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莹 《社区》2013,(6):62-62
如果你细心观察,从《金太郎的幸福生活》开始,无论是《上门女婿》还是《掌门女婿》,抑或是《新时代女婿》,似乎已经取代了“媳妇”统治各类家庭电视剧的地位,开始了女婿的美好时代。  相似文献   

2.
《醒世姻缘传》和《歧路灯》是明清时期两部重要的家庭长篇小说,作者比较宏观地展现了明清时期的社会风貌以及家庭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其中所写的婆媳关系与传统的伦理道德大相径庭,《醒世姻缘传》中的薛素姐和《歧路灯》中的巫翠姐都是"恶媳妇"的典型。这种"恶媳妇"的出现,与当时社会风气的变化息息相关,同时也与作者的创作目的、创作心理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没有儿子”是寡居多年的李玉大妈的一块心病。但是,这样的想法随着两个女儿的长大也渐渐淡漠了,她看着如花似玉的两个女儿,又有了新的打算:给她们中间的一个招上门女婿。人家常说,嫁个女儿,拉回一个女婿;娶个媳妇,赔掉一个儿子。再说,要在一个家里过,还是女儿跟妈妈贴,可比那媳妇子好处。思来想去,她觉得这样的好事办得越早越好,便决定给大女儿李丽招亲,好让女婿顶起家里塌了的那半边天。 果然不出所料,女婿王文进门后,对李玉老人孝敬有加,小两口也十分恩爱。婚后的第三年,李丽生下了一个男孩,这下,大妈整天乐呵呵地,嘴也合不上了。但是,在给孩子的取名问题上,闹出矛盾来了,大妈说:“你是我家招女婿,孩子当然得姓李。”女婿说:“儿子姓父亲的姓,自古以来就是这样。”这个时候,李丽对丈夫  相似文献   

4.
规矩方圆     
《社区》2001,(Z1)
浙江出台新法规 女婿媳妇也要养老人 新近出台的《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第一次把配偶的责任写进法律。 此法规首次明确了赡养人的配偶和家庭其他成员赡养老年人的权利义务,要求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水平须和赡养人家庭成员的平均生活水平相当。如果赡养人的配偶拒绝照料老人同样也会被追究法律责任。老年人的住房利益和婚姻自由也写进  相似文献   

5.
那子 《北京纪事》2011,(5):52-55
在去年底大片《赵氏孤儿》中,海清演的还是个“媳妇”,从“媳妇”到“媳妇”,从配角到主角,从电视剧到贺岁大制作,一切都从那个“不太漂亮的女演员”的定位开始。  相似文献   

6.
高昌礼 《社区》2014,(2):55-56
第三,娘亲的处事之道。 (一)将心比心,真心待人。在我的印象中,老母亲不仅和家庭的每个成员相处的很好,而且和亲朋好友也相处得很好,从来没有见过她和什么人有过节、吵嘴,得益于她老人家的“将心比心,真心待人”之道。老人在世时,经常讲,好儿子不如好媳妇,好闺女不如好女婿,这是老人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她说:媳妇是娘家养大的,到你家来做媳妇,添人进口,是多大的好事呀,作为婆婆,你得先对媳妇好,因为你没有养过她,进门要当闺女养,让媳妇感到婆婆疼她,婆婆对她好,人心都是肉长的,她的心能不动吗?反过来说,你光让媳妇对你好,你对她不好,心隔两张皮,  相似文献   

7.
<正>《红楼梦》里的刘姥姥靠着女儿、女婿度日。女婿仅有几亩薄田,一家人的温饱都成问题。女婿只会喝酒叹气,刘姥姥却认为:"如今咱虽离城住着,终是天子脚下,这长安城中,遍地都是钱,只可惜没人会拿去罢了。"于是,刘姥姥就带着外孙儿前往荣国府。出乎意料的是,刘姥姥不仅受到了周瑞家的礼貌招待,而且居然还得到了贾府的高层管理者王熙凤的接济。原来,周瑞家之前争买田地时,曾受过刘姥姥女婿的帮助,因而才没有轻视刘姥姥。而王熙凤则是为了向贾府的穷亲戚、穷乡亲表明:贾府还是很在乎你们的。所以,贾府的这种高姿态其实是为了做  相似文献   

8.
做梦也没有想到,我会有个英国婆婆。中国婆媳关系,不说也罢。想想看,旧时候,有几个儿媳妇不受气的?有几个婆婆不是从儿媳熬过来的?熬到了头,就有权颐指气使了,于是就有"千年的媳妇熬成婆"之说。新社会妇女翻了身,婆媳关系却由于历史的原因,埋下了不太好的伏笔。西方社会有没有婆媳矛盾的历史?肯定有。你去翻看文学作品或者历史书,就会找出点眉目来。但由于西方妇女解放早,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不信,你看巴金的《家》、《春》、《秋》里,那些梅表姐或者琴姑娘或者淑英淑华表妹们,不都在羡慕着学习着西方妇女的自由恋爱和自由组合家庭的权利  相似文献   

9.
王荣 《社区》2010,(24):24-25
最近荧屏媳妇似乎特别抢眼。 由青年演员海清在“媳妇的美好时代》中演绎的毛豆豆掀起国民媳妇的热潮,而剧中的潘美丽更是让男人们大呼,“娶妻当娶潘美丽”。同想当年《奋斗》中的夏琳和米莱,《潜伏》中的翠平,其实这些女人一直影响着很多人的“媳妇观”。  相似文献   

