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5 毫秒
1.
辽朝部族军战时出征,平时则负责镇戍地方和防御外敌,是辽朝重要的军队系统。学界目前对于部族军的研究取得的成果较为可观,着重突显出了部族军的职能与大体管理架构。然从已有研究看,前贤集中关注部族的镇戍军队,而忽视了部族行军系统,且鲜少提及部族军军权结构问题。进而,部族军事体制与辽朝整个军事体制、国家体制之间的密切联系也就容易被忽视。故在当前文献与学术条件下,有必要通过深入挖掘史料和跨学科知识等途径,对辽朝部族军进行全面研究,以便更深入地理解部族的军事运作,乃至辽朝国家运作等诸体制。  相似文献   

2.
一、北朝屯田的类型及其管理系统要弄清北朝屯田的类型,必须首先明确军屯和民屯的概念。军屯必须具有下列几方面的特征:1.屯田直接属于军事系统领导,以及采用军事化的组织与管理形式;2.屯田劳动者必须是现役军人及其眷属,以军耕田,其中又分为单纯观役军人且耕且守的个兵屯田,和现役军人及其家口在一起的屯田两种类型;3.屯田产品直接为军事需要服务,即直接解决军队的给养问题;4.单纯现役军人的个兵屯田,生产所获全部上缴;带家口以户为计算单位的军事屯田,则采取租课形式。民屯则有其自身的特征,具体表现为:1.民屯不直接璃于军队系统管辖,但不排斥采用军事组织形式编制与管理;2.屯田生产劳动者不是现役军人,只有以户为单位计算的屯田,没有以个人为单位计算的屯田形式;3.屯田收获物不是直接属于军事系统所有,而是属于  相似文献   

3.
在宋代,厢军是役作部队,其职能是代替民夫从事各种力役。由于力役种类的繁多,由此决定了厢军役作职能的繁杂,主要体现为运输物资、兴修水利、屯田垦荒、服务官员与营建修葺。厢军的役作职能与宋代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对宋代社会的正常运转起着决定性的因素。通过出色地履行其役作职能,宋代厢军起到了保障社会正常运转、维护社会安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宋代,厢军是役兵,从事杂役,如修城、铺路、造船等。然而,宋代主力作战部队主要集中于边疆,造成兵力短缺,鉴于此,宋廷不得不赋予厢军以重要的军事职能。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厢军不仅被当成内部主要镇守兵力,执行对内镇压职能,如镇守地方、参与巡检等,还被当做对外防御的兵力,执行对外防御职能,如戍守边疆、对敌作战等。正是通过履行以上职能,从而为维护宋王朝的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在宋代,厢军为从事役作的杂役军,通过履行其役作职能,承担原本由民户来完成的繁杂役作。其役作职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运输物资、兴修水利、屯田垦荒、隶役官员与修葺营建等。这些职能对宋代社会安定具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宋代,厢军是役兵,从事杂役,如修城、铺路、造船等.然而,宋代主力作战部队主要集中于边疆,造成内部兵力短缺.鉴于此,宋廷不得不赋予厢军重要的军事职能.厢军不仅被当作内部主要镇守兵力,执行对内镇压职能,如镇守地方、参与巡检等,还被当作对外防御兵力,执行对外防御职能,如戍守边疆、对敌作战等.厢军正是通过履行以上职能,为维护宋王朝的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北宋初年,太祖、太宗通过简拔厢军精锐、扩充禁军,实现了“收其精兵”的既定目标,消除了藩镇割据的军事基础,改变了厢军这一藩镇旧兵的性质。此后,奉行“祖宗家法”的北宋君臣,在军队建设中,都把厢军与禁军视为一体,不断以厢军补充或升隶禁军,同时又把不合格的禁军兵员降为厢军。尽管厢军、禁军的主要职能不同,但在北宋时期却是紧密相连、互相依存的整体,二者的互动关系,是募兵制条件下北宋兵制的一个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8.
一、北朝屯田的类型及其管理系统要弄清北朝屯田的类型,必须首先明确军屯和民屯的概念。军屯必须具有下列几方面的特征:1.屯田直接属于军事系统领导,以及采用军事化的组织与管理形式;2.屯田劳动者必须是现役军人及其眷属,以军耕田,其中又分为单纯现役军人且耕且守的个兵屯田,和现役军人及其家口在一起的屯田两种类型;3.屯田产品直接为军事需要服务,即直接解决军队的给养问题;4.单纯现役军人的个兵屯田,生产所获全部上缴;带家口以户为计算单位的军事屯田,则采取租课形式。  相似文献   

