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网络教育是社会信息化的重要领域,网络学习是网络教育的主要学习方式.文中在分析网络学习系统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网络学习系统的自组织机制,即网络学习系统的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机制.  相似文献   

2.
实施于网络教学过程的CSCL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教育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是当前网络教育中的研究热点。针对当前网络教育中协作学习的问题,在分析现代网络教学过程特征和阐述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的理论基础上,给出了基于网络教学过程的协作型教学系统的体系结构,并探讨了CSCL教学应用中在课程导入、教学资源的设计、问题情景的有效创建、教师角色的定位、协作学习机制的选择、协作学习方法和评价方法的选择六个方面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3.
网络化是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虚拟的网络学习环境是网络学习的基础。因此对网络化虚拟学习环境的特点以及这种学习环境中的学习方式进行研究,有助于未来网络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学习已经在教育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网络学习效率低下,学习质量不高成为制约网络教育发展的难题。网络教育提倡学习者之间的合作学习,调动学习者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自身综合素养,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深入,越来越多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尝试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本文提出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都是网络教育中重要的学习方式,分析了在网络教育中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各自优缺点,以及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网络教育在全国迅速得到推广及社会认同,网络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本文主要分析了网络教育的优势及网络教育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归纳了网络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呈现的特点,进而提出了提高网络教育学生学习能力的实践思路和在实施过程中应掌握的三个关系.  相似文献   

7.
网络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是构建知识经济时代人们实现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网络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学习者自主型学习.特别是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网络教学,能够为网络教育学习者提供友好的学习界面,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视听感官综合刺激,使产生于认知学习理论基础之上的自主型学习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因此,加强自主型学习及其策略的研究,对激发网络教育学习者自主型学习的兴趣,提高自主型学习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科学的网络教育发展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随着知识经济显露端倪 ,网络 (指因特网 )教育现出“桌面”。发展网络教育要坚持“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本”的网络教育对象观 ;优化“超链式”学习的网络教育学习观 ;树立以质量求生存的网络教育质量观 ;充分发挥满足多方需求的网络教育功能观 ,进而形成科学的网络教育发展观。  相似文献   

9.
网络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对网络在线学习的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评价,以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网络教学平台为例,在充分分析学习能力评价构成要素的基础上,通过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学生在线学习过程中相关的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和采集,提出了适合网络教学的学生学习能力评价模型,据此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评价,并结合实际教学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  相似文献   

10.
网络教育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教育是计算机和通信网络技术应用于教育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它通过互联网采用一对一、一对多的远程教育方式,实现了适应性学习和智能化教学。网络教育有6个特点多样性、交互性、实时性、全球性、针对性、共享性。在网络教育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过程中有许多关键技术,如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  相似文献   

11.
现有网络教学平台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改善教学效果和效率,但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习过程和教学模式的设计,对自主学习的支持不够。文章在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指导思路下,基于.Net平台开发了B/S模式的网络竞赛学习系统原型,具有自主性、交互性、开放性、趣味性和过程评价等特点。学生通过该系统可以寓教于乐,在轻松、竞争的氛围中更加积极、主动、高效的学习。该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对网络教学的发展进行了有益尝试,突出了自主性学习环境、教学模式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置身于知识转型的社会背景,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发展必然会受到知识转型衍生的内外在制度的影响。以知识转型制度逻辑对美国高校网络课程在线学习平台Coursera、edX和中国境内的两大网络课程在线学习平台"爱课程"、"学堂在线"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受到知识转型内在制度的指引,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在线学习平台在知识权力控制、知识形态转变、知识协议制定以及组织合作形态等方面存在"趋同性";而"知识转型"的外在制度设计使中美高校网络课程在线学习平台在发展路径、运行机制、权力地位和角色功能上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研究采用大学生在线学习适应性量表对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选修在线课程的48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了大学生在线学习适应性的基本特征及现状,分析了大学生的在线学习适应性的总体水平及在年级和性别上存在的差异。在此基础上,从课程建设、课程管理和服务、提升学习者自身适应性能力三个方面展开,提出重视综合课程的建设,注重课前测评,提倡学生积极利用课程资源、辅导答疑等参与在线课程活动,加强在线课堂中的师生、生生互动交流,并根据自身特点自主选择课程等,有效提高大学生在线学习适应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学年制管理是一个与当时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高校教学管理制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它已显露了无法回避的缺陷。而学分制则是通过学习主体的转移,充分承认学生的个体特征,因材施教;通过灵活的、富有生机、活力和竞争性的机制来造就多规格、高质量的人才的高教管理制度。但两者的转移是一项繁复的工程,需要统筹组织,做好这几方面工作:(1)进一步改进课程建设和课程管理;(2)加强管理方面的硬件和软件建设;(3)加强研究,及时总结,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高校适应市场经济和自我发展能力 ,确保高校健康、持续发展 ,高校内部经济体制的改革已势在必行。后勤社会化、分配制度、用人机制和财务管理的改革是高校内部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This thesis looks back the practice of university credit-hour system and analyzes the drawback of school year system;furthermore it puts forward the real significance of credit-hour system reform and tells us its new vigorousness and motivation to the higher learning administration.At the same time 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up high-quality credit hour system and indicates how to establish and perfect higher learning credit-hour system.  相似文献   

17.
高校物业管理制度的改革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也是后勤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如何进行新时期高校的物业管理 ,如何改革传统的高校房屋管理 ,这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也是我们高校后勤工作者所必须认真讨论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翻译课程的教育学意义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方面。汉英线上教学通过补充优质教育资源、推动自我教育探索、倡导寓教于乐理念提升其教育效能;线上线下共建汉英翻译课程教育价值,通过实践线上线下教学资源的呼应、学习任务的呼应以及教学方法的呼应,构建起外语人才培养的合理生态。  相似文献   

19.
网络教学在北京林业大学的应用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 1世纪,由于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整个社会即将形成一种数字化生存环境。在这种计算机支持的协同环境中,网络教学作为远程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正借助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在世界范围全面展开。网络教学在教学指导理论、学习模式、技术手段的使用、反馈机制的建立等领域彰显出革命性的特点,网络教学能够提供适应学生特别学习需要的教学服务。展望网络教学的影响,它将有力地促进学校运作、教与学模式的变革、教育资源的共享,以及终身学习社会的形成。该文力求从研究角度,阐述网络教学的发展现状、优缺点等,以期为网络教学系统的建设提供一些借鉴,较全面地探讨北京林业大学现代网络教学的应用及其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20.
高校重点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与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该文结合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的特点 ,以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作为指导 ,提出了高校重点学科评估指标体系与具体评价方法 ,其目的是在高校内部的学科建设管理过程中建立一种公平合理、优胜劣汰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