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追求粮食连年增产,我国付出了巨大的政策成本、机会成本、环境成本和健康成本。但仍面临粮食供求结构失衡、种粮者收益难以保障、粮食产业竞争力弱、粮食节约意识淡薄等日益突出问题。有必要调整粮食安全保障思路,即:调整增粮方式,追求粮食可持续生产能力;扩大粮食来源,因地制宜选择粮食作物;科学确定粮食自给率,有计划地利用国际资源;供需两方同时用力,实施粮食"紧平衡"调控。为此,提出了完善粮食安全宏观调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世界粮食安全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我国粮食供求形势一直处于波动性紧平衡状态。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粮食安全不容乐观。本文在对我国粮食供求现状研究的基础上对未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我国粮食生产资源约束增强,粮食供求区域性和品种结构性矛盾突出,粮食进口来源国集中以及贫困人口购买力低等严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进而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供求平衡,改善国际粮食贸易环境和保障特殊群体的粮食安全四个方面提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粮食安全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关于粮食安全的定义和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反映粮食安全的指标体系主要由粮食产量波动指数、粮食储备率、粮食自给率和人均粮食占有量等构成。从当前和趋势看,我国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个别年份还有可能出现供需缺口。从影响因素看,资源稀缺、种粮比较收益低、科技贡献率不高、自然灾害、人口增长、国际贸易等是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一是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二是完善粮食生产政策支持体系;三是建立和完善粮食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四是建立和完善科技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4.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核心基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有力保障。然而,在当前国家粮食安全面临新挑战的情况下,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资源环境立法保障在立法指导思想、立法保障体系、市场机制建构、立法保护力度等方面存在诸多缺陷。为保护涉粮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进而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中国必须在可持续发展观与资源环境安全观的指导下,完善涉粮资源环境立法保障体系,积极建构涉粮资源环境市场机制,加强涉粮资源环境立法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5.
实现粮食供求平衡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粮食供求的变化、国内粮食安全问题的变化,以及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对粮食安全的需要,有必要对中国粮食安全进行全面分析。本文梳理了自党的十六大报告以来有关的粮食安全政策,并针对当前粮食安全面临的新挑战、新趋势进行深入分析,认为当前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和生产要素的制约,且国际市场对中国粮食市场的供求影响较大,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粮食进口的难度加大。对此,本研究提出了新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内容和要求,并针对新要求和新内容提出优化路径和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6.
农业发展阶段转变背景下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的改革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格支持政策是粮食政策的重要工具,以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为主要措施的价格支持政策对于我国粮食持续增产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种“价补合一”的价格支持政策也带来粮食供需结构失衡、财政负担沉重、下游加工企业陷入困境等诸多问题.对于我国粮食安全状况和粮价与农民收入关系的传统认识是我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改革陷入困局的症结所在.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农业面临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向结构失衡转变,规模经营主体成为重要供给主体.在此背景下,我国粮食安全政策应由以总量安全为核心向结构安全为核心转变,收入保障政策要由单纯关注种粮收益水平向重点关注种粮专业户收入转变,粮食市场调控方式则应由直接入市收购向更加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转变.为此,应从降低价格支持水平、完善储备体系、探索目标价格保险、提高粮食产业组织化水平等角度深化我国粮食价格政策改革,加快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和种粮农户收入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摘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是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和系统工程。当前我国粮食安全主要面临严重的资源约束、复杂的结构矛盾和滞后的制度供给等三大约束瓶颈,因此文章以“资源·结构·制度”分析框架对我国粮食安全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笔者针对我国粮食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一是稳步推进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土地收回制度、农地保护领导干部责任审计制度,对粮食大户实行倾斜的财政支持政策,以法律的形式严格保护耕地资源;二是不断优化粮食产供销面临的品种结构、供需结构、区域结构、主体结构等;三是建立国家粮食安全科技支撑体系、粮食市场宏观政策调控体系、粮食物流和仓储体系、粮食安全动态预警应急体系、粮食安全重大自然灾害防御体系和粮食安全战略体系,以提升国家粮食安全综合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8.
粮食安全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问题一直是世界性重大问题,备受世界各国政府及专家学者的关注。作为我国传统农业大省的江西省,是我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之一,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状况在我国粮食生产格局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基于粮食安全视角,分析江西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现状与潜力,提出提高江西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五项政策建议:构建耕地严格保护与科学利用的长效机制,保障耕地资源安全;构建抵御自然风险与规避市场风险的长效机制,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长效机制,保障粮食科技支撑安全;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保障种粮农民收入增长安全;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保障粮食永久安全。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粮食安全问题:挑战、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主要集中在:对粮食安全缺乏正确的认识,继续增产面临诸多制约,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供需不平衡问题开始显现等.确保粮食安全的思路与对策主要有:进一步强化粮食安全意识,树立新的粮食安全观;统筹解决"三农"问题,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健全粮食宏观调控机制;以自求省内平衡为目标,建立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的粮食安全储备体系;加强粮食市场预警能力,建立粮食安全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福建省耕地资源状况,指出了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粮食生产能力受限、粮食播种面积不稳等问题的存在使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的压力加大,提出了福建省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保护的对策:(1)强化耕地用途管制,确保基本农田数量;(2)促进耕地制度创新,构建种粮激励机制;(3)加快耕地质量建设,提高粮食生产能力;(4)加大粮食产区投入,提高产粮基地功能。  相似文献   

