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关联理论对人类的交际行为具有普遍的指导性,其关于话语理解的论述同样适用于相声言语幽默的理解。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运用关联理论的认知语境、语境效果、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等主要概念对相声言语幽默的理解和认知过程进行分析得出:相声幽默言语是一种特殊的最佳关联性话语,对其的深入理解离不开特定的认知语境和语境效果的层层递进,同时也是一个最大关联向最佳关联转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言语幽默的语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作原则、前提和关联理论是语用学研究中的重要范畴。幽默话语对“合作原则”中的四准则有意无意的违反常常会产生幽默 ;前提理论中声言向前提的转换以及前提的可撤销性也解释了幽默的产生过程 ;关联理论在其框架下分析了交际双方发出和接受幽默话语的双向交流过程。由此 ,运用合作原则、前提和关联理论来解释幽默的致笑机理 ,就为理解、欣赏和创作言语幽默提供了语言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以语用学中Speber和Wilson所提出的关联理论为框架,从认知角度来解释幽默话语。指出理解幽默话语是人们通过对已知信息推理的不断修改与重考而找到最佳关联——幽默的真谛。同时因读者在理解时付出更多努力而获得补偿——开怀一笑。并以此为基础对传统幽默——中国相声进行分析研究,指出其幽默根源在于错误推理的表面合理性,即说话者选择的最佳关联与听话者心中的最佳关联产生鲜明的对照和冲突,旨在探求关联性和幽默之间的关系,以期待对言语幽默有更好的理解和欣赏。  相似文献   

4.
幽默言语是人类日常话语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语言交际形式,对幽默语言研究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了解幽默言语的认知心理过程可以帮助读者正确、完整并且深刻地理解幽默话语的内涵。本研究在认知语言学的大框架里,以幽默语义脚本理论为基础,结合关联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对幽默言语的生成及解读过程中的心理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幽默作为广告中一种较为常见的语言艺术手段,一直受到广告制作者青睐。为了能深入了解广告幽默语言,本文尝试概括其主要特征,用Coulson等的框架转换理论和Sperber&Wilson的关联理论对广告幽默话语的理解过程进行语用分析。语义跃迁和最佳关联有机结合为接收者理解和接受幽默广告提供了强有力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幽默话语翻译是一个明示——推理的交际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语际间的阐释过程和寻求最佳关联的动态过程。笔者试从关联角度入手,通过有代表性的例子,对汉英言语幽默的理解进行分析研究,希望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的读者们能真正分享原汁原味的幽默。  相似文献   

7.
以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为依据,从语用和认知的角度出发,对英语幽默话语的理解与认知语境、发话者的意图与受话者的推理的关系进行分析,以促进人们对幽默话语特有的语用效果的领悟。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语言研究者从认知语言学的各个理论对言语幽默话语进行分析,但是言语幽默的认知研究对幽默话语的解释描述存在不足。信息标识与关联理论的结合对幽默话语进行解读,一方面把受话人分为话语文本内和话语文本外两个层次,确立不同层次的受话者的推理语境效果差异,对幽默话语提供丰富的解读。另一方面,幽默文本中信息标识可以促动"推理重启",在信息标识的观照下,以关联理论对幽默话语进行认知解读,就可以揭示幽默话语文本的接受主体在推理的语境效果差的张力中完成对幽默的审美活动。  相似文献   

9.
语用与幽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默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从关联理论方面分析,交际双方发出和接受幽默话语是一个双向交流过程。幽默话语独特的艺术效果和交际价值,决定了幽默话语不仅是必然的,而且是要讲究方法的。  相似文献   

10.
英语会话笑话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笑话是指幽默的话语。本文着重对英语书面会话笑话的分析。从结构上看 ,一则话语只要具有能产生幽默效果的关键语句即成笑话 ;笑话中人物对“合作原则”四准则有意无意的违反常常产生幽默 ;关联理论对会话笑话中幽默的理解过程具有较强的解释力 :一方的已有假设与另一方提供的新信息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产生在前者看来是最佳关联的推理 ,而后者的另一个新信息表明前者推理的错误性 ;推理的错误性是幽默的根源。  相似文献   

11.
认知语境观揭示了生成和理解话语的认知心理理据。从认知语境角度出发,探讨其对幽默语义的理解和幽默言语的推导过程,从而得出:认知语境制约着幽默言语的理解,同时幽默言语的解读也依赖于认知语境。  相似文献   

12.
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幽默言语阐释及其英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关联理论的视角,阐释了幽默言语及其翻译,特别是英译的问题.回顾了关联理论的基本观点并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分析了幽默言语的发笑机制.指出幽默言语翻译者的首要任务就是使译文最大限度地在相关方面与源语趋同.译者在进行幽默言语的翻译时,应以关联原则为取向,努力在关于目的语的认知结构中储存、提取与源语相应的幽默效果生成方式,尽己所能地使源语发出者的幽默信息与目的语接受者对幽默的期待相吻合.  相似文献   

13.
预设理论是语言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言语交际活动中。作为特殊的言语交际形式,方言幽默又与普通幽默不同,它更多地与本土文化相联系,具有地域性特点。因此,预设理论的应用相应地更加复杂。文章将以方言幽默为素材,深入分析预设理论的应用,并在理解预设理论的基础上探讨方言幽默话语生成原因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作为认知语用学的理论基础——关联理论,提出了这样的假设:人们理解话语就是在推理中选择最合适语境,并求得话语与语境之间的关联性,以获取语境效果。作者运用这一理论尝试探讨英语听力教学中学习者语言理解的过程。以全国大学英语四级水平测试中听力理解部分全真试题为语料,说明关联理论对英语听力理解的阐释力。认为听力教学中可以运用认知语用学中的关联理论培养学生在语境假设中寻找推理依据以获取语境效果的能力,以此提高学生理解交际话语的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5.
Verschueren于1987年提出的顺应论认为人们在使用语言时,为了顺应不同的语境,会对语言形式及语言策略作出不同的选择。在顺应论的框架下,从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及物理世界三个视角,对赵本山小品中的经典台词进行分析,发现幽默台词的表现形式,揭示幽默台词在小品实现喜剧效果、表达主题思想时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幽默交际中的回应策略,基于礼貌原则、关联理论、言语行为和刻意曲解等理论和原则,对幽默交际中听话人运用的非言语回应、言语回应、不回应等回应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为言语和非言语幽默交际提供了更多研究视角和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7.
《谢天谢地,你来啦》是央视一套新推出的一档大型明星戏剧表演真人秀节目.该节目邀请一些影视明星作为嘉宾演员,没有台词,没有剧本,以高难度即兴发挥的表演能力和随机应变的幽默语言为其重要特点.运用图式理论、概念整合理论、关联理论、框架转换理论、理想化认知模型理论,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该节目的幽默语言进行认知解析,以期揭示其幽默背后的语言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