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罗大正 《齐鲁学刊》2001,6(4):95-99
辛亥革命时期,海外华侨在建立革命组织、宣传革命思想、发动武装起义、资助革命事业和声援、支持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等方面,对辛亥革命做出的了大贡献,展示出海外华侨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的英雄气概。  相似文献   

2.
百年来辛亥革命的历史记忆在激发华侨爱国精神方面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辛亥记忆在20世纪前期加速了华侨民族精神的合一和民族主义的形成,在日本侵华时期成为华侨支援抗战的精神动力,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发挥了团结人心的功能,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促进华侨支持两岸统一的历史资源。此种功效的发挥,与华侨精英对辛亥革命的现代性诠释密不可分,也和华侨与辛亥革命的历史渊源、以及侨界加强自身凝聚力的内在需求有关。一方面,辛亥记忆激励了华侨的爱国精神;另一方面,华侨对辛亥革命的纪念,也是其爱国精神加强的表现,二者互为因果。  相似文献   

3.
华侨与辛亥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首先从海外华侨中组织发动起来的,广大华侨积极地参加和大力地支援了这次革命斗争。正如孙中山说:“华侨是革命之母”、“华侨有功革命”。这就深刻地揭示了这次革命的特点,高度地评价了华侨对辛亥革命的伟大贡献。 (一)华侨参加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 华侨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人数众多,遍及五洲,大部分都是劳动人民,在海外谋生有着悠久的历史。 鸦片战争后,我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腐败无能的清王朝,从奉行“闭关锁国”到“宁赠友邦,毋予家奴”的卖国投降政策。对海外华侨悲惨的处  相似文献   

4.
出境旅游受制于多层面、多内容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并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根据相关研究成果,选取20个评价指标,基于SPSS统计软件和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定量评价中国内地31个省份出境旅游业发展的综合实力,探索相关因素作用并进行省份之间的区域比较。旨在准确把握各地区之间出境旅游市场的走势,为科学调控和有效引导出境旅游产业发展,促进出境旅游业整体协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驱和领导者,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在中国近代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在他一生的革命生涯中,为开展革命而进行的筹款活动,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其革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份。由于受到国内条件的制约,孙中山先生的筹款活动主要在海外进行,遍及亚洲、欧洲、美洲、澳洲等地。一、孙中山先生在华侨及港澳同胞中的筹款活动在辛亥革命时期,海外华侨已遍布世界各地,据估计,1902—1908年的华侨人数就达到700万一900万。当时大多数华侨出国或是为了谋生,或是被拐卖当契约…  相似文献   

6.
华侨与黄花岗起义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侨与黄花岗起义述论任贵祥吴北战辛亥革命期间,在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领导的推翻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的多次武装起义中,属黄花岗起义最悲壮、最感人,影响也最大。海外华侨在这次起义中做出了重大贡献,值得称颂。一、华侨与黄花岗起义的酝酿和准备黄花岗起义的酝酿...  相似文献   

7.
论涉外导游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涉外导游是指从事国际入境旅游服务和中国人出境旅游服务的导游人员。通常包括:接待国外旅华团队的中方“全程陪同导游”和“地方陪同导游”;中国人出境旅游团队由中方派出的“领队”;旅游景区(点)从事涉外旅游讲解工作的“景区(点)讲解员”。涉外导游主体是各类外语语种导游,也包括部分以接待海外华侨、港澳台胞为主的中文普通话和方言(如粤语、客家话、潮州话)导游。人数不多,约占导游总数15%左右,但却是导游队伍的中坚力量,承担着我国涉外旅游主要的接待任务。中国国际旅游市场包括外国人入境旅游市场和中国人出境旅游市场两部分。相对于…  相似文献   

8.
“华侨绝大多数是爱国的。华侨远离祖国,备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压迫。华侨还有支持、参加革命的光荣传统。”这是周恩来同志对广大华侨的高度赞扬,也是历史的客观评价。在本世纪初,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发动和领导辛亥革命,得力于海外华侨者可谓至深且巨,故有“华侨为革命之母”的赞词,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了。辛亥革命之后,华侨的光荣传统又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扬光大。在二十年代祖国的大革命运动中,特别是在五卅运动掀起的反帝斗争大浪潮里,海外华侨和留学生们,奔走呼号,不遗余力地支援了反帝的省港大罢工,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本文拟对此试作评述,为华侨爱国史记下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9.
华侨华人投资在我国对外开放三十年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外资引进和人才引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华侨华人在开办企业和生活上遇到了一些困难.与此同时,海外侨情发生了较大变化,华侨华人的分布、知识、结构和影响力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变化要求我国在引进外资战略中调整过去对待华侨华人的做法.在建立对外联络华侨华人平台、建立华侨华人资料库、弘扬中华文化等方面下功夫;同时在保护侨商合法权益、引导侨企调整产业结构和投资地域等方面做文章,最大限度地发挥华侨华人在我国引进外资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孙中山一生始终与华侨社会保持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与华侨接触交往的过程中,孙中山不仅得到了他们大量的人、财、物等方面的支持,而且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中国革命的希望。华侨社会的思想观念、情感倾向、心理状态等,成为孙中山中国近代化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华侨对孙中山近代化思想的认识有一个发展演变过程。辛亥革命时期,大批海外华侨在孙中山等人的影响下,积极支持、参与祖国的民主革命运动。民国建立之后,华侨响应孙中山的号召,纷纷回国投资实业、兴办教育、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支持祖国建设。这一切,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中华儿女乡土情结与爱国情怀的剖析,通过对华侨尤其是契约华工血泪斑斑的坎坷史迹的概述,以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华侨的世代熏陶,揭示了海外华侨之爱国传统凝结着斑斑血泪史,根植于绵绵故土情,维系着缕缕文化结。华侨祖辈世袭的故土情结,忍辱负重的悲惨遭遇,以及千古弘扬的中华民族文化,共同铸造了海外华侨爱国传统的根基  相似文献   