11.
乡村振兴战略下粮食供给面临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推进粮食产业可持续发展是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前提。当前粮食供给面临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种粮效益持续下降、农业劳动力转移、国际竞争力弱、支持保护政策空间有限等突出问题。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供给,同时注重产量结构与质量效益的全面提升,既是基于国情和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也是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以及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的必要条件。为细化和落实粮食安全新战略目标,提出构建新型粮食供给体系的思路与具体路径:从保供给向绿色可持续转变;从小而散经营向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转变;从价补合一向价补分离转变;从注重产量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采取多种措施综合应对,构建更有保障、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粮食供给体系,切实确保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2.
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是中央政府基于当前国内粮食安全形势和复杂国际形势科学研判提出的全新概念,不仅具有保障粮食安全、构建全产业链发展格局、优化粮食生产布局的深刻内涵,还具有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大意义。为此,围绕“在哪建”“谁来建”“如何建”三大问题进行科学分析明确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的地点、主体和重心,捋顺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思路。研究发现当前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面临着要素资源约束、内生动力不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困难、区域协同发展不充分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完善资源要素保障体系、发挥政策引导扶持作用、推动粮食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从宏观上分析了我国粮食安全形势及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对粮食安全问题带来的严峻挑战和难得的机遇,为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安全体系提出了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对策切实保护和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立和完善国家粮食储备体系,提高应急能力;建立国家粮食安全预警系统;积极利用国际粮食市场,实现粮食安全的空间拓展.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本世纪初中国成为世界上主要粮食进口国,中国的食物安全(Food secur-ity)又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面对粮食等主要食物安全保障的挑战,中国高度重视国内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中央明确指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始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任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粮食价格暴涨的背景下,粮食安全问题再次突显。东北地区水土资源丰富、气候条件稳定,适宜发展农业生产。为保障中国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加强东北地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形成稳固的国家粮食战略基地。因此,必须落实国家惠农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构建畅通无阻的粮食物流体系;建立安全、高效和低成本的粮食仓储体系;积极培育完整的粮食生产和加工行业的产业链。  相似文献   

16.
论新常态下的粮食安全:中国粮食真的过剩了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社会上出现了粮食过剩的舆论,有些看法甚至认为应该取消农业补贴,放开土地流转和耕地使用。针对当前的粮食供需平衡关系从以下4个方面重新展开分析和探讨:“粮食安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供需关系的评估标准和方法;供需关系的时空变化以及不确定性风险。分析认为中国粮食不仅没有过剩,而且存在巨大需求缺口,具体表现为功能性缺口、质量性缺口、增长速度缺口和结构性缺口。 目前普通认同的“紧平衡”是政府持续高强度扶持政策下的假性均衡,市场存在扭曲。中国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经济和人口大国,供与需的内涵是动态发展的。短期不平衡是恢复到长期相对平衡的必然过程,是当前粮食供需关系新常态。更重要的是,必须将保障“食物安全”取代“粮食安全”作为新的战略目标。在当前形势下,不宜宣导“粮食过剩论”,否则容易导致政策失误和国家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7.
提高农民种粮经济收益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农民种粮经济收益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粮食的自然、社会与经济特性决定了农民种粮经济收益偏低;较低的种粮经济收益驱使农民的主体行为选择不利于国家粮食安全;同时,发达国家粮食生产经验也表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提高农民种粮经济收益,增强其种粮积极性.我国粮食总产量与粮食人均占有量均呈"N"形波动,呈现非稳定状态,表明我国粮食安全存在问题,其根本原因是我国种粮经济收益低且呈明显下降趋势.为缓解这一趋势,切实提高种粮经济效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就需创建以控制种粮成本、降低种粮风险、提高粮食产品价值为核心的三维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地流转政策目标定位在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也需要防范土地用途变更、耕地逐年减少、惠农政策实施不到位、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等影响粮食安全问题发生.因此,在推进农地流转的进程中建立以农地用途管制、耕地特殊保护制度为核心的粮食安全风险防范机制是我国应对粮食危机的制度前提.  相似文献   

19.
粮食安全与社会和谐、政治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根据"十三五"时期我国人口、土地、城镇化、工业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国情,预测未来六年我国的粮食需求数量进一步上升,人民对粮食品种质量的要求迅速提高,供需数量的矛盾会相对缓和,但质量和品种方面的矛盾进一步突出。同时我国粮食安全将面临资源环境的约束挑战与深化改革和开放、农业技术快速进步等机遇。因此,根据国家粮食与食物安全意图,要树立从单一安全到全链条安全、从产量安全到生态安全、从消极安全到积极安全、从粮食安全到食物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及原则,处理好供给与需求、国内与全球、政府与市场、安全与效率之间的矛盾。到2020年基本建成高效、开放的现代粮食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对美国、欧盟和日本粮食生产能力保护体系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得出如下几点完善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保护体系的政策启示:必须在任何时候都要十分重视粮食安全和粮食生产能力的保护问题;严格保护耕地资源;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采取政府一般性服务支持和其他收入支持措施,支持粮食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