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基于人口流迁视角的城市公共安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秀云 《天府新论》2008,(4):99-102
安全是城市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城市发展的制约条件.目前在我国社会转型和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城市人口发展所面临的风险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人口流迁与社会融合逐步成为影响城市公共安全的重要的软约束因素,特别是流动人口的边缘性特征和"半城市化"状态,对城市公共安全带来了一定影响.应该从政府宏观政策驱动与合理制度安排、社区微观支持、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以及提高农民工的自适应能力等多个方面,共同推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构筑安全的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2.
城市人口安全应急管理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安全是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安全问题之一。在对城市人口安全进行相应评估的基础上,通过政策调控和管理,可以规避因政策因素引起的人口安全风险;对于政策调控无法解决的人口安全问题,或人口安全问题中的突发事件,通过建立相应的应急管理预案,可以应对人口风险,减少人口安全问题爆发时可能造成的各种损失,从而使城市人口发展适合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陈意新  曹树基 《学术界》2003,(3):116-132
本文是就王丰、李中清发表的《摘掉人中决定论的光环———兼谈历史人口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以下简称《摘掉》)一文中对作者同期发表的文章《马尔萨斯理论与清代以来的中国人口———评美国学者近年来的相关研究》(以下简称《马尔萨斯》)一文的批评所进行的反批评。作者没有就《摘掉》中对《马尔萨斯》的所有批评逐条回应 ,而是在学术批评的原则和方法上做一澄清 ,主要是从学术上就《摘掉》所涉及到的中国人口史的重要问题做出回应  相似文献   

4.
郭秀云 《兰州学刊》2010,(3):114-118
人口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内涵和基本条件,对人口发展中的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题中之义。文章从“人口安全”和“人口风险”的概念及基本特征入手,阐述了人口风险管理与控制的总体思路,分析了我国大城市人口风险的突出表征及应对策略。人口风险的多元化特征决定了对人口风险的控制,必然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在多个层面上用协调的整合的方法进行监控、管理和防范。  相似文献   

5.
1989年4月14日,我国人口达到了11亿,与1949年全国人口总数的5.4亿相比,40年间翻了一番多。这样众多的人口已经在吃饭、教育、就业、交通、住房等许多方面给我国造成了沉重的压力。我国生产力发展与社会需求的矛盾与人口密切相关,困扰人们的通货膨胀原因,也包括人口因素。可以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切不利局面都与人口问题有关。人口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我国人口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人口数量多,一个是人口素质差。  相似文献   

6.
现代性理论本质上是对"现代性问题"的理论自觉和反思批判。在20世纪中后期以来西方社会发展理论的演进中,风险社会理论以其独特的致思路向对西方现代性的根本问题和出路进行了理论探索,旨在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论争中开拓出现代性反思的新维度,建构一种新的社会批判理论。以马克思主义对待现代性问题的辩证立场对风险社会理论的致思路向进行批判性分析,深入研究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凸现的风险问题,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魏新龙 《理论界》2010,(8):186-187
当代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大量复杂的社会问题,其中人口与犯罪问题尤为突出,这两个问题的存在,将长期影响中国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些问题,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的落实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人们在回顾20世纪人类走过的历程与展望未来时,特别关注人口、资源、环境与安全之间的关联,许多学者对此展开了一场激烈争论。争论较为激烈的新马尔萨斯主义学派与新古典经济学派意见相左,前者从悲观主义认识论出发、后者从乐观主义认识论出发,为我们考量人口、资源、环境和安全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一、适度人口是客观存在的适度人口理论,曾被说成是“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变种”,是“虚构的理论”。从而成了无人问津的禁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不少学者突破了形而上学的禁锢,从不同角度,运用边缘科学和现代计算手段,对我国适度人口进行了优化分析和定量研究,测出了我国适度人口是6—8亿,极限人口为15亿的可喜成果。适度人口,是指一个地区的最佳人口容  相似文献   

