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机构监管体系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是决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由于医疗行业的高度专业性和技术性、疾病治疗的不确定性,以及参合农民与医疗服务提供方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在利益的驱动下,定点医疗机构往往会出现诱导农民医疗需求并过度提供医疗服务的倾向,这不仅会增加参合患者的医疗负担,增大合作医疗基金的风险,而且会严重影响甚至制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对定点医疗机构实施监管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强化和创新政府有关部门的行政监管,而且需要强化和创新定点医疗机构的"内部监管",同时还必须依靠广大参合农民对其进行监督。  相似文献   

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构建不仅取决于中央政府的决策,也受各级地方政府、定点医院以及农民的影响.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进中,政府、定点医院、农民的三方博弈过程,通过构造效用函数分析参与在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提出了在农民广泛参与的基础上要以政府为主导,协调农户和定点医疗机构三方的成本收益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是政府对医疗市场的有效干预措施。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永州市零陵区新农合存在参合率偏低;新农合基金沉淀率偏高,农民群众受益程度不高;定点医疗机构布局集中,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弱;定点医疗机构与农民群众医疗信息不对称,导致公平和效率的双重损失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应加强宣传力度和丰富宣传形式,制定科学的补助计划,加强对农村乡镇卫生医疗机构的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以提高农民参合的回报率,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供给能力,防止农民群众合理利益受损,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事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金陵瞭望》2010,(16):102-103
解放军第454医院为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南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南京市急救站分站,南京市劳动能力鉴定检查定点医院,南京市“三信三优”单位。  相似文献   

5.
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不端行为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是决定新农合医疗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由于医疗行业的高度专业性和技术性以及参合农民医疗服务消费的乏知性、被动性、不确定性,定点医疗机构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会诱导农民的医疗需求,产生不合理化验与检查、开大处方、违规造假、收费不规范等不端行为,致使参合患者的医疗负担增加,增大合作医疗基金的风险,进而严重影响甚至制约新农合医疗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通过独立于卫生部门的社会保障部门行使监督职能,实行指标管理,改革费用支付方式,完善内部管理、收入分配及监督制度,建立农民自治监督组织,完善农民监督员制度等治理措施,强化政府部门和参合农民的监管、监督以及定点医疗机构的内部治理,有效规范和约束定点医疗机构的诊疗、收费行为。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看病难、看病贵这一世界性难题,台湾地区制定了"全民健康保险法""全民健康保险转诊实施办法""医疗法"等办法,以"分级医疗制"为核心、整合私立医院及私人诊所为医保特约单位,依托社区医疗群提高全科医生的医治水平,引导患者到基层医院就医,成为其他国家和地区解决这一难题的典范。借鉴台湾地区的经验,我们应该将所有医疗机构界定为非营利性质,将其纳入到医保定点机构,通过行政监督、行政审计及第三方监督相结合等措施限定各类医疗机构的利润率,减少各级医疗机构的赢利冲动,鼓励非公医疗机构之间、私立医院与公立医院之间开展业务协作,建立三级医院托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制度以及三级医院医生到基层医院坐诊制度,实施住院患者转诊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康复治疗制度,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职能,使之能够承担预防、教育、医疗、康复、护理、理疗等职能,保障社区首诊双向转诊制度的实施。  相似文献   

7.
《金陵瞭望》2009,(10):88-89
解放军第454医院为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南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南京市急救站分站,南京市劳动能力鉴定检查定点医院,南京市、三信三优”单位。医院率先导入国际先进的质量管氆体系并通过ISO9001-2000国际认证。  相似文献   

