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夏目漱石的代表作《我是猫》是日本文学史上的讽刺佳作,作者灵活运用夸张、反语、主观评论与客观叙述相结合等手法,对明治三十年代日本社会及部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作了入木三分的讽刺,形成了以“滑稽尖锐”为特征的讽刺风格。这种讽刺风格的形成与日本传统讽刺文学注重“游戏与笑”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2.
辛弃疾与陶渊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辛弃疾用自己的个性心灵在他的诗词文里为我们描绘出一个陶渊明的新形象,为陶渊明的接受史写下了极有价值的一页。辛弃疾接受陶渊明经历了一个由浅到深的心灵历程:从“待学渊明”到推渊明为师,再到引为千古一知己。辛弃疾之所以接受陶渊明,从主观上讲是因他们有相似的个性和思想轨迹,从客观上讲是与大的文化背景和时代气候有关  相似文献   

3.
鲁迅在青年时代曾留学日本7年,耳濡目染,受到日本文学很深的影响。正是在日本,鲁迅弃医从文,走上文学之路。在留学期间,日本明治时代的文化氛围及文学大家使鲁迅重视文学的独特精神价值,其中对鲁迅影响最大的作家当属夏目漱石.夏目漱石的讽刺影响了鲁迅的文学观。鲁迅在留日期间正值El本自然主义最兴盛之时,但鲁迅却对反对自然主义的夏...  相似文献   

4.
"他者"的存在和"身份"的追寻--美国华文文学的一种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华文文学置身美国却以华文进行创作的存在事实,使它客观上与生俱来地具有了一种双重“他者”的身份:对于美国的主流文学(英语文学)和东方母国(中国)的中国文学来说,它都是“他者”,这种“他者”性存在最终决定了它的“他者”立场和“他者”视角。而存在于美国华文文学中的“身份”焦虑,在经历了从本质主义的追寻到重建新的“身份”的变化之后,得以消解。  相似文献   

5.
余华被不少人认为是“跟鲁迅走得最近的人。”从余华的小说中探寻鲁迅因子,探寻余华在文化精神和创作上对鲁迅的继承。余华在对弱势群体中的农民、知识分子、妇女、儿童的生存状态的极大关注上,在“批判国民性”和“反思历史”的两大启蒙文学主题上,都体现出对鲁迅精神的继承。  相似文献   

6.
20世纪20年代,在对苏俄文艺论战的关注和参与中,鲁迅更多地站在了以普列汉诺夫理论为思想源头的“同路人”文学一边。鲁迅对苏俄文学理论和作品的大量翻译,客观呈现了他对苏俄文学的价值取向,而在对论争文献的翻译和对苏俄文学丛书的编选中,则表现出参与论战的主体性。他对苏俄“同路人”文学的亲和,表明他本人即有“同路人”的思想内蕴,这成为他参与苏俄文艺论战的必然性。鲁迅的“立人思想”以及对知识分子的使命意识的强调,与马克思主义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7.
鲁迅作品中深刻的自我人格内涵,是鲁迅作品的文化价值的精髓所在。鲁迅用自己行功塑造了一个时代的觉醒了的先驱者形象。它可以使我们认识到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中最高水准的人格内涵及其力量。鲁迅作品中渗透了他自身的人生价值与感情的体验,鲁迅对人生世界的客观把握与对心灵世界的主观体验契合在它的作品中,鲁迅的人生和他的作品中折射出的光芒便是那带着悲剧色彩的“鲁迅精神”——鲁迅人格。鲁迅人格是传统人格美的更完善的体现,鲁迅人格凝聚了一个时代的人生哲学的内涵。鲁迅形象,鲁迅精神代表了一个时代的人格美的追求。鲁迅的人格是崇高的,伟大的。  相似文献   

8.
鲁迅的某些言论致使许多人认为鲁迅彻底反对中国传统文化.文章选取儒家传统思维方式这一视角,从其终极目标(中庸)、对象化(仁义礼智)、实现途径(人道)三个方面剖析鲁迅对儒家传统文化的解构与建构的双重策略,以及对儒家传统文化的内心参与,并联系客观的历史文化背景与主观的鲁迅思想艺术特质剖析人们对鲁迅与儒家文化的复杂关系误读的因由.  相似文献   

9.
为了使从事夏目漱石文学的研究者从整体上把握漱石文学的主题思想,针对漱石的文学作品,采取类比的方法进行研究,指出《我是猫》等作品揭露了日本明治时代存在的社会问题及当时知识分子的痛苦,剖析了隐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利己主义。分析结果表明:《我是猫》是夏目漱石文学创作的原点。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文学有鲁迅的影子,这影子就是鲁迅的文学传统,鲁迅的思想,鲁迅的人格,鲁迅的精神。鲁迅是我国新文学运动的一面旗帜。他关注着农民和知识分子,新时期许多卓有成就的作家也都关心中国的农民和知识分子;鲁迅是面向世界的,他“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奉行拿来主义,新时期文学也是面向世界的,“拿来主义”在新时期文学中闪闪发光。面对鲁迅,新时期文学缺少的是自觉的启蒙精神、独立的人格精神和现实的批判精神。新时期文学应该把鲁迅的这三种精神作为自己的导向、标尺和座右铭,不断实现自我新发展和新超越  相似文献   

