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张允熠 《文史哲》2005,1(3):18-25
中西哲学之间的学术转译、通约和交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比较哲学研究的过程,但今人往往以渗透着西方中心主义情结的黑格尔哲学标准来剪裁中国哲学,故引发“中国有无哲学”之争。争论中国有无“哲学”之“名”并无意义,关键在于中国有无philosophy之“实”。纵观西方近代哲学史,欧洲的两大主要哲学思潮即实证主义(科学主义)和非理性主义都是沿着反黑格尔主义或曰“拒斥形而上学”的向度发展的。在“重建形而上学”的诉求中黑格尔的幽灵再现,未来的哲学将是“人类形而上学”或曰文化哲学的崛起,从传统形而上学到“拒斥形而上学”再到“人类形而上学”,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一般认为,康德哲学与黑格尔哲学的逻辑关系象他们哲学之间的时间关系一样,黑格尔哲学是后康德哲学,表现为西方哲学史发展的更高阶段。实际情况并不尽然。本文试图在首先确立康德哲学在一般形而上学以及哲学史上的地位的基础上,探讨康德哲学与黑格尔哲学的应有的逻辑关系。在西方哲学史上,由巴门尼德、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土多德、托马斯、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到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所构成的哲学史,实际上就是西方古典形而上学史。形而上学是早在古希腊哲学、特别是亚里士多德哲学中确立的,它指一门以超越感性事物的。比感…  相似文献   

3.
范式转型作为对哲学革命的一种描述,并不能充分表达其内在机制.哲学发展是其自身内部矛盾驱动下的自我否定和内在超越,是一个辩证的过程.我们当今的形而上学批判应当立足于这个内在机制.形而上学始终纠缠于抽象与具体、主体与客体的矛盾关系之中,因此它的本质是辩证的.正是形而上学的辩证本质提供了其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主体性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壮大和丰富,并在黑格尔那里达到了极至.在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中,马克思基于哲学发展的内在机制,开创了形而上学批判的辩证进路.这一进路明显地区别于20世纪各种拒斥形而上学的潮流,体现了马克思哲学在当代哲学探讨中的独特位置.  相似文献   

4.
多元论是后现代哲学最本质特征之一,它的出现是西方文化思想界、西方传统形而上学一元论在现代主义运动中逐渐弊端弥生、陷入困窘之后的一个反动。它是一把双刃剑,你可以把扫荡陈规陋习、推陈出新的功劳归于它,也可以把瓦解文化秩序、涣散人心、造成文化精神危机的罪责加诸于它。  相似文献   

5.
西方哲学在黑格尔哲学之后遭受势头凶猛的后现代主义挑战,传统形而上学的合法性不断受到质疑、批驳并似乎被逐渐边缘化。本文溯源西方形而上学的历史嬗变,分析形而上学在西方产生、发展的内在机理,探讨西方形而上学与后现代哲学的彼此对立及相互关联,从而揭示出形而上学的哲学复兴是一种历史和理性的必然,依然彰显着对人的终极关怀,新的科学的形而上学不仅可能而且必须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6.
合理性研究:当代哲学应有的理论视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合理性问题受到关注的原因和背景盖坚科说,合理性问题是20世纪后半叶哲学一大热点。苏丹认为,“二十世纪哲学最棘手的问题之一是合理性问题”[1]。哈见马斯则这样写道:“哲学在其形而上学和黑格尔以后的潮流中,正在朝向一种合理性理论的汇聚点奔去”[2]。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著名学者得出几乎相同的结论?我认为,从历史导现实、理论写实践的结合点上可以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一)旧理性哲学的崩溃导理拉的重建。抵所同知,黑格尔哲学以前的本文哲学是沿着对理性逻各斯的高度自信发展而来的。而黑格尔哲学通过把理性逻各斯神化…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20世纪西方文艺理论主潮可概括为“人本自律论”与“文本自律论”两大文论系统。人本自律论,以人立论,从人的内在需求和生命潜能上破译文艺活动;文本自律论则从作品本身的语言、结构、叙事方式等形式因素确立文艺的内在根据,从而排斥文本以外的因素。前者与现代非理性人本主义哲学思潮同响,后者则与科学主义哲学思潮合契。  相似文献   

