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典型心理:晓玲最近觉得情绪不是很稳定,经常发火,还特别容易哭泣,哪怕发生一点事,她都会往最坏的方面想。有时候她埋怨身边的人不理解她,但是冷静的时候,她自己也不理解自己。后来发现这一切可能跟她脾气暴躁的前男友有关,她可能也感染了这种负面心理情绪。  相似文献   

2.
再一次失恋后,谢晶决定去整一整自己的鼻子。倒也没有任何一个前男友讲过她的鼻子不好看,是谢晶自己,脑子一抽风就跑去了整容医院。  相似文献   

3.
佚名 《社区》2014,(21):52-53
张大爷60岁了前段时间刚退休。最近,家人反映他的情绪很不对劲,以前性情很温和,很少发脾气的他,现在动不动就发火,还敏感多疑,总觉得自己得了重病。于是,老伴带着张大爷来到街道心理服务站,向心理咨询师求助。  相似文献   

4.
聂造 《社区》2008,(14):45-45
我第一次感受到美国“妇道文化”,是在一次课余时间:一位女教授听说我的父亲49岁时就离开人世,很出乎她的预料,情绪一下子低落下来。她悲伤得就像失去自己的父亲一样,这种情绪共鸣,一下子拉近了我俩的心理距离——一股来自女性的温暖与关怀,掠过我的心底;尽管她比我大将近20岁,又是大名鼎鼎的科学家,这种感觉还是能够给我带来作为男人所需要的一种关怀。  相似文献   

5.
王刚 《百姓生活》2013,(8):75-75
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显示,心理疾病的风险正在世界各地上升,其中,最常见的焦虑、抑郁正困扰着全球约一亿二千万人。在我国,超过260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 数据显示,在我国有260~390万人会因抑郁症而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然而,90%的抑郁症患者都意识不到自己可能患有抑郁症。对于抑郁症,很多人都会认为只要放宽心,想开些,过段时间自然会好。其实,抑郁症是严重的心理疾病,与一般的悲伤、自责或郁闷等单一的负面情绪不同,抑郁症会给人带来影响更深重、持续时间更久的心理创伤。  相似文献   

6.
刘晓祯 《社区》2008,(21):34-34
案例1: 小丽是一名全职太太,因为没有自己的事业,她每天在家除了看电视就是打牌,闲极无聊时就给正在上班的老公打电话。她老公有时也会被太太的过度依赖弄烦,说她“闲着没事找事”.小丽很委屈,自己打理家务也是为了这个家,老公怎么就不理解呢?  相似文献   

7.
爱达总说自己是智慧型女生,智慧型女生的特点就是直觉强、眼神毒,外加心理阴暗。 从谈恋爱开始,平基就经常被她评得体无完肤,没有什么不被她看穿,没有什么不被她知晓。平基总是说,幸好我没什么瞒着你的。  相似文献   

8.
郭冬仙 《社区》2008,(25):52-53
半年前晓英进入到某街道办事处工作,开始她很庆幸自己能够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专业对口、收入还很稳定。半年过去了,晓英发现工作永远是那样,没有任何新鲜感。渐渐地她觉得这个工作不能给她带来快乐和满足,更感到厌倦万分。她不仅情绪开始低落,行为也变得古怪。  相似文献   

9.
她怎么了     
周青  陈敏 《成才与就业》2015,(Z1):92-93
小雯,女,17岁,系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一年级学生,来自上海近郊农村,父母离异,与爷爷奶奶生活,平时住宿在学校、近两周,她的情绪非常低落,郁郁寡欢、偶尔又烦躁焦虑,容易生气,上课也不能集中精神,成绩下降,觉得自己很孤独。她怎么了?  相似文献   

10.
以幼儿园小、中、大班共115 名学前儿童为被试,在进一步考察学前儿童心理理论与情绪理解发展特点及关系的基础上, 主要探讨了学前儿童心理理论与情绪理解发展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1)在心理理论任务上年龄差异显著,大班学前儿童成 绩显著高于小班学前儿童;在情绪理解任务上年龄差异显著,中班学前儿童成绩显著高于小班学前儿童;大班学前儿童成绩显 著高于中班、小班学前儿童。2)学前儿童心理理论和情绪理解性别差异均显著,女孩心理理论和情绪理解成绩在各个阶段上 均显著高于男孩。3)学前儿童心理理论和情绪理解成绩相关显著。研究结果表明,学前儿童心理理论与情绪理解发展具有相 同的发展趋势,而且学前儿童心理理论与情绪理解发展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此阶段女孩心理理论与情绪理解发展水平高 于男孩。  相似文献   

11.
挫折教育是近年来世界上一些国家都很重视的一种教育形式。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对挫折教育的重视,是对受教育者心理深入研究的结果。它表明我们再也不能只从教育主观愿望出发,设计好一套方案并按此方案去机械地教育学生。而是要看到受教育者也是人,他们情绪情感的变化,会对教育者的愿望产生反弹,需要教育者不断调整方案,甚至采取新的教育形式,来解决新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开始新的教育过程。心理学认为挫折是个人从事有目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和干扰,其需要不能满足时产生的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挫折,则挫…  相似文献   

