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分析了二战之后兴起的个人主义、人权运动、女权主义等思潮对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强奸罪立法的影响,比较了中国和美国关于强奸罪在立法、司法上的异同,并对于国内争议较大的婚内强奸以及女性能否成为强奸罪的实行犯做了重点阐述,希望对我国的强奸罪的立法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传统刑法理论认为,强奸罪的主体只能是男性,女性只能成为强奸罪的教唆犯、帮助犯或间接正犯,不能单独构成强奸罪。但是,随着女权主义运动和性革命,被害人由传统地仅指女性改变为包括女性和男性在内的所有人。而我国强奸罪的现行立法层面对这些新情况则没有作出回应。本文通过对强奸罪的女性主体、男性犯罪对象、重新界定性交之内涵等问题进行探讨,明确女性可以成为强奸罪的主体;强奸罪的犯罪对象也可以是男性;对未成年人应予以特别保护,希望对我国强奸罪的立法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强奸罪是人类社会文明史上一个古老而永恒的犯罪命题.综观世界各国和地区强奸罪主体的立法模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强奸罪的主体只能是男子构成;另一种是强奸罪的主体既可以是男子也可以是女子构成.任何一种法律制度的产生都不是空穴来风,必定有其深厚的社会文化根基.本文试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分析海峡两岸产生这两种不同的强奸罪主体立法模式的成因.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中英刑法上强奸罪之间的比较,就男性能否成为受害者、婚内强奸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强奸罪相关立法,提出了将男性纳入强奸罪的受害人中、对性交的定义范围应该扩展和独立设立奸淫儿童罪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中英刑法上强奸罪之间的比较,就男性能否成为受害者、婚内强奸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强奸罪相关立法,提出了将男性纳入强奸罪的受害人中、对性交的定义范围应该扩展和独立设立奸淫儿童罪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妇女主体意识的觉醒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强奸罪的立法理念和立法模式发生了变迁。强奸罪的保护法益由社会风化变更为性的自主权。强奸罪的主体与对象包括男女两性。丈夫身份已经不能使婚内强奸行为合法化,对于违背配偶意愿而强制性交的,应以强奸罪论处。  相似文献   

7.
我国刑法采取传统性别模式评价性侵犯罪,在应对新型性侵犯罪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通过对刑法法意和性权益保护方式的分析,发现由于受制于单一性别模式,强奸罪立法规定存在不足,具体体现在法益保护、犯罪行为方式、犯罪主体对象划定、涉性犯罪的概念位阶等的规定不周延,以及罪名体系不统一方面。强奸罪的立法完善应从三个方面进行:取消强奸罪的性别限制;扩大强奸罪行为方式;强调对不同性别人群的性权利予以同等保护,从而实现对不同类型性侵犯罪行为的有效规制。  相似文献   

8.
欲科学地制定一部法律,须首先酝思其立法构造.域外民事执行法的基本构造,大体有三种模式:完全混合式、完全并列式和总分结合式.这三种模式各有优缺点.目前我国正在酝酿制定单独的"民事执行法",因此很有必要从立法技术的角度探讨其立法构造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域外民事执行立法的成功经验和我国的特殊国情,都应当作为考虑的重点因素.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考察现行刑法对强奸罪主体的规定与现实中强奸罪主体的多样性之间的矛盾出发,运用人权理论、民法和刑法的基本理论论证强奸罪主体向女性和丈夫扩张的依据,并就强奸罪未来的立法如何进行主体的扩展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确认识强奸罪的本质及其特征,对于司法实践中准确认定强奸犯罪具有决定意义。本文根据哲学上事物"本质"与"特征"这两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结合我国刑事立法的具体规定,针对刑法学界与司法实践中的不同认识,揭示了强奸罪的本质──"违背妇女意志"的特定涵义,并由此概括出强奸罪具有以下三个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特征:(一)强奸罪是犯罪主体与被害女性的性交行为;(二)强奸罪是非婚男女间的性交行为;(三)强奸罪是强行性交的行为。  相似文献   

11.
许多西方国家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逐渐认同了“婚内强奸”行为构成强奸罪。我国对“婚内强奸”立法规定模糊不明,理论学说众说纷纭,司法实践裁决不一。根据刑法的谦抑性理念,婚内强奸应在一定范围内有限成立强奸罪。作为现代刑法的一个基本理念,刑法的谦抑性影响着刑事立法、刑事司法的各个环节。在刑事立法层面,应从刑事实体法和程序法两方面对“婚内强奸”入罪进行限制,在刑事司法层面,应从定罪和量刑两方面对“婚内强奸”入罪进行限制。  相似文献   