8.
西方现当代哲学发展主要趋势论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基于西方哲学的现代转型及各种流派和思潮的不同层次的共性来探讨其主要趋势。认为 2 0世纪西方哲学的发展遇到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和挑战 ,陷入了新的困境和危机 ,但又以不同方式寻找解脱的道路而进一步转向现代哲学思维方式。文章总结概括了几种主要趋势 :首先 ,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思潮大都从反形而上学转向重建形而上学 ,都企图既能摆脱传统形而上学的独断性等弊病、又能避免因拒斥和否定形而上学而走向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 ;其次 ,向现代哲学的转向从一方面说就是使哲学研究从抽象思辨转向现实生活 ,两大思潮各以其独特的方式表现了这种倾向 ;再次 ,是各种不同思潮和流派在上述倾向的推动下越来越打破原有界限而走向相互沟通和对话 ,甚至包括了与马克思主义的对话。  相似文献   

9.
《江苏社会科学》2005,(2):238-238
我国哲学界对于当代公共哲学的研究比较薄弱,而对于西方主流公共哲学思潮的研究,又比对其激进派和保守派等思潮的研究弱一些。南京大学哲学系顾肃教授目前正主持200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当代西方公共哲学主导思潮研究”(项目批准号04BZX039),该项目的研究工作将使这一领  相似文献   

10.
雷丁揭示了分析传统的某些元素使得黑格尔转向的时机已经成熟,同时展示了特别易被分析传统使用的黑格尔见解的某些特征.作为一位语义学的、逻辑学的和形而上学的整体论者,黑格尔被推向整体论却难以发现用融贯的方法表述他的整体论.康德迈出了通向黑格尔整体论之路的第一步.雷丁既强调康德对黑格尔的影响,也重视亚里士多德对黑格尔的影响.由于黑格尔的词项逻辑与我们的逻辑的差异,产生了使黑格尔思想融入分析对话这项核心计划的实质性张力."规定的否定"这一核心概念使人没有理由认为黑格尔的意义将被"遮蔽".雷丁在分析哲学与黑格尔思想的继续对话方面开辟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1.
综观西方哲学,试图整合"个体"存在与"共同体"价值的努力一直贯穿始终.从古希腊哲学开始一直到以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个体"与"共同体"的关系成为诸多学者关注的重大课题.在传统形而上学的意义上,这一课题也与"一"和"多"的问题紧密相关,正如哈贝马斯指出的,"‘一'和‘多'一开始就是形而上学的主题.形而上学试图把万物都追溯到‘一'.自柏拉图以来,形而上学就明确表现为普遍统一的学说;理论针对的是作为万物的源泉和始基的‘一'."[1]"马克思的"实践哲学"革命正是试图转换传统形而上学的抽象谈论方式,从真实的"个体"和"共同体"的关系出发来解决这一问题,进而最终实现人类解放.  相似文献   

12.
要完整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应从本真精神、时代本质和存在论三个层面完整地理解和系统地阐明。首先,把握马克思哲学的本真精神是理解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首要的和基本的理论层面。从这个层面看,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就体现在它是一种实践的哲学,是人类解放的哲学,是具有科学批判精神的哲学。其次,理解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第二个层面是从时代本质的高度揭示马克思哲学与当代人类实践的内在关联。在马克思看来,时代的本质或“总问题”就是资本主义和现代性的现实,是以劳动和资本对立为特征的私有财产运动,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以此为基础的人类解放。就资本还牢固地控制着整个社会而言,当代人类实践虽发生了许多变化,但本质上仍属于“马克思的时代”。这就决定了马克思哲学在当代世界中仍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最后,从存在论的层面看,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当代意义不仅在于通过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而在理论上终结了全部形而上学,而且在于从实践的角度揭示了黑格尔形而上学以及全部近代形而上学与资本主义和现代性现实的内在关联,认为形而上学终结的关键在于改变资本主义和现代性的现实。正是这点体现了马克思哲学对当代西方哲学的优越性,彰显了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  相似文献   

13.
旧形而上学在黑格尔那里达到了顶峰 ,形成了“思想体系的时代”。而马克思意识到了以黑格尔为代表的整个体系哲学的内在矛盾 ,对其展开了彻底的颠覆 ,从而开启了“反体系时代”。当代中国的“批评教科书哲学”和诸多学者对马克思哲学实质的探讨虽然也都以改造旧哲学为己任 ,但支配它们的实质上仍然是一种隐性体系意识。未来马克思哲学的发展 ,只能是沿着马克思自己所开辟的道路 ,摆脱体系情结 ,走向“后体系时代”。  相似文献   

