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4 毫秒
1.
“三农”问题能不能解决好,不仅关系到整个农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和构筑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这是一个我们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能否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和“突破口”。作者认为,需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这一问题,需要认真总结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政策的得失,需要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之路。  相似文献   

2.
“三农”问题的成因与解决思路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三农”问题是在进入现代化进程后产生的,由于特殊的制度安排和特殊国情使其在中国这样的社会特别突出。我国“三农”的根本性问题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当前,必须以现代化为取向,以农村工业化特别是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等“三化”带动“三农”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3.
“三农”问题与农业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要推进农业产业化 ,必须解决四个关键问题 (也即“三农”问题中的四个关键问题 ) ,即 :土地问题 ,农村小城镇建设问题 ,农民负担及收入问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相似文献   

4.
“三农”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始终影响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最直接的表象是农民的收入问题,实质是农民的就业问题,根源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因此,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在全面加快产业升级和加快农村工业化、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如何创新农村劳动力转移思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政府历来都十分重视“三农”问题.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逐渐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成为了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的突破口.本文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在分析了其原因的基础上,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和途径,以期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有效转移.  相似文献   

6.
“三农”问题是我国的重中之重,解决“三农”的突破口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而“城市化”则是转移的最佳途径。我国建国以来一直采用城乡分隔的管理体制,城市化远远滞后于工业化。在城市化不同的发展模式选择上,有以大中城市发展为重心和以发展小城镇为重心两种主要观点。不同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不同。根据我国的国情,我国的城市化模式应该是既能发挥城市的集聚功能,又能很好地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由此,我国应该以发展大中城市为主,小城镇建设为辅助。在大城市转移剩余劳动力有限的情况下,小城镇可以发展以为农服务的产业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化转移。  相似文献   

7.
我国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度障碍,劳动者素质等多重因素制约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三农”问题的核心在于农民问题,解决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新形势下实施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迫切要求,是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举措,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我国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实现农村小康的关键是解决"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的中心环节是积极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论文结合阜阳等欠发达地区实际,全面分析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及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际上已成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种重要政策选择,就目前我国国情而 言,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否成功转移到城市中来的最重要原因还是国家对经济发展所采取的策略以及对经济体 制的选择。本文拟对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分流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及其制度性原因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主要是来自“三农”的排斥力、来自城镇化的吸引力和来自理性与非理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力。要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必须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组织工作、政策制定、经济发展等方面坚持改革创新,统筹规划,分类指导,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1.
四川工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人均收入水平低、城镇化水平低、产业结构层次低。大力发展信息化带动的制造业是四川实现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关键,是农业和服务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条件,是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有效手段,是提升和改造传统产业的根本性措施。制造业信息化也是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现实手段。四川应把大力发展信息化带动的制造业作为实现工业强省战略的突破口,在较高起点上推进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西部经济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论述西部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在于培育战略产业。立足西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 ,提出培育与构建战略产业的思路及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业供给侧改革与提高要素生产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品供不应求的时代,经济增长主要是由需求拉动,矛盾的主要方面是需求,重点解决市场“供不应求”的问题;当商品供求平稳,某些商品供大于求的时候,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供给,重点是解决供给“质量和效率”的问题。后者主要表现在供给不能适应需求的重大变化而做出及时的调整。农业供给侧改革是因市场功能被扭曲而导致要素配置被扭曲倒逼的。农业供给侧改革就是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发挥市场在要素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矫正行政配置要素而造成的扭曲现象,以提高要素的配置效率。而要提高农业要素的配置效率,就必须深化市场取向改革,让农村劳动力和土地有序流动起来,以及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使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同步发展。农业供给侧改革是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4.
应用结构变动值K、Moore结构变化值和专业化指数测度西部产业演变,结果表明:西部产业整体性演变加快。但受自然条件、产业技术水平、需求结构、资本供给、区域贸易和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西部农业比重过高、制造业技术水平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问题突出,产业结构升级速度慢。以生态环境和资源承戢能力为前提,加快重点地区、传统产业的改造,培育优势产业,提升制造业技术水平,增强区域中心的辐射力和驱动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西部产业演变路径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西部开发与关中城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西部开发战略已开始实施,关中应利用西部开发带来的机遇,以城市化为途径,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关中城市化进程中有两个基本特征,即城市数目不少,但多为平面扩张;小城市不断增多,但规模小,要素聚集能力弱.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农业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工业结构不合理以及技术老化等.所以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和产业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速城市化的进程,才能推动整个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建立VAR模型并采用衡阳市2000-201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考察了制造业集聚与城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制造业集聚与城镇化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得出它们之间具有双向的因果关系;制造业集聚与城镇化都存在自我发展的惯性现象;不管是在短期还是在长期中,制造业集聚对城镇化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而城镇化对制造业集聚的抑制效果仅表现在短期中,长期影响效果甚微;在考察期内,导致制造业集聚和城镇化的波动主要还是自身因素,但制造业集聚对城镇化的影响效果仍不容忽视。最后,结合衡阳市的实际情况对制造业集聚与城镇化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为个案,通过分析其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并针对当前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关建议,旨在从中发现制约整个西部民族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探索出适合西部民族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责任制改革极大释放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显性化。农业经营比较利益偏低刺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沿海地区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在一方面为土地规模化经营及实现农业现代化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转移客观上加快了城镇化进程。但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民的市民化都需要有适应现代农业、现代工业以及现代服务业的高素质劳动者。因而,应设法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以实现经济发展、城镇化与人的发展的协同促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9.
政府主导下的迂回式农业发展:中国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在政府主导的赶超战略下农业发展历程可以总结为"迂回式"发展模式,迂回模式是指落后国家通过优先发展工业再迂回发展农业的思想.工业化及其在空间上的城市化进程从供求两个方面塑造农业发展的市场、技术和组织基础.工业化和城市化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市场规模则促使农业组织化和专业化经营,工业化同时还为农业提供大量生产的技术基础.然而,迂回式发展的后阶段仍需政府政策打破城市和工业偏向的传统,转而偏向农村和农业,提供市场增进型政策,最终实现城乡和工农之间的政策均等化.  相似文献   

20.
我国西部的农业发展滞后于东部,农业工程及高等农业工程教育落后是限制因素之一。西部大开发为发展高等农业工程教育创造了发展机遇。从实际出发,发挥西部现有高等教育的潜力,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开辟高等农业工程教育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