12.
华侨是爱国的。这是由无数历史事实印证了的客观真理,谁也无法否认。不论是辛亥革命还是抗日战争,不论是民主革命阶段还是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海外广大爱国华侨为祖国争取民族独  相似文献   

13.
黄华 《家庭科技》2008,(9):21-21
人民币升值,对于要出境旅游的朋友来说,换汇出境消费和境外刷卡消费哪个更划算,成了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最近,记者就此采访了金融业的相关人士,得到的答复是:在人民币兑美元升值的背景下,在境外美元区刷卡消费比换汇出境消费,至少有四大实惠。  相似文献   

14.
一从辛亥革命前后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华民族主义思潮在华侨社会中占上风,广大华侨以继承和保持中华文化传统为己任,为光荣,尽管实际上从华侨踏上异国的初期,海外中华文化在与异族文化的接触中已经开始发生变异。随着历史的演变,定居时间的延长,世代的传承,特别是华侨、华人所在国政府强制实行不同程度和形式的同化政策,使保持中华文化传统还是逐步实现文化融合的问题,变得日益突出。海外华侨、华人在对待异族文化的态度方面,大致有以下四种类型:(一)同化型(assimilativetype)。即放弃自己原有的文化传统和特性,…  相似文献   

15.
郭嵩焘出使西欧期间,认识到华侨在通商国防方面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在海外设立领事馆保护华侨的积极主张,并身体力行,爱侨护侨,其思想与活动有利于打破清政府的海禁政策,是开启侨务近代化的先驱。  相似文献   

16.
张学军 《理论界》2011,(12):66-68
通过对海外华侨与国民政府联系和国民政府与海外华侨联系的双重互动考察,探寻民国时期政府与海外华侨的联系渠道及其制度化,从而探讨这种联系渠道制度化对中国政治和外交的影响。大量华侨和留学生回国参政是民国时期海外华侨与国民政府直接联系的主要途径,而驻外机构、侨媒、侨报、华侨社团、华侨学校、留学生组织则是政府与海外华侨联系的主要渠道。联系渠道的制度化建立于民国国籍法的属血主义原则之上,是民国国内政治在国外延伸的主要方式,是侨务与外交一体性的主要表现,也对民国外交的制度化及其完善起到重要作用。这种联系跨越国家的边界,以跨越国家地理边界的种族的想象共同体拓展民国的政治、经济与外交资源,也反映民国时期侨务与外交在联系渠道制度化上的一体性。  相似文献   

17.
海外华人、华侨对振兴中华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较长的时间里,由于帝国主义对我国实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威胁,加上国内一度受“左”倾错误影响,使海外华侨华人与中国长期处于隔断的状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思想和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海外华侨华人不断加深对中国的了解,在科技、经济等方面的交流,表现了前所未有的热情。海外华侨华人对于新时期振兴中华大业的重要作用,主要是他们自愿用自己的财力、物力和智力,参与中国的市场经济。这不仅是国际环境变化对华侨华人提出的重大使命,也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8.
辛亥革命之前,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策源地一直孤悬海外。从"海外看中国"的视角观察,可以发现海外革命策源地具有特殊性、输入性、漂移性、影子性等特质。孙中山与海外革命策源地的关系密不可分,对二者关系进行系统的梳理,不但可以拓展孙中山研究的新领域,而且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华侨的历史地位及中国民主革命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试论海外华侨抗日救亡斗争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论海外华侨抗日救亡斗争的特点袁素莲抗日战争爆发后,海外华侨怀着抗日救国的赤子之心,积极进行抗日救亡斗争,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此,史学界已有较多论述。而海外华侨抗日救亡斗争的特点尚未引起人们的充分注意,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粗浅探...  相似文献   

20.
四十年前,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前仆后继,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英勇奋战,终于打败了日本法西斯,取得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反侵略战争的彻底胜利。去年四月,乌兰夫副主席在第二次全国归国华侨代表大会上致词时指出:“爱国爱乡是华侨的光荣传统……近一个世纪以来,广大归侨、侨眷和国外侨胞始终与祖国人民同命运,共荣辱。在民主革命时期,从辛亥革命、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有许许多多华侨毁家纾难,输财出力,和祖国人民并肩奋斗。”当前,在全国人民纪念抗日战争伟大胜利四十周年的时候,本文拟就海外华侨捐输助战的卓著业绩,作一初步探讨,以志铭记海外赤子不朽的历史功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