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本主义是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和政治哲学的一种抽象概括和总结,它与现代民主并不止于对立。作为政治思想体系,现代民主和传统民本都具有整体性特征,可以概括为"一体两翼"。民主主义以"民治(by the people)"为体,"民有(of the people)"和"民享(for the people)"是其两翼;而民本主义以"君治"为体,两翼是"民为邦本"和重民利民。二者"体"虽相异,"翼"却相通,因此民主主义就有了向现代民主转化的可能性。在"君治"时代,人民被排除在政治主体之外,政治主体性不立导致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无法突破桎梏迈向现代民主,政治主体性建构是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李健 《社会科学家》2023,(12):129-134
作为近现代中国重要的政治思想家,梁启超为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现代转型作出了突出贡献,其现代民主思想构成了中国现代民主理念的最初形态。梁启超承接并重新诠释了中国古代的民本主义传统,对西方政治思想亦有所吸收,明确反对专制政治,倡导民主主义。不过,梁启超的现代民主思想并非一成不变,其发展历程可大体分为三个阶段。梁启超根据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现实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民主观点,虽然在推崇与宣扬民主主义之后,一度对其表示谨慎和怀疑,但最终还是回归了这一立场。整体而言,梁启超为中国现代民主思想的展开贡献了思想财富,审视梁启超的现代民主思想将有助于我们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之路。  相似文献   

3.
<正>任何民族都有其文化传统,否则将沦为他民族之附庸。中国在几千年历史过程中,始终保持着独特的文化传统,而伦理与政治则是其主要组成部分。中国伦理政治经历了君本主义、民本主义、君主民本主义、民本君主主义,民主立宪主义和三民主义六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一个基本传统就是"民本"政治,而这一传统是由周公奠定其基础的."民本"思想的实质是"人民主权",而不论是现代民权政治,还是中国历史上的王权政治和皇权政治,都不过是实现这种人民主权的不同方式而已.这种表现形式的变革,又无不基于中国政治哲学传统的正义原则:正当性与适宜性.因此,现代民主应仅仅被视为"民本"的一种特定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5.
以"全盘西化"论名世的陈序经最为重要的研究领域是政治学,其政治哲学思想影响和规定了他在其他研究领域的思想。他的政治哲学一方面受西方古典自由主义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中国现实因素的作用。他的政治哲学思想可以从在自由与平等之间、主权与人权的双重诉求、一元与多元的统一加以概括。  相似文献   

6.
民本主义是中国传统社会中一种将民众视为治国安邦之根本的政治学说,其核心是重视、承认民众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近年来,对民本思想的争论主要集中于民本思想是否即是民主思想,或者能否发展为民主思想从而与现代民主相衔接。本文试从历史源流、理论构建、制度规范等  相似文献   

7.
王岱舆生活于明末清初 ,是著名的伊斯兰学者。从伊斯兰思想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过程看 ,他的思想处于由经堂教育向汉文译著转变的历史转折点上。其哲学思想是建立在伊斯兰教教义上的认主学思想 ,其哲学体系以认主学为核心 ,属典型的宗教哲学 ,是苏菲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结果。他采用以儒释回、以儒诠经的方法来构建其哲学体系。从内容及形式上看 ,其哲学思想是中国化的伊斯兰哲学 ,而从民族和政治的角度看 ,又是伊斯兰化的中国哲学 ,与其他的儒、释、道哲学思想一起 ,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以认主学为核心的哲学体系(一 )“真一、…  相似文献   

