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市场基准利率Shibor的基准性检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中国利率"双轨制"的特殊情况,就目前并存的官方基准利率与市场基准利率进行定性分析,结果显示市场基准利率明显优于官方基准利率,具有更强的基准利率特性.定量比较中国现有的三种市场利率后,发现短期Shibor在形成机制、基础性、稳定性、相关性和对其它宏观经济指标影响等方面总体优于短期银行间债券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和短期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中长期Shibor则在期限、交易市场、相对随机性等方面远远优于中长期的银行间债券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和中长期的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因此,Shi-bor拥有的基准利率特性最为全面,适合成为中国的市场基准利率.  相似文献   

2.
我国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是当前货币市场具有指导性意义的短期利率之一。本文在分析各期限回购利率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构建虚拟变量模型、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刻划回购利率对同业拆借利率和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各期限回购利率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在央行不同的基准利率调整区间,回购利率对同业拆借利率有不同影响;短期内,回购利率的变动对广义货币供应量有强烈影响,但长期的影响则较短期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3.
随着资本市场的深化发展,加之经济与金融的全球化使得传统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已日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利率微调"的优越性却在越来越多的国家的实践中得以体现。上海银行同业拆借利率(SHIBOR)正式全面实行,标志着我国基准利率的雏形的形成,这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由数量型向价格型的转变创造了条件,这也意味着,我国央行的金融宏观调控措施将更精准有效,为此,利率微调对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控功效将会愈来愈明显。  相似文献   

4.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否畅通决定了金融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效果.基于预期理论与流动性升水理论,分析了国债市场在利率传导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以基准利率对不同期限国债利率的影响程度、时滞和持续性为衡量标准,运用我国2006—2019年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和美国1982—2008年的联邦基金利率(FFR),实证分析了中美两国国债传导的有效性.研究发现,SHIBOR和FFR均对不同期限的国债利率有显著影响,但SHIBOR的影响明显小于FFR.同时,我国国债利率对基准利率的脉冲响应水平和持续性低于美国.此外,对长期国债利率预期因素的分解结果显示,我国基准利率对短期国债利率预期的影响弱于美国.研究结论表明,我国国债市场在利率传导机制中发挥了一定的效果,但仍然弱于美国.适度增加国债市场体量、提高短期国债的发行规模和频率、改变当前国债市场的分割状态、改善投资者结构和做市商制度有助于提高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5.
银行间债券市场7天回购利率是我国货币市场的基准利率。通过构建ARIMA(2,1,2)-GARCH(1,1)模型拟合7天回购利率的波动特征。结果显示,7天回购利率呈现右偏、厚尾和非正态的分布形态。波动具有集群性、持久性且呈现出均值回复现象。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尚未实现弱势有效。  相似文献   

6.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作为我国培育中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对金融资产定价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研究利率与股票价格及其波动的相互影响关系,有助于加快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和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完善。通过建立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与股票价格间关系的VAR模型,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等分析工具,实证研究Shibor与股价间的短期动态关系,得出的结论是:在短期中Shibor对股票市场具有显著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具有时滞性及时效性。为了更好地发挥利率作为货币价格以及股市作为资金集散地的这种互动的作用,建议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快存款利率市场化步伐;进一步完善股票市场运行机制,发挥股市政策传导作用;加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7.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基准利率的确定是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前提,2006年推出的SHIBOR是央行培育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尝试,其近些年作为基准利率的地位也逐步得到了巩固.本文试图从基准利率选择的原则出发,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并采用计量模型对SHIBOR作为我国基准利率的可行性进行了实证分析.文章认...  相似文献   

8.
利用我国相关月度数据构建半参数全局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货币政策、经济波动与房地产价格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1)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和信贷规模的扩大对房地产价格和经济波动产生正向影响,且对高房价区域的房地产价格影响最大。(2)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对社会消费和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产生正向影响,且对低房价区域的影响最大。(3)利率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呈显著的非线性关系。整体上,当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处于较低区间时,提高利率并不能抑制房地产价格上涨;当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处于较高区间时,提高利率能够显著抑制房地产价格上涨。  相似文献   

