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公民社会"是中国知识界的新课题,公民道德建设则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基础性工程。公民社会的建设,取决于公民素质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质的水准。公民道德是我国道德体系建设的基础,确立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具体贯彻和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实践中,必须正确理解、认真处理好基本道德规范的"基本"和"重点"、"基本道德规范"与公民"基本道德要求"的关系以及"三德"着力点等一系列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公民道德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道德作为调整现代社会公共领域中公民与国家、社会及其他公民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它是一个整体概念,也是一种道德类型,与公民的道德之间有内涵上的区别。与其作用的领域和作用的对象相适应,政治性是公民道德的根本属性,它具有公共性、契约性和义务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公民网络政治道德建设是规范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行为,促进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现实需要。在建设公民网络政治道德过程中要注意正确处理五对关系:网络政治道德规范和公民网络参政意愿的关系,网络政治道德规范与网络技术使用的关系,网络政治道德建设层次性、侧重性与整体推进的关系,网络政治道德建设中教育、法律约束和网络技术管理的关系,公民网络政治道德认知与实践能力的关系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完善公民网络政治道德规范是前提,始终坚持以教育为核心、以法律约束和网络技术管理为必要辅助,典型示范和重点群体建设相结合,由低级到高级逐层逐步推进我国公民网络政治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4.
公民道德水准的量化研究有多种方法和途径,利用道德指数来对公民的道德水准进行研究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公民道德指数是在综合考察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数据的基础上对世界各国的公民道德水准进行量化分析的指标。该研究对提升我国公民道德水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经济法律课是大学商学院的专业必修课。经济法律规范的许多行为大都是对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制度化实践,因此,在讲解这些规范和分析具体案例时,适当引入引起这些行为的道德根源,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准,也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理解经济法律的能力和增强大学生遵守法律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6.
师德,是教师所必须具备的、独特的、以区别于其他公民的基本道德品质.教师首先是社会普通公民,其次才是从事教育这一特殊职业的公民.因此,对教师而言,首先要具备公民的基本道德,在此基础之上,必须具备并履行教师这一职业所特别要求的道德规范,而后者也正是教师区别于其他社会职业的要求之一.广义的师德,应该包括公民基本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两个层面,而狭义的师德则主要指后者,我们通常所言的师德,也主要是指后者.  相似文献   

7.
科研利益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文化利益,国家、民族、社会组织和个人对科研利益的追求,是很正常的,本身无可厚非.但人们对科研利益的追求不能背离科研共同体的道德认同,不能超越一定的人类道德底线.用道德规范利益,是人类社会一切领域的通行做法.法律、制度当然重要,不过在科研利益阶级化、国家化、集团化的今天,法律和制度也不是万能的,而且任何法律和制度都不能不体现一定的道德规范.可见,只有道德的"自律"才能规范人类不至于在巨大的科研利益面前失去理智.  相似文献   

8.
道德和政治思想、法律、艺术、宗教及大部分社会科学等共同构成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部分,对经济基础起帮助形成,巩固发展的作用。中共中央在《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把“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足以说明了道德建设在社会主义时代的重要性。一、为人民服务是职业道德的灵魂整个道德大系统由若干职业道德子系统与社会公德及家庭道德组成,职业道德又由很多行业道德这些小系统组成。职业道德明显地带有职业的特性。职业不同,其道德规范也…  相似文献   

9.
道德责任感就是主体对社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尊重感。我国公民道德责任感的养成是社会或他人赋予的职责和使命的必然要求,是主体自身价值实现的需要,是主体行善的巨大推动力,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和公民个体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培养我国公民的道德责任感既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道德的教育,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制度,也要营造以履行责任为荣,以不履行责任为耻的社会氛围,塑造与现代社会发展相应的责任文化。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的道德水准有了长足进步,但在许多方面也经常出现道德失范行为。加强新时期大学生道德建设,必须分析影响因素,探索遵循原则,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实现道德选择中的有德行为是社会有序化的关键。有德行为是对他人和社会有道德价值的选择行为。其内涵包括主体的意志自由、利于人的意识和利于人的事实,其实质是主体的道德修养和对时下情景的正确判断。主体的意志不自由、多重道德价值评价的存在、道德价值之间的冲突等,会带来主体有德选择的困境。因此,合理的社会舆论、面对多重评价时坚持“价值量大小”的优先序列原则,以及发生价值间冲突时坚持“底线伦理至上”的原则,可以使主体走出有德选择的困境,实现有德行为。  相似文献   