8.
民本主义论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以儒学为正宗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主义是儒家用以治国安邦的指导思想。民本思想在商周先秦时代已萌芽、出现;民本主义形成为思想体系,则在汉晋唐时代,到明清日趋完善,鸦片战争以后,开始与近代民主主义相衔接。民本主义不论在兴衰起伏、更替频仍的中国古代,还是在中西文化互相碰撞、不断汇流的中国近代,都有其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然而,近代以来,政、学两界人士在探讨或接受民主问题时,却往往以民本主义的传统观念去理解、附会、扭曲以至改造西方传来的民主主义观念,“仍以古时之民本主义为现代之民主主义”;或者只是强调两者的区别,而不察两者之联系与衔接,对民本主义,理论上简单摒弃,实践中却不注意清除其消极影响。重新考察民本主义的历史发展,揭示民本主义的内涵和它在古代中国的历史作用,探讨其对近代民主思潮的影响,仍不失为研究儒学与中国文化的一个颇有价值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文化生命"是牟宗三历史哲学的核心范畴,他以此来透视中国历史并构建起自已的历史哲学原理.历史与文化的融通构成其独特的"理解模式";科学民主及制度客观化的新价值观使其历史哲学多少具有世界史的现代意义.既保持儒家的德性价值,又试图与世界史接轨,成为其历史哲学的最大特征.他极力强调作为中国文化生命特征的"综和的尽理精神"未尝不可开出西方那种"分解的尽理精神".他的历史哲学是在西方文化冲击下的深刻反省及吸取王夫之、黑格尔历史理念的独特产物,旨在建构一个摄智归仁,仁以统智,德性智性具足的体系.其所谓"客观化"的全部目的在通过历史指出一条人类之"常道".  相似文献   

10.
孔祥田 《北方论丛》2005,(6):116-119
"民主共同体"思想是杜威政治哲学思想体系中的核心思想.从逻辑和历史的角度来看,影响杜威"民主共同体"思想形成有四个因素:(1)黑格尔的"统一体"和辩证法思想,(2)基督教中的"天国"思想,(3)社会进化论思想和现代生物心理学,(4)美国传统的政治思想文化.  相似文献   

11.
范仲淹的政治伦理思想大致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是在政治实践层面,他秉奉儒家政治理想,倡导经世致用;二是在价值教化层面,他通过义理融通的方式极力宣扬儒家的价值观念,并把"行道"作为其义理生发的重要内容。二者又在接受了儒家价值教育的文人士大夫身上得以汇聚。同时范仲淹也意识到,要想在北宋当时内忧外患的朝局之中,肩负起"行道"的责任,必须要有舍身弘道的自觉精神,于是他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作为精神鼓舞与为政准则。然而范仲淹政治伦理思想所强调与奉行的一切都是基于其"君民一体"的民本主义思想而进行的。同时,其民本主义思想对"宋学精神"的养成与"共治"政治的产生都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王锟 《晋阳学刊》2004,(2):34-37
在传统专制政治向现代民主政治转型中,孔子与现代政治之间的关系,成为现代知识分子争论的焦点。回顾20世纪思想史上的这些争论可以看出,由于政治的、民族的、情感的、学理上的原因,不论是陈独秀、李大钊等简单地将孔子传统等同于封建专制政治加以否定,还是文化保守主义者肯定孔子传统与现代民主政治的一致性而加以保存、发扬,他们都是在肤浅的、形式上的讨论,并没有深入细致地研究。相反,以林毓生、墨子刻为代表的海外中国学家,揭露了孔学与现代民主政治之间的矛盾和困境,并指出了转化的途径,对于我们今天重新思考这些问题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现代新儒家徐复观认为,董仲舒的经学解释与"天的哲学",塑造了汉代思想的特性,影响到先秦儒家思想在发展中重要的转折,在思想上的意义特为重大.徐复观从解释学的角度研究董仲舒之公羊学的建立,揭示其经学解释表现出较强的主观性.董仲舒把阴阳五行的天道与社会政治人生之道贯通起来,构成了天的哲学;天的哲学具有重要的道德意义.徐复观的解释有两个特点:一是重视阐释董仲舒所处的时代政治背景、个性人格对他思想形成的影响;二是同情理解董仲舒其人及思想,一方面能深及他思想建立的动机和目的,另一方面能抉发专制政治对他思想的歪曲利用与后世小儒对他思想的片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首倡思想解放的伟大的思想家,他创立了人本主义的儒学。儒学中有不少精华,民本主义是其精华之一。民本主义是人本主义在政治思想方面的重要内容,它在我国历史上曾经产生过重要影响,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一民本主义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儒家认识到民众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是儒家政治思想的人民性和进步性的表现。我国的民本思想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孟子在孔子仁学的基础上,集西周以来民本主义之大成,首先把“人民”放在国家“三  相似文献   