9.
SHIBOR市场利率期限结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2006年10月8日~2008年10月9日间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市场的日数据,利用单位根和协整检验对预期理论对于利率期限结构不同部分的适用性差异进行了研究,发现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系统存在两个随机趋势,即短端利率的波动趋势和长端利率的线性漂移趋势,因此预期理论对于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市场的利率期限结构整体上是不适用的,但是对于期限结构的短端和长端则分别适用。在此基础上,分别对短端利率和长端利率两个子系统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以刻画其动态特性,发现货币政策的效应沿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期限结构衰减,从而会造成收益率曲线产生非平行变动,甚至扭曲。此外,还发现隔夜拆借利率的动态特性表现出背离长期均衡关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我国国债市场化改革与市场基准利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准利率是金融市场的核心,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速度的加快,市场基准利率的确定成为一个令人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国债利率充当基准利率的客观机理分析了国债市场利率成为利率市场化中最佳基准利率的必然性,指出目前我国国债利率具备了成为市场基准利率的基本条件,但国债利率要真正成为基准利率,还必须在实践中进一步夯实基础条件。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具体措施:完善国债一级市场;逐步推出国债创新产品,提高国债市场流动性;扩大国债发行规模,加大国债发行计划性和透明性;扩大一级交易商参与主体等,以实现国债利率的基准化和市场化,加速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1.
中国金融市场基准利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参照国外金融市场确定基准利率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在中国目前管制利率下,以无风险、市场化和反映整个社会资金供求为标准,衡量并比较了金融体系中各类利率承担基准利率地位的合理性,提出了以银行间市场回购利率作为短期利率的基准,并对利用银行间现券市场的国债到期收益率作为长期基准利率提出了建设性构想.  相似文献   

12.
构建包含预期因素的银行间利率向银行存贷款和债券利率的传导机制,运用NARDL模型实证检验中国、美国和欧元区的利率传导效率。结果表明:即期银行间利率向市场利率谱系的传导效率取决于其对未来银行间利率预期的传导效率;中国银行间利率向短期贷款和国债利率的传导效率与美国、欧元区相似,但向中长期贷款和国债利率的传导效率相对较低,部分利率传导存在短期正向非对称性。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中国银行间利率对未来银行间利率预期的影响衰减较快,是中国利率传导效率偏低的原因之一。建议增强即期银行间利率对未来利率预期的影响以提高利率传导效率,具体措施包括降低银行间利率的波动性、提升银行间利率传达货币政策意图的能力和对未来利率走势进行前瞻指引等。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民币利率管制可以分为严格管制和非对称管制两个时期.在此期间,利率管制扭曲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两个市场,成为引发银行业暴利、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民间借贷危机等诸多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利率管制扭曲效应的矫正亟需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然而当前银行法律制度中利率管理规则存在基准利率界定错位、监管部门权力泛化以及管制目标不清等缺陷,无法适应利率市场化环境下的利率管理要求.应当重构银行法的利率管制规则,明晰基准利率的内涵和外延,约束政府利率管制权的边界,转变利率监管目标和方式,推动存款保险、金融市场准入、金融机构破产等配套制度出台,并按民事和商事不同性质明确超过一定利率限度民间借贷行为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4.
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静态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率期限结构分析是资产定价、金融产品设计、保值和风险管理、套利等的基础。随着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以及利率市场化改革,研究国债的利率期限结构,为资金市场提供具有普遍参考价值的利率,是当前的重要研究课题。以上海证券市场国债交易数据为基础,运用息票剥离法和样条估计法来分析国内国债利率期限结构,可得出如下结论:收益率曲线呈向上倾斜;国债收益率偏低;利率期限结构符合流动性理论;缺少浮动利率债券。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基于GARCH模型的事件研究法,分析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连续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对股票市场的传导效应,研究股票市场对利率调整政策的反应速度和反应强度,检验股票市场的有效性,进而探索运用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等货币政策管理股票市场风险的效力。实证结果表明,股票市场多次对利率上调呈利好反应,其原因可能与政策公告被股票市场投资者预测到有关。但利率调整目标的累积效应日趋明显,对股票市场过快发展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各国经济体制的健全,利率市场化作为金融自由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实行的是一种高度集中的利率管制体制和低利率政策。1978年虽然开始了经济市场化改革,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为了满足经济快速发展以及稳定金融体系的需要,我国一直对利率予以严格的管制。目前,我国正在进行金融体制的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其必然性,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问题进行讨论,首先讨论利率市场化在我国的实行的必要性,进而分析其对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最后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发展方面,提出个人的几点拙见。  相似文献   

17.
浅谈利率市场化的利与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率是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市场化是在中央银行基准利率的前提下,由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共同决定的。管制利率已不适应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近年我国正逐步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要顺利推进市场化的进程,就必须充分认识利率市场化的内涵,了解利率市场化给经济带来的好处,同时认真分析其带来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8.
基于VAR模型的Shibor渠道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金融市场的实际数据,在短期Shibor更具有金融市场基准利率功能的假定基础上,通过建模实证Shibor与央行货币政策工具之间,以Shibor为中介传导货币政策信号的能力。同时,文章利用VAR模型,将Shibor与商业银行业务进行了联合估计,表明Shibor与商业银行业务的利率定价具有传导关系;并量化测量这些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利率与债券市场之间的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关系,指出了利率市场化政策会影响债券市场的供求关系、收益率期限结构、市场结构和功能,同时提出了完善债券市场结构化功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