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截止2010年4月12日,我国共有开放式基金523只,其中有169只基金的经理人多于一人,由多经理管理的开放式基金数占到所有开放式基金总数的32.3%.通过比较样本基金在增聘经理前后一年的业绩发现,增聘基金经理不但不能够提高基金的业绩,反而会导致基金业绩下降;另一方面,增聘基金经理虽然能够降低基金的非系统风险,却提高了基金的总风险.同时,增聘基金经理就意味着增加基金管理费用,因而基金管理公司进行的增聘基金经理的行为并不理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O’Neal分离现金流量方法研究基金业绩对开放式基金投资者申购和赎回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基金业绩增长是决定股票方向开放式基金申购和赎回的重要因素,基金当期业绩与其申购比率和赎回比率呈正向关系,但影响程度呈非对称性;股票方向开放式基金投资者的申购、赎回决策主要考虑基金业绩,对基金业绩的波动性并不敏感。因此,提高基金业绩是股票方向开放式基金吸引投资者申购基金,增加基金份额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开放式基金是国际基金业的主流发展趋势。分析了封闭式基金转开放式基金的原因。阐述了基金转型对基金持有人、基金管理公司以及基金市场等方面的影响。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交易结算问题、赎回风险问题和基金管理风格转变问题。提出了为基金转型创造技术条件、加强银行与证券公司的合作、坚持市场化原则和逐步转型原则等建议,以利于降低基金转型风险和市场风险,提高我国基金管理公司的竞争力,促进我国基金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金投资者选择行为是否理性对基金经理人策略的执行与基金市场的稳健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发现基金投资者的申购和赎回行为与基金收益率成正相关关系,并且两者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基金收益率并没有剔除基金风险的影响,通过构建基金资产组合的系统性风险因子与特质性风险因子,发现基金投资者对基金风险并不敏感,为经理人的冒险行为带来激励效应。通过构建基金净申购和净赎回资产组合,发现基金净赎回组合的风险调整收益率要高于净申购组合,总体而言,基金投资者行为并没有为自己带来更好的投资回报。  相似文献   

5.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统筹层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合基金统筹层次过低不仅不利于基金的监管和基金的调剂使用,也不利于体现补偿的公平性原则。新农合补偿受益对象流动性小的特点决定了新农合基金全国统筹的不必要性,而新农合基金的省级统筹不仅符合社保基金高层次统筹的趋势,也有利于降低基金监管的成本,保证基金的及时到位,扩大基金的调剂空间和减少基金逐级统筹的阻力。  相似文献   

6.
明确社会保险基金的特征和性质是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基础。本文在界定社会保险基金涵义的基础上分析了社会保险基金的5大特征,论证了社会保险基金的性质。从来源看,社会保险基金来源于社会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从分配方式看,社会保险基金是一种延期的个人消费基金;从所有权看,社会保险基金属于所有参加社会保险的劳动者共同所有;从社会资金类别看,社会保险基金属于财政资金的范畴。  相似文献   