15.
孟子民本主义与现代民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孟子民本主义是儒家的重要思想。民本主义的根本出发点是“民本君主”,国家是由君主和臣民两者组成的统一整体,君主是国家的“主”,而臣民则是“本”,把施仁政、德政的君主制度看做理想的政治制度,其与“主权在民”的现代民主制有质的区别。尽管如此,民本主义在价值上却能升华民主精神,这种带有一定人民性的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相似文献   

16.
王垒 《学术研究》2007,2(5):110-115
儒家孝道伦理思想在古代中国社会里体现了传统父家长制的家庭伦常与专制政治纲纪的紧密结合。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宣告结束皇权专制统治以后,它仍然像幽灵一样缠绕于国人的脑际,成为近代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民族精神痼疾。历来的专制统治者,总是热衷于运用国家政权力量以延续儒家孝道传统而肆行专制愚民政策。但是,历史经验表明,在发展民主政治的世界潮流中,儒家孝道伦理道德体系与传统专制政治机制走向彻底的崩溃乃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7.
周敦颐的思想贡献主要体现在哲学、教育和社会政治思想三个方面。"诚"是其哲学思想的核心;"教人向善,进德修业""六经为主,以诚为本""自学为主,重在启发"是其教育思想的内容。其社会政治思想可以归纳为德治与刑治两个方面。周敦颐的历史地位表现在:他是宋明理学的开山鼻祖,开创了宋以来儒学的新形态。他也是湖南"千年湘学"的宗主,是生在湖南、第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湖湘学人。他的影响及于朝鲜、越南、日本、琉球。周敦颐的现实价值:诚学思想中的"立人极",对于当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启迪作用。其社会政治思想中的和谐理念和德治刑治观,对于当今和谐社会与法治社会的建设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董仲舒及其完成的"天"的哲学,对中国文学传统的建立具有重大的意义.董氏的<贤良对策>,从文化精神、政治方向、思想内容、表达形式多层面地影响了两汉政论文学,对中国文学的政治传统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天"的理论系统,逐渐渗入文学理论之中,成为中国文学思想的重要命题.其中最突出的内容,乃是天人合一与气的学说.董仲舒的<春秋>学,乃是专制政治下经学的新发展,增加了对专制政治"适应"和"矫治"两种相辅相成的因素,直接了影响了司马迁的<史记>创作,对中国文学的批判精神传统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赵琼 《船山学刊》2004,(2):50-53
1911年春,毛泽东离开家乡韶山到长沙求学,在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的三年是毛泽东人生道路和思想发展的一个独立和重要阶段,他后来自己回忆:"我的政治思想在这个时期开始形成."国家独立,政治民主,国力富强是近代中国历史和思想史的主题,它要求每一个有爱国之心的先进中国人作出自己的回答.青年毛泽东对这一历史课题作出的积极、负责、然而却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答案,构成他这一时期思想发展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协商政治的共识观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文化基因,其主要内容包括"和而不同"的整体观与"感而遂通"的协商观。中国传统共识观揭示出古代政治哲学中十分重要的协商传统,凸显了中国政治哲学"去同取和""议政以德""行重于言"的思想特质。它既不同于西方选举民主"少数服从多数"的决策原则,亦不同于西方协商民主注重制度规约的利益博弈,而是将政治共识建基于天道体证与工夫践履之上。传统协商政治的实践智慧对建构中国现代协商民主制度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