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基于2002―2010年具有国家重点扶贫县的2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统计分析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状况的基础上检验了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结构变动对消费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就全国贫困地区而言,转移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对贫困地区农民消费的影响贡献最大,家庭经营性收入的作用下降,而财产性收入统计上不显著。就东、中、西部三个地区而言,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对任何地区农民消费的影响都很显著,工资性收入对西部地区农民消费的影响尤为突出,而经营性收入对三个地区农民消费的影响相对较低;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作用效果具有地区差异性,中部和西部地区转移性收入具有明显引致消费作用,而东部地区财产性收入的消费倾向明显。  相似文献   

2.
农民是最大的消费群体,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绝大部分,农民消费是整个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影响农民消费的因素主要有收入来源、支出预期、储蓄等。当前,农民收入来源、支出预期和储蓄意向怎么样呢?  一、种植业收入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增加收入需要转变观念,调整生产结构。  农民意愿调查结果显示,有879%的农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种植水稻、瓜菜和其他经济作物。其中有589%的农民家庭主要的收入来源是种植水稻。详见下表:从不同收入者分组情况来看,收入低的农户由于经济条件和生产经营观农民主要收入来源项目表收入项目占总户数…  相似文献   

3.
基于江苏省1984—2013年样本数据,运用向量自回归(VAR)的实证方法,分别对江苏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的农民收入和信息消费的双向影响关系进行了考察并加以区域间的比较分析。在构建VAR模型的基础上,使用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江苏三大区域农民收入和信息消费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江苏省农民收入和信息消费存在较强的相互促进的作用机制,并且这种正向影响在短期内较为显著。江苏三大区域中,苏中地区农民的信息消费对收入的敏感程度最高,收入增长对信息消费发展的刺激拉动作用最大;苏北和苏中地区的信息消费对收入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苏南地区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据此,应有针对性地建立长期有效的江苏省农民收入和信息消费的激励机制,以促进两者的长期稳定协调增长。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SPSS软件对山东省农民收入增长的阶段性及特征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 ,研究了山东农民生活消费与收入的关系 ,考察了山东农民现金收入的支出结构与消费倾向。最后着眼于开拓山东农村市场 ,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及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中国农村居民消费与收入之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来源的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农村居民有较强的消费欲望,但是收入不足制约了其消费水平,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较显著,其中家庭经营收入的增加对消费增长的影响最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民消费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消费市场启而不动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积极稳妥地开拓农村消费市场 ,是关系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大问题。我国农村消费市场启而不动的五个主要原因是农民购买力不强、消费效益不高、消费环境不优、收入预期不良、收入差距过大。要改变这种状况 ,必须从增强农民购买力 ;提高消费效益 ;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和改善农民收入预期、缩小收入差距四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城乡差距过大、农民消费力弱是当前农村最显著的问题所在,也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屏障,而农业现代化的提出是我国积极寻求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政策。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兼顾样本数据的地区特点和时间效应,通过对处于经济上游的华东地区五省一市的农民收入结构进行面板数据分析,估算出不同地域农民各种收入对农民消费支出的影响程度,挖掘提高农民消费的主要渠道,并强调农民消费的提高对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未来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农村居民家庭收入与消费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利用河北省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的基本数据,用典型相关的分析方法,分析了河北省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增加农民收入,进而提高农民生活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合肥"四区三县"农村居民现金收支的定量分析,认为农民旅游市场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市场具有潜力;第二,旅游消费不高;第三,发展水平有别。仅仅基于农民人数多、经济收入看涨等因素做出对农民旅游市场的乐观结论值得商榷。当前农民收入依然较低,旅游消费能力并不旺盛,农民旅游需求的释放还有待其收入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农民收入分配变化对其消费行为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20多年来农民收入分配变化对农民消费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说明:现阶段农民收入分配变化是影响其消费行为的主导因素;农民收入分配变化决定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农民收入过低、增长慢且波动大将极大地制约农民消费;农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同样严重地抑制着农民消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消费,是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必须认真做好。  相似文献   

11.
以收入和消费的相关性为研究起点,通过一元回归分析实证地研究了河南省收入水平对消费需求的显著影响。基于对制约当前消费需求的收入因素分析,提出了应该通过增加城镇低收入人群收入、增加农民收入、实质性地提高城乡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发展民生服务业等措施,以切实扩大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2.
农产品加工业通过影响农民的农业收入和非农就业收入,而有效地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实证分析表明,陕西农产品加工业对农民收入的增长起着积极作用,但是不同时期、不同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业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程度不同。为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既要扩大与增强农产品加工业的规模与实力,又要密切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  相似文献   

