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监督还是掏空: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股价崩盘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化成  曹丰  叶康涛 《管理世界》2015,(2):45-57,187
随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上升,究竟会导致大股东更有动力监督管理层,并降低其掏空动机,还是更有能力掏空上市公司、损害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呢?为此,本文以2003~201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大股东持股比例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提高,未来股价崩盘风险显著下降;在控制了内生性等问题之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这支持了"监督效应"和"更少掏空效应",但不支持"更多掏空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大股东持股同时通过"监督效应"和"更少掏空效应"影响股价崩盘风险。本文不但深化了股价崩盘风险影响因素研究,而且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大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对于深入理解大股东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以及如何防范股价崩盘、促进资本市场健康有序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考察了我国卖空交易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卖空交易有助于降低股价崩盘风险,且通过工具变量法及考虑外生事件冲击等方法控制了内生性等问题之后,结论依然稳健。同时,在信息透明度较低、公司治理及外部监督机制较差的情况下,卖空交易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更为显著,表明卖空交易通过提升公司信息透明度和改善公司治理,从而降低了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牛市中卖空交易很好地起到了负面信息挖掘的功能,降低了上市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但却并未进一步加剧恶化较差市场行情下的股价崩盘风险;融资买空显著提高了上市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本文为我国卖空实践的市场风险分析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刘娥平  施燕平 《管理科学》2014,27(5):91-103
公司盈利能力显著影响公司的信用评级,进而影响公司债券融资成本的大小,故发债公司存在基于评级的盈余管理动机。选取2007年至2012年发行公司债券且具有信用评级的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检验发债公司获得首次评级之前盈余管理的分布状况,运用OLS和oprobit回归模型验证盈余管理、公司债券融资成本与首次信用评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发债公司在获得首次信用评级前,正向的盈余管理程度持续上升,评级后出现持续下调甚至为负的现象;控制公司正常应计利润后,发行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与首次信用评级之间正相关,且主体信用评级表现显著,说明评级机构的决策受发债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另外,债券收益率与信用评级负相关,而考虑盈余管理与评级之间交互项的影响时,市场参与者面对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将要求更高的收益率加以补偿,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减弱了评级对债券收益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独立董事制度改革、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与股价崩盘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股价崩盘等极端尾部事件风险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巧妙运用证监会强制要求上市公司独董比例在2003年6月30日之前至少达到1/3的政策性外生冲击,通过面板双重差分估计策略发现,独立董事制度的正式引入显著地降低了公司股价发生崩盘的风险。然后,本文进一步利用我国上市公司特有的独立董事对董事会议案发表意见和进行投票的强制披露数据,考察独立董事相对于管理层的独立性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我们发现,相比于不存在异议独立董事的公司,存在异议独立董事公司的股价发生崩盘的风险明显较低。本文的研究表明,在投资者保护较弱的新兴市场国家,加强独立董事的治理机制、特别是引入有不同意见的独立董事,对于防范股价崩盘风险、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杨威  冯璐  宋敏  李春涛 《管理世界》2020,(1):167-186,241
股价高估指的是公司市场价值超出其内在价值的现象,但如何衡量内在价值一直存在争议。借鉴行为金融文献中锚定效应的概念,结合中国资本市场的特殊性,本文提出了锚定比率(简称"RPR")这一新的股价高估指标。为了证实该指标的有效性,本文利用事后的股价崩盘风险进行了相关检验。结果表明:第一,锚定比率与股价崩盘风险正相关;第二,更少的分析师跟踪、更多的散户持股以及更高的股票流动性均会强化锚定比率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第三,在控制常用的股价高估指标、两类代理问题和管理层"捂盘"行为后,本文的结果依然成立;第四,利用崩盘事件,本文证实了锚定比率会加剧股价下跌的程度,且长期来看股价会保持"惯性"而非"反转"。本文的研究表明投资者做决策时对股价高点存在明显的锚定效应,丰富了锚定效应在中国资本市场中的运用。更重要的是,本文提出了一个可能更适合于中国资本市场的股价高估指标,该指标意味着资本市场定价机制的不完善是导致股价高估和频繁崩盘的重要原因,这对于改善资本市场定价效率、降低股价崩盘风险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是正向还是负向?现有研究文献并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本文认为这个问题需要通过对市场条件进行细分来深入研究.为此,本文以2011年~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门限模型研究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是否会因市场效率和市场化程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存在市场效率和市场化程度的门限效应:当市场效率处在高水平时,机构投资者持股会降低股价崩盘风险,当市场效率处在低水平时,机构投资者持股会加剧股价崩盘风险;上市公司所在地区市场化程度处在高水平时,机构投资者持股会降低股价崩盘风险,上市公司所在地区市场化程度处在低水平时,机构投资者持股会加剧股价崩盘风险;在目前我国的整体市场环境下,机构投资者持股会加大股价崩盘风险."  相似文献   

7.