10.
多年的《山西老年》垒起来几乎与人等高,是我家中最多的刊物,也是我们全家人最爱读的杂志。每月杂志一到.我便爱不释手地从扉页一直看到最后一个栏目“夕阳看台”,其中,“文史丛林”、“文苑漫步”和“养生保健”的全部文章都要篇篇细读,并用铅笔勾画出来,让家人翻阅时多加注意。我家祖孙三代都抢着看,老伴儿爱看“真情人生”,女儿、媳妇爱看“文史丛林”,儿子、女婿爱看“共同关注”,孙辈们则喜欢“休闲驿站”,总之,一本《山西老年》全家人共享,各取所需。  相似文献   

11.
黄健 《今日南国》2007,(23):22-25
说到《家庭》就会说到徐春莲,认识徐春莲也是从阅读《家庭》杂志开始的.2002年2月8日,《新闻出版报》头版头条刊登了一则显著的长篇报道,并加了编者按: "2002年1月25日,中国首家期刊《家庭》期刊集团在广州诞生,标志着我国期刊业开始步入集约化经营的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期刊集团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 我女婿在一家工厂当工人。前一段时间,他正在上班,厂工会主席让他到自己家里干活。我女婿不小心从2楼的阳台上掉下来,抢救无效,死了。我找公司要求赔偿,公司说,这是干私活,不属工伤。请问,我女婿能否按工伤对待? 林女士  相似文献   

13.
在"乡-城"流动的背景下,农村地区出现一种新婚姻模式——"外来媳妇本地郎"。由于制度和家庭(或自身)的原因,相当一部分外来媳妇在婚后选择留守夫家。那么,这些人过得怎样?本研究认为,农村外来媳妇的留守生活本质上是一种再社会化,并以社会适应理论为指导,通过对皖西南M村的田野调查发现,当前农村外来媳妇的留守生活不太理想,存在诸多适应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活层面的约束感、劳作层面的拒斥感和心理层面的孤寂感。进一步分析发现,人力资本欠缺、社会资本限制、心理资本不足和政策支持缺位是导致其留守状况不佳的根源。因此,需要构建全面的支持体系,以增强外来媳妇的综合资本,提高跨地区婚姻的稳定性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人老了,还有没有吸引力?我曾结识过一个四世同堂的家庭,老爷子已年逾古稀,依然受家人拥戴并掌管着“家政”,虽多次让贤却让不出。这个家团结和谐、快乐开放,经常举办家庭舞会和卡拉OK大家唱,岳母与女婿共舞,公公与儿媳对唱,其情殷殷,其乐融融,两位老人磁铁般吸引着上下三代人。  相似文献   

15.
两个孝儿媳     
刘祥生 《老友》2012,(10):41-41
俗话说得好:"崽好不如媳妇好。"我的体会的确是这样。不知是缘分还是福分,我家娶进的两个儿媳妇,对我和老伴俩的生活处处关心照顾,在物质上,买吃送穿,关心我们的身体健康;在精神上,常给我们戴高帽子,大儿媳说:"爸爸是老干部,为党为人民为家庭作了贡献,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共产党员。"二儿媳  相似文献   

16.
请你诊断:如果文题是《难忘的……》,而我在作文里写的人和事让人感到还是"家常便饭",绝无"难忘"可言;如果义题是《我要悄悄地告诉你》,而我在作文里所说的一切尽可以拿着高音喇叭对所有人说,根本用不着"悄悄"……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呢? 首先你会想到,那是由于我  相似文献   

17.
好邻无价     
李智红 《社区》2002,(4):32-32
我曾在《韩诗外传》中读到过这样一则发人深省的小故事,说是先前有一户人家丢了一块猪肉,婆婆不分青红皂白,硬说是媳妇偷了,要她从此离开这个家。可媳妇根本没有偷肉,任凭她怎样辩解,婆婆也不相信。万般无奈,媳妇只好怀着满腹的冤屈,哭哭啼啼地离开了家。 这事很快就被邻居家的大婶知道了。 看着一个好端端的家庭,因为这件不足挂齿的小事而分崩离析,这位善良的邻居  相似文献   

18.
《社区》2011,(10):1
江苏读者骆昌芹:看了今年3月的《社区(下)》杂志,一组关于父母亲情的文章让我感慨颇多。老年人,尤其是"空巢"家庭的老年人,最怕三件事:生了病怎么办?日常生活无法料理时谁来帮助?精神上感到孤独时谁来安慰?对于前两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子女照顾、社区服务、医疗机构、社会上的志愿者队伍、雇保姆等多种渠道解决。因为  相似文献   

19.
《新天地》2011,(12):41
最近,家庭伦理剧《婆婆也是妈》、《当婆婆遇上妈》、《婆婆来了》、《丈母娘来了》的热播,让"婆媳风"在荧屏上火热开战。荧屏为何劲刮"婆媳风"?据权威人士提供的一组数据:"目前国内电视剧的观众有80%是中老年观众;80%是  相似文献   

20.
我叫周桂山,从99年开始订阅《专业户》。订阅前,我还是一个靠出外打工来维持家庭生活的人,订阅《专业户》后,我从它上面学到了很多知识。从《专业户》中得到了一条养殖土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