12.
嫖宿幼女罪脱胎于强奸罪而单独设罪,这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超出立法意图的操作困境,使得在对嫖宿幼女罪的定性、量刑、打击预防力度等方面都出现了司法层面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对该罪的立法沿革、犯罪构成、刑事责任追究等方面分析其与强奸罪的关系,从而论证嫖宿幼女罪的立法缺陷。可取的做法是废除嫖宿幼女罪,而嫖宿幼女的行为应以强奸罪论处。从而在刑法上给予幼女身心健康以最大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法律对于未成年人的关注,大体有二:一在于对于未成年人的人身保护,二在于对于未成年人的财产保护。我国现行立法之下,对于未成年人的人身保护更为重视,而对于未成年人的财产保护则有所不足。而对域外立法进行比较得出,对于未成年人的保护,人身保护与财产保护,两者不可偏废一隅,皆是未成年人保护的重要内容,因此,很有必要从未成年人财产保护的思路入手,借鉴域外立法的经验,结合中国现行的法律制度,对完善我国未成年人财产管理制度提出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英美法系国家、大陆法系国家以及我国的关于伪造有价证券罪的刑事立法各自具有不同的特色,形成了三大立法方式。我国有必要借鉴域外国家和地区的立法方式,将伪造有价证券罪的主观特征限定为"以使用为目的",并反思将单位作为本类罪犯罪主体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欧盟颁布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是数据领域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基石性立法,推动了全球各国在数据隐私领域的立法趋同化现象,显著影响了国际数据规则的制定。对《通用数据保护条例》所展现的欧盟立法域外影响力,最具代表性的解释是美国学者Bradford提出的“布鲁塞尔效应”理论,即从“市场驱动”角度说明欧盟单边立法的域外影响力。但这一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这一法律现象的真实成因,有必要从社会资本理论等综合视角下对该问题进行法社会学分析,以求全面地理解立法域外影响力是如何形成、传播进而推动国际的立法趋同化,从而在深度全球化背景下整体性地反思我国新时代的国家立法政策。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古老的犯罪,强奸罪在内地和我国台湾地区各有不同的立法方式。近年来海峡两岸关于本罪主体的立法都出现了变化。立法的变化是对社会现实的适时反应,同时不同的性文化观念也对此产生了重要影响。女子可以成为本罪的直接实行犯,内地立法应对此做出相应规定。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我国有关竞业限制的法律法规规章的介绍,指出现行立法较为分散。对域外法律和判例进行了考察,并与我国立法作了比较,得出域外各国对竞业禁止协议的规制较为严格和谨慎,在制度设计上更具有合理性,有关竞业限制种类、效力的认定标准等规定明确具体。我国立法原则抽象,存在事项缺失,内容不明,缺乏可操作性等疏漏。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竞业限制立法的建议,认为应增补公共利益原则,规定在职竞业限制,明确竞业限制的主体、行业和地域范围,缩短竞业限制期限,认定违约时竞业限制有效,确定补偿金和违约金标准和支付方式等,对推进我国法制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原则集中反映了个人信息保护的本质和规律,在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相对滞后的我国,明确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原则不失为一种权宜之计。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布的文件确立了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国家标准,但其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原则还有待商榷。我国的学术研究和政府文件借鉴了域外立法,分析域外立法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原则,结合我国的国情,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原则应当包括透明度原则、目的原则、安全保障原则、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19.
受信息技术挑战、多元价值冲突与国内外规则互动关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域外效力成为中国数据保护立法必须认真对待的法律问题。当前国际社会主要通过立法路径与司法路径扩张国内规则的适用范围,其中,司法路径一定程度填补了传统数据立法在域外效力问题上的缺失,但具有一定局限。当本国数据保护政策具有明显扩张需求时,立法有必要对域外效力问题作出直接宣示。直观来看,数据立法的适用范围取决于一国主权的自主选择,如果做全面考量,域外效力的确定仍然需要经过国际法层面的审视。考虑到数据保护政策与参与全球数据治理的需要,中国应在立法中确立域外效力条款,以设立机构标准和效果原则为基础对外适用数据保护规则。在实施阶段,应强化法院在适用域外效力规则中的作用,支持法院综合个案事实对中国数据保护立法的效力范围进行解释,从而与立法、行政机关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推动中国数据治理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各国关于破产之域外效力的不同立法原则及制度进行比较研究,指出有限的普遍原则是我国关于破产域外效力的最佳立法原则选择。文章提出对外国破产宣告之承认与执行应专门规定限制条件及程序,并对有关制度的规定进行了构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