点促销区域和分区开发促销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闽台入境旅游特征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闽台两地入境旅游特征的比较,结果表明:闽台入境旅游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台湾入境旅游总体规模大于福建,台湾旅游外汇收入和入境游客人均消费水平也远高于福建。但两者旅游密度均较低。台湾地区入境的外国客源市场发展水平较高,而华侨市场开发水平较低。闽台入境的外国客源市场集中度均较高,入境外国游客均以亚洲为主,日本和美国均是最重要的客源国。近年来闽台旅游互动有了重大突破,但闽台间双向旅游客流差异悬殊,以台湾游客赴闽旅游为主。在两岸"三通"实现背景下,闽台两地应进行旅游合作,构建以闽台为核心的"海峡旅游区",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由于数据原因暂未包含西藏和港澳台地区),构建多元主体环境责任协同水平指标体系,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定量测算多元主体环境责任协同水平,并利用Dagum基尼系数和核密度估计方法分析其空间格局和动态演进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多元主体环境责任协同水平整体偏低,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环境责任协同水平空间分布的总体差异呈波动扩大趋势,地区间差距是总体差异的主要空间来源;环境责任协同水平的地区差异呈上升态势,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区的环境责任协同水平呈两极分化态势。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济南市出境旅游者的调查,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得出济南市出境旅游者出境旅游满意度的综合结论,认为济南市出境旅游者对港澳游的评价较"满意",在出国游方面,对韩国和日本的满意度较好,对东南亚地区和较远的欧洲、澳洲地区满意度不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