债券的流动性与违约风险都是影响债券溢价的重要因素,然而以往在违约风险最为突出的公司债券定价中却很少考虑两种风险相关性关系的影响,这与发达市场实证经验不符.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同时引入两种风险相关性,通过对Copula函数刻画的不同相关性结构情况下公司债券的收益率和风险变化分析,以及对中国短、中、长期公司债券市场数据的实证检验均发现,流动性与违约风险的相关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且对债券利差具有显著的影响和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钟宇翔  李婉丽 《管理科学》2019,22(8):88-107
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3年~2015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研究了不同类型盈余平滑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盈余平滑对股价崩盘风险没有显著影响,但将盈余平滑分解成有效信息盈余平滑和机会主义盈余平滑之后,发现有效信息盈余平滑能够显著地降低股价崩盘风险,而机会主义盈余平滑则会显著增加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检验发现,信息环境对盈余平滑与股价崩盘风险的关系存在调节作用,在信息环境较差的公司中,有效信息(机会主义)盈余平滑会更显著地降低(增加)股价崩盘风险.这些研究结论不但丰富了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而且有助于深入了解盈余平滑在资本市场中扮演的角色,对降低股价崩盘风险、稳定我国资本市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如何完善股票市场融资融券交易机制,避免股价暴跌,既对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至关重要,亦对于“去杠杆”政策的落实具有借鉴价值。本文基于我国融资融券市场非对称性这一独特现象,考察其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融资融券市场非对称性导致融资交易与融券交易无法实现风险对冲,加剧了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利用中介效应模型验证了融资融券非对称性难以对冲信息风险与流动性风险,从而引发股价崩盘风险提升。本文研究表明,完善融资融券交易机制,加强融资杠杆与融券杠杆的风险对冲作用,对于降低股市波动与系统性金融风险,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股市黑嘴”通过在市场散播诱导性信息,影响投资者行为和股价表现,是典型的信息型市场操纵行为。本文利用中国证监会2008年至2020年披露的148例股市黑嘴操纵案件,实证检验了股市黑嘴操纵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并考察其影响渠道。结果表明股市黑嘴通过在市场上散播虚假信息,提高了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加剧了操纵后的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对于股票流动性和信息透明度较好的公司,股市黑嘴操纵对崩盘风险的影响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1.
尹海员  朱旭 《管理科学》2022,25(2):69-88
聚焦机构投资者决策行为背后的信息驱动因素,选取2007年~2017年沪深A股作为研究样本,构建了机构投资者信息挖掘能力的度量指标,分析机构投资者信息挖掘能力的差异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效应及其中介路径.实证发现,持股机构投资者信息挖掘能力的差异程度越大,则越能减缓样本股票的股价崩盘风险.多重链式中介效应检验表明羊群行为在其中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也即信息挖掘能力差异会导致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程度降低,进而缓解了股价崩盘风险.在不同市场环境中,熊市中这种缓解效应相较于牛市更加明显.同时,良好的公司内外部环境不仅能有效降低股价崩盘的风险,也可以加强机构投资者信息挖掘能力差异性对股价崩盘风险的缓解效应.研究结论为全面认识机构投资者信息挖掘能力以及如何降低股价崩盘风险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关联交易的视角,以2008-2017年沪深A股上市家族企业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家族董事席位超额控制程度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家族董事席位超额控制程度与企业的股价崩盘风险、控股家族的关联交易行为正相关;同时,控股家族的关联交易行为对企业股价崩盘风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在家族董事席位超额控程度较高的公司中更为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机构持股比例较低、两职合一、董事会规模较小时,家族董事席位超额控制程度与企业的股价崩盘风险、控股家族的关联交易规模之间的正相关性更强;控股家族的关联交易规模对企业股价崩盘风险的正向影响更显著,其与家族董事席位超额控制程度的交互关系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正向影响更明显。最后,控制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并进行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本文不仅从关联交易的视角探讨了家族董事席位超额控制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也为家族企业股价崩盘风险的成因提供了更多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3.
