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期刊作者与编辑应增强著作权保护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期刊领域违反著作权法的情况仍较普遍。从期刊作者方面来说,主要有署名不规范、引用不当及一稿多投等;从期刊编辑方面来说,主要有修改不当、不按稿约要求处理来稿和少发或不发作者稿酬等。期刊作者与编辑都应加强学习著作权法中的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强著作权保护意识,维护自身利益。  相似文献   

2.
学报编辑工作中的著作权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报编辑工作中存在着著作权保护问题,一是有责任保护作者的著作权,二是有责任保护作者在学术论文中使用的他人的著作权。为此,编辑在工作中应严格执行著作权法有关规定,并要求作者规范学术论文的写作  相似文献   

3.
《著作权法》实施一年来,对于作者权益的保护、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起到重要作用。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在我国高校学报界,对于《著作权法》的重要性与严肃性认识不足,未能很好地贯彻执行《著作权法》。在编辑实践中不是积极依据《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对学报工作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革,把《著作权法》的颁布与实施当成是改进学报工作的契机,而是仍按过去框框办事,以《著作权法》中一些原则规定为依据,来注释学报编辑工作中的做法,似乎《著作权法》就是根据这些学报的作法来制定的。显示出了我国高校学报在贯彻执行《著作权法》过程中被动的一面。我们认为,高校是作者密集之地,学报作为一种生产期刊,应该在保护作者权益,促进知识传播方面作出自己的努力,还《著作权法》以严肃性和权威性,以更好地发挥高校学报在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著作权法视野中的高校学报编辑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报编辑工作存在许多与《著作权法》相违背的地方,也存在对该法的误解与曲解,并且这些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解决以上问题关键在于依法办刊,而依法办刊,关键又在于编辑要增强著作权法意识,敢于和善于将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5.
论学术期刊编辑的著作权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颁布和实施,对我国学术期刊的健康发展和学术活动的规范运行起到了重要的法律保证作用。学术期刊编辑应当深刻学习领会著作权法,强化法律责任意识,并在审稿、编辑加工、校对等编辑工作的各个环节认真贯彻执行之,以维护刊物声誉,保护作者权益。  相似文献   

6.
作者与编者的和谐关系成为维系期刊正常运转的重要因素,作者应约或自发地把稿件寄给杂志编辑,意味着允许以出版的方式使用作品,即编辑享有出版权。与此同时,编辑亦须依据著作权法,维护作者的正当权益,否则,如果侵犯了作者的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作者会对面目全非的稿件怨气冲天,编者也会因此牢骚满腹,可见,期刊编辑修改稿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编辑的权力需要受到制约。  相似文献   

7.
学报编辑侵犯作者著作权的几种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高校学报领域存在着侵犯作者著作权的现象 ,编辑部及其编辑对学报论文的著作权归属不明晰 ,导致对作者的修改权和经济权的侵犯 ,如不征得作者同意 ,对作品进行实质性修改 ;擅自不支付稿费 ,或者随意降低稿酬标准 ;不按《著作权法》规定尽编辑的告知义务等。学报编辑应增强法律意识和加强著作权法知识的学习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避免导致可能的道德或法律纷争  相似文献   

8.
高校学报对《著作权法》认识模糊,导致一些侵权现象的发生。本文依据编辑流程分作者投稿与约稿、编辑加工与审稿、出版三个部分分析易出现的著作权纠纷现象,同时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是知识产权三大法律之一,本文对编辑的著作权法意识及其在实际工作中如何确立这种意识的几个重要方面,进行了探讨,并阐述了对于作者,对于编辑,对于作品所应持有的正确观念及品质。以期达到更好地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促进高校学术刊物向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学术期刊作者与编辑违反《著作权法》情况例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学术期刊领域违反《著作权法》的情况仍较普遍。从作者方面来说,主要有署名不规范、引用不当及一稿多投等;从编辑方面来说,主要有修改不当、删减过多及不按稿约要求处理来稿等。学术期刊作者与编辑都应加强学习著作权的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强著作权保护意识,维护自身权益。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电子出版物受著作权法保护的理论基础 ;系统地总结了电子出版物受法律保护的方式及存在的问题 ;论证了我国修改《著作权法》,制定一部《出版法》,将有关编辑和出版方面的规定划出《著作权法》而纳入《出版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著作权法与编辑权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著作权法与编辑权益石潇纯颜小冬(娄底师专)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编辑作为知识和信息的收集者、文化的传播者,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编辑的认识往往存在较大的误差。在尚未成名的作者眼里,编辑是对稿件操生杀大权的“...  相似文献   

