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伦理文化是决定具体伦理和道德规范的伦理品质和内在精神。爱国主义、锐意进取、包容百家是中国伦理文化的优良传统。传统的良莠往往融汇为一体,汲取它的合理内核、结合现实开化创新是唯一正确的抉择。  相似文献   

2.
在马克思看来,市民社会具有经济基础的同等含义,不存在一般意义上的、始终奉行个人主义的市民社会。市民社会伦理与国家伦理的对立是人为的界划。市民社会伦理与国家伦理的关系,是应然的道德要求与实然的道德现实的关系,而不是两种不同的道德规范体系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论可持续发展的代际伦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持续发展的代际伦理体现了人们对传统伦理道德的扬弃,是人类的生存伦理。其内涵反映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三个层面上,是关于当代人和后代人应当享有的生存与发展的权利及其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的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4.
在出版伦理越来越受重视的情况下,学术期刊发表必须既重视普遍的出版伦理,也重视学术期刊发表的特殊伦理。学术期刊发表涉及最前沿的知识创新,直接关系到知识生产,对它进行伦理规制的意义不容置疑。学术期刊发表作为出版的一种类型,在贯彻普遍的出版伦理和其自身独特的伦理标准两个方面都应该有所作为。当前我国学术期刊发表伦理面临一定的困境,最主要的是各方总体上对学术期刊本身的认知尚未达到一定高度,存在共识不足的问题。为了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针对相关各方提出不同的伦理标准。学术期刊发表的主体大致包括学术期刊从业人员、科学研究人员(学者和作者)、学术期刊评价机构、学术期刊管理者等,他们各有不同的基本伦理标准。鉴于伦理标准都是原则层面的要求,体现应然之义,这些标准必须转化为具体的道德规范,如此才能切实得到践行,并发挥规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科技伦理教育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科技观教育,科技伦理意识、科技伦理知识、科技道德规范和科技伦理道德实践能力教育。科技伦理教育活动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针对不同的对象侧重不同的内容,在各不相同而又相互关联的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进行相互关联的科技伦理内容教育,以层层渗透的方式,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途径的交互作用,有效提升理工科大学生的科技伦理素养。  相似文献   

6.
国内伦理学界关于旅游伦理的研究正日渐深入,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旅游伦理的学科性质、内涵、研究对象等进行研究。就基本特征而言,旅游活动目的性指向明确,旅游活动的行程很少具有循环性,旅游活动所涉及的人员构成复杂,旅游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呈多维性。旅游伦理应该研究旅游活动准备阶段、进行阶段直到旅游活动结束这整个过程中各类行为主体应遵守的道德规范。旅游伦理研究主要围绕以下问题:自然资源开发的伦理问题,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的伦理问题,旅游行业从业者的职业伦理问题以及旅游者的个人伦理要求等。  相似文献   

7.
关于工程伦理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工程伦理是一个新的应用伦理学领域。本文阐述了工程伦理的几个基本概念 ,论述了工程伦理的道德基础和工程伦理的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8.
从一般的道德规范走向社会伦理建设,是社会规范体系发展和完善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伦理建设的重要标志。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既是我国道德体系完善的重要内容和步骤,更重要的是社会主义伦理及其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方式,体现出荣辱观由一般道德规范走向伦理制度建设的明确路径。  相似文献   

9.
伦理效力是伦理思想、伦理价值转化为伦理生活、伦理现实的能力。伦理效力的实现,一是通过确立基本道德价值观念、体现伦理精神、制定道德规范、培育道德主体来建构和完善经济伦理;二是通过生产高度发展、市场经济充分成熟、法制建设、政德建设来优化经济伦理运行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0.
环境伦理是把基本社会道德规范推广到自然界并把生态平衡作为一种重要的工具价值加以重视 。本文分析了这种伦理审视环境法的必要性,论述了环境法与伦理之间的两层关系:从价值层面上,环境法应服从伦理评价和伦理价值取向;在规范层面上,环境法与环境伦理是互补的不同规范。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伦理审视的可能性。最后,文章指出了伦理审视环境法应注意两个问题:第一,用什么伦理审视的问题,即伦理模式的选择问题;第二,伦理审视环境法的范围。  相似文献   

11.
考古发现证明,台湾海峡两岸不仅文化一脉相承,其海上交通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台湾海峡非但没有成为阻隔两岸往来的屏障,反而成为两岸交流的天然通道。分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部分,考述从远古至现代几千年时间跨度的台湾海峡海上交通历史。  相似文献   

