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吴灵曙 《金陵瞭望》2011,(35):84-84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以来,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已经走过了九十年艰辛而辉煌的历程。从党的成立到新中国的诞生,是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是党领导的从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是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2.
20世纪茶马贸易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收集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对学术界近一个世纪有关茶马贸易这一特殊民族贸易形式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根据该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 ,本文将其分作三个阶段加以介绍 :从 2 0世纪初到新中国成立为第一阶段 ;新中国成立到 1 979年为第二阶段 ;2 0世纪 80年代至2 0 0 0年为第三阶段。文中还着重就茶马贸易与民族关系、茶马贸易的起始时间、“金牌信符”制问题、封建政府经营茶马贸易的目的以及茶马贸易的历史作用等学术界较为关注的诸问题的研究现状和主要成果、分歧分别作了综述。最后 ,作者指出 ,茶马贸易的研究虽然已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在某些方面还不够深入和细致 ,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按时间顺序,把中国翻译教材发展的历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我国翻译教材最早形式的出现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这一阶段还没有出现专门的翻译教材;第二阶段是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这是我国翻译教材建设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出现了我国第一部正式出版的翻译教程;第三阶段是从改革开放到2012年,这是我国翻译教材建设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出版的翻译教材无论是数量上还是种类上都有了飞跃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四川哲学学科的发展历程与学科建设成就进行提纲挈领地回顾与展望,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四川哲学学科在新中国成立的70年峥嵘岁月中,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四川特点的奋斗之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川哲学学科经历了在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到改革开放前的曲折前进阶段,自改革开放后到上世纪末的繁荣发展阶段,从21世纪以来直到目前的学科交叉、渗透与融合的新时期这三个历史阶段。在新时代里,四川哲学学科还将紧随国家学术热点,扎根巴蜀、放眼世界,立足传统优势学科、积极发展交叉学科,在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宗教学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提升文化自信等方面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学科历史沿革、学科建设成就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梳理,展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四川省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学科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70年来,四川省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学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一是改革开放之前30年的初设和基础建设时期,二是从改革开放到十八大的恢复和发展时期,三是十八大以来的完善和深化时期。经过70年的建设发展,四川省马列·科社(含党史·党建)学科规划和布局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形成了导向明确、目标清晰、内容体系完善的学科发展现状和良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代领导集体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为指导,根据不同时期国内外形势,探索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并进行了积极实践。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历史过程,从植树造林到环境保护为基本国策、从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到可持续发展、从可持续发展到科学发展、从科学发展再到绿色发展。本文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位、建设内容、途径方式三个方面重点阐述了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发展与实践所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7.
美好生活作为人所达到的幸福状态,必然是促进人性发展的。新中国成立70多年以来,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分为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之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选择了“社会人”路径,个体被淹没于“单位”和“集体”中,人的社会性被突显而自然属性被压抑,美好生活成了一个抽象的概念;改革开放以来,人民选择了“经济人”路径,个体被突显出来,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更多地是基于物质的富裕生活,人的自然属性得以复归;十八大以来,人民对美好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着更为多元的需要,并在党的领导下,努力探寻促进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更好结合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全景式考察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发展,既要看到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时序延展,也要回望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到新中国成立期间的现代化走向。把中国式现代化置于近代以来承续衔接的整个历史进程之中,可见中国式现代化源出于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期间中华民族为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进行的艰苦抗争和曲折历程,肇始于新中国的诞生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朝向“四个现代化”目标探索前进,崛起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足发展,成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路径遵循与世界影响得以充分彰显。从回顾和展望的长视域看,中国式现代化正历经两个依次联通的“一百年”,已呈现出从盲从到自主、从被动到主动、从后发到引领、从跟进到创新、从自救到利他等一系列规律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源远流长,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根据互助养老的组织主体,我国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发展可以分为宗族互助养老、集体互助养老、社区互助养老三个阶段。从周代到新中国成立以前,是以家族组织为依托的宗族互助养老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以前,是以农村集体组织为支撑的集体互助养老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是以农村社区为依托的社区互助养老阶段。在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历史嬗变过程中,经济、文化、家庭等始终是支撑其持续发展的“不变” 因素,而组织载体则是推动其历史演变的“可变”因素。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社区互助养老模式,将是解决当前农村养老困境的可行选择。  相似文献   

10.