13.
浅谈学报编辑加工的法律权限与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于1991年6月1日起正式生效,它规定了著作权人及编辑出版者的有关法律权利与责任,对于繁荣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与科学,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有重大意义。《著作权法》涉及面广,给我们的学报管理工作和编辑人员提出了许多新课题,现就学报的编辑加工的法律权限与法律责任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求增进对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著作权法仅规定了视听作品首次使用的付酬问题,而未明确规定视听作品二次使用的付酬问题。最新公布的著作权法修改草案引入了视听作品二次使用的付酬制度。该制度有利于保护原作作者、编剧、导演、作词、作曲作者及表演者的利益,但不利于保护制片人的利益,对电影产业的发展会产生一些消极影响。我国著作权法在引入视听作品二次使用付酬制度时应当慎重考虑。对于原作作者、编剧、导演、作词、作曲作者及表演者要求分享报酬的要求,可以由当事人通过协议解决。协商不成,由法院审理决定。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著作权法>的解读表明,法人不仅享有著作人身权,而且具有多种取得方式.国外主要著作权法虽缺少类似的明文规定,但实质上对法人享有著作人身权同样持肯定的态度.在法人著作人身权问题上,我国<著作权法>与国外主要立法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只是在立法思维方式上存在着某些差异.为了完善法人著作人身权制度,我国<著作权法>还应从著作人身权的可转让性、法人作者和职务作品的成立条件、职务作品中作者与法人的利益平衡等方面进行适当完善.  相似文献   

16.
联合国第三届总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宣称:人人对由于他所创作的任何科学、文学或艺术作品而产生的精神的物质的利益,享有受保护的权利。在世界上170多个国家中,绝大部分国家,包括我国,也都制定了《著作权法》,从法律角度保护作者的权益。作为受著作权法保护范围之内的学术论文,当然在受保护的范围之内。于是,编辑工作者在编辑出版工作中。如何在保护其著作权的基础上,行  相似文献   

17.
期刊编辑与著作权法刘红薇著作权即版权,指著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科学作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作者的精神权利(人身权);另一个是作者的经济权利(财产权)。自从1886年在伯尔尼举行的一次国际会议上通过的国际著作权协议,即《伯尔尼公...  相似文献   

18.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单位作品制度,其构成要件存在问题,对"意志"的界定不清,对"责任"的规定没有实质意义。单位作品制度的立法目的并没有在单位作品制度中得以实现,反而在著作权法体系内产生了体系冲突,如与特殊职务作品的难以区分,法人作为精神权利主体的困惑。有必要在著作权法第二次修订对该制度进行重构,将其与十分类似的特殊职务作品、委托作品融合,将著作权的归属确定为财产权利归单位或委托人,精神权利归作者,这样的制度设计既实现了单位或委托人的利益,又保护了作者的权利。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 ,投寄期刊的稿件自投寄之日起 30日内没有接到采用通知方可另投他刊 ,期刊另有约定者除外。但是由于作者和编辑部双方的原因 ,一稿多投或一稿数发时有发生 ,而人们往往责难投稿者。问题之关键是学术期刊应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办事 ,建立健全规范化的用稿制度 ,保障作者的合法权益。首先编辑部收稿后立即以书面形式与作者约定“稿件已收到 ,在未接到敝刊稿件处理通知情况前请勿再投他刊” ,建“边收边审”的审用稿制度 ,尽可能在 3个月内将稿件处理意见告知作者(当然与作者约定后不受此限限制 ) ;作者应严格按《著作权法》的规定 ,遵守学术期刊编辑部的约定 ,在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前不再将该稿另投他刊。  相似文献   

20.
结合工作实践,论述了著作权法在编辑加工中的指导作用,并对寻找既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又保证编辑加工主体自由的最佳契合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