12.
传说古代有个姓石的秀才,一次骑驴行路,不慎摔在地上,一般人肯定会不知所措,甚至怒气冲天。这位秀才却不慌不忙地站起来说:“幸亏我是石秀才,要是瓦秀才,还不摔成碎片?”一句幽默妙语,说得在场的人哈哈大笑,这位秀才自然也在笑声中免去了难堪。自嘲可以理解为嘲笑自己,是心理防卫的一种方式。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令人难堪的局面,老年人更是如此。比如,面对高科技产品时会遇到尴尬,因为身体机能下降而陷入窘境,有的老人不能自我宽慰,此时心理就像一个敏感的天平失去平衡,易引发一些身心疾病。如果在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或受到不合理的评价时。通过自嘲的方式把心中的怒气、怨气发泄出来,不仅可以从尴尬中解脱,保住自己的自尊感,还可以让自己与别人的相处多些融洽。自嘲是幽默的一种表现形式,运用这种方法,先要自信。自嘲为自己“骂”自己,就是要拿自身的失误、不足乃至生理缺陷来开涮,对自己的丑处、羞处不遮掩、不躲避,反而把它放大、夸张、剖析,巧妙地引申发挥、自圆其说,博得一笑。其次,自嘲还需要豁达、开朗的心态,心理不平衡时,不要过分较真,愁眉不展,要多想想自己的缺点,自我解慰。这样才能从尴尬中解脱出来。  相似文献   

13.
章剑和 《社区》2011,(10):28-29
典型案例:很多人都会敬畏领导,但像龚霞这么害怕领导的人应该不多。龚霞从小就比较内向,跟人交往时一般都会有些紧张。但她最怕的还是见领导。如果领导找她谈话,她会害怕得手脚直抖,很久才能恢复正常。龚霞知道,领导很不满意她这点,但她似乎很难控制。  相似文献   

14.
余小倩 《社区》2012,(17):56
小凡前段时间工作不顺心,回家后也郁郁寡欢,看什么都不顺眼,没说几句话就跟老公吵了起来。她发现,原本平静的工作和生活现在变得都不顺利了,倒霉的事情天天都会找上门。小凡的例子并不少见,消极、倦怠情绪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让生活中的  相似文献   

15.
《社区》2004,(21):53-53
一位40岁的中年妇女,她的儿子在一次火灾中丧生了,她得知这个消息后晕倒过去,此后一个星期不愿意见任何人,也不承认儿子已经不在人世,人变得麻木、憔悴。周围人都能理解她的心情,也给了她很多劝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仍然没有从这种灾难创伤中恢复过来,情绪仍然低落,不愿参加  相似文献   

16.
辛西迪 《社区》2014,(17):26-26
一次同学聚会上,见到了自毕业后就音信皆无的宇舒。酒喝得多了点,情绪很是兴奋,我拉着她的手拼命找话题聊,一时间提到她的初恋,那是一水的曲折心酸、虐恋情深。我每次想起都替她心疼难受,何况是她自己呢。不确定她能走得出来,话一出口,立刻酒醒后悔,仔细观察宇舒的脸色。宇舒貌似不在意说那么久的事了,很多细节和情绪都已模糊了。  相似文献   

17.
偶然间的一个机会,去我们主管家里吃饭。她是个很严肃的人,素日里冷冰冰的面孔,偶然间的一个小错误都会被她刻意放大,几乎所有的人都对她没有好感。加上她素来清高,一般的宴会也不愿意参加,而私下里大家的活动,又懒得喊她。  相似文献   

18.
章剑和 《社区》2011,(15):28-29
很多人都会敬畏领导,但像龚霞这么害怕领导的人应该不多。龚霞从小就比较内向,跟人交往时一般都会有些紧张。但她最怕的还是见领导。如果领导找她谈话,她会害怕得手脚直抖,很久才能恢复正正常。  相似文献   

19.
一、职业院校劳动关系不和谐的因素 1.心理契约不履行 为了得到相互认可,劳资双方在最初往往都会给对方一些许诺。老师在面试时承诺自己可以干这个、干那个,但到了工作岗位,却发现由于种种主客观的原因,不能或无法实现,令学校很失望。此外,一些教职工会对学校抱有过高的期望,而学校通常也会对一些高学历、或经历背景优秀的教师期望值过高,这些期望中的虚幻成分往往也是今后劳动关系不和谐的根源。  相似文献   

20.
保姆10问     
刘流 《社区》2009,(21):12-14
俗话说.“相见容易相处难”,保姆不是外人,可又不是亲人,她每天近距离与全家老小接触,如果难以消除与主人家的心理距离,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一旦处理不当。就很可能引发分歧和争端。本刊列出你与保姆相处经常遇到的10个棘手问题,教你如何轻松化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