2018年股权质押危机引发各界对股权质押风险的广泛关注,本文利用2004年—2019年A股上市公司股权质押明细数据,从股权质押业务由场外到场内演变的角度,探究股权质押渠道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场内、场外质押渠道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场内质押比例越高,个股股价崩盘风险越大,而其场外质押比例并未显著提升股价崩盘风险.本文进一步以2013年场内质押交易开放作为外生冲击,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对上述发现进行机制检验,结果发现场内质押逐日盯市和强制平仓的风险处置机制,在股价下行阶段容易触发杠杆效应,引发崩盘危机.上述发现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替代机制检验后保持稳健.本文从股权质押渠道的角度为完善我国股权质押交易机制提供了有益思考.  相似文献   

14.
李沁洋  许年行 《管理科学》2019,22(8):108-126
沪港通是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一个重大创新措施,近年来受到实务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以沪港通实施作为自然实验,选取我国上市公司2009年~2016年的样本数据,构建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PSM-DID模型),检验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如何影响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研究发现:1)相比于非沪股通标的公司而言,沪港通政策的实施显著降低了沪股通标的公司的股价崩盘风险; 2)沪港通对沪股通标的公司股价崩盘的负向影响主要存在于对外开放程度较低的上市公司中; 3)沪港通政策降低股价崩盘风险的路径在于:沪港通政策提升了沪股通标的公司的信息透明度,降低了噪音交易程度.进一步研究表明,沪港通政策对港股通标的公司股价崩盘风险没有显著影响.这些研究结果说明,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有助于降低股价"暴涨暴跌"风险,促进资本市场的稳定与健康发展.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股价崩盘风险的相关研究,同时为监管部门进一步完善和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政策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中国债券市场主要由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构成。大部分银行一直以来只能投资于银行间债券市场,直到2019年8月才被允许进入交易所债券市场。本文以此次交易所债券市场的银行准入改革为政策冲击,研究打破债券市场分割是否能够提高资本市场效率,促进金融发展。研究结果发现,银行准入显著降低了交易所债券的二级市场信用利差。机制分析表明,银行准入提高了交易所债券的流动性,减少了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了债券信用利差。进一步地,银行准入也降低了交易所债券的一级市场信用利差,从而降低了债券融资成本。异质性分析发现,在二级市场,民营企业债券和中小规模企业债券的信用利差降低更明显;在一级市场,经营业绩好和信用评级高的债券的信用利差降低更明显。经济后果检验发现,银行准入促进了企业投资。本文拓展了统一大市场建设和债券信用利差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同时为进一步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结合中国特有的制度背景,从财务总监在企业高管中的地位这一独特视角出发,系统分析与检验了财务总监地位影响企业股价崩盘风险的客观表现与传导路径。本文认为财务总监在高管序列中的排名越靠前则其地位越高。研究结果显示:首先,财务总监地位与股价崩盘风险之间呈现显著负向关系,表明处于较高地位的财务总监能够降低崩盘风险,而随着财务总监个人地位的下降,股价崩盘风险则会增加;其次,截面分组发现财务总监地位的作用仅在民营企业存在;最后,拓展性检验发现财务总监的高地位强化了其薪酬契约有效性,并且财务总监的作用主要通过提高企业投资效率和降低研发投入强度来影响股价崩盘风险。总之,本文验证了上市公司财务总监地位有利于降低股价崩盘风险的研究推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社交媒体平台"上证e互动"的实验环境,研究投资者信息能力的提高对个股崩盘风险的影响效果及传导路径。