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比兴是中国诗歌艺术的两种传统的创作手法,它伴随着诗歌的产生而产生,也伴随着诗歌的发展而发展。先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高峰期,在这时期,比兴大致经历了一个由萌芽到成熟以至繁荣的发展过程,它完成了诗歌艺术由巫术的、功利的转化为抒情的、审美的这样一个伟大的质的飞跃,对其后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比较而言,《诗经》以兴的大量出现、比的抒情因素增长、用法纯熟巧妙标志着比兴的成熟,而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则以比的泛化延伸、比兴构成象征体系并具有形象美和意境美标志着比兴的繁荣。  相似文献   

2.
小雅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雅刍议孙琪(五邑大学图书馆529020)《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不论在诗体形式、艺术手法、语言修辞以及章法句法等,都开了肇端,对中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发展,影响是巨大的。《诗经》分风、雅、颂三大类。一般认为风是劳动人民的创作,雅、颂是士...  相似文献   

3.
《诗经》作为我国文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样式,对后世的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南朝民歌也同样受到了《诗 经》的影响。对于《诗经》与南朝民歌的研究,主要从诗歌产生的特定历史环境来论述二者存在的本质上的不同;从诗歌内容选 材上的相似之处,在范围、语言特色、主题的不同之处,以及表现形式所呈现的明显不同、艺术手法上存在着共有的修辞手法和 人物刻画及表现手法上的差异,通过对比二者间的同与异,在对比中更好地体会民歌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4.
比兴是中国诗歌艺术的两种传统的创作手法,它伴随着诗歌的产生而产生,也伴随着诗歌的发展而发展。先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高峰期,在这时期,比兴大致经历了一个由萌芽到成熟以至繁荣的发展过程,它完成了诗歌艺术由巫术的、功利的转化为抒情的、审美的这样一个伟大的质的飞跃,对其后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比较而言,《诗经》以兴的大量出现、比的抒情因素增长、用法纯熟巧妙标志着比兴的成熟,而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则以比的泛化延伸、比兴构成象征体系并具有形象美和意境美标志着比兴的繁荣。  相似文献   

5.
梦境和幻想形之于词,从一定意义上说,同样是具有象征性的。但究其实只是对两种特殊的精神活动的描述,而不是对象征手法自觉的运用。在我国文学史上,自从《诗经》以来,尤其是屈原成功地创造了“美人香草”一类形象体系以来,象征手法便成了文人文学中一个源远流长的艺术传统。东坡词也继承并发展了这一传统,以此来传写作者的心境,或许更臻于艺术上高妙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史记》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传记文学巨著,具有伟大的史诗效果与独特的艺术魅力。《史记》作为文学传记的开山之作,在人物的刻画与个性塑造上特色显著,卓有成就;在史与诗的结合上,达到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在思想内涵与艺术手法上《史记》所创造并娴熟运用的简约叙事与白描手法,更显得别具一格。《史记》和司马迁永远都是中国传记写作者的精神守护神。  相似文献   

7.
李保华 《南都学坛》2007,27(1):82-83
两汉乐府诗和《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诗歌文学发展的基本风貌和最高成就。汉乐府诗创作艺术上娴熟巧妙的叙事技巧,杂言和五言句式的运用等,与《古诗十九首》委曲宛转的抒情艺术手法,以及纯熟优美的五言句式特征等,形成鲜明有趣的对照。二者互补统一,各臻其妙,对我国当代诗歌文学的发展和繁荣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8.
《老子》——哲理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以歌诀的形式写出了中国的哲理长诗,在世界哲学史上有出类拔萃的地位。《老子》以其鲜明的特点,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导夫先生的《丁鹤年诗歌研究》一书,对丁鹤年的生活时代、丁鹤年诗歌艺术美学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丁鹤年诗歌研究》使读者看清了丁鹤年生活的时代,认识到丁鹤年诗歌在少数民族和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分析和总结了丁鹤年诗歌的主题思想倾向和美学意义,也为今后研究丁鹤年和少数民族文学乃至研究整个中国文学史提供了丰富的文献,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具有较高的学术和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0.
《老子》又称《道德经》,全书约五千字,故又名《五千言》,是我国古代道家学派的开山之作,其作者为春秋后期的老聃。全书思想渊博,蕴义宏深,措辞简约,载以韵律,类似格言,被誉为我国古代一部无比优秀的哲理诗。其行文高淡古奥,哲理深邃玄妙,读后回味无穷,确能引人入胜,对我国古代政治、哲学、经济、伦理、军事、艺术、医学、科技以至本民族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和人生追求都产生过无比深远的理论影响,因而在中国文化史上,享有十分重要的学术地位。《老子》之后,道家或道教学派纷纷崛起。但万变不离其宗,都同《老子》的思想体系保持着渊博关系…  相似文献   