12.
传统社会道德的有效性对当代道德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规范适应小农经济的发展要求,并以“熟人社会”为条件,以“由礼入刑”为手段,重视启蒙德育的作用,是传统社会道德有效的真正原因。相应,当代道德建设要取得成功,道德规范就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并以开放的市民社会为条件,把反映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的基本道德规范制度化,高度重视启蒙德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转型期利益格局多元化、个人主体性凸显,中国社会呈现出价值取向、生活方式走向多元化的态势,而我们的道德体系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仍停留在传统的一元社会的层面上,处处以过去的道德标准衡量今天的事物。正是这种道德脱节现象导致了道德社会内聚力和社会动员力的减弱,出现了社会成员行为缺乏明确的规范约束力,甚至呈现出某种混乱与无序的局面。站在社会发展的视角,面对关乎社会文明进步的道德向心力减弱问题,要求我们必须在许多方面更新观念,把注意力集中到如何使道德建设能够满足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要求上来,针对多元社会做出道德应答,重塑道德的社会内聚力和动员力。  相似文献   

14.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与实施,标志我国公民道德建设走向制度化。《纲要》构筑了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体现了传统性与时代性的统一。实施这项工程,基础是重视以人为本的教育,充分发挥家庭、学校、单位、社会教育的作用,增强公民的家庭美德意识、职业道德意识、社会公德意识。  相似文献   

15.
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诚信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无信不立,家无信不睦,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宁.诚信,是一种代代相传的经验法则,是现代社会中每一个成员都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和社会义务.诚信不仅仅是道德范畴而且是法制范畴,是一种人格、制度和法律规范的统一体.坚持诚信为本的原则,是人们安身立业之本,是市场经济基石,因此,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重塑诚信,建设诚信社会,一方面,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强化诚信功能,体现个人社会需要,提高政府公信,合理实现利益均衡,不断加强对全民的诚信教育,培育社会的诚信人文环境;另一方面,应加强诚信立法,规范诚信法制社会,建立健全社会诚信机制,构建社会信用制度,加大诚信激励,鼓励守信,惩罚失信,规范取信,给诚信以法律的定位.以德养诚,依法护信,德法相济,构建完善的社会诚信机制.  相似文献   

16.
浅论SARS现象及道德缺损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ARS传染性疾病的出现 ,引发了许多社会现象 ,它已经超过了一种疾病应有的影响力。 SARS现象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就是公民道德素质中的社会公德的缺损问题 ,倡导全社会加强社会公德建设。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关系相互协调的社会。公民道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只有大力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才能使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形成和谐的利益关系,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如何培养和提高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已成为和谐社会构建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当下,我国公民社会责任建设中存在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严重背离的现象。文章分析了这种背离产生的背景和原因,并且提出寻求这两种理性的统一是我国公民社会责任建设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论社会保障权和我国社会保障立法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保障权是现代社会中的一项基本人权,具有普遍性、法定性、非对等性和复合性。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对公民社会保障权的确认,国家有责任、有义务去建立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确保公民社会保障权的实现。我国非常重视公民的社会保障权,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社会保障法律、法规,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必须完善社会保障立法,确保公民社会保障权的实现。应继续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形成系统完整的社会保障法典,赋予公民社会保障的救济权利。  相似文献   

20.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及其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应坚持贴近社会实际、生活实际、未成年人实际的基本原则。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应着眼于规范人的最起码、最基本、最必需的社会生活行为 ,在正视人群层次差异的基础上 ,确立与之相适应的道德标准 ,有序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促进其逐渐提升思想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