12.
海峡两岸女作家被同一条中华文化的纽带所连接,这使她们的创作表现出一些共同的特征.儒家文化在两性关系上不平等的伦理秩序使得两岸女作家的笔下始终回响着不屈的抗争之声,但是,由于政治、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她们的创作又具有某些内在差异性.因此,需要通过对其中差异性的阐释,寻找一条通向两性和谐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同是以现代汉语标准语为交际工具,但是在对同一外国人名的翻译上常会出现很大的差异。这个问题,表面上看只是一个纯粹的语言问题,是两岸的中国人在选择作为注音符号的汉字来音译外国人名时,出现了不可避免的用字不一致现象。事实上,这并不是单纯的用字问题,而是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人的语言心理,折射出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态度上,存在着微妙的心理差异。台湾的外国人名音译用字,更多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以自我为中心""万物皆备于我"的"天朝心态",而大陆的外国人名音译用字,则表现出一种开放多元的文化心态,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渐趋淡化。  相似文献   

14.
考证辩析福州大学西观藏书楼所藏闽南语歌仔册《台省民主歌》涉及的文读与白读、脱文与缺页、印本与抄本、口传与笔录、唱本与读物、史诗与史实,以及祖国认同的观念与台湾人民的爱国主义传统诸问题。可以看到,《台省民主歌》在海峡两岸印行和流传的史实,乃是日据时期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不曾"阻断"的一个证明,歌仔册则是中华文化在日据时期的台湾传播和延续的一个载体;祖国认同的观念从来就是台湾人民的爱国主义传统之最为显要和重要的部分。  相似文献   

15.
世界各国发展历史和中国发展历史的进程显示,任何民族的复兴都需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维护两岸统一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为推动两岸统一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统一大业与中华民族的复兴是紧密相联的,民族复兴为两岸统一提供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6.
闽台农业科技合作机制的创新与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已由福州、漳州扩大到福建全省,闽台农业科技合作应从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规划两岸农业科技合作领域,创新闽台农业科技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7.
民进党上台四年来,台湾经济从中速发展逆转为负增长和低速增长,处于衰退和低迷之中。其原因主要在于:内部政局和社会动荡影响投资者的投资意愿;台湾当局以"台独"意识形态处理海峡两岸关系,使两岸关系僵局无法缓解,外资对台投资大量减少;近两年国际经济不景气,使台湾出口贸易受阻,只依赖对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出口增长来维持其经济正增长的局面。前两个因素如果不解决好,台湾经济要恢复到过去的中速增长是困难的。  相似文献   

18.
台湾海峡两岸关系,近几年来继续发展,呈现好势头,表现在:两岸人员来往日益增加;科技、文化、学术、体育等方面的交流不断扩大;通邮、通航、通商既成事实;台湾当局的“三不政策”已有所松动,且成立了“国家统一委员会”等机构,以具体的组织形式来决策大陆工作,又制定“国家统一纲领”、终止“戡乱时期”,从而有利于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在两岸关系发展趋势方面,虽然存在严重困难和障碍,但是,祖国统一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且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基本因素都在向着有利于和平统一的方向发展,因而,两岸关系发展的前景无疑是光明的。  相似文献   

19.
回顾了国民党退踞台湾后台湾政党政治的发展变化,分析了2004年台湾"总统"选举前后政党政治的发展状况,对选举后的台湾政党政治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两岸统一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论述,认为当前台湾的政党政治格局已经从国民党一党政治,演变为两极(民进党、国民党)多元(若干小党)格局的多党政治,蓝绿政治仍将是台湾政党政治的主色调,政党政治的演化也导致台湾社会政治文化呈现出明显的二元对立特征,也导致两岸关系的变数愈加复杂.  相似文献   

20.
海峡两岸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峡两岸民事法律适用问题是区际法律冲突的一个方面。可以将“一国两制”这一未来可预见的模式套用于今天的两岸民事法律适用的现实 ,台湾地区是我国这一单一制国家中的一个单独的法域 ,台湾地区的民事法律为台湾法域的法律 ,应确认其域外效力 ,并在审判实践中加以适用。台湾地区以不合理的区际冲突规范解决两岸法律适用问题 ,并不能真正起到解决两岸民事法律适用问题。在解决两岸民事法律适用问题时应遵循参照国际私法规则和区际法律适用理论成果、不能以非对非、参照国家政策等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