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花鼓灯是我国汉族民间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歌舞艺术。花鼓灯不仅在我国安徽地区流传,在淮河一带的民间也很盛行。花鼓灯的传承和发展对于提高我国的民间艺术价值,挖掘和展现我国的优秀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花鼓灯进校园是花鼓灯传承的重要形式之一,有助于扩大传承渠道,创新传承方式。  相似文献   

2.
花鼓灯是盛行于沿淮两岸广大农村地区的民间艺术,有着表现内容丰富、表演形式复杂、表演风格热烈等艺术特点,具有南北地域兼容并包的过渡文化背景,蕴含着道家随遇而安、顺势而为的逍遥文化观。花鼓灯艺术富含了淮河流域自然、历史、社会和文化等多重因子,体现了淮河流域人民独特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心理素质和思想情感。花鼓灯艺术深受淮河沿岸群众的喜爱和高度文化认同。新时期花鼓灯艺术所独有的历史民俗价值、文化传承的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价值,对于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流传于安徽淮河两岸的花鼓灯是非常典型的农耕型广场艺术。花鼓灯灯歌既是花鼓灯艺术的组成部分,也是优秀的民歌文学,它既反映了淮河流域的文化,又具有民歌文学的审美价值,是花鼓灯的重要艺术元素。  相似文献   

4.
花鼓灯艺术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在长期的文化涵化、濡化过程中,花鼓灯已成为一种相互融合、以和为贵、自娱又娱人的开放性和共荣性很强的文化载体。花鼓灯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农耕文明的稻作文化和粟作文化在淮河流域的有机融合,其中粟作文化占有明显的优势。因此,花鼓灯艺术具有兼容南北文化之优长、而以北方文化为主的根本特质。  相似文献   

5.
花鼓灯歌舞艺术是中国汉民族民间歌舞艺术重要品类。兼具舞蹈、灯歌、锣鼓与后场小戏表演等诸种表演样态。从历史学、民族音乐学、文化人类学等多学科视角解读花鼓灯歌舞艺术的文化历史起源、文化结构解析、文化定位研究及其当下意义,对花鼓灯歌舞艺术进行文化信息梳理,确定其区域文化坐标。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推广到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之中,不仅有很强的健身价值,而且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娱乐教育功能。如何发挥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独特的优势,促进高校终身体育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当前体育教育中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凤台"陈派"花鼓灯艺术在花鼓灯的众多流派中独树一帜,它外在的形式美通过听觉和视觉给人以美的享受。从艺术审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其艺术本体呈现的审美特征,分析其内在的审美心理,可以发现它具有本土民族审美心理的阴柔倾向和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圆、曲线)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8.
花鼓灯艺术主要发源流行于安徽境内的淮河流域一带,它由劳动人民创造,又在农村的田间地头得到发展与壮大,是汉族最具代表的民间歌舞之一,也是淮河文化在歌舞方面的集中体现。然而,近年来皖北花鼓灯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由此而引发的对其保护的思考即为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灯在新的历史时期保护与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指出应当从实际出发,采取更积极有效的措施,运用科学的方法,把花鼓灯艺术原生态保护与科学的规划发展结合起来,把专业队伍的建设与群众基础的巩固结合起来,把市场运作与政府扶持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保持花鼓灯艺术的生命力,使之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0.
红彤彤的天,红彤彤的春,红彤彤的云彩,红彤彤的灯。草长莺飞榴花红的时节,中国民间艺术花鼓灯之乡——安徽省怀远县委、县政府,于农历三月二十八涂山庙会吉日良辰,隆重举办第十五届花鼓灯艺术节盛会。大禹治水的圣地,又呈现出一派千班锣鼓百班灯,莺歌燕舞闹榴城的感人景象。那一对对兰花激情劲舞,一曲曲热烈灯歌,一个个传统、新潮并蒂莲花火样红的节目,折射出原生态花鼓灯与时俱进的艺术魅力。艺术深度极致,如长淮泱泱靓影;底蕴传承殷足,似涂山荡荡风韵。使人产生了一种穿越时空的壮美与震撼,留下了回味绵长的印象。传统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高校体育资源配置现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分类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就安徽省重点与非重点普通高校体育资源配置现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与非重点普通高校相比,安徽省重点高校聚集了大量的体育人力资源,体育经费优势明显,体育场馆资源较为丰富,体育教师拥有大量余暇时间,体育教师有很强的科研能力。重点普通高校体育资源存量较大,配置也相对较合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陕北民俗体育活动的社会性功能和价值意义的研究认为,陕北民俗体育活动具有独特的健身娱乐、教育启发、表演丰富等社会功能。将陕北民俗体育课程资源引入普通高校公体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和优势的分析,其具有提高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与道德渗透,丰富体育课程体系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花鼓灯舞蹈是门历史悠久的舞蹈艺术形式,源自民间的舞蹈形式让其在历史各个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性,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展,在建国后迎来发展高潮,得到进一步的传播与发展。她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在记载民族文化的历史与变迁中起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安徽城市社区花鼓灯健身舞练习点以及社区居民的参与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花鼓灯健身舞在城市社区中具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但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如组织管理机构不完善、优秀健身指导员短缺、健身场所不足、居民健身意识缺乏等问题。最后,为更好地在城市社区推广花鼓灯健身舞,针对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本土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冯派"花鼓灯的研究与教学实践,文章提出地方高校要与多方合作,从"整体规划、科研引路、教育传承、社会实践"四个方面,探索对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途径与手段。指出探讨本土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高校舞蹈课程资源的有机融合,对"冯派"花鼓灯的活态传承和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文章还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为切入点,探讨了如何实现地方高校自身教学改革与服务地方经济文化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16.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安徽省5所普通高校女大学生体育参与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安徽省普通高校女大学生每周参与体育锻炼的频次不固定者居多;大多数不能全面深入地认识体育价值;62.4%的女大学生有着积极的体育态度;47.8%和45.9%的女大学生是以上体育课和自发的方式参与体育锻炼;多数女大学生选择羽毛球、健羡操和乒乓球作为主要体育锻炼项目;大多选择不收费的场所进行体育锻炼;女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薄弱,消费水平低;影响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场地器材的缺乏和学习压力大以及缺乏氛围。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校书法教育是重要的文化素质教育 ,又具有辅助的教育功能 ;有技法训练的要求 ,更具传统文化的传承任务 ;是艺术、文化教育同时也是一种个性创新教育。只有给书法教育以正确定位 ,才能有效发挥其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8.
高校体育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校园体育文化的层次和水准,活跃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对整个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提升校园体育文化的层次和水准,重在发挥体育文化的艺术教育功能和创新教育功能。为此,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一要着力改进传统的体育教学活动,二要增加群体性体育表演项目,三要增设具有观赏价值的艺术性体育竞赛活动。在上述三种措施实施过程中,要突出加强学生的创新性和艺术性教育,以便将校园体育文化的多种育人功能体现在学生的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之中。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就排舞运动的起源与发展,健身价值与特点进行了深入剖析。在阐述排舞提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效途径的基础上,提出排舞在构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体系中的作用体现在: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提高人文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身体素质;满足学生对审美的追求,提高审美素质;提高学生的群体凝聚力,彰显团队精神;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实现终身体育等方面。排舞是一种舞蹈,也是一种运动,更是一种文化。排舞以其所具有的体育功能、艺术功能和教育功能,将为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注入新的元素,并在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内涵的同时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校特色体育课程与和谐人文校园体育文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和谐人文校园体育文化的涵义、功能进行具体分析,提出了普通高校特色体育课程设置的构想,并且对普通高校特色体育课程与和谐人文校园体育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