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联范式”之争,不仅关系到问题本身,而且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我国的前途和命运。在斯大林直接领导下编写和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是世界上第一本真正的广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不管它有多少问题,从其基本性质来说,是一本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教科书。樊纲同志的《“苏联范式”批判》对所谓“苏联范式”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批判,无论是关于政治经济学的对象问题、所有制问题、价值—价格理论问题,还是关于生产目的和经济的基本规律问题,其批判的锋芒所向,正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本身。该文对所谓“苏联范式”进行批判,其目的实际上是想用西方经济学来取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然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取代”不了的。当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要发展,但是,这种发展不能离开它的基础和出发点。  相似文献   

2.
盛世才在新疆长达11年的统治与苏联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他能够在新疆坐稳与苏联在军事、政策等方面援助是分不开的,同样,与苏联的反目也直接加速了“新疆王”时代的结束;盛世才一改“亲苏”立场,绝不是偶然的,在思想上表现为“主义之争”,在新疆领土上表现为“归属之争”。  相似文献   

3.
马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国主流经济学的现代转型程恩富(中国社科院)中国主流经济学是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重建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应以当代中外市场经济实践为思想源泉,以传承和创新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主要假设为基点,积极吸纳古今中外各种经济思想的合理成分,广泛借鉴相关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可用方法,构造既超越马克思经济学范式和苏联经济学范式,又超越西方经济学范式的新范式,即新建在世界经济大环境中反映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初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独特性的经济学范式。现代政治经济学应以“四个假设”为理论基点。第一,“资源…  相似文献   

4.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场新的革命,其实质和目标,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传统经济体制即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经济体制即市场经济体制。从理论、思想上讲,就是要彻底摒弃和清除“苏联范式”经济学的教条及其影响,在一般理论经济学的基础上,在总结中国改革开放成果的基础上,重建中国的经济学,并以此指导中国的大学经济学教学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学研究目前出现在抛弃"苏联范式"的同时,照搬西方"主流经济学范式"的倾向.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假设条件与我国经济实际存在重大差异,实践也没有证明其是最好的研究范式、对研究我国的经济现象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不能照搬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范式".应该有经济学研究的"中国范式"并剖析经济学研究的"中国范式"构建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20世纪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马克思意识形态观的重要贡献,就是提供了一种影响深远的阐释模式:苏联教科书式阐释模式.该模式缘起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表述之争,因为如何命名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决定了在怎样的指导原则基础上来阐释马克思的意识形态范畴;而基于1920-30年代的“体系之争”所确立的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命名的苏联哲学教科书体系,则为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阐释确立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主义原则和“分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意识”论板块.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和比较政治社会学的三种范式、即“政治经济”范式、“强迫性权力”范式和“文化盟主权”范式,对毛泽东的“人民内部矛盾”学说作为一种“文化盟主权”范式进行阐释,它揭示了精英、群众、文化之间的辩证法,提出了一种和苏联模式有所不同的政治治理模式。在这种治理模式下,文化盟主权、说服、日常生活成为权力的来源。葛兰西的盟主权理论,涉及多阶级之间的同盟与影响,同时也是有关精英与群众的理论。而毛泽东的人民内部矛盾学说,揭示了阶级内部精英与群众的互动规律,和葛兰西的盟主权理论有着共通之处。  相似文献   

8.
世界是对称的,属人的世界中物质与意识是对称的,实践模式的转轨与哲学范式的转换是对称的,对称经济学与对称哲学是对称的。人类经济发展的规律与发展的趋向表明。继承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传统,吸取最新科学成果,形成对称哲学范式和构建对称经济学范式是哲学和经济学发展的历史必然。对称哲学与对称经济学是与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与人类二次创业相对称的哲学范式和经济学范式。  相似文献   

