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礼貌现象是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国内外有很多基于礼貌理论上对于语用失误和对话中违反礼貌原则的实例的研究。然而,使用礼貌原则对违反礼貌原则的冲突性话语进行分析仍有不足之处。库尔佩珀针对礼貌原则提出了不礼貌原则及其回应框架用以分析冲突性话语。文章以夫妻争吵这一特定语境为例,使用不礼貌原则对英汉强势愤怒话语及其回应进行了分析,以验证不礼貌原则在不礼貌话语分析中的作用,并探讨英汉强势愤怒话语的表达的异同。分析表明,在同样的特定语境下,英汉强势愤怒话语使用类似的不礼貌策略;从语篇的角度看,对冲突性话语的回应也呈相似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关于礼貌的研究很多,但礼貌原则无法对不礼貌现象作出系统的解释。而关于不礼貌的研究甚少。Culpeper提出了与Brown&Levinson的礼貌策略相对应的不礼貌策略框架以及不礼貌回应策略框架。该文探讨这两个框架在《老友记》中的体现及不礼貌策略在不同语境中的语用功能,旨在更好地理解《老友记》中及日常会话中的不礼貌。  相似文献   

3.
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语用失误,进而产生误解,冒犯他人,就会被认为不礼貌.礼貌用语是语言交际能力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文章以"please"一词的语用失误来分析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4.
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是人们在交际活动中应当遵守的语用原则。本文结合实际语用就合作原则违反与礼貌原则的遵守进行探讨 ,并认为礼貌是制约语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关联顺应模式对话题转换与礼貌的相互关系进行探讨。分析指出:话题转换表面上是一种威胁面子的行为,但本质上话题转换既可以是不礼貌的,也可以是礼貌的——不礼貌不是话题转换的必要特征。话题转换的礼貌与否取决于听话人对该明示行为进行推断所取得的最佳关联对他本人所处物质世界和心理世界的顺应程度。  相似文献   

6.
委婉语最初是与和宗教迷信有关的禁忌语形影相随的.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其使用范围逐步扩大到了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委婉语的表达形式多种多样,其词义的演变有4种倾向,即词义的扩展、词义的缩小、词义的扬升和词义的贬降.委婉语的语言特征还属于语用学中人与人交际的范畴,与"社会语境”、"合作原则”、以及"礼貌原则”等主要语用原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会话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是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人们在交际中要遵循合作原则,但在具体语境中却可能由于礼貌而故意违反合作原则,以求达到更好的交际效果.汉语中关于"死"的委婉语主要是体现礼貌原则当中的两个准则,礼貌原则受到具体社会文化的影响,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在考虑礼貌原则的同时也是在寻求其文化适应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礼貌一直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国内外关于礼貌的研究不胜枚举,但对不礼貌的研究却鲜有关注。事实上,不礼貌也是人类交际中比较常见的现象。文学作品中的矛盾冲突更是和言语不礼貌相随相伴,在戏剧语篇中尤为如此。研究戏剧语篇的不礼貌现象对了解作品的情节发展、分析人物的性格刻画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不礼貌理论为基础,对"逆礼貌"这一概念进行界定和分类,并根据构建的逆礼貌模式,以莎士比亚戏剧《无事生非》中的具体实例为语料进行语用文体分析,旨在探讨认知语用学理论与文学语篇结合的新路向。  相似文献   

9.
商务沟通的人际目标默认为维护和谐和避免冲突,因而言语(不)礼貌已经成为商务话语研究的热点。商务沟通的组织目标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商务话语中礼貌和不礼貌,商务话语中使用的礼貌和不礼貌策略均有积极和消极、公开和非公开之分,影响这些策略使用的主要因素包括交际者关系、强加程度、文化价值观等。商务话语中礼貌和不礼貌都是建构身份、行使权力和维护实践共同体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中西文化礼貌现象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貌是各语言、各文化所共有的普遍现象。本文从中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礼貌原则入手,探讨了中西礼貌用语的语用差异,并分析了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旨在指出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只有正确使用礼貌原则,才可以避免一些语用失误,从而有效促进跨文化交际,达到交际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1.
“双规”期间如实供述是否应当以自首认定是我国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的一个特殊问题。对此问题需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在通常情况下,应当以自首予以认定。这有刑法立法、司法解释以及立法原理几个方面的合理根据。但由于现实中案件的复杂性,在几种特殊情形之下则作为例外,不应当以自首认定。  相似文献   