11.
“爱与死”是鲁迅的《野草》与夏目漱石的《十夜梦》的一个共同主题。然而,“爱与死”之于鲁迅和夏目漱石来说又是有所区别的,处于道德困境中的鲁迅是用“死”的砖石来建造“爱”的巴别塔,即“向死而爱”,这其中伴随着一种浓重的焦灼不安和痛苦不堪;而处于“幻影之盾”中的夏目漱石是用“死”的炭火来锻炼“爱”的真金,即“因死见爱”,这其中伴随着一种淡淡的寂寞无奈和悲哀无助。另外,鲁迅与夏目漱石又都以一种近乎戏谑的方式来反对一种虚假的爱与死。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夏目漱石青少年时期接受汉学教育情况;结合他一生的创作来探讨中国文学对夏目漱石文学创作的影响;指出贯穿夏目漱石作品的是一种入世的、重实际的、侧重于道德与伦理的文学观,这种经世济民、劝善惩恶的文学观与中国文学的思想根源——儒家思想是一致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文学是夏目漱石文学创作的基石。  相似文献   

13.
黎跃进  王阳 《东方论坛》2012,(4):80-84,115
夏目漱石在成名作《我是猫》中,通过引用、化用、临摹、整合等方式,运用大量的中国古典文学材料,丰富了作品的内容,增强了艺术表现力,体现了夏目漱石很高的汉学造诣。将《我是猫》中中国古典文学元素的运用,还原到明治时代,联系夏目漱石的思想和文学观念,可以看到夏目漱石创作的独特美学价值和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西方个人主义思想影响下,K的“真实自我”成为“理想自我”的祭品,标志着K以极端个人主义的方式确立主体性的实践归于失败。夏目漱石提倡充满浓厚伦理色彩的“道义上的个人主义”主体,而K的主体性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不包含交互主体性的单独主体性。这种主体性在实践中必然遭到失败。夏目漱石借由《心》中K的形象塑造,批判了近代日本社会对西方个人主义的囫囵吞枣、盲目仿效,这对当前中国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夏目漱石是日本近代有名的文学家,他不仅在小说创作方面有自己的独创性,而且在作为业余爱好的汉诗创作方面造诣也很深。夏目漱石自幼颇受中国文学的影响,在他的小说创作里处处可以见到他深受中国文学思想影响的痕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草枕》。在这部小说里,表达作者的"非人情"审美观方面,汉诗这种文学表现形式承担了主要角色。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分析明治时代“恋爱”一词的词源学角度入手,在解读夏目漱石和村上春树的相关文本基础上,指出两位作者由于时代背景的差异,对性描写的处理有所不同:前者还处于探索将“性”和“爱”结合起来的。近代恋爱”的过程中;而后者描写的是在高度资本主义发达时期,人们无法将“性”和“爱”完满结合的虚幻感。但两者根本的相同点在于无法将女性的性欲和男性的性欲同等看待,将“胜”和“爱”相分离。而这一点深刻体现了两位作者共同的“女性蔑视”倾向。  相似文献   

17.
夏目漱石的晚期小说《心》形象地诠释了荀子的解蔽思想,指出只有在真诚的反思中敞开人生,在忏罪意识中批判自我,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同时也隐含着作者对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批判和对国家前途和国民命运的担忧。这是日本近代知识分子在社会急剧转型时期不断确认自我、反思自我、追求自我归宿心路历程的反映,是作品真实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8.
鲁迅与夏目漱石在文学观念与技巧上有契合之处。在小说、散文、散文诗等不同体裁的文学创作中,鲁迅与夏目漱石都存在着文学上的关联。《呐喊》与《我是猫》注重以空间叙事来完成小说结构的建构;《朝花夕拾》与《永日小品》里展示出来的是文字的“余裕”;《野草》与《梦十夜》是生命独语的展现。然而,《呐喊》空间建构上的复杂和多元、《朝花夕拾》里温暖的情感和自由率性的笔墨趣味、《野草》的凌厉和冷峻,又显示出鲁迅的独特创造。  相似文献   

19.
在夏目漱石的《正成论》、《观菊花偶记》、《中学改良策》、《关于文坛平等主义代表者惠特曼的诗》等青少年时期的一些主要论文中,已经显示了漱石基本精神结构的主要特征:在汉文学中的"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儒学思想占据其主要精神领域的同时,汉文学中的"文"所赋予历来知识分子的对现实生活的距离感和批判眼光也成为漱石日后保持部分独立精神的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