11.
悼亡主题在古代文学的发展史上一直都是引人关注的.潘岳以文人身份首次用诗歌形式直白地表露自己对亡妻的哀思,在文学史上首创悼亡诗之先河,进而在行文结构和艺术手法上都树立了一个典范.苏轼继承了潘岳悼亡诗的行文和艺术,创新性地将悼亡主题引入词中,使得悼亡文学又获得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呼啸山庄》对传统叙事方式的一大突破和对叙事文学技巧的一大贡献在于,它在英国文学史上首开旁观式第一人称叙述视角的先例。《呼啸山庄》在西方叙事文学史上,以其大胆的叙述艺术创新手法和陌生化的处理方式,开拓性地改造了传统的框架结构小说形式,在英国文学史上首创了框架结构小说不同叙述者在不同叙述层讲述同故事域的叙事结构,并进而造成多视角叙述同故事的复调现象;并且,文本也是创造了旁观式第一人称叙述视角的第一部英文之作。本文从叙述人称这个视角分析小说切入点的不同之处,阐述了《呼啸山庄》的叙事艺术在运用叙述视角上取得的突破。  相似文献   

13.
略论《易经》的比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易经》为中国最古老的经典之一。它既是一部卜筮之书,同时又是一部准文学作品。从文学角度考察,全书多用比兴写成。它体现出原始比兴艺术的基本特征:用符号系统和语言文字共同创造比象和兴象,其比义和兴义具有流动性和不确定性。这种比兴艺术功利性很强,但也具有一定的审美功能。《易经》的比兴实为中国诗歌艺术中比兴手法的滥觞。  相似文献   

14.
刘婧 《南都学坛》2009,29(5):62-63
《烙印》、《罪恶的黑手》通过对象征手法的运用和恶的意象的营造、"非个人化"的手法的运用和"主智化"的倾向、对都市文明的抗拒和对乡村的怀恋等现代主义手法的运用,对矫正中国20世纪30年代现实主义诗歌"政治化"的弊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15.
日本新感觉派起源于1924年,创作理念着重于通过各种新奇的表现手法,目标是颠覆日本传统自然主义文学,创造出文学作品的新感觉的文学流派。由于其产生深受西方现代文学思潮的影响,在创作手法中注重实用象征等表现手法突出主题,而代表性作家横光利一认为文学就是用象征等各种手法的雕刻艺术,其两部代表性作品《苍蝇》和《头与腹》在象征手法的运用上更是达到极致,本文主要围绕这两部作品进行分析,以挖掘其象征手法创作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6.
文学史上常以“庄骚”并称,人们注重《庄子》的散文价值和《楚辞》的诗歌地位。然而,作为先秦文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镶嵌于《庄子》文本中,且长期以来未引起足够重视的哲理韵文,亦具有独特的艺术风貌和重要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总需要一些哲学和美学思想来支撑。作为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荒原》的发表给西方文坛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震撼。《荒原》引用了大量的神话和传说,运用了大量的现代艺术表现手法,使之成为现代主义诗歌的里程碑。艾略特使用的现代主义手法实际上是他对于“知识”和“经验”的认识论哲理的诗化反映。他使传统与现代交织起来,使其成为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促使人们在荒原上进行探索,以求现代精神危机可以得到解救,他的作品给读者留下无穷的思索。  相似文献   

18.
《老子》是中国道家哲学的开山之作 ,但它同时又是迄今所知中国第一部文人和个体的大型文学作品。《老子》对自然与人事现象的全面而深刻的哲学认识 ,尤其是对现实社会大胆犀利的批判 ,表现为现实主义。它借助丰富、诡谲的想象来充分地抒写自我情感、展示自我形象 ,则表现为浪漫主义。而且在总体上看 ,还初步呈现出两者相结合的特征。《老子》广泛采取和灵活运用了当时南北文学中的各类文句形式和修辞手法 ,并开创了韵散结合的“哲理散文诗”或曰“诗化散文”。这在楚文学史乃至中国先秦文学史上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而且为中国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唐代情诗以含蓄为主要特色,表现在艺术手法和诗歌内容两方面,这两方面又互相联系。一、艺术手法上以含蓄为主要特色从《诗经》到唐诗,艺术上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在千百年的文学积淀下,诗歌创作日趋浑融完整、含蓄深邃。使得唐代爱情诗有条件以深婉、含蓄为其最重要的艺术特色。唐代情诗多取材于现实生活和诗人个人的感受,加之诗作为正统文学,是不允许诗人“妄  相似文献   

20.
《诗经》中著名的两篇弃妇诗《氓》(卫风)与《谷风》(邶风)是我国古代叙事诗的典范,体现了我国古代诗歌独特的叙事艺术和写实抒情相统一的艺术风格,堪称《诗经》"双璧"。从叙述视角、叙述方式、主人公性格塑造、对比修辞以及赋、比、兴艺术手法的运用等方面,比较探析两首诗歌的异同,会带给人们许多文学和美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