8.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2003年起在试点县进行推行,现已进人全面推广阶段。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农户对其满意度问题更加关注。基于农户视角,抽取了河北鹿泉市3个村庄,178个农户的相关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满意度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影响农户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满意度的因素包括农户对新型合作医疗的认知程度、在定点医疗机构的就诊情况、农户的个人特征信息和农户的家庭经济状况,其中影响较为显著的因素是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在全村所处的水平、亲戚朋友互助关系。提出了加大筹资力度,提高保障水平;加大对贫困户的医疗保障;改善定点医疗机构的硬件设施,稳定医疗服务价格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老友》2010,(12):28-29
(上接2010年第11期)第十二条就医待遇及服务:(一)异地就医人员持异地就医卡到定点医疗机构门诊或住院治疗,执行参保地政策,医疗费用经参保地经办机构审核后,由所在设区市经办机构或委托的就医地最高级别经办机构根据省社保中心提供的报表支付给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世界银行贷款卫Ⅺ项目的活动实践,探索了泰州市姜堰区加强核心指标监管考核、推进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的具体做法与措施。通过实施门诊总额预付和住院按床日付费的支付方式改革,全区定点医疗机构控费意识增强,次均费用明显下降,实现了全区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次均住院费用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的目标。科学合理的核心考核指标制定和监管实施,综合实施的混合支付方式改革,是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重点与实现政策目标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南京市不同医保人群卫生服务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医疗保障人群卫生服务利用的特点,为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制度提供政策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南京市4873户城乡居民进行入户询问调查。结果:南京市现行医疗保障制度对居民住院服务利用有明显促进作用,但对门诊服务利用的影响则不明显;城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引导居民就医流向的作用不如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表现明显。结论:政府应加快建立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制度,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提高卫生服务公平性和居民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农民的参与意愿、参与能力及参与程度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持久运行的基础。鉴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保障参合农民权益方面存在的缺陷,提出必须以参合农民的实际医疗需求为中心,进行筹资管理、补偿监督等制度性建设,构建适宜的农民参与机制,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优化医疗机构服务,让农民真正融入合作医疗制度中并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13.
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的立法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的医疗保健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除了依靠政府的支持,还应当依靠法律法规来维护。当前我国已具备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立法的各种条件,就必须加紧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立法研究,依法推进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确实解决好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以促进农村医疗事业的稳定运行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历经波折,建国初期在全国得到普遍推广,而家庭联产承包制度实行后却全面解体。近年来,合作医疗制度成为解决我国农民医疗服务保障的重要举措,再次得到青昧。为了促进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健康发展,我国在吸收建国初期医疗合作社的经验教训的同时,还应该结合现阶段的发展新情况,构建有效的相关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5.
我国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出路何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是解决农村基本医疗保障的重要举措。通过分析中国“二次合作医疗”改革收效甚微的原因 ,提出按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性构建多层次的农村合作医疗模式的新思路 ,最后强调国家在合作医疗制度建设中的责任以及给合作医疗制度立法正身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6.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2007年在山西省太谷县实施以来,总体运行情况良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宣传力度不够、医药价格偏高、用药目录狭窄、报销比例偏低、报销程序复杂、报销不及时、服务态度不尽如人意等。为此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如: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化政府责任、建立多层次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障体系等,以促进山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筹集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农村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资金的筹集与保障是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核心问题.通过深入分析中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运行现状及原因,提出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筹集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的问题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解决中国广大农民医疗保障的一个重要制度,60年代农村原有的合作医疗在改革开放后的解体,使农民在近十几年中患大病没有得到较好的保障,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推行,充分体现了中央政府以人为本、重视"三农"实现社会公平的精神.然而农村乡土社区的特点,在实施这一制度时存在着筹资困难、管理困惑、支付风险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把农村医疗保障落到实处,笔者试作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为了有效推进西部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运行,运用市场调研和对比分析方法,分析西部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性缺陷,并界定了政府、农民及医疗机构三方利益主体的职能。分析认为:应从筹资补偿、监督管理来完善合作医疗制度,健全农村弱势群体医疗救助制度,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提高农村医疗机构服务质量,构建相宜的农民参与机制,从而保障西部农村合作医疗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筹资模式的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四个发展阶段进行分析,指出每个阶段不同的资金筹集方式,认为合作医疗发展的关键在于是否存在完善的合作医疗资金筹集渠道;在传统合作医疗阶段,个人出资是资金筹集的主要形式。文章对各阶段的筹资渠道进行了得失的分析,提出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中完善筹资渠道的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