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统购统销政策被认为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最值得人们关注、也是影响最深远的经济政策之一,它主要是由陈云提出来的,但得到了毛泽东的高度赞同和支持。毛泽东之所以赞同和支持这项政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统购统销政策与毛泽东改造个体农民的思路相吻合,即统购统销政策出台的直接缘由是1952年到1953年粮食年度的粮食收购危机,这种危机的背后隐藏着国家与农民的紧张关系,而用合作化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是毛泽东消解这种紧张关系的基本思路之一。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一个农民国度里进行的,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对中国农民文化传统中的反抗精神、农民均平思想作了透彻分析,吸取了正确部分,批判了错误部分,对农民封建宗法迷信心理采取了既有马克思主义坚定原则又富有灵活性的态度,从而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农民文化传统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农民问题理论是毛泽东思想体系中最富有中国特色的独创性内容,这一理论在指导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获得成功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当代中国严重存在的"三农"问题的分析,认为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基本理论仍适用于当代中国国情,并着重阐明了毛泽东农民问题理论对探索和解决当代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西方毛泽东研究领域比较盛行的那种认为毛泽东是农民革命家,而不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对农民的重视决定了他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异端的观点,以成熟的方法论准备和扎实的文献学为基础,对这种观点进行了有理有据的反驳。毛泽东对农民的重视主要是一种战略和策略的需要,毛泽东从未否认工人阶级在革命中的领导地位,毛泽东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农民教育思想初探--兼与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农民进行教育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关注的焦点,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农民教育的物质基础、一贯思想及核心内容,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农民教育思想,对新时期农民教育问题进行了可贵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试论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论述对新农村建设的启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论述科学地回答了农民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农民的局限性以及对待农民问题的科学态度和政策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了一个完备的思想理论体系.在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认真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思想理论,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积极维护和实现农民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全面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不断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7.
论文从毛泽东农民问题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 ;毛泽东农民问题理论的形成过程 ;毛泽东农民问题理论的基本内容 ;毛泽东农民问题理论的历史地位等四个方面 ,概述了目前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8.
农民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力军,农民问题处理得好坏关系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败.毛泽东一生始终关注农民利益,所以在他领导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农民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发挥.二十一世纪前二十年我们能否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关键看“三农”问题能否理顺,而“三农”问题的核心就是农民利益问题,分析了毛泽东惠农思想的内涵,以毛泽东惠农思想为基点,指出这一思想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针对西方毛泽东研究领域比较盛行的那种认为毛泽东是农民革命家,而不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对农民的重视决定了他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异端的观点,以成熟的方法论准备和扎实的文献学为基础,对这种观点进行了有理有据的反驳。毛泽东对农民的重视主要是一种战略和策略的需要,毛泽东从未否认工人阶级在革命中的领导地位,毛泽东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相似文献   

10.
农民问题历来为毛泽东所重视。建国后,毛泽东更加重视农民问题,并就解决好农民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政策尝试。文章着重分析了毛泽东建国后关于减轻农民负担和改善农民生活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大革命期间毛泽东形成了丰富的推进农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主要是:大众化是动员农民实现党在农村奋斗目标的需要;为完成民主革命而进行的阶级意识教育是大众化的首要内容;大众化要以满足农民利益和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为根本方法,以党组织和农会为维系力量,以社会建设为载体.大革命期间是毛泽东农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的萌芽时期.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农民教育思想与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农民进行教育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关注的焦点 ,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农民教育的思想体系 ,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农民教育思想 ,对当前农民教育问题进行了可贵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论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对培养新型农民的指导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前提是培养新型农民,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对于培养当代新型农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要培养新型农民,必须:第一,高度重视农民教育;第二,加强农民的政治思想教育;第三,注重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和科技水平;第四,选择适合农民特点的教育方法.此外,在教育农民的同时满足农民物质等方面的利益等等.  相似文献   

14.
工业化方向是毛泽东提出解决农民问题的突出特征。反思毛泽东的农民观可以得到以下启示,即:农民问题依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工业化方向依然是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农民利益思想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认为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与建设的根本问题,他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生,也可以说是维护农民利益的一生。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始终没有放松对农民问题的关注,并同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相结合。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不断解决中国的农民问题,让农民拥有土地、减轻农民负担、重视农民教育、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等,切实有效地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利益。毛泽东的成功经验对探索和解决当代中国的三农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农民教育是毛泽东农民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他继承马列主义理论的基本成果 ,根据中国农民的实际情况加以创造性的发挥 ,成为具有鲜明特点的农民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17.
在阶级构成"两头小中间大",农民为主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国家里,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和开展民主革命,必须解决的中心问题就是如何发动和领导农民.本文从农民问题角度阐述了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关于这一问题的理论、思想和观点.  相似文献   

18.
建国初,毛泽东为了使全体农民共同富裕起来,从理论角度和现实角度从经济上对农民进行组织化探索,趟出了一条农业合作化的道路。尽管这种探索出现了一些失误,但我们客观地分析这一过程就会发现,它能够为今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引导农民走合作组织道路提供许多有益的借鉴,如发展合作经济组织要把组织权赋予农民,并搞好示范推广;发展合作经济组织要循序渐进,不能急功近利等。  相似文献   

19.
对农民进行教育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关注的焦点,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农民教育的物质基础、一贯思想及核心内容,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农民教育思想,对新时期农民教育问题进行了可贵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中国实际出发,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为指导,成功地进行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使农民休养生息这个问题从根本上得到实现。本文从历史上具有典型意义的农民休养生息思想出发,归纳总结毛泽东农民休养生息思想的内容,探究其产生的渊源,分析其经验教训,为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进行了理性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