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商务活动为背詈,通过现场会话、学习和掌握商务日谱表达方式,使学习者在掌握日本商务文化和商务礼节的同时,能够自然地同日本客人进行交流。在日本公司的商务活动中能够自然地使用敬语是学习者的一大难点.要提高商务日语水平,必须掌握、敬语的性质,语法形式以及敬语使用的不同对象和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2.
日语商务文书写作是一种语言交际行为,实用性强,写作者必须具有较好的写作技巧、丰富的语言知识和商务知识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直接影响商务活动的成功与否。文章从日语商务文书写作角度探讨如何培养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3.
敬语是日语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使用广泛,表达内容丰富。在日语教学中是很难以传统语法结构认定的。本文拟从敬语的语用语境观点出发,结合当前教学的现状,对今后的敬语教学做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日语敬语的定义及种类,分析了初学者在日语单句和句型的使用中常犯的敬语使用错误,认为日语知识不足、对日本文化理解不够以及中国文化的影响等是敬语误用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日语敬语误用问题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异文化之间的冲突和融合成为全球化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随着日本对华投资力度的不断增加,要求熟练掌握商务日语的人才需求量也不断加大,因此商务日语的教授是很重要的,学生不仅要学习日语基础知识和商务知识,还应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以便在今后的商务活动中避免异文化之间的冲突,这对于我国的经济的发展也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敬语是体现日语特点的语言表现形式之一。日语的敬语自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敬语的使用规则严格,并有多种表现形式。敬语接头词、接尾词是日语敬语表现形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含有表示尊敬和表示自谦两种意义。在有关日语敬语的研究中,大多数文章著述都偏重于固定句型、敬语动词、助动词、补助动词的研究,而用敬语接头词、接尾词来表示敬语方面的论述甚少。本文着重叙述了日语敬语接头词、接尾词的种类、作用、适用范围,并举例说明了各类接头词、接尾词的不同用法。  相似文献   

7.
现代日语的敬语之所以比现代汉语发达许多,全在于它有一套完整的敬语法体系,而这恰恰构成了日语的一大特色。通过与汉语作比较,使学习者对日语敬语中的尊他敬语、自谦语等使用的场合、对象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以便在实际中更好地发挥其“润滑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现代日语中的敬语被日语学界称为“相对敬语”,这主要源于现代日语中的敬语使用原则的多元性,本文以日本敬语学者的先行研究为基础,主要探讨围绕现代日语中敬语使用的四种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商务日语教学是传授日本国语言知识、提高与日本国商务交往活动中的语言沟通能力的外语教学课程.在商务日语教学中导入日本企业文化,让学生了解日本社会及企业的文化习俗,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对日商务交际沟通能力、在今后的商务活动中更能被对方认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研究探讨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导入日本企业文化知识的方法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敬语是日语的一大特色,在日常交往中使用频率很高,而且表达形式复杂不易掌握、本文就敬语的起源和变迁、几种不同的分类和使用方法、日本人使用敬语的心理背景及其社会作用等进行了阐述,旨在帮助学习者进一步掌握日语敬语,用有限的敬语表达形式去适应无限的社会交际场合。  相似文献   

11.
在查阅相关文献先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日语敬语的意义与语用特点,阐迷日语敬语使用并非基于对对方面子的损害进行补偿,亦非对对方一定心怀"敬意",而是考虑到场合、对象、人物之间远近内外关系等具体情况而作出的主动与被动的选择;它表示与对方距离的远近;使用敬语和非敬语同时构成礼貌,敬语只是表示"消极礼貌"的主要手段之一.所以,布朗·莱文森的"礼貌原理"只是部分适用于具有敬语体系的日语.  相似文献   

12.
礼貌是一种语用现象,这在语用学界已经成为共识。日语中有高度发达的敬语。日语的敬语是一种语言形式,而礼貌聚焦于语言行为的效果。敬语可以表示礼貌,但敬语作为礼貌的表现手段时,要在社会文化的制约下使用。  相似文献   

13.
一、日语敬语的特点所谓的敬语,简而言之,就是对谈话的对方或谈话中涉及的人或事表示尊敬的语言。敬语现象在一般语言中都有。例如,汉语中的“贵姓”、“您”等,都属于敬语现象。但是,像日语敬语那样细腻严格、大量使用的现象则在其它语言中并不多见。语言是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14.
日语专业学生甚至是日语资深翻译,在翻译中日敬语的过程中容易产生非等值现象,这是由于中日敬语发展历史、敬语体系、社会文化及敬语教育等方面存在差异造成的。译者应根据这些差异,进行合乎不同语言习惯和文化的翻译,尽量表达出等值的敬意程度,朝着中日敬语翻译的动态对等目标而努力。  相似文献   

15.
日语专业学生如何用日语来书写毕业论文,书写论文时有哪些注意事项,本文就日语论文的语言表达形式做了阐述。通过具体事例介绍了日语论文的语言形式、论文格式、书面语与口语的区别,专有词的使用,敬语限制使用以及论文的特有表达形式等。  相似文献   

16.
日语敬语发展的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语敬语的发展与演化是极其复杂的过程,它是对日本传统社会人与人之间等级关系的语言等分,更是处理现代人际关系的交流手段。从日语敬语发展的差异性破题,可以厘清日语敬语的起源问题以及日语敬语的语用差异,从而有效把握其发展脉络及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在日语学习中应掌握的几个关键问题是:语音、语调的正确读法;日汉字读音的变化规律;日语汉语词汇与中文汉语词汇意思的异同;日语语法的特点以及动词词尾变化及后续词、格助词、敬语等的正确用法。  相似文献   

18.
日语中的授受补助动词是授受动词及其敬语的补助形式。与授受动词表示物体的授受不同,授受补助动词还表示行为及该行为产生的恩惠性的授受。这是日语的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正确使用授受补助动词的关键在于掌握说话者对事态的主观恩惠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必然会有跨文化冲突的产生。根据日语圈的文化特点,解决这种冲突,要有效利用TPO原则、用心收集谈话话题、正确使用敬语等交际技巧,并掌握面试、电话、会议等公共场合的应对技巧。在日语教学中我们要把握日本文化的特点,设计各种模拟场景,为学生创造练习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0.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是中国文化的象征,早在公元四世纪,儒家思想就已经传到日本,千百年来在日本的历史文化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从儒学思想对日语敬语的影响以及在日语敬语中的具体体现中,可以看出儒家哲学已经深深渗透在日本国民的思想意识与道德伦理观念之中。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对于了解日本民族,学好日语敬语极有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