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可持续发展思想在WTO中的体现及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希田 《东方论坛》2002,(3):123-126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所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 ,也是人类发展观的一大进步。本文揭示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在 WTO多边贸易体制中的种种表现 ,论述了“入世”对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提出了在入世后的社会经济背景下 ,我国对外贸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
发展观是对发展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它体现出人们对发展的基本价值判断。发展观的演变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经济发展观阶段;社会发展观阶段;可持续发展观阶段;人类发展观阶段。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了一条独立自主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其发展观也经历了一个从单纯强调经济增长到重视社会发展,继而到关注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再到提倡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演变过程。2003 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五个统筹”的新要求,是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在对我国国情作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深化和创新,蕴含着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类发展观。  相似文献   

3.
旅游业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先导和“引爆”作用。西部大开发和中国加入WTO给旅游资源独特、丰富的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西部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在市场经济、特色和品牌、可持续发展等理念的指导下确立发展战略。西部旅游业的发展战略主要集中于观念改变、思维创新、资金筹措、市场开拓、人才培养、区域联动等方面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观的两大残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性和主体性的理论视角出发,透视了可持续发展观存在的整体性和主体性残缺。可持续发展观的整体性残缺主要体现在:在时间维度上重视现实和未来而对过去反思不够;在空间维度上重视环境问题忽视社会问题、重视各国“自扫门前雪”,忽视国际合作。可持续发展观的主体性残缺主要体现在:人在可持续发展中处于“边缘化”的状态,人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压力下被扭曲;人在社会发展的自然必然性支配下,严重缺乏自主性、自觉性应有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发展观的确立提出了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确立可持续发展观是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是指高等教育把实现自身的目标和理想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体系和战略目标的范畴内,具有生态学、环境学的特征,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相一致。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观包含时空观、要素观、产业观等主要内容,目标是塑造“绿色人格”、“环境品德”和“生态素养  相似文献   

6.
在树立和实践科学发展观之际,重温邓小平关于小康社会的论断,对我们实践科学发展观和进一步准确理解邓小平的发展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邓小平同志“小康社会”构想体现了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振兴东北”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经济的主要战略步骤,在此前提下,锦州经济振兴中旅游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锦州市旅游业的发展有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制约因素,在对其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论证基础上,提出了锦州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即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和辽宁省提出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步骤,采取多渠道融资策略,加大旅游宣传力度,改善现有环境,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快区域旅游合作,实现锦州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可持续发展理论入手,阐明了可持续旅游与可持续发展观及生态旅游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可持续旅游是人类为了应对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日益严峻的环境、社会、经济危机,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所追寻的必然方向。实践证明,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的必然选择,是发展可持续旅游的一种具体形式;分析了中国对国际旅游可持续发展响应的背景及实施可持续旅游的战略目标;提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强调了可持续旅游项目及相应对策,应加强科学规划,有效的管理,降低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相似文献   

9.
旅游业是一种新兴的朝阳产业,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因其产业关联度大、资源消耗少的独特优势,正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旅游业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地方经济、美化城乡环境、促进民生改善等方面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淮北市正处于加快转型、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旅游业是实现城市转型、提升服务业水平的重要途径。在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柳孜运河遗址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之际,本刊特发表一组探讨淮北旅游业发展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资源和环境是制约中国发展的瓶颈,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中国惟一的选择。大学生在未来的社会建设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也是各级社会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主要来源。培养学生科学、求真、务实的作风,帮助他们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是大学德育课的目标之一,但目前许多德育教材中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内容还不多,可持续发展观应成为大学德育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整体性范畴是当代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最重要范畴之一。它要求人们将事物及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视之为一个整体 ,要求人们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确立整体性范畴和整体性思维。其核心是在真正弄清事物各具体方面在事物整体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性质、关系、地位、作用、趋势等基础上 ,认识并按照事物的整体规律去促进其改变和完善 ,以满足主体性发展的需要。整体性思维的灵魂是全局性、辩证性、可持续存在和可持续发展性眼光 ,其关键是真实、具体、全面、过程性地把握事物的全局和整体。人和社会及其关系是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 ,从总体上看 ,东方哲学具有将社会视为本体地位和首要价值的传统 ,相反 ,西方哲学则更强调人的本体地位和首要价值 ;全面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对此问题的科学回答。整体性是深化“全面发展”思想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2.
对科学的旅游发展观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获得蓬勃发展,但在发展观念和发展导向上也出现了一些偏差。为了促进旅游业和谐发展,针对当前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旅游异化”等问题,提出了科学的旅游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和谐发展”,并从旅游哲学的角度阐述了这些科学发展观的深刻涵义。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发展—新的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已成为指导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模式。本文在分析传统经济增长观弊端及对其历史过程反思的基础上 ,分析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的内涵 ,指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14.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人类所面临的最为紧迫的问题。儒家文化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即强调道德理性和理想人格的修炼、加强对可持续发展的主体--人的改造,以及其中庸之道与“天人合一”、普遍和谐的思想,对于建立人类的普遍伦理,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提高人们的人文道德素质,解决社会群体之间的矛盾,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过去的数百年间 ,世界现代化取得了巨大成功 ,但进入后现代时期以来 ,人们开始发现欧洲范式的现代化存在极大的负面效应。面对种种严峻的现实问题 ,中国儒学的哲学思维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目标 ,它强调人类社会与自然的普遍和谐 ,重视整体思维。在当今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 ,中国儒学将进一步整合 ,为人类发展和文化进步做出新的贡献 ,促进和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陈云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在陈云的经济社会发展思想中,其和谐发展的思想对于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分析了陈云社会和谐发展的思想及其基本思路,指明了陈云思想对当代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良好的环境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旅游环境协调理念下的旅游发展已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广泛关注。随着近年来通州建设国际新城步伐的加快,以及2014年大运河申遗的成功,运河旅游成为通州旅游业乃至服务型经济的核心增长点。如何在大力发展运河旅游的同时,做到旅游与环境的协调,是通州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期内需要着力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本课题着眼于旅游环境协调理念下的通州运河旅游发展,在阐述旅游环境协调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分析旅游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机理,得到基于旅游环境协调理念的通州运河旅游发展的清晰思路和对策,以为相关部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认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生产和交往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使古老封闭的东方不得不融入资本主义经济圈,古老中国的崩溃在所难免,不久将迎来新世纪的曙光.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印证了马克思对中国的预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为我国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