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沙门统昙曜在北魏文成帝复法之后,于延兴二年(472年)组织西域沙门吉迦夜翻译的《方便心论》(一卷),着重反映了佛教中辩论时所用到的逻辑学,但昙曜在当时翻译《方便心论》不仅是为了宣讲佛教的逻辑学,同时也反映当时北魏的政治背景及佛教发展状况,充分表现了沙门统昙曜护法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北魏文明太后冯氏,在其临朝听政期间,大力提倡佛教,开凿方山石窟、扩建云冈石窟、修造寺塔、剃度僧尼并支持昙曜等人的译经活动,促进了北魏佛教的发展。但冯太后并不一昧崇佛,她对佛教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一方面利用佛教巩固统治,表达对故国的思念,另一方面则对佛教实行限制,通过检校僧尼、禁止僧人自行游历村落等政策,使佛教不至于过度发展,而影响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3.
昙曜五窟作为跨文化时代背景下开凿的中国早期佛教石窟,其艺术风格受鲜卑游牧文化、河西文化、中原汉族文化、西域犍陀罗文化的综合影响。昙曜五窟佛教造像之发型样式主要可分为水波纹发、磨光肉髻及丝发三类,是为中国早期官造佛像发式的基本形态。佛像发型样式的“云冈模式”之成形与发展,对诸如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等中国古代各地石窟佛教造像的发型样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大金西京武州山石窟,即今山西省大同市城西三十里的云岗石窟.这里"凿石开山,因岩结构,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水经注卷-三?水),"石龛之大者,举高二十余丈,可受三千余人,面别镌像,穷诸巧丽,栉此相连三十余里"(续高僧传卷-昙曜传).这伟大工程不仅是我国佛教艺术中的精华,同时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巨迹!石窟的营建,据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知由北魏文成帝和平年间昙曜请凿五窟开始.之后,魏书卷六显祖纪、卷七高  相似文献   

5.
论昙曜五窟     
云岗石窟雕饰奇伟、英武华贵的造像风格是北魏皇权缔造的石窟建筑模式,具有政教合一的特点。昙曜五窟便是其中重要的代表。文章从时代背景、造像特点、风格特征、美学意义等几个方面对此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云冈石窟从开凿起到主要洞窟的基本完成,无不与北魏皇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昙曜五窟"的开凿宣告了"沙门不拜王者论"的结束,而政治上的需求则引发了艺术上的创新和发展。皇室与社会民众的互动促进了佛教艺术世俗化的进程,并形成了云冈造像模式。  相似文献   

7.
云冈石窟早、中期的开凿贯穿着"龙飞九五"、"九五至尊"的思想。早期的昙曜五窟,就是从"九五至尊"的"五"得阳位之中正,即最理想的地区而来。昙曜五窟的五尊大佛,分别象征着拓跋珪(20窟)、拓跋嗣(19窟)、拓跋焘(18窟)、拓跋晃(17窟)、拓跋濬(16窟)。而孝文帝时继续开凿的四大窟,继承了昙曜五窟开凿时确立的指导思想,与昙曜五窟共同构成了"九五"之"九",中期的四大佛窟分别象征着拓跋弘(13窟)、元宏(10窟)、文明太后冯氏(3窟)和元恂(5窟)。都体现了佛教必须为皇权服务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随着佛教在中国境内的兴盛,佛教石窟寺和佛教艺术也被北魏统治者所推崇。于是,在大建寺庙的同时,他们又开始大规模开窟造像,龙门石窟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开始雕凿的。 北魏开凿的石窟,全部集中在西山,其中最著名的有宾阳洞、古阳洞、石窟寺和莲花洞等。古阳洞是支持孝文帝迁都的一批王公贵族和高级将领为孝文帝雕  相似文献   

9.
云岗石窟位于山西大同市西郊16公里的武周山(又名云冈)南麓。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现存主要石窟53个,石雕佛像、飞天等大小造像5100余尊,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亦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云冈石窟始凿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元年(460年),主要石窟完成于太和十八年(490年)。  相似文献   

10.
"昙曜五窟"是北魏王朝皇家石窟营造的开始,也是云冈石窟艺术的代表。它蕴涵了平城帝都文化的精髓,全面展示了北魏帝都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底蕴,是北魏帝都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昙曜五窟"在理念上与大同城市文化相通,成为今日大同城市文化的名片。  相似文献   