9.
在“崇文抑武”的大背景下,宋代民众只是将从军当成最后的谋生手段。由于军人社会地位低下,宋军兵源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补充,牢城军就是宋朝为弥补兵源不足而利用罪犯组建的军队,隶属于厢军。与其他番号厢军一样,牢城军除具有基本役作职能外,也具备一定的军事职能,是宋朝主体军事力量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0.
部族军是辽代立国、守国之根本,其兵役制度在部落兵制的基础之上不断完善。辽代部族军具有双重属籍,既属军籍,又属民籍。部族军实行"补役之法",通常自富户当中征发,以"户"的形式镇戍地方,服役无固定期限。部族在役军队所需的粮、马前期需自备;后期逐渐由地方军事机构或政府供给,并无军饷。部族部分人户开始拥有兵役特免权,使得部族之间的等级划分愈加明显,体现出辽代社会秩序的变化趋势。而部族军整体兵役制度的发展演变,实际上暗藏的是统治者离散部落,削弱贵族权力,加强中央集权的大局筹谋。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50、60年代,安徽北部是农民起义军—捻军的主要产生地和主要活动场所,而在其紧邻的中部却成了农民起义军最为凶悍的敌人—淮军的产生地。本文从安徽省特殊的区域环境和皖北皖中地主阶级的不同斗争动向出发,分析了淮军、捻军在同一时期、同一省份紧邻的皖北和皖中地区分别兴起的奇特的历史现象。  相似文献   

12.
新四军是国共第二次合作的产物,它传承和发扬了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和工农红军第四军的铁军精神。对由陈毅原词、集体改词、何士德作曲的《新四军军歌》反映了新四军与两个老四军的历史渊源关系进行了探索分析,对其所表现出来的铁军精神作了归纳、概括和提炼。  相似文献   

13.
军歌是歌曲体裁中的一种.创建于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工农红军,军歌是其军事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从红军军歌的产生背景、音乐来源等方面,探讨红军军歌的形成及其衍变过程.  相似文献   

14.
东北抗日联军后期与苏联远东军建立的相互支援与合作的关系,是当时国际形势下双方反对共同敌人的需要.东北抗日联军与苏联远东军在互相合作的情况下,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东北抗联的独立领导,在反攻东北以及解放东北的斗争中做出了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5.
清末新军以北洋新军和湖北新军实力最为雄厚。但后者中的革命士兵倒戈打响了辛亥首义的枪声,前者成为袁世凯威逼清室、胁迫革命的私人工具。从袁世凯、张之洞的个人因素来看,袁、张不同的练兵动机导致了迥异的治军之道,进而形成两军相去甚远的内在素质,最终决定了两军不同的政治取向。  相似文献   

16.
约公元前1066年的西方周族,在经过先前周文王的苦心经营后,由一个蕞尔小邦发展成拥有数十万大军的强国,为灭殷帝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武王继位,在孟津观兵之后二年,这时期的周族已在政治上,军事上都取得了能与殷帝国抗衡的优势后,从而发动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战”(即“武王伐纣”之战)。当时跟随周方参战中的巴、蜀二国不仅参战人数众,而且还是周方作战的先头部队,在大决战的关键时刻,巴蜀之师以威武,勇猛之气势压到了对方。  相似文献   

17.
湘军平定太平天国的事功在湖南绅士中激起了一种“湘军情结”。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湘军志》的编修及其被毁版,与这种“湘军情结”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湘军志》被毁版,也反映了湖南绅士的“正统湘军观”。  相似文献   

18.
争取敌伪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新四军在安徽抗日根据地通过建立敌军工作部门,开展对敌伪宣传,建立日本人反战同盟,争取瓦解敌伪军,优待俘虏,打入敌伪内部等手段开展对敌伪工作.新四军在安徽的敌伪工作具有机构健全、业务水平高、形式灵活多样、开展面广、针对性强、效果明显等特点,通过敌伪工作的开展,为新四军解决了物资和交通上的困难,保护了一批干部,争取了敌伪的反正,加速了敌伪的瓦解和抗战的胜利.  相似文献   

19.
论新四军铁军精神的源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军精神是新四军在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战斗精神和战斗品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井冈山精神是铁军精神形成的思想文化源泉;异常险恶的革命斗争环境是铁军精神产生和发展的特殊条件;以叶挺和陈毅为代表的新四军高级指战员群体和众多新四军将士是铁军精神形成和发展的人脉渊源。  相似文献   

20.
军用标语是我军重要的宣传形式,具有时代性、鼓动性和集体性特征。军用标语不仅具有宣传功能,而且具有环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