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部《漱玉词》,人人爱不释手。有人凝视着天资聪颖、多愁善感而命运不佳的女主人公形象,默默地洒下同情之泪;也有人为主人公对生命与爱情的执着的追求和向往感动得颤抖不已;更有人从词中读出了深沉的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而深受鼓舞,真乃“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我也读,我却惊奇地读出了“孤独”二字:一个孤独的女性形象,一颗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孤独的灵魂,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孤独感。一部《漱玉词》,似乎是由于作者李清  相似文献   

2.
鲁迅的小说《孤独者》有着极为丰赡的蕴含。该文从《孤独者》讲述了谁的故事,孤独者的形成过程与原因,以及孤独者的结局三个方面,对《孤独者》进行重读。文章认为,《孤独者》讲述了魏连殳、“我”以及魏连殳祖母的故事,而又统一于鲁迅的生命体验之中,孤独者的形成来自于社会的压迫,更与庸众有着复杂的纠缠,而包括魏连殳和“我”在内的孤独者,都是在孤独中反抗以至于绝望的知识分子,“我”最后对“受伤的狼”的嗥叫声的确认,标志着“我”会继续魏连殳未竞的反抗绝望的艰辛历程。  相似文献   

3.
《孤独者》是一篇内涵很丰富的小说,在“互文”的研读视野中,文本内三个人物的“孤独”命运形成互文式循环;魏连殳与鲁迅其他小说的人物构成了互文式“孤独者”谱系;《孤独者》对“魏晋名士”、“零余者”这两个前文本进行了互文利用;文本中关于“孩子”话题的讨论与鲁迅“孩童观”发生了互文引证。在共时和历时的网络体系中,在此文本与他文本、文本和文化语境的相互指涉和映射下,建构起多维度的语言形象、文本语义结构、互文符号范式。  相似文献   

4.
刘亮程的散文中有一个并非全部"人化"的孤独者谱系,他们是作者与世界的纠葛关系中体验最为真切、自然和随性的那类孤独感受的具化形象。孤独者最终体验的向度是死亡。在作者的心目中,不仅生者的灵魂是孤独的,甚至连死者的灵魂也是孤独的。对自然生存的思索,契合着刘亮程心灵中关于反抗孤独的主题。刘亮程散文以"注定孤独"的理路和"反抗孤独"的意识凸显了其独特的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5.
关于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大家侧重于对其诗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的研究,这是非常必要的,并取得了可喜成果。而我觉得陶诗所表现出的孤独感,作为封建时代进步知识分子普遍存在的一种思想现象和精神现象,也是价得注意的。陶渊明常常感到孤独,在诗中屡有表现:陶诗中有的以“独”字名篇,如《连雨独饮》,其中两句诗道,“自我抱兹独,黾勉四十年”;有的在诗中抒写自己的孤独,如《时运》四章序,“时运,游暮春也。春服既成,景物斯和,偶影独游,欣慨交心。”  相似文献   

6.
鲁迅笔下的“孤独者”形象特质管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鲁迅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中,形成了一个“孤独者”形象群。在启蒙的时代里,孤独是他们的存在条件,也是他们的生存困境。他们以独特的“恶”的精神相向正在死去的时代,也相向难以容身的自己,始终以孤独的身姿显示了绝不苟活的启蒙者的精神。  相似文献   

7.
在契诃夫创造的“沉闷”人物系列中,导致他们“沉闷”的根本原因是他们思想意识的超时代性他们在自我存在方式中首先领略到了20世纪的人才普遍领略到的孤独感。他们的孤独一是表现在他们与其所生活的世界格格不入;二是表现在他们的思想意识的超卓拔群;三是表现在人与人之间不能相互沟通。而归根到底,这一切都是作者孤独的心灵观照世界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在《孤独者》中,魏连殳的孤独是双重的。既有心理的孤独,更有精神上的寥寂。通常,我们研究的视野所对准的,是作为知识分子的魏连殳最终为何陷入了“躬行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的尴尬境地,很少有人去思考魏连殳的婚恋生活——作为一个正常的生命个体的孤独。在这,我们以魏连殳婚恋生活作为切入点,对作品进行了新的探究,并对其中出现的“这一个人”提出了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霍桑与海丝特在追求和境遇上的种种相似之处的考察,论证了霍桑在《红字》中所表达的一名艺术家的苦涩和孤独。由于这种孤独感很大程度上与当时社会大众对艺术和自由思想的漠视有关,霍桑只能将它隐藏在“面纱”之后加以传达,以免使作品遭受读者的冷遇,同时他又精心设置了铺垫,帮助真正能读懂自己的读者去认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0.
赵本夫的“地母”系列~一《黑蚂蚁蓝眼睛》、《天地月亮地》、《无土时代》,无论是在故事的延展变化、时代的变迁,还是在精神气质上都是贯通的,它们构成了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并形成了一个值得深入挖掘的“富矿”。从作家“记忆”的精神现象学出发,继而对文本折射出来的有关作家乡与土的记忆、心灵的孤独和孤独的沉思、生存的焦虑以及浪漫的怀想等诸多精神现象进行深入解析,探寻出作家丰厚的心灵镜像,正是所挖掘出的“富矿”内涵所在。  相似文献   

