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以中国大陆28个省、直辖市2005-2010年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内容和收入来源项目面板数据为对象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分析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该动态面板模型的GMM(广义矩方法)估计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居民在衣着消费支出和杂项商品及服务项目上存在显著的消费习惯,在食品、医疗保健、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交通通讯和居住方面不存在显著的消费习惯;GMM估计结果同时反映了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城镇居民各部分消费支出的影响情况,该结果表明不同收入来源对居民各部分消费行为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2.
采用个体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研究陕西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使用2005--2009年数据,对陕西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值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自发人均消费支出中,住房支出位居首位,其次是食品、医疗保健、文教娱乐项目;在人均可支配收入系数之中,低收入者的食品、居住、家庭设备系数值相对中、高收入者要大。比较而言,高收入者在衣着、医疗保健、文化娱乐上的系数值要高;在受上年度人均消费支出影响方面,食品、交通通讯支出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上海人的文化生活日益发生了可喜变化,追求丰富多彩的文化氛围,融消遣性、娱乐性、趣味性,适应性于一体的各类文化娱乐场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上海人。据对市区500户居民家庭的抽样调查,1993年上海市区居民家庭人均用于各类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为301.08元,比上年增加93元,增长44.7%,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生活费支出的比重为8.5%,比上年高0.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中国城乡居民信息消费的半参数估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国1993-2008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半参数模型,对信息消费的恩格尔曲线、总消费支出和价格指数对信息消费支出份额的边际影响进行了非参数估计,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比较中国城乡居民信息消费的差异性。实证结果表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仅对农村信息消费支出有显著影响,而居民受教育水平、居民总消费支出以及价格水平均对城乡居民信息消费支出有显著影响;居民总消费支出和价格水平变量对城乡居民信息消费支出的边际影响均存在一个极大值水平;价格水平对农村居民信息消费支出的负效应要大于总消费支出对信息消费支出的正效用,而城镇居民信息消费中没有表现出这一特征。通过控制价格水平、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增加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等方式,可以缩小城乡居民信息消费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通过将习惯偏好引入传统的AIDS模型,进一步纳入退休冲击变量,构建了拓展的动态LA/AIDS模型。随后按照各省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将全国分为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地区,基于2003—2014年中国26个省城镇居民面板数据,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习惯形成、退休冲击对中国不同收入等级地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同时用FE-IV估计法对相应的静态模型进行估计。实证结果表明:(1)各收入地区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均显示出了显著的习惯形成特征,惯性最强的是食品消费支出份额,惯性最小的是家庭设备。(2)退休冲击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在中等收入地区和高收入地区显著,而在低收入地区不显著。在控制了习惯形成效应后,退休冲击对消费支出份额的影响程度均变小了。  相似文献   

6.
居民收入与消费均衡关系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对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文章利用协整、ECM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等分析工具,根据湖南省的统计数据,证明了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间存在么它们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  相似文献   

7.
杭斌 《统计研究》2015,32(4):68-76
本文首次基于地位寻求理论和中国实际,在跨期效用最大化假设下导出了人情支出模型,并利用微观数据对中国城镇家庭的人情支出行为以及人情支出与消费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城镇家庭在人情支出上存在显著的地位寻求特征。(2)人情支出对消费既有促进效应又有挤出效应,且后者明显大于前者。  相似文献   

8.
教育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农村消费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教育支出在农村居民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愈来愈大,成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新亮点.考虑到农民有自己的生产资料,一些物品可以自己生产的特点,文中的数据都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农村居民现金消费支出.在我国的经济统计资料中,农村居民家庭消费区分为食品、居住、文娱、医疗、交通、杂项等几项,教育支出是作为文娱支出的一部分出现的(文娱支出包括文娱用耐用品、教育、文化娱乐三项),而且统计资料中没有将其单独区分开来,鉴于教育支出数据的不易得性,以及基于当前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农村居民的文娱支出绝大部分是教育支出的特点,文中通过分析文娱支出来说明教育支出(或教育消费)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分为商品性消费支出和服务性消费支出。服务性消费支出是指居民家庭支付社会提供的各项文化和生活方面的非商品性服务费用,具体包括饮食、衣着加工、家政、医疗、交通工具维护、交通、通讯、文化娱乐、教育、租房、居住、住房装潢、杂项服务等支出。因此其消费水平的高低是反映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0.
一、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及局限性 目前研究居民消费结构的方法主要是线性支出系统模型(LES)或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线性支出系统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R.Store于1954年提出的一种应用广泛的需求函数模型系统,该系统以消费总支出和各类商品的价格为自变量,以各类商品的需求量为函数构成一个数学模型。该模型的基本出发点是将消  相似文献   