7.
在有限合伙制风险基金中,基金管理者和投资者之间存在着委托代理关系,基金管理者的风险补偿主要源于基金的管理费用和附带权益.对于不同发展阶段的风险投资基金,由于基金管理者水平及其环境的差异等因素,风险补偿机制的形式与程度也不同.文中通过模型分析了对于新创立的风险基金和发展阶段基金其基金管理者的有效激励问题,以提高投资者对基金监管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8.
首先阐释了社会保险基金的涵义、构成及作为社会保险基金运营投放形式的一种——社会保险基金入市 ,指出社会保险基金入市具有重要意义 ,进而剖析了社会保险基金入市面临的主要问题。文章指出 ,要实现社会保险基金的规模入市 ,必须强化政策扶持 ,逐步放宽对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限制 ,组建真正独立的基金法人 ,大力培养基金管理人才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共同基金已经成为居民家庭实现多元化投资的重要工具,对于居民财产性收益的稳健增长大有助益,基金业绩的驱动因素也随之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以2004—2017年中国441只共同基金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投资者行为侵蚀、基金经理努力对基金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共同基金的业绩不仅取决于基金经理的努力,还受投资者行为的影响.具体而言,中国共同基金投资者的申购和赎回行为会对基金经理非自由裁量交易产生影响,在控制基金投资者申购和赎回行为的影响下,基金经理的自由裁量交易对基金业绩将产生正向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共同基金市场,投机者和短视基金投资者的行为会对基金经理的努力产生侵蚀.因此,应加强基金投资者教育,增强基金投资者互动和信息沟通等,最大限度地减少基金投资者行为的不稳定影响,以提高基金业绩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SSCI的中国社会科学论文基金资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SSCI为统计源,对SSCI收录中国社科论文的基金资助进行分析.统计了基金论文作者来源的国家/地区分布,分别讨论了国家基金、部委基金、省区基金、国际基金、高校基金对社科论文的资助情况,综合分析了基金资助论文的学科分布.得到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基金资助机构较为广泛,国家基金是论文产出的重要资助源;但基金资助区域分布不平衡,研究领域涉及面较小,提出应重视和完善社会科学研究的投入机制,加大基金资助力度,拓展研究领域,提高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我国养老保险基金进入资本市场是必要的和可行的。本文结合我国的实际从投资政策、投资环境等方面分析和探索中国养老保险基金进入资本市场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养老保险基金面临巨大的保值增值压力。其投资前景可进入资本市场。养老保险基金进入资本市场后,将会形成两者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3.
养老保险基金进入资本市场进行投资必然存在一个复杂的组织结构,由于信息不对称,使得不同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可能产生过度风险的机会主义行为,如道德风险等问题。本文通过设计一个最优的规避风险和激励机制下的委托—代理模型,诱使代理人选择委托人所希望的行动,实现养老保险基金在积累不断扩大的前提下的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养老保险融资机制存在三重侧面,即法规文件上的"统账结合制"、实质规范上的"完全基金制"和现实运行上的"现收现付制",表现出中国养老保险融资机制规范与事实之间存在巨大鸿沟,极大阻碍了制度的有效运行。养老保险制度应促进劳资协作和社会团结的制度目的,决定了"统账结合制"区分个人账户与统筹账户,并由用人单位承担绝大部分养老保险费率的做法,很值得商榷。尽管现收现付制在面对人口老龄化时会相对较快地表征出支付不能,但出于互助共同体的本质要求,养老保险融资机制也应恪守"保险原则",保证资金的专款专用,以使养老保险基金能在最大程度上远离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确保养老保险收支的稳定性,减轻政府的政治和经济风险,避免国家被资本垄断所绑架,故而现收现付制相比于基金制更为可取。在充分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并结合中国具体国情之后,未来中国养老保险融资机制应考虑通过废除"个人账户",贯彻养老保险收支当期平衡,以实现单一账户制下的现收现付。  相似文献   

15.
为了应付老龄化危机,许多国家都仿效美国和英国建立了企业年金制度。由于各国的社会经济环境、法律制度和资本市场条件并不相同,因此,在建立企业年金制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认真分析各种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模式的特点,选择一个适合我国制度约束条件的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我国养老金投资运营所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利用历史数据对比分析了我国养老基金各组成部分的规模和投资收益情况;并结合投资目标做出差距分析;最后根据马克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多目标投资组合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得出适应我国目前资本市场投资环境并达到养老基金投资目标的最优化投资比例,以期为实现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提供参考,来应对人口老龄化压力和可能由此引发的养老金支付危机。  相似文献   

17.
关于解决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现象严重,使养老制度面临严峻挑战。总结辽宁、黑龙江、吉林等地试点工作经验,提出完善基金管理体制、制定柔性退休政策、分步骤做实个人账户并通过多样化市场运营来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职业年金的强制建立促进了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完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待遇结构的优化也将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而与之同为养老第二支柱但出于自愿的企业年金,由于诸多原因发展严重滞后。首先,在分析江苏省企业年金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发展滞后的原因。其次,提出职业年金将在立法、税收以及基金管理等方面对企业年金产生倒逼效应。为了促进倒逼效应的发挥,应该通过减税降费释放企业年金发展潜力以及推进养老保险制度的供给侧改革,并为事业单位编外人员建立强制式企业年金等。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政府与企业博弈的角度,对当前老龄化背景下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对未来中国养老保险制度负担比的预测,比较养老保险成本率和缴费率的关系,分析中国养老保险基金存在的风险。集中描述政府与企业在养老保险基金风险问题上的博弈,并提出规范博弈行为和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人口结构的剧烈变化,体制改革带来的巨额隐性债务,"混账"管理模式的"空账"问题,使得中国基本养老金面临支付危机,提高基金缴纳款不符合我国加剧的老龄化国情,因而通过提高资产组合收益来实现基本养老金的保值增值,是确保养老体制改革成功的关键。本文结合国际上先进的研究成果以及我国基本养老金的自身特点,根据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基金的不同性质与目标,分别构建了多阶段的资产负债管理模型,利用随机规划方法为中国基本养老金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动态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