12.
"做人教育"的兴起是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反思,对教育本质和功能重新定位所作出的理性选择."做人教育"应诠释为"成为完整的人的教育",当前应侧重于教学生做独立之人、文明之人、健康之人、可持续发展之人."做人教育"应遵循"教"与"不教"之道.  相似文献   

13.
严重地震灾害后扒救埋压在地震废墟中的灾民主要有自救与互救两种方式,自救是互救的基础,互救是自救的发展与延续.无论是自身自救、家庭自救,还是邻里互救、村村互救,"黄金24小时"的救活率最高.建筑物抗震设防标准等影响自救与互救的进程和效果.  相似文献   

14.
陈独秀认为,健全的爱国主义应该具有三个特点:其一是所爱对象为民主之国,值得去爱;其二是爱国方式符合理性,能顺应国家的形势要求;其三是爱国落实在私德之上,完善自我就是爱国。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研究“一棵树上吊死”构式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探讨了意象图式在语言中的认知扭曲。研究发现,“一棵树上吊死”构式的各个成分对应不同的认知范畴,“一棵树上吊死”这个情景中的行为一地点关系并不是以一一对应的方式投射到目标认知域的。这样的发现表明通过认知能力构建的知识网络呈现一体性倾向。  相似文献   

16.
自我的现实结构问题是研究自我和谐的实现途径问题的基本前提。我们通过分析自我的现实结构和可能的关系,就可以抽象出实现自我和谐的基本途径。自我的可能的基本关系有:自我的形体与精神的关系;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自我与自然的关系;自我与社会的关系。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我们可以把人掌握世界的方式概括为实践的方式、理论思维的方式、宗教的方式、艺术的方式和自我掌握的方式。这也是一个现实的人实现自我和谐的具体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作为附加语的介词结构自《马氏文通》以来,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介词结构在现代汉语中虽呈现出一定的漂移,但并不是任意的。研究发现,如果介词结构后面修饰的是并列的几个分句时,介词结构只能位于句首,不能处在主谓之间;如果介引对象为一个小句或者带有关系从句的名词性成分,介词结构也通常位于句首;介词结构与其核心动词一起构成动词短语,当整个动词短语受某些副词修饰时,介词结构只能位于主谓之间;当介词结构受能愿动词修饰时,介词结构也不能外移至句首;当句子中谓语动词为光杆动词时,介词结构一般放在主谓之间。在语义方面,受事主语句中的漂移介词结构通常要放在句首;谓词性结构充当句子主语时,介词结构也不能位于主谓之间;主语与介引成分有"整体-部分"语义关系时,介词结构也只能位于句首。  相似文献   

18.
社旗山陕会馆商业文化可以归纳为"诚、规、义、争"4个字。"诚"就是诚实经商,是商业文化的核心;"规"就是规则约束,是商业文化的基石;"义"就是讲义气,商人本质是逐利,但也要以义制利,以义求利,为经商活动提供了准则;"争"就是竞争,该争则争,不该争不争,特别要反对不正当竞争,这种商业文化在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self-esteem从西方心理学界引进而来,中国心理学界一直将之翻译成"自尊"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但中国文化中的"自尊"与self-esteem在多个维度上存在着不同。Self-esteem指的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评价或者情感,具体表现为自我胜任感、自我价值感或者这二者的结合。中国文化中的"自尊"包括个体自尊、民族自尊和文化自尊。"个体自尊"指的是尊重自己,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民族自尊"指的是捍卫自己民族的尊严,抵御外侮;"文化自尊"指的是尊重和维护自己民族的文化,保持自己民族的特色,不可以盲目崇拜其他民族文化,要发扬自己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中国本土文化中的"自尊"在涉及的内容、情境、应对方式等方面都和self-esteem存在不同。  相似文献   

20.
德鲁克管理思想中的人本主义追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人本主义是贯穿德鲁克管理思想的一个基本追求。这一追求从以下三个层面展开 :管理的核心和最终目的在于它对人的意义 ;组织与个人的和谐关系是达到人本目标的实践基础和条件 ;自我管理是人自我实现的根本途径。通过对上述三个基本信念及其具体体现的分析可以发现德鲁克人本主义管理思想呈现出四个极有启示意义的特点 :有机的系统性、鲜明的实践性、睿智的和谐性和不懈的发展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