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固有词语的时尚用法是语言发展变化中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 ,表现为固有词语语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变化 ,其形成和发展有着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 ,并与社会群体的言语交际心理和语言自身的因素相关联。固有词语的时尚用法从整体上有着积极的作用 ,但其对语言、对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时尚词语的传播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在语言传播过程中,时尚词语变异后的表达内蕴非常丰富,一是为了追求一种新奇的表达效果,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二是通过使用别字、字母词、数字词以及改造旧词、使用图形符号等方式,表达难于用语言直接描绘的精神世界,这样既丰富了现代汉语词汇,又可意会其中的各种微妙的心境情绪。但部分词趣变异的被游戏化、表义不明确且停留于浅表的新词语,容易造成汉语系统的内部混乱,应该通过引导和规范语言,进一步促进语言文字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区别词"男"、"女"与中心词语的搭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别词“男”、“女”和中心词语的搭配是有选择性的 ,有几类词语因其语义侧重点不是性别特征 ,不能与区别词“男”“女”搭配。能否与区别词“男”“女”搭配 ,这是汉语词语表现出来的一种语法的“性”。这种搭配能力的有无和高低 ,取决于社会心理和语言使用习惯 ,而且可以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4.
新词语“破防”兴起于游戏领域,意义来自“突破心理防线”。“破防”这个词语活跃的意义有三个:在游戏领域中指破除对方防御;突破防线;形容内心受到极深的触动。“破防”新义的产生,隐喻是最重要的推动因素。表示感动义的“破防”常常伴随积极正面的事件出现,是新词语对社会文化的直接反映。缩略词语表现出新的特点:谓词性缩略语增多;缩略语形式多样化。缩略语的形成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5.
词语的理据与英语网络新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语的理据(motivation)指的是事物和现象获得名称的依据,说明词义与事物或现象的命名之间的关系。英语词语的理据类型一般分为四种,即语音理据、形态理据、语义理据和词源理据。英语网络新词是网络时代社会进步、语言发展的产物,它在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体现了英语词语的理据性。  相似文献   

6.
时髦词语是词汇中的活跃部分,但学者们对它大多持否定态度。本文介绍了英汉两种语言中目前最常见的一些时髦词语及其构词方法,讨论了时髦词语的发展趋势。时髦词语反映了语言的变革,帮助人们了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宗教的复兴造成宗教词语的再生。在大众传媒语言中宗教词语并没有局限在其原始意义上,而是突破了自身"狭窄"的使用范围,大量地进入社会生活中。在俄罗斯大众传媒语言中使用宗教词语,最初是使用它的本义,进而大量使用其具有修辞功能的转义。此现象说明宗教词语带有鲜明的否定评价色彩。  相似文献   

8.
名词性结构“泛化”是汉语词语发展过程中一种十分普遍的语言现象,本文试图从语言发展与心理机制的角度通过比较分析去阐述其本质,以期能够更加规范化、合理化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固有词语的时尚用法是语言发展变化中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词语的色彩意义对词语的用法起一定的决定作用。"遭遇"一般用于贬义,近来,它的非贬义用法、褒义用法在报刊、书名中屡有出现。而"感冒""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尚用法也突破了词语本身感情色彩的限制,既有贬义用法,也有褒义用法,即"褒贬同形"。  相似文献   

10.
在英汉语言的众多构词法中,谐音构词法起到不可替代的奇妙的作用并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喜爱。英汉时尚词语谐音化趋势丰富了现代语言文字的表达形式,不但符合语言经济的原则,也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了语言文化与快速经济发展不同步的问题。它的特殊作用是不容忽略的。  相似文献   

11.
“门”族网络新词及其折射出的社会文化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震惊世界的水门事件之后,"门"族新词凭借着互联网的传播优势,成为又一颇具势力的网络新词族。本文旨在探求"门"源及"门"义的过程中揭示"门"族网络新词的衍生机制及所折射出的社会文化心理,同时进一步推动新词新语特别是汉语外来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吧"族外来词是现代汉语的新生词汇,它们时尚新颖,生命力强。从模因论的视角来看,"吧"族外来词作为强势语言模因的简洁性、非常规性和劝说性等特点,促进了生态视阈下的语言多样性。从生态语言学的视角分析"吧"族外来词的模因属性,"吧"族外来词的适用范围不应超出它的生态范畴,应合理估计它们作为强势模因的力度,避免因滥用这些词汇而造成不良的语言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13.
新词语是新时期以来语言生活中的重要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特别是对外交往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事物、新观念,致使人们的社会心理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其中大众的追求富裕的心理、经济简练的心理、新颖的心理、高雅的心理以及个性的心理是社会的主要心理。在这种情况的影响下,新词语大量涌现。为了准确地理解新词语和正确地运用新词语,我们选择从社会心理的角度去研究新词语的产生和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各类新词语大量产生并广泛流行,"打"字头新词语就非常丰富,且分布在多个领域,它们在结构、用法等方面均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以《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的"打"字头新词语为对象,从词语来源方面对其进行研究,从中可以看出现代汉语词语演变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分析了英语词歧义的几种表现形式 ,即含糊词、时兴词、复合词、浮华词、交替词和美称词。  相似文献   

16.
段兴臻 《东方论坛》2011,(2):75-77,84
随着社会发展,以"黑客"、"博客"为代表的"客"族新词得以产生与发展。"客"族新词的形成理据可以分成内部理据和外部理据两个部分。其内部理据包括词源理据、语义理据和形态理据三个方面,外部理据主要是指社会文化理据,同时也与人们求新求异的社会文化心理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7.
现代俄语因其所载蓄的现代俄罗斯文化各个层面上的一系列剧变而出现了大量表示新事物、新现象、新概念的新词。其中众多的外来词及新词构成中的外来词素的活跃与时尚是现代俄语新词构成的一大特色。本文尝试从俄罗斯民族心理上的西化情结对现代俄语新词构成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8.
时尚“哥”族新词及其社会文化心理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尚“哥”族新词由“哥”前面成分语义的获取导致其语义特征发生变异和泛化,从亲属或社交称谓,演变成人际交往中对男子极具戏谑、个性化特点的时尚化指称。“哥”族新词的涌现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汉语词汇,是一种以语言形式为载体的社会文化现象,反映了人们从众模仿、追新求异以及追求个性化的社会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