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1 毫秒
1.
人文教育与大学德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大学生人文教育是我国当代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中具有深远影响的一件大事。人文教育是有关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健康发展的人文素养的教育。尽管人文教育与大学德育的内涵并不完全相同,但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水平是大学德育和人文教育的共同目标,而且人文教育为大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文化素养基础;加强人文教育拓宽了大学德育的视野和内涵,开辟了实现大学德育目标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不容乐观,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亟需提高。本文从5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实现人文素质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3.
提高汉语素养和运用能力,是关系中华民族振兴的大事。母语的学习应该是终生的。汉语言文字具有"工具性"、"应用性"、"审美性"和"人文性"的本质特性,要求受教育者具有"会读"、"会讲"、"会写"、"会审美鉴赏"的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教育的根本任务。然而,审视我国当今大学的语文与写作教育,不少语文教育家则认为目前仍遭遇着汉语"...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当代大学教育的核心,其成效如何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形象和竞争力。本文从人文素质的内涵、人文素养产生的差异原因和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途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进一步说明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以感恩教育作为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切入点,分析产生大学生人文素养差异的主要因素,并论述了高校辅导员怎样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帮助大学生成人、成才,这些都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人文和科学都是大学教育的组成部分,加强工科大学生的人文教育不仅有利于其知识结构的完善和人文素养与科学素质全面协调发展,而且关系到社会的价值导向,甚至对强化民族认同和传承民族文明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工科大学生人文教育现状与需求的调研分析发现,工科大学生对自身的人文素养评价不高,存在严重的重理工、轻文史的思想,且对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不够积极。而现有的第二课堂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需求,学校人文素养教育的合力作用暂未形成。因此,必须通过建构素质拓展学分体系中人文教育活动模式和素质拓展学分工作运行保障体系来构建素质拓展学分体系下的工科大学生人文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当前的“汉语危机”现实出发,通过对大学校园的汉语言规范使用状况研究,显示了当前大学生汉语言表达能力的薄弱。揭示出提升大学生母语能力与提高人文素质和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密切关系,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汉语言能力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当前的“汉语危机”现实出发,通过对大学校园的汉语言规范使用状况研究,显示了当前大学生汉语言表达能力的薄弱。揭示出提升大学生母语能力与提高人文素质和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密切关系,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教育由于市场因素的作用而偏重专业性知识的教育,忽略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提倡大学生成为人类文明交流的开拓者,有利于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也有利于大学精神的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9.
文章运用现代教育研究理论,分析了人文素质教育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并就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培养中应突出的人文素质教学内容,在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和提高师资队伍水平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加强人文教育,人文素质、人文精神,已成为当今教育中一个热门话题。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是人类历史发展中同等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两大因素。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现代思想和观念的体现,现代大学的教育理念应该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最佳教育,其核心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以创新为基础,坚持并达到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统一。高校历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人文精神的创造、融合、升华的重要阵地。本文着重探讨了人文教育的内涵、人文教育在高校中的定位和如何实践大学生人文教育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国学经典教育能够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伦理和人格修养,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心理防御和调节能力,让大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财经类高校领导在理论上要认识到国学经典教育在本科教育中的重要性和意义,重视国学经典教育,并在具体政策上实施正确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大学一定要有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所培养的学生理应具有中华文化气质和文化底蕴。利用中华文化尤其是儒学沃土中蕴藏着的丰厚资源,采用学游结合、寓学于游的教育方式,积极而有效地开展中华文化本根教育,以利于大学生人格完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件富有远见并带有根本意义的大事。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儒家文化寻根之旅"为案例,对大学生游学活动进行总结和审视,以期对完善当今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大学生素质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形势下影响在校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心理脆弱、个性差异大、人文精神欠缺等方面,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加强教师的表率作用以及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可使在校大学生在思想道德、人文素质及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切实提高。  相似文献   

14.
当前大学生人文素质缺乏主要受到培养目标偏离、人文教育淡化、精神生活贫乏和社会道德滑坡的影响.文学欣赏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是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文学欣赏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具有提升审美能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和丰富校园文化内涵的作用.因此,要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文学欣赏课程教学、充分发挥其潜在育人功能来增强文学欣赏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文学教学注重大学生的情感教育、挫折教育和人文教育,从而能很好地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不断地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大学生的内在品质,以提高他们克服困难的决心、信心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同时在传授人文知识的基础上.应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的进取精神,以逐步完善大学生的人文个性.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直接法”、“交际法”等教学法有助于解决在中国学生中广泛存在的“哑巴”英语问题,但也产生了一些弊端,在外语教学中适当利用母语有助于克服这些问题,对外语教学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首先,把母语和外语进行对比,使学生对外语的理解更透彻,更深刻。其次,学生的外语基础良莠不齐,在大学的外语教学中适当的使用母语可以起到兼顾较差学生的作用。第三,外语教学中,教师在讲解抽象的语法概念或词义时,适当利用母语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对于大学生来讲,翻译能力也是英语学习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教学中适当使用母语,能够提高学生在外语和母语之间转换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17.
体育选修课教学也成为高校体育教学中最活跃的一部分,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开设体育欣赏课对于培养学生体育意识、提高自我审美意识、树立团队协作意识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合肥市8所高校的体育教师及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从理论角度分析了合肥市高校素选课程中开设体育欣赏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通过对体育教师、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后,得出相关结论:体育欣赏课对提高大学生的美育有很大帮助,可以满足学生对美的渴望,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一个重要措施,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今天,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是一个值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予以高度关注的问题。从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现状入手,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这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完善大学生人格内涵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大学语文与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语文课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在部分高等学校开设以来,目前在全国的普及已成燎原之势。这是因为它能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文精神、突破单一的思维定势、学习古代的科学技术、提升母语的表达水平、促进中外的文化交流、抵御外来的文化侵略,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学生成为高格调、高品位、高情趣的民族精英。  相似文献   

20.
教师教育是培养教师的关键环节,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源头活水。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国家和社会对幼儿教师的人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而言,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对增强自身竞争力,对提升学前教育质量至关重要。研究采用问卷的方式对大庆师范学院256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社会生存能力相对较高;个人生存能力中人际交往、行为习惯和自理能力较弱;家庭生存能力中,关爱家人、安全意识和家务劳动需要强化;集体生存能力中归属感较弱。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现状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文章从重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课程的建构、打造具有高水平人文素养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队伍、利用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熏陶、改革学校评价方式,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家庭和社会共同培育等方面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提出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