13.
运用1984-2017年中国农民收入数据,对农民收入结构变动值和农民收入结构变动的增收效应分别进行测度,研究发现:(1)农民收入来源逐渐多元化,收入增长的源泉由过去单纯依靠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转变为近年来各项收入的协同增长,但农民收入的结构与城镇居民相比仍然存在不合理之处。(2)农民工资性收入对农民增收的累计贡献力度已于2010年超越了家庭经营性收入,将来亦或是在很长一段时间以内,必然会与家庭经营性收入作为两大主要收入来源而“并驾齐驱”地带动农民收入持续、快速、稳定增长。(3)长久以来,农民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因为具有不确定性和暂时性特征,又非农民的传统性收入,因此对农民增收并没有起到决定性作用,但新世纪以来,两者对农民增收的相对贡献率之和已经从2%上升到了16.02%。上述结论意味着,如今农民收入问题已经演化成了一个越来越多地与非农密切相关联的问题,农民持续增收离不开收入结构优化和各项收入协同增长,其核心就变成了如何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解决农民非农就业、支持农民创新创业、赋予农民更完备的产权权能、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阐明开拓农村市场对经济增长重要意义的基础上 ,重点分析了我国农民的收入状况及消费现状 ,并进一步探讨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农村消费结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必须关注农村,关注农民,关注农村居民的消费问题。一个地区居民的消费水平是反映该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一面镜子,深入分析农村居民的消费问题对提高农村家庭消费水平,改善农户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因此,对辽宁省农村消费结构现状,辽宁省农村地区缺乏结构升级消费热点、消费条件、消费观念、消费信心等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农村居民收入低和增收难是制约农民消费的主要因素,提出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民消费需求,促进农村消费结构升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广阔农村消费市场的启动是缓解产能过剩,扩大内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手段,而农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又成为了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前提.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却出现了农民平均消费倾向持续下降和储蓄率上升.分析发现,农民持久性收入比重下降和未来较大不确定预期是造成农民消费下降的主要原因.从而,有所侧重的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养老、医疗、教育培训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扩大农民消费的长效驱动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我国连片特困地区农民人力资本对家庭收入的影响。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农民个体层面的受教育程度对收入具有最大的正向影响,同时农民的健康状况对收入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民家庭层面的劳动力人数对收入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老人数和小孩数对收入影响显著为负;从农民收入来源看,仅以种植业和"子女赡养"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农民收入显著低于其他来源的农民收入;同时贫困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对农民收入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8.
农民增收问题是四川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值得关注的重大问题.地震对民族地区农民收入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应通过哪些途径来切实有效地增加农民的收入?本文通过分析地震灾害对民族地区农民经济收入造成的影响及制约民族地区灾后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促进民族地区灾后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的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后农民收入增长的结构性特征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结构的变化表现在收入来源、收入阶层及区域3个维度。在收入来源方面,工资性收入稳定快速增长,进而逐渐取代经营性收入成为对增收贡献度最大的收入来源;在收入阶层方面,低收入户和中等偏下户收入增长偏慢,低收入户与高收入户的增收动力结构差异明显;在区域方面,各地农民增收动力结构呈现出不同模式,收入增速地区差距较大并由此影响到区域收入不平等的变动。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结构性特征的形成,是城市化与工业化、农业发展方式、农民自身禀赋、“三农”政策、区域发展格局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对农民收入增长的结构性分析,既能总结农民增收的规律与经验,也揭示出农民增收中存在的财产性收入贡献度低、分配公平性不足等问题和矛盾。今后需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变化,着力增强农民增收的可持续性与公平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01-2015年我国及各省(市、自治区)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应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面板回归模型,实证研究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不同收入水平农民的收入增长效应和农民内部收入增长的分化效应。结果显示:我国城镇化与不同收入水平农民收入增长及农民内部收入增长分化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对不同收入水平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力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中等收入水平、低收入水平和高收入水平农民;城镇化有助于壮大农村的中等收入群体,但会加剧农民内部收入增长的分化。在此基础上,从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强对职业农民培训、不断缩小农民内部收入增长分化、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农民增收的政策支持力度等视角,提出实现农民收入协同增长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