研究结果显示,社交媒体条件下投资者信息能力的提高能够显著降低股价崩盘风险,这表明提高投资者信息能力是降低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有效方式;其次,截面分组发现,在收益率波动更大的公司中,社交媒体条件下投资者信息能力的提高更能够显著降低股价崩盘风险;最后,路径检验发现,社交媒体条件下投资者信息能力的提高可以降低投资者意见分歧,并通过该路径影响股价崩盘风险。本文对投资者信息能力、股价崩盘风险、意见分歧3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文献拓展,不但深化了行为金融学理论对股价崩盘风险的解释,而且有助于全面理解投资者信息能力在证券市场的作用效果和路径,对从投资者信息能力角度防范股价崩盘风险,促进证券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资本市场的暴涨暴跌挑动投资者的敏感神经,造成市场极端波动和危机传染,因此,探寻稳定市场的因素及其机理非常重要。本文以南京大学联合证监会对A股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进行综合调查获取的特别数据为基础,实证检验和分析了投资者关系管理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效应及其机理。研究发现,投资者关系管理的信息职能和组织职能与未来期股价崩盘风险之间呈显著的负向关系,表明中国资本市场,投资者关系管理的信息和组织职能具有"市场稳定效应";进一步的机理分析表明,市场稳定效应主要源于投资者关系管理的信息职能抑制了股价崩盘风险生成的内因(管理层信息披露操纵倾向)和外因(信息环境的不透明度),而组织职能抑制了股价崩盘风险生成的内因;最后还发现就稳定市场而言,内部控制质量与投资者关系管理的组织职能具有互补关系。本文结论对上市公司完善投资者关系管理实践,防止股市崩盘和危机传染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9.
理论上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既可能抑制股价崩盘风险,亦可能加剧股价崩盘风险;新闻媒体作为社会责任披露的重要载体在其中既可能弱化也可能强化这种影响,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是近年来公司金融领域研究的热点,但学者对当前的研究结果尚存在较多争论。鉴于此,本文首先在理论上导出社会责任披露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双向作用机制,然后引入新闻媒体研究其可能的传导途径。基于我国A股市场所有上市公司2010-2018年面板数据的研究结果显示:上市公司通过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指数能够显著降低股价崩盘风险;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会显著增加媒体报道的数量,而媒体报道数量增加能够显著抑制股价崩盘风险,即媒体报道在企业社会责任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进一步的拓展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指数中的股东责任对股价崩盘风险影响最大,而供应商、客户和消费者权益、社会责任的影响不显著;与中性媒体报道相比,正面媒体报道和负面媒体报道的中介作用效果更强。  相似文献   

20.
窦超  姚潇  陈晓 《管理科学》2021,24(9):59-78
债券市场是我国企业进行融资的重要渠道,但近几年频发的违约现象引发了人们对债券风险的强烈关注,而这直接关乎企业的债券融资成本.本研究基于这一背景,首次从供应链风险传递的视角,通过构建市场数据的Merton模型与Black-Scholes期权定价公式,并结合2007年~2015年间上市公司披露的客户信息数据,从理论与实证两个层面探究了中国国情下具有政府背景的大客户群体对企业债券发行利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拥有低风险、高稳定特征的政府背景大客户有助于企业降低其债券发行利差,同时机制检验则揭示,政府背景大客户可以通过有效缓解公司风险的方式来降低企业债券发行成本.进一步的检验还发现,持续性越强、政治层级越高的政府背景大客户可以更好帮助企业获得较低的债券发行利差,且这一关系在民营企业与融资约束程度较高的企业当中更为明显.本研究的发现对政府采购政策的推行完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对于债券市场投资者解读上市公司构建政企客户关系的信息含量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也为政府部门改进调控政策提供新的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