9.
环境权的研究曾经是环境法学的入门级研究课题,然而权利本位和义务本位之争动摇了环境权的正当性基础,环境伦理等研究理论和方法的泛化造成的环境权主体之争让环境权研究一度陷入僵局。诉诸于工具性价值的“义务本位”的“司法中心”研究范式为环境权“环境公权私法救济”研究开辟了新的天地,环境公益诉讼司法实践的大力实施使“司法中心”的环境权范式研究完成了历史使命。环境权的公权主位、私权补充的法律属性本质呼唤目的性价值的“权利本位”的“立法中心”环境权研究范式的回归。“立法中心”的环境权研究范式是以加强立法为根本出发点,从实体性环境私权、程序性环境公权的完善两个维度来进行的环境权研究,这种研究范式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环境立法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经济学表面上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但实际上是传统的苏联范式占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11.
现代主流经济学范式是“新古典”范式与“新凯恩斯主义”范式并存。“新古典”范式以萨伊定律为思想核心,强调市场的自然出清。“新凯恩斯主义”范式立足于价格与工资刚性的现实,继承发展了传统的凯恩斯主义,具有蓬勃的生命力。两种范式是在经济学流派不断论争、不断发展中孕育起来的,都有着深刻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传统的苏联范式、主流的西方范式,还是试图把二者调和起来的折中范式,都不能成为当代中国经济学范式.在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当根据科学性、适应性和综合性的基本原则,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基础、以中国问题为导向,广泛吸收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合理成分,努力构建现代中国经济学的科学范式.  相似文献   

13.
复杂性范式经济学导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走向系统范式已经形成一股蔚为壮观的世界科学潮流,而复杂性科学是迄今为止唯一真正的“系统范式”科学体系。现实经济本质上是一个不断演化的、复杂的非线性系统,所以利用复杂性科学的观念和方法来分析和研究经济是可行的。复杂性范式经济学有着极为广阔的视野和巨大的理论容量:它为古典理论留有充分的“余地”,它也与现代经济学充分“兼容”,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因此,有理由相信,复杂性范式经济学就是引导经济学走出理论荒漠的摩西。  相似文献   

14.
经济学范式革命和思想创新是经济学思想演化中的重大事件和典型状态,其中蕴涵了丰富的经济思想、经济哲理、方法论及创新模式等方面的意义。揭示经济学范式革命的思想机理和方法论特征,有利于促进经济思想进化,提高学术范式的解题能力。经济学范式革命在方法论土的一种模式和假说,应在哲学本体论的启蒙、经济学问题与实施的选择、数学工具的建构、范式革命“硬核”(基本假设)觉悟和识别等环节基础上完成。  相似文献   

15.
市场失灵:传统分析与现代解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济学家在肯定市场制度的效率的同时,从未停止过对“市场失灵”问题的关注。对有关“市场失灵”的传统理论和现代思想进行比较分析,从中可看出现代经济学在理论范式和政策范式上的一些变化,对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无启示。  相似文献   

16.
经济人范式及其四次历史性突破与产权经济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人范式(EconomicMansParadigm)是经济学的主导范式,它贯穿了西方经济学从古典经济学到当代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发展主线,产权经济学(TheEconomicsofPropertyRights)的核心也是根基于经济人范式基础之上。通过对经济人范式的四次历史性突破(交易问题的一般化、交易费用的提出、政府缺陷的研究与产业革命起源的重新诠释),产权经济学获得了不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数学化的经济学是数量经济学发展的归宿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数量经济学在我国产生20年来,对我国经济理论的定量研究作出了贡献。要想使数量经济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就应当增强数量经济学的“问题意识”,变方法导向为问题导向,进入经济学的主流,成为数学化的经济学。与此同时,经济学则应通过数学化使之现代化。这样努力的结果,将在中国出现一种新“范式”的经济学,从而改变传统经济学的面貌  相似文献   

18.
正如任何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范式,并在其研究范式的演变中学科得以深化和发展一样,经济学的发展也从来没有离开过研究范式的变革而独步进行。本文在范式的碰撞与变革中,勾勒以范式转变为基础的现代经济学体系。  相似文献   

19.
论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性质是现代经济学理论的核心范畴经济学的任何流派都具备其基本假设和核心理论范畴。如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就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设、“均衡价格”论,“边际效用”规律等重要范畴的基础上,进而建立了自己的研究范式和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0.
劳动经济学理论范式的形成始终离不开主流经济学理论范式革命和转换的基础性作用,从范式的基本特征来看,它已经从依附于主流经济学逐渐发展为独立的理论范式,并构成对主流经济学理论范式的补充。当前,劳动经济学理论范式已经进入了常规发展阶段,其研究内容及理论范式仍将不断得以拓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