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西藏居民消费、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的消费增长周期分析,以各周期中消费增长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为视角,并与全国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得出西藏居民消费增长对西藏经济增长的影响趋势与全国不完全一致,且影响程度比全国弱,得出西藏消费需求增长与经济增长有矛盾性的一面,并提出了对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文章用西藏城乡融合发展调查数据,以及2019年《西藏统计年鉴》和1982年中国第三次人口普查数据(西藏部分),检验了西藏城镇化、就业结构对西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采用1982年西藏城镇规模作为2019年西藏城镇规模的工具变量,解决了城镇规模变量存在的潜在内生性问题,实证结果表明西藏城镇化率每提升1%,西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0.174%,居民从事工业和服务业比重越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大。但随着城镇化水平提升,缓解了就业结构的转变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另外,文章指出城镇规模对西藏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对低学历群体效果最明显,对高学历群体的影响次之,对中等学历群体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近十年来,我国居民消费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并逐渐成为制约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同步提高的瓶颈;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论证了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支出对少数民族群众消费率的影响:即在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公共卫生支出的增加,居民消费率呈先升后降趋势;与之同步,社会保障等公共支出也有类似状...  相似文献   

4.
西藏农牧民消费结构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庆 《西藏研究》2010,(3):92-100
西藏全区人口中大部分居住在农牧区,在"非典型二元"结构下,占人口大多数的农牧区居民却不是全区居民消费的主力军。因此,西藏农牧区居民的消费状况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参考依据。文章研究了西藏农牧民的收入来源、消费结构升级与变化趋势;分析了西藏农牧民消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西藏农牧民生活消费需求的对策,首先要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其次应引导合理消费,改变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优化西藏农牧民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5.
通过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带动经济增长 ,应当是我国经济实现健康快速增长的基本方式 ,这是市场对资源配置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当前大规模增加居民消费支出 ,特别是对教育服务的消费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西藏1998~2011年统计的年度数据,对其公共服务支出与居民收入增长关系通过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法进行探讨。实证研究表明,在99%的概率水平上,政府教育支出、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医疗卫生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科技支出与西藏居民收入增长均存在某种正向的均衡关系,且居民收入增长是西藏各类公共服务支出规模扩张的Granger原因,反之则不成立。因此,确立并完善以增加西藏居民收入为导向的公共服务支出财政供给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人均收入至关重要,同时解决西藏公共服务支出的资金问题应是未来西藏财政支出结构增量调整的主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徐伍达 《西藏研究》2005,(1):96-101
随着西藏经济快速发展,西藏居民的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消费结构逐步从"总体小康型"向"全面小康型"转变,享受资料、发展资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由于受经济水平的影响,西藏居民的整体消费水平还比较低。研究西藏居民小康消费进程及其发展趋势,对拓宽消费品市场渠道,确定经济发展战略,适时调整和正确引导居民消费方向,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经济增长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杨涛 《中国藏学》2011,(Z2):133-140
文章从消费角度分析拉萨地区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差距程度及其收入成因。数据来源于2009年6—8月对拉萨周边三个村庄27户居民的生活消费与收入的田野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在政府提供了公共服务的住房和医疗服务领域,农户之间的消费差距较少;而其他领域则相对较大。对形成农户之间消费差距的收入成因进一步分析表明,土地资源和劳动力数量不是形成农村居民等级差距的主要因素;劳动力教育年限对农牧民等级提升的作用是否显著,与其毕业后能否在政府事业部门获取就业密切相关;家庭对其资源的经营能力,对农牧民等级分类具有显著影响。基于此,文章提出,应从加快实施西藏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农牧民打工、完善畜牧业产出结构等方面采取措施,以此缩小农牧民之间生活消费差距。  相似文献   

9.
通过使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分析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探讨广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农村人力资本外溢的关系,发现:广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农村人力资本外溢互为因果;广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农村人力资本外溢之间存在着一种长期均衡关系,广西农村人力资本外溢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短期影响大于长期影响。并进一步由这些结论得出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国家统计局农调队所作的农村住户调查资料,以1980-2003年为基本考察期,对西藏农牧民家庭经济的演化特征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表明,总体来讲西藏农牧民家庭收支都有结余,且有不断上升趋势,家庭经济活动仍然是西藏农牧民主要的经济活动方式;食品支出是最主要的方面,反映出西藏农牧民生活普遍处于比较贫困之中;工资性收入增长是西藏农牧民总收入增长的一个"亮点".最后,文章提出了加大缓解西藏农牧民贫困的政策力度;引导西藏农牧民从传统的家庭经济转向现代市场经济;进一步采取措施继续保持西藏农牧民工资性收入增长政策.  相似文献   