11.
郁达夫“自叙小说”的主人公都是忧郁感伤的知识分子形象 ,他们挣扎于“性的苦闷”和“生的苦闷”中。这个形象系列及其特征可概括为孤独者及其沉沦、零余者及其放逐、避世者及其逃亡。这些形象实际上记录了作者本人情绪的历史 ,是“五四”时代精神的一种折射。  相似文献   

12.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较早发掘以孤独感为创作主题的作家之一。她善于描写人与人之间在精神上的孤立和隔绝,尤其善于描写儿童处于孤独时的所思、所感。本文通过对曼斯菲尔德两篇小说的分析,来解读她笔下具有孤独感的儿童形象。  相似文献   

13.
《新天地》2006,(8)
孤独对心脏有害,会使接近退休年龄的人血压升高,它所起到的负面作用与吸烟和伏案工作一样大。长期的“社会孤独感”会导致一个人65岁时收缩压达到150毫米  相似文献   

14.
《周易》是《文心雕龙》寓言诗学的逻辑起点和元范例。《周易》最突出的寓言文本特征是“隐”,所“隐”者为“精义”,所以“隐”者为“四象”;刘勰欣赏由这一表意方式所形成的辞近旨远、精义深隐的风格。《周易》和两汉易学的寓言式思维方式还体现在《文心雕龙》的整体篇目结构上,刘勰希望通过对“大易之数”的认同与仿效使《文心雕龙》与《周易》一样成为天道与神理的寓言。“道”与“神理”等终极观念在《文心雕龙》中的意义并非实质性的,而是功能性的,即让河图、洛书、易象等符号与数字有所寓意。  相似文献   

15.
“明治精神”一词出现在夏目漱石的名著《心》中,由于在作品中的特殊地位,颇受争议。“明治精神”是夏目漱石毕其一生所直面和试图解决的课题。《心》中的“明治精神”,指日本在实现近代化过程中“‘自我本位”的迷失和孤独,是当时的知识分子阶层在东西方文化激烈冲突面前所呈现的一种精神状态;“明治精神”直接导致了《心》中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并最终使夏目漱石完成了对“自我本位”思想的重塑。  相似文献   

16.
《易传·系辞下》曰:“《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周易》是一部“象”书,“易象”是其核心。“易象”的特点是通过描绘具体事物,构成种种形象逼真的“象”,以比喻、象征一定的道理,其具体方法有“实象”和“假象”之分,这与文学艺术的通过创造一定的艺术形象,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的思维和认识方式颇有一致之处。《易传》认识到了“易象”的这一特点,它发展了春秋以来的“卦象”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取象”说和“言”“意”关系说,对“易象”的特点作了较深入的描述。《周易》虽然不是一部文学  相似文献   

17.
孤独意识作为人类共有的一种独特精神现象,在文学领域是永远值得探讨的母题。通过结合女性主义理论,全新解读了凯特·肖邦《觉醒》中女性形象艾德娜和聂云岚《玉娇龙》中女主人公玉娇龙的孤独意识,剖析了这两位女性形象对刚刚苏醒的主体意识的捍卫,从而阐释女性在男权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下孤独意识产生、抗争和解决的痛苦,希图由此窥探在女性主体意识影响下中西女性孤独意识发展与表达展现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8.
鲁迅的《在酒楼上》、《孤独者》、《伤逝》都是描写知识分子生活遭际和思想状态的短篇小说。这三篇小说写成于二四、二五年。这时候,五四革命的浪潮已过去,新文化统一战线发生了分化,成员中有的高升、有的隐退、有的前进。原来那“充满了革命的呼声和无情的剥露”群愤高涨的年月,已被沉闷阴冷的空气,一切都为颓唐、麻木、虚伪所替代。有不少原先的革命的战士失去了前进的方向,成了迷路的羔羊。就是鲁迅本人,在当时也有“成了散勇,布不了阵”的感觉,呼喊着“新的战友在哪里?”这几篇小说描写的正是当时这种犹如寂寞荒凉的古战场般的社会现实和在这环境中的现实人物。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中国二十年代革命低潮时期,知识分子苦于找不到出路的“多余人”——傍徨者的形象。  相似文献   

19.
孤独感与宗教没有必然的联系,即有孤独的人未必一定信仰宗教。但孤独感的确是一些人皈依宗教的心理根源之一,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正因为如此,孤独问题就成了宗教心理学不能回避的问题。 一 如同难以给幸福感、焦虑感等主观感受下定义一样,给孤独感下一个精确的定义也是比较困难的。简要地说,孤独感是人对自身孤单或寂寞的一种心理感受或体验。人的孤独感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外在的孤独和内  相似文献   

20.
詹姆斯·费尼莫尔.库柏是美国民族文学的开拓者,他在其代表作《皮袜子故事集》中塑造了纳蒂.邦波这一深受美国人民喜爱的形象。这一形象身上所具有的特质后来多次在美国文学的人物形象中得到重现。边疆的拓荒者、文明的逃离者和孤独的硬汉等三类形象身上我们都能找到纳蒂·邦波的原型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