10.
七普数据显示我国人口仍处在低惯性增长阶段,但人口少子老龄化已开始明显加速。通过描述和分析1953—2050年中国人口少子老龄化过程和趋势可见,未来中国少子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阶段性特征显著、少子老龄化态势的不确定性风险和机遇并存;国际比较发现,中国少子老龄化速度和程度不亚于高度发达的日本,且两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明显差距;相比追赶目标的美国和竞争对手的印度,中国人口形势更为严峻。文章从人口学自身发展角度出发,以树立应对老龄化的现代理念为基础,提出了"无中生有"与"有中生有"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现代性工程在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制度建设、文化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与欧美等现代化"先行者"相比还存在某些差距和不足;另外,作为社会状况的"后现代性"也在悄悄出现并与现代性共存.这是中国社会"客观现代性"的特征.与此同时,诸如"发展"、"和谐"、"民族复兴"、"和平崛起"等话语又塑造了中国社会"表达现代性"的形象.在城乡对比的意义上,城市代表着现代性的国家形象,而农民、农民工往往被看做"表达现代性"的"他者".这种"问题化农村-梦想化城市"的叙事体现了中国社会现代性的多重性和矛盾性.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现代性诊断理论蕴含了极为丰富的风险思想。如资本的逻辑如何导致风险,人的风险发展与"异化"的扬弃,总体性方法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是现代风险社会生成的制度性总根源。马克思对现代性的诊断是沿着资本的逻辑--异化的扬弃——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批判——共产主义的建构这一线索发展起来的。在世界风险社会的深重影响下,当代中国正处于"压缩的现代化"语境下,全党要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全面梳理,提炼,研究马克思现代性诊断中的"风险"思想既是深刻领会经典作家关于现代性批判的精神实质与价值旨归的需要,也是我们以马克思现代性诊断中的"风险"思想为指引,防范当下中国整体转型发展中出现的许多高度复杂化的,"变异"的新风险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3.
论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路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力获得新的解放,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但是,我国是一个近12亿人口的国家,人口问题已经成了影响和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面临此种形势,对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进行研究,就显得十分迫...  相似文献   

14.
备受关注的俄罗斯"人口危机"并未因其人口政策的调整而出现根本性的转变。"人口危机"为俄罗斯带来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同时,也为其教育发展和国防安全等带来负面影响。"母亲资本"等刺激性生育措施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生育政策导致生育积极性的"透支"可能会带来不可避免的负面结果,说明其人口政策缺乏有效性。决定俄罗斯人口形势变化的主要变量为出生率、死亡率和移民流量。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因素都具有显著的结构性特征,而影响移民流量变化的结构性因素则在于流出地的民族资源以及移民政策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15.
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 助推“两型湖南”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统筹人口数量、素质、结构,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即促进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之间的动态平衡,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它是人口发展的终极目标和理想状态,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推动湖南科学发展。本文结合湖南人口发展现状和省情实际,从人口数量、素质、分布、结构、计生国策和人口管理等六个方面提出了湖南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的阶段性目标举措。构建人口均衡型社会是湖南"两型社会"建设进一步深化发展的重大举措,最终目标是通过"人口发展均衡型"建设的支撑,使得湖南"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建设这艘航船在科学发展的航道行使得更稳、更顺、更快。  相似文献   

16.
最近,在有关人口理论的文章中,有的同志把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韩非在其著作《五蠹》篇中涉及人口的论述与近代西方的马尔萨斯的所谓人口理论联系起来,认为二者“颇有点类似”,“从一定意义上讲韩非是马尔萨斯的鼻祖。”对此,我们有不同看法,为了共同探讨,特将我们的看法作一概述,以求教于作者及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社会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时期。中国人口数量过多、人口素质偏低、人口结构不合理、人口分布不均衡等人口问题,不仅与转型期经济和社会发展不适应,还是诱发各种违法犯罪现象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以我国人口变动的趋势来看,这些...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阶段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的发展,呈现为整体增长较快、各少数民族之间发展不平衡、阶段性波动大等特点。造成该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与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宏观社会历史背景,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国家对少数民族“适当放宽”的政策以及1982~1989年间因按国家政策更改民族成分引起的人口数量异常变动和某些技术性因素相关。未来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的发展,在"适当放宽"政策和民族通婚两大因素的作用下,将继续维持在高于汉族的增长率水平上运行,预计到2050年,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将达到2亿人以上。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人口问题是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问题。如何认识和解决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就需要揭示和掌握人口发展的规律性,预见人口发展的客观趋势。经济发展是制约人口发展的最终的决定性因素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口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其规律又是由人口过程中各种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相互交错的矛盾运动决定。人口过程是自然的生物过程和历史的社会过程的统一。作为自然的生物过程,当然要受有关的自然因素,如自然环境、遗传变异、生理机能等等的制约。但人口过程在本质上是历史的社会过程。人要在社会中生活着,人口群体与生物群体当然有本质的区别,人口群体的一切变动,包括人口的自然变动,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下半期,许多发展中国家政府立足于新马尔萨斯理论采取实践措施。这些国家认识到,马尔萨斯理论在传统社会的现实规律性,即历史的规律。马尔萨斯理论认为,人口的增长导致饥饿和社会危机,同时伴随着人口的减少和消费的增加,随后人口数量又开始增加,循环往复。在现代史学中存在新马尔萨斯主义流派,其研究马尔萨斯主义规律性在历史中的作用与影响。新马尔萨斯主义的历史学家认为,历史的进程是由增长阶段,紧缩阶段和危机阶段三个人口的循环周期构成。即历史进程是在人口循环周期的变化中向前发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