11.
从公元七世纪初以降,吐蕃先后兼并了分布于青藏高原的羊同、苏毗、吐谷浑等族,与这些民族发生了密切的政治和文化交流.本文引用敦煌、新疆发现的古藏文文献,结合汉文文献,深入地讨论了吐蕃治下的吐谷浑小王和吐谷浑臣僚、民众的情况,力图揭示出吐谷浑被吐蕃征服以及逐步融合的历史真相.  相似文献   

12.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地域特征,撒拉语既有古突厥语的特点,同时又因与周边语言的联系而有自己新的发展。它的突厥语特点代表了几种历史层面,这种层面反映出与不同突厥语群的联系。由于复杂的共时特征和与历史记载的差距,对于撒拉语进行分类是很困难的。根据如下两方面的论述:1和乌古斯语的发生学关系;2和南西伯利亚语和克普恰克语长久的联系,本文提出自己的观点,不同意撒拉语与现代维吾尔语有发生学关系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14.
噶当派是11—15世纪藏区影响较大的一个佛教教派,其兴起原因主要在于它适应了当时藏区的社会和政治环境以及藏区佛教的发展方向。本文强调指出,噶当派在教理教义、寺院经济制度等诸多方面影响了其他教派的产生与发展;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的形成也与其作为藏区第一个佛教教派的历史地位密切相关。此外,噶当派对藏区社会的其他方面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世纪之交世界民族分离主义运动的背景及其理论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冷战后,民族分离主义浪潮在世界各地迅速泛滥的背景错综复杂,包括民族怨仇、殖民统治及大国强权政治等历史根源;东、西方冷战终结和雅尔塔体制解体的国际大气候;某些国家政府民族政策的严重失误、西方世界有目的的推波助澜等内外缘由;以及世界现代化、全球一体化大潮所激发的各民族经济、文化权益之争等深层因素。民族自决权原则的真谛是遭受外国异族统治的殖民地附属国各民族的非殖民地化,它与国家主权原则、不干涉他国内政原则紧密相联,不能不顾相应的历史条件,无限扩大民族自决权适用范围。倡导民族国家在民族结构上的纯粹性和单一性的“一国一族论”,以及主张每个民族都必须组成一个国家的“一族一国”论,在理论上是极端偏狭和荒谬的,在实践中也势必增强民族分离主义运动的非理性和破坏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建国后中央政府支持的边远地区经济项目的得与失出发,阐述了这些项目设计立项时应当考虑的各种因素及效益评估办法。  相似文献   

17.
严庆  孙铭晨  王跃 《民族学刊》2023,14(3):1-10, 142
历史观是记忆的出发点和认同的基石,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强调“四个与共”的结构一体性和“四个共同”的过程延续性,为中国历史政治基因的延续性、合法性提供了理念维护,为多民族国家整合、建设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意识形态素材,也是对外部挑战的理念回应。问题史观通过修改历史认知坐标系和思维方式,销蚀政治认同与意识形态合法性,而二元史观、多元文化主义史观等问题史观冲击了中国历史主流话语的延续性、一体性、主体性和本土性。中华民族历史观教育以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为价值立场,以强化中华民族史观认知、凝聚“五个认同”历史情感、坚定历史自信为关切,引导受教育者形成符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求的历史认知和历史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8.
论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法律地位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自治法规 )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一项自治权。自治法规的效力等级高于一般地方性法规而具有法律性质 ,但其适用范围仅限于本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上级国家机关要尊重和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但自治法规不能规定和约束上级国家机关。制定机关和批准机关对于自治法规都享有“半个立法权”的说法 ,实际上是把报请批准自治法规视同提请审议自治法规案 ,把自治机关享有的自治法规制定权等同为拟定权。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法规报请省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的规定 ,是一项宪法原则 ,这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体制的一大特点。在自治法规的效力等级和适用范围问题上的分歧 ,源于如何正确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19.
犹太人杰超常涌现诸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犹太民族以思想、文化上的成就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并为人类贡献了大量杰出人才。犹太人杰的超常涌现与犹太民族视学习为敬神的宗教观念和崇学尚智的文化传统有直接的关系 ,而以家庭、会堂、犹太中心为基础的教育实践 ,开放的民族心态 ,兼收并蓄的文化机制 ,备受迫害的民族流散经历所激发的民族意识 ,本民族杰出人物对民族精神的培育、激励作用 ,则共同形成了犹太人杰超常涌现的精神沃土  相似文献   

20.
人关前的满族正处在由一个生机勃勃的氏族社会末期向封建制度的转型时期,其文字、宗教、服饰、婚姻制度、社会组织形式都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由于满族上层统治者实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的开明措施.使满族在大力吸收汉族先进文化的同时.又保留了本民族的文化特色,从而成为社会转型时期民族文化发展的良好范例,对于新时期民族文化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