14.
哲学的"爱智范式"通过预设某种"最高智慧"作为人之欲求的终极目标将人引向一个无限超越的过程.文章认为,对西方形而上学史唯有从"爱智"哲学范武的发展史及其终结的角度才可窥见其中的奥秘.由"爱智慧"确立的形而上学隐含着宗教-科学二元性特征.中世纪发展出宗教思想方法的爱智维度,近代发展出了科学思想方法的爱智维度.黑格尔哲学的解体标志着"爱智范式"的哲学的终结.马克思哲学开启了一条由"实践观点"超越传统哲学-形而上学"爱智范式"的道路,哲学出现了面向现实生活的转向.  相似文献   

15.
魏屹东 《文史哲》2003,3(4):86-91
科学哲学中的形而上学是指“超经验的本体论”。即超越以经验为基础的实证科学范围 ,研究关于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知识和学说。 2 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就形而上学与反形而上学的特点而言 ,经历了一个“拒斥形而上学→肯定形而上学→内化形而上学→回归形而上学”的发展过程。其具体表现是 :逻辑经验主义拒斥形而上学 ;证伪主义肯定形而上学 ;历史主义内化形而上学 ;科学实在论回归形而上学。这一过程表明 ,形而上学在科学的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 ,只要还有哲学 ,就少不了形而上学 ;只要还有科学 ,就摆脱不了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16.
黑格尔哲学集西方形而上学之大成,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来源。德勒兹对黑格尔的概念哲学进行了独到的批判反思,指出它内在的同一性和纵向性思维方式,并提出一种新的概念哲学,倡导差异性的思维原则。这种思维方式对我们理解黑格尔的哲学思想以及当下的马克思哲学解读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胡传顺 《理论界》2010,(11):107-109
对黑格尔哲学的释义学研究是伽达默尔整个哲学研究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在他看来,黑格尔的贡献在于对希腊哲学的恢复。我们可以认为,黑格尔哲学本身就是希腊的延续,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人的logos-nous这种结构的形而上学的延续。本文主要是分析伽达默尔对黑格尔的释义学的研究,并探究这种研究在其哲学释义学中的影响。最终,我们会发现伽达默尔哲学释义学的这种logos-nous-ethos结构。  相似文献   

18.
自巴门尼德始,形而上学经历了一个学科逐渐趋向成熟的过程,这一过程中黑格尔哲学将其推到了顶峰和完成.形而上学在现代哲学看来已落入不可自拔的理论窠臼,成为被诘难的标靶和被遗弃的对象.然而,痛贬形而上学学科化的种种时弊并不意味着形而上学本身超越性意义的终结,更不意味着哲学致思的终结.在马克思哲学中,形而上学是关于人的生存本性理解的形上视阈、本体论维度和哲学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9.
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中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同时也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据此,某些同志认为这是完全退回到了十八世纪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旧立场。我们认为,这一认识是欠妥的。对于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没有采取扬弃的态度,这是他的一个重大缺陷。但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只是辩证法的一种形态,从逻辑上说,不能认为否定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就是否定了辩证法。在近代哲学史上,十八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因其机械性和形而上学的缺陷,而被德国辩证唯心主义,特别是黑格尔辩证唯心主义所取代,作为十八世纪唯物主义继承者的费尔巴哈,如果仍然停止在先前唯物主义机械论的水平上,没有丝毫前进,那么他能够战胜(当然未能彻底战胜)当时占着统治地位的黑格尔唯心主义,恢复唯物主义的王座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恩格斯曾经评价说,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不那么机械”。 (参见《马恩列斯论德国古典哲学》,第471页)《德意志意识形态》也指出,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相对于先前的唯物主义是前进了一步的,因而有着“巨大的优越性”。(同上书,第467页) 翻开费尔巴哈的哲学著作,我们可以发现,费尔巴哈的辩证法思想还是表现在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20.
黑格尔对哲学自身发展规律的认识集中在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上,它充分表现在他的著名命题"哲学史就是哲学"中,并能合理地推出其他三个相应的命题.黑格尔的哲学与哲学史关系的学说具有两大特征:整体主义和历史主义.这两者应当是统一的,然而黑格尔只是在一定的程度上做到了这一点,这种统一最终却由于他自己的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的立场而没能彻底实现.尽管如此,只要我们真正回到黑格尔的哲学语境并联系到当代解释学的立场和观点,便不难发现他的思想在这方面仍具有某种重要的启示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