11.
闫新华  杭斌 《统计研究》2010,27(5):32-40
 本文将内部习惯形成、外部习惯形成与消费结构相结合,在构建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广义差分矩估计对中国26个省农村居民1994-2007年住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农村居民的各项消费支出都表现出显著的内部习惯形成。内部习惯形成类似于谨慎,习惯形成参数越大,居民储蓄目标将越高,消费将变得更加节俭。这也是目前中国农村消费市场迟迟没有启动的一个重要因素。(2)城镇居民的消费示范效应集中体现在交通通讯、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及医疗保健支出方面。这三类消费支出都带有很强的“生产性消费”特征,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农村居民消费更着眼于长期,而不是简单攀比。  相似文献   

12.
《统计与社会》2011,(3):13-14
2010年,南宁市城市居民消费中,属于享受型消费的交通和通信类、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文化娱乐类和其他商品及服务类支出,占整个消费支出比重为36%,较“十五”期末增加了11.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鲁新  刘小方 《统计与决策》2006,(19):105-106
一、武汉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模型在居民消费结构分析和预测时,国内外通常采用恩格尔系数、线性支出系统模型(LES模型)和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模型)。恩格尔系数揭示了居民收入和食品支出之间的相关关系,说明经济发展、收入增加对生活消费的影响程度。(一)模型介绍线性支出  相似文献   

14.
一、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 ELES模型是根据消费效用理论建立的.假设将人们的消费支出具体划分成m类,则各类商品的消费支出可用以下模型表示: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镇居民文教消费的地区差异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卫亚 《统计研究》2005,22(1):38-6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目前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 ,消费结构中吃穿用等生存资料的比例大幅度下降 ,文教娱乐、医疗保健、交通通讯等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比例快速上升 ,其中尤其是“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类的消费支出 (以下简称为“文教支出”)增长最为明显。 1993年其支出比例首次超过用品而位居食品、衣着之后 ,1998年又超过衣着类支出并连续 5年“稳居”第二位 ,2 0 0 2年的消费支出增长率竟高达 31%。虽然全国城镇居民文教消费的总体需求增长迅速 ,但是发展并不均衡 ,各地区的文教支出增长存在很大差距 ,甚至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文教支出增长…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城镇居民收入变动对消费支出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从收入变动趋势、消费支出变动趋势、消费支出比例变动趋势的角度,展示了重庆市城镇居民收入及消费结构的变动实况;然后基于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理论,建立双对数模型,研究1993~2008年重庆市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结构的内在联系,得出城镇居民各消费的需求收入弹性大小排序为医疗保健、交通与通讯、衣着、文教娱乐、家庭设备、食品、居住.最后,分析重庆市城镇居民未来的消费趋势,为进一步优化消费结构、扩大内需,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扩大内需的背景下,文章首先对我国1985~2009年的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进行单位根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和协整分析,进而构建误差修正(ECM)模型,在宏观上探究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的关系;然后进一步分析不同收入组1995~2009年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的面板数据,从收入差距对消费支出的影响方面构建面板数据模型,进而分析了收入差距对消费支出的影响;最后得出结论及相应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8.
文章研究了带有正态分布SUR模型,采用Jeffreys的不变先验分析Gibbs抽样方法和Direct Monte Carlo(DMC)方法,计算了各参数的贝叶斯后验密度和未来值的预测密度以及其它相关的后验量,如后验置信区间等。通过模拟例子和建立了关于城镇、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收入和生活消费支出的SUR模型,将Gibbs抽样方法和DMC方法得出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达瓦 《统计研究》2010,27(4):79-82
本文以近9年西藏自治区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研究对象,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人均消费支出指标发展趋势的 预测模型,分析得出:在未来四年中西藏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平均年增长率预计达到14.2%。运用关联度分析方法确定了反映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八项主要统计指标因素相对于消费支出的关联程度,对影响消费支出的主要指标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按恩格尔定律和联合国的划分标准,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消费支出的4O-50%为小康消费结构来判断,目前我国已进入向小康型消费结构的转变。转型期消费市场,即小康型消费阶段的主要特征是:1.新增消费支出的选择性较强。食品消费比重降低,由单纯追求消费的数量开始向质量和精度转移,旅游、文化娱乐等服务性支出的比重越来越大。2.消费无热点。由于商品大大丰富和居民知识经验的增长,人们消费已趋理性。3.消费差B巨不断扩大。需求、消费梯度已经形成,消费的层次性、多样性、个性化时代开始来临。4.较高档次的住、行需求已进入准备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