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随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探索前进,大致经历了三个重要时期:第一个时期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经历了国防科技工业创建时期的平战结合探索;第二个时期从改革开放到世纪之交,期间经历了冷战结束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型时期的军转民和军民结合探索;第三个时期从新世纪以来至今,期间经历了新经济引发的新军事变革时代的寓军于民和军民融合探索,逐渐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思想体系和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民间金融的发展历程及社会背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民间金融的兴衰过程,可将民间金融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西周时期至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民间金融、新中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民间金融、改革开放后的民间金融.本文从文化、制度和经济三个层面分析了我国民间金融的发展背景,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民间金融,引起人们对民间金融的重视,善待民间金融.  相似文献   

12.
中国话语从根本上是指中国所特有的术语、概念、范畴和言说体系。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五四运动,中国的学术话语大略经历了从科学技术话语到社会科学话语再到人文科学话语的逐渐建构过程。中国现代学术话语大致可以划分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以来三个阶段。中国当代学术话语最大的问题是过于西化,在术语、概念和范畴上还比较单薄,对很多中国文化问题和现象缺乏有效的言说。建构中国当代学术话语体系,需要学习西方话语和继承传统话语,但更重要的还是创新,即根据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现实,总结、归纳和创造出我们自己的术语、概念和范畴,同时建立我们自己的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重视以世界眼光加强自身的先进性建设,取得了新民民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清醒、自觉地致力于全球化背景下的先进性建设,取得一系列基本经验,即: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世界眼光认识和思考问题;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并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纲领内化为党员的自觉行动;在世界范围内与无产阶级政党的交往中进行先进性建设等.认真探讨和总结这些基本经验,对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研究对象,以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到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至今为时间划分,系统梳理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从规范性制度要素主导,到文化-认知要素主导,再到规制性要素主导的制度演进逻辑。研究认为,单一制度要素主导会带来组织异变、组织发展乏力以及组织规范性不足等问题。因此,文章从规制性、规范性、文化-认知性三个制度要素协调发展层面提出完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律体系,调整政策供给方向,塑造农民合作价值观的政策建议,以期完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四川省体育学科取得了丰硕成果。梳理历史,四川体育学科经历了初创阶段、快速成长阶段、全面发展阶段、拓优发展四个历史阶段。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四川体育学科建设发展成效显著,在学科布局、学科队伍建设、学科平台建设、学科成果产出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近年来,四川体育学科立足西部发展,体现出中国特色四川特点,展现了四川哲学社会科学的风格和气派,为四川体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自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的道德建设的确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人们的道德面貌在不少方面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相对于物质文明的巨大进步,我国社会道德整体处于一种滞后和乏力的状态。因此,我们对"滑坡论"者提出的问题不能轻视,对"爬坡论"者看到的成绩也不能盲目乐观。只有正视道德滑坡的严峻现实,进而探讨推动道德滑坡的主要因素,才能为有效阻止道德滑坡乃至崩溃寻找正确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7.
民生建设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绍兴各级党委和政府一直致力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绍兴民生实践走过了发展经济带动民生、深化改革保障民生、社会建设改善民生三个阶段,取得了显著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十二五”期间,绍兴保障与改善民生的重点是要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基本导向,以推进创业就业为基本路径,以办好民生工程实事为重要抓手,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推动民生改善走在前列.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五十年以来,湘西苗语的研究在方言划分、语音、词汇、语法、苗汉双语教学几个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还有许多研究不足之处,本文对此作一个总结性评价,并提出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政法文化研究依次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学习与借鉴前苏联等国家的研究成果、理论联系实践的开创性研究、"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破坏与停止、改革开放之后的恢复与发展等阶段,呈现出研究视角不断转换、范围不断拓宽、方法不断创新的发展态势.政法文化研究的演变轨迹,反映了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政治与司法之间的关系,以及政法系统的功能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政法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为廓清新时代政法文化研究的思路、深层触摸政法文化的时代发展脉搏和均衡推进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清晰的历史视野.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大学生道德状况与教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 ,存在着很多不足。通过调查分析 ,我们认为其主流是健康向上的 ,但他们也受到了一些负面影响 ,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实现个人理想高于政治信仰 ,个体本位意识凸出 ,功利心强 ,道德观念偏差等问题。本文针对上述情况 ,提出了强化大学生道德观念 ;增强德育教育的时效性 ;丰富道德学习和教育内容 ;加强思想道德学科建设 ;强化法制意识和诚信教育 ;加强道德学习和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的创新等六条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