11.
《文选》将赋按照题材设为十五类目,即京都、郊祀、耕藉、畋猎、纪行、游览、宫殿、江海、物色、鸟兽、志、哀伤、论文、音乐、情,其中每一类目的编排次序是固定的,这既反映出萧统明晰的辨体意识,更重要的亦是集中体现了他所持有的赋学观念。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清人张潮所著《幽梦影》的英文翻译实例为根据,分析林语堂对增译、漏译和改译等翻译技巧的使用。这些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林语堂如何在翻译中实践其翻译观,即忠实、通顺和美的标准。  相似文献   

13.
齐美尔是德国20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在社会学、宗教学、哲学、美学等多个领域颇有建树.文章以齐美尔的<现代人与宗教>为解读文本,指出他在对传统宗教观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从社会关系对宗教成因进行分析的可能性.认为宗教不在社会的彼岸,而存在于社会的关系之中,宗教是社会关系的超越形式.  相似文献   

14.
革命诗人殷夫的一生虽然很短暂,但其人生经历却相当丰富,亲情、爱情、友情,痛苦、绝望、恐惧与死亡等都在他生命中留下了深刻印记,特别是那段充满恐怖与血腥的革命经历使他成为中国人民红色记忆中无法抹去的影像。殷夫的诗文虽然有限,但我们仍可窥见其不屈灵魂的跃动,这种跃动的轨迹就是对于爱情、家庭、阶级、死亡的超越之路。  相似文献   

15.
焦虑情绪是青少年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常见的焦虑情绪主要有,学习焦虑、社交焦虑、环境焦虑、境遇焦虑等。这些情绪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如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困惑与迷失、家庭因素影响、传统教育的缺憾及不良引导、青少年思维认知方式的影响等。对此,可以从个体引导、家庭、学校教育、自我调适四个方面进行相应的干预。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根据国内和国际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军事等情况的变化,不仅提出了经济安全、政治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等新理念,丰富和深化了军事安全的原有内容,而且对如何实现上述安全提出了一整套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全新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7.
由于工程存在多学科认识,如科学应用论、项目管理论、三元论、四元论、技术人工物以及工程思维等,导致工程与科学、技术、产业、项目等概念的混用,给工程研究带来很大困难。殷瑞钰院士在《冶金流程工程学》中提出"流程"的理论,为工程研究提供了逻辑起点。所谓工程就是实现一定目标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综合转换流程。工程的本质就是人工化。  相似文献   

18.
浪漫主义与审美主义辨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一种文艺思潮的浪漫主义与作为某些流派、艺术家和思想家以美为最高价值和精神追求的审美主义在精神内涵上有很多相通之处,亦有所不同。理论上说,审美主义发端于浪漫主义,它们的相通之处在于:它们都是对启蒙现代性的反思、批判和超越,却呈现出诸多二律背反的倾向,如:贵族意识与平民精神、精英化与大众化、个人主义与人道主义、理想与现实、自我与社会、彼岸与此岸等的矛盾和冲突。二者的不同之处则在于:其一,浪漫主义更多的是对主体内心情感世界的发抒,体现了一种主体性的诉求,而审美主义则从主体性走向了主体间性;其二,浪漫主义回归中世纪的幻想世界,回归大自然的宁静和谐,而审美主义则走向了审美的自由和超越。  相似文献   

19.
在许地山小说世界里生活的男男女女,从全体而论,尚洁、玉官、春桃、刘向高、梦鹿、雷先生写得游刃有余,较成功;卓先生、瞎子的叔叔、陈邦秀写得捉襟见肘,较差些.从总体而论,无论女性和男性,我们似乎能琢磨和探明作家在进行艺术造型时,有着丰富的想象、清醒的理性及严明的思维,得力于这些写出了一些不同凡响的人物.  相似文献   

20.
诗学批评界一向将诗与歌、谣、谚、语笼而统之为诗 ,实为不妥。诗与歌、谣、谚、语在人类文化发展中同源异流 ,在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它们产生的原因不同 ,现实的目的不同 ,发展的道路也不同。理清诗与歌、谣、谚、的性质和它们的关联 ,会有助于对中国诗歌